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814-与ceo重走长征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节危机管理的六阶段理论
危机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面对危机,临时组建一个班子,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置,这样处理危机往往会手忙脚乱或是疲于应付,不但所需成本高,效果也不见得十分好。
在西方一些国家,危机管理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当危机来临时,应对就显得从容得多。例如,2003年的美国大停电事故,基于“9·11”事件的危机管理基础,这次事故很快便得以解决:在停电的三十多个小时里,整个纽约没有任何大型慌乱和不正常现象。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缘于在危机来临之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它原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术语,后被广泛地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领域。
危机管理的对象是危机,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等几个环节。
总体来看,危机管理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特征一: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一般是指人们不可能或无法对问题进行客观分类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对自己信念的置信度,而危机管理工作就是以这种主观概率为依据的。例如,如果你骑自行车时感觉到前面有危险,你马上会有一个反应——减慢速度,你并不能确定前面一定有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你就这样做了。
危机管理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管理对象的不确定性、危机预测的不确定性、危机预控的不确定性、危机处理计划的不确定性。
特征二:应急性
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政府、企业和个人陷于困境,所面临的公众压力处于极限状态,其公共关系亦处于应急状态。危机管理便是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成功的危机管理还能利用危机,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危机过后树立起更优秀的形象。
危机管理的应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爆发阶段,危机的危害每分每秒都在增大,必须以极快的节奏和不同于平时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称之为应急管理;其二,在紧急状态中进行危机管理,要克服由于时间紧急和形势危险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要紧张而有秩序地实施各种危机处理措施。
特征三:预防性
任何危机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就像前面提到的,危机的发生像蔓延的火势,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企业是可以做出评估和预测的。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预防。应该说,危机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避免危机发生,预防性是有效危机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对危机管理成效的影响最大。
综合危机管理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危机管理的不确定性,面对不同的危机就有不同的管理艺术。在危机管理中,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危机管理的程序,而是懂得危机管理中的变通。由于危机管理的应急性,危机反应和处理速度始终是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由于危机管理具有预防性,所以危机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政府、企业或个人没有预防危机的意识,没有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
《与CEO重走长征路》 第一部分“湘江危机”的六阶段论
“湘江危机”的六阶段论
危机管理是一套系统工程,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针对危机的形成过程,危机管理系统架构可以分为六步:危机的避免、危机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危机的获益。我们可以按照这六阶段论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危机的避免——绝不避战
湘江战役之前,通过对作战环境和敌我双方实力的分析、比较,毛泽东等人提出了不可在湘江与敌人开战的建议,但是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中央军委的认同,本可以避免的一场危机还是发生了。因此,危机管理的第一步——危机的避免,当时的红军并没有做到。
危机的准备——缓慢行军
一路向西,危机就在眼前,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已成合拢之势,此时李德还要整编军队、正规行军,而不是迅速采取加快红军行进速度的有效措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仍然没有做好。
危机的确认——血战湘江
危机的确认自然不用说了,既没有危机的避免,又没有为危机做出适当准备,湘江一战,红军损失过半,这就是最典型的证明。此时,全体红军再一次用血的代价认清了“左”倾的错误指挥路线,而红军的高层领导对其已经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是到了该问个为什么的时候了!”朱德在翻越老山界时发出慨叹。
危机的控制——黎平会议
湘江战役之后,如果仍然按照“左”倾教条主义的原定路线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湘江的惨败还会不断重演,因为蒋介石已经摸清了红军的去向,20万重兵在湘西严阵以待。此时,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开始失灵了,尤其是李德的军事指挥,已在全军上下完全失去了信任,毛泽东的声音开始响亮了起来。1934年12月15日,红军抢占贵州黎平,3天之后,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自长征以来疲惫已久的红军得到首次休整。会议决定,以毛泽东的军事路线为作战方针,“放弃原定方针,转赴敌军薄弱的贵州”。直到此时,湘江危机终得以有效控制。
危机的解决——猴场会议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猴场会议,再次驳回李德等关于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主张,决定强渡乌江。猴场会议的召开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初步确立起来。会议还指出:渡过乌江之后是“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最后阶段”。会后,红军各部遵照会议决定,把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恢复了宣传、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可见,猴场会议的召开,天险乌江的强渡成为“湘江危机”解决的转折点。
危机的获益——遵义会议
湘江战役后,尾随红军之后的国民党军队自嘲:“一路送行到贵阳”。与此相对,红军的标语则简明有力:“有劳远送!”红军在贵州扭转危局,化腐朽为神奇,贵州成为红军的福地。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军事指挥小组,率领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中国工农红军终于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开始用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长征队伍也由蹒跚学步进入青年时代。
总之,“湘江危机”能够转危为安,全凭红军中央领导的迅速控制,鲜血铸就生命,生命终得以长久。
企业危机的避免方式
最高明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以后的干预,而在于排除导致危机的种种可能性,也就是危机的预防。危机的避免也叫做预防,要预防危机,首先要将所有可能的突发危机事件一一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发生的后果,并且估计预防所需的花费。这样做,可能很费事,却很必要,因为组织内的任何一个人、一个环节的失误或疏忽都可能将整个组织拖入危机。
建立稳妥的危机预防系统,起到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对危机有着正确的警觉和提防,当发生例如行业性危机时,企业可以顺利地避过危机;第二,可以将危机消灭在孕育期,使其不再继续成长;第三,当企业危机不可避免之时,有效的危机预防系统可以使企业迅速脱离危机,不会在危机中损失过重。
危机管理,重在先知先觉的预防,就像湘江战役的战前分析一样。良好的危机预防系