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调控自己的身心负担。    
    爱迪生在8岁时才开始上学念书。进的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那位恩格尔先生。学校课程设置呆板,老师还经常体罚学生。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引不起爱迪生的兴趣,因此,他从来没有好好地在椅子上坐过。老师在讲台上教课,他就在下面走动,有时还跑到外面去。有时候,他会收集附近人家丢弃的物品,制造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带入教室。他整天就玩这些东西,完全不注意老师在台上讲些什么。长期下来,老师感到很头痛,因为爱迪生往往妨碍了别人上课。    
    一次,在上算术课的时候,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许多学生都安静地听讲,只有爱迪生忽然举手发问:“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    
    不久老师把爱迪生的母亲叫到了学校,对她说:“爱迪生这孩子一点不用功,还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昨天上算术课时,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你看这不是太不像话了吗?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碍别的学生,还是别让他上学了吧。”    
    爱迪生的母亲非常生气地说:“我认为爱迪生比同龄的大多数孩子聪明,我会教我的爱迪生,他再也不会来到这里!”    
    此后,爱迪生便在母亲的亲自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人类先哲的智慧思想。她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因此把家庭教育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夜,天上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庭院里一片葱绿,她和儿子来到高高的望塔上,一面纳凉,一面读书。到入了秋,爱迪生又念上了《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冬天,天寒地冻,她又与儿子在一起围火授课。她讲地理,如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各地周游,漂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又非常注意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敬慕不已,以致于朋友们都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    
    在这些教育中,爱迪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他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他也认为,母亲是真正理解他的人,后来,爱迪生说:“我在早年发现了慈母是如何有益的。当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我决定要给她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期望。她实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爱迪生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正是由于爱迪生从学习中得到了乐趣,因此他才会在自学的条件下取得成功,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    
    卡尔•;威特在回忆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时,曾这样说过:    
    我认为,仅仅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学习的做法是对快乐人生的否定,这样的努力是毫不值得的。在父亲心中,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幸福的人生、要成为快乐的人。我也从小就得到父亲的教导,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比成就、成功更有意义的就是幸福本身,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同时也说明了父亲教育观点的正确性。从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得出一个结论、也是我身边许多人的一致结论:“要想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惟一的办法就是用快乐去学习。”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可能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乐趣,而忘记父亲给我安排的时间。    
    “卡尔,你应该出去玩一下啦,时间到了。”父亲见时间过了好久我都没有出来,就催我。    
    我说:“爸,我还没有做出来呢?”    
    “休息一会再做更容易做得好,先放下吧。”父亲说。    
    “我想做完再休息,这题比较难。”    
    “我相信你能做得出来,但要等你做出来后,可能已经累了,这样你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的,还是休息一会吧。”    
    “我正在兴头上,我一点也不累。”我说。    
    父亲说:“我看得出来,但如果现在你不休息一会儿的话,不到外面走一走,你的兴致很快就会没有了。”    
    听了父亲的话,我就跟父亲一起到外面散步了。父亲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孩子,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明白,再大的兴趣,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培养早晚都会消失的。”    
    现在我的一些颇有成就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父母,他们为了让孩子能成才,都严格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其实,有许多孩子他们本来是很有前途的。就是因为在过分严格的要求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变得碌碌无为。    
    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他在教育我时,总是巧妙地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我才能获得今天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3)

    心理学家认为,一项活动是否容易令人疲劳,既跟活动量有关,也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减少不了孩子学习的量,但却可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借此从心理上减轻疲劳感。乐学的意义就在于树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改善心理感受,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善于从听课、作业、钻研、思考等学习过程中体会乐趣。间接兴趣是建立在对学习结果和意义的认识基础上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善于从学习的良好结果中体会成就感和自豪感。    
    还有就是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学到很晚,可是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阅读技能、听课方法、记忆术、思维方法、预习和复习方法、积累、总结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合于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方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不盲从老师。老师的教学一般是针对全班而言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就会学得轻松自如。例如,在名目繁多的补课中只听自己需要的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学习的计划性,把一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学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休息和娱乐,做到有张有弛。    
    学生的心理负担过大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家长、学校和老师、社会舆论、团体压力、个人目标和现实状况的差距。前四种都属外界压力,他们必须“用心感受”才能转化成内在心理负担。因此,有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减压,告诉他们,不必过分关注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评价和在班级里的排名,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本身,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学习成效。只要自己尽了力,发挥了应有的潜力,就应该坦然面对各种结果。这样一来,压力一小,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第五个方面属于内在压力,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目标的方法来缓解这种压力,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适时调整目标,使之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高不可攀,这就和每一个孩子对自我的期望值有关了。作为家长,必须时刻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波动,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学习上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是不是自我定位不合理,应该如何纠正等等。这样做主要就是让孩子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更为轻松自如地应对学习。    
    有一位家长曾经谈过这样一件对她触动很大的事情。她说自己的儿子特别贪玩,一直都很讨厌学习,她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她也很头疼。    
    有一天她加班后回来,累得不得了,于是不知不觉叹了一口气。儿子听到了,过来问妈妈:“妈,是不是很累呀?”    
    妈妈回答:“是呀,儿子,真的很累呀!”    
    儿子问妈妈:“你愿意加班吗?”    
    妈妈回答:“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还真有点受不了呢。”    
    儿子说:“我可是天天加班呢,每天都到10点多啊。”    
    这位家长听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感觉对自己震动很大,想想孩子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自己还嫌他懒!真是有些不对。她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太望子成龙了?    
    自己加班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才加班,儿子把学习也理解成加班,无疑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贪玩孩子喜欢学习呢?    
    家长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法:    
    (1)缩短时间法    
    严格控制孩子回家时间,估计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不让孩子放学在外面随意去玩。如果孩子要做1小时的功课,那么就让做50或55分钟。这样能培养孩子讲求效率的良好学习习惯。而那种想用增加学习时间“压出”学习成绩的方法,是最无效的,也是孩子们最反感的。    
    (2)调整计划法    
    孩子看电视或看卡通书正入迷时让他去做功课,他们会相当不情愿,这时不可强求。家长可以调整原订计划,因势利导,等告一段落时,再让孩子去做功课。当然,这绝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3)轮换科目法    
    孩子如果一直做同种类的作业,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家长可以让孩子换一个科目做。例如:数学做腻了,就让孩子唱首歌或弹琴。这样,既可以调节大脑活动,有时科与科之间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4)目标激励法    
    鼓励孩子给远在外地的亲戚写信,及时表扬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点滴进步。更要注意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可介绍一些有成就的名人学习的实例,从而激励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4)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教育家说,想像力是人才的翅膀,有作为的人只有借助想像力这副翅膀,才有可能发挥创造的才能。创造离不开想象,想像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使孩子从小增长创造的才干,长大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就要重视想像力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创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孩子在夏天的晚上仰望天空,心会随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星星在神秘的太空驰骋,生出许多奇特的幻想;孩子听着美丽的童话,会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进入神奇的世界,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简直不可思议的联想;孩子在做游戏时往往会有许多奇妙的设计和杰作。由此可见,孩子是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想象是人类飞翔的翅膀,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在2003年年初,中国小学生李桃桃就曾经让自己的想像力自由飞向了太空——他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随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这一消息披露后,立即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是充分的想象帮助李桃桃实现了梦想。他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    
    李桃桃的实验主要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蚕卵、蚕的幼虫和成虫等发育的影响,以及探讨通过太空环境改善蚕丝品质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搭载了中国学生设计的实验。    
    陈教授认为,整个项目设想非常好。生物进入太空后的生活环境与地面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力状态的变化。在地面上,一切生物都承受地球巨大吸引力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生物所有的特性都与之有关。太空的微重力状态对生物有什么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另外,这一实验对于载人航天也有借鉴意义。首先,宇航员进入太空前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而这一实验中的蚕直接进入太空,面临的考验更严峻。其次,宇航员只是短期地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有宇航员经历生老病死的全过程,而这一实验则对蚕的生命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因而意义很大。    
    陈教授还认为,想像力如果与本国特色相结合,就比较容易成功。中国是丝绸发源地,这一实验有机地将中国古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无疑从一个重要方面促成了它的成功入选。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陈教授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虽然不是每一次想象都能开花结果,但是很多科技成就都源于想象。飞向蓝天、飞向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正是在这种梦想的吸引下,人类才发明了飞机、飞船。最近几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而这就更加需要众多的孩子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    
    怎样做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呢?其实很简单,讲故事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孩子毕竟很难有出门的机会,因此听故事就成了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窗口。那里面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奇妙的夸张更是深深吸引着宝宝。    
    那么,如何运用讲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呢?    
    家长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故事。只有符合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孩子才会感兴趣。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上应贴近孩子的生活,家长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孩子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4岁以后,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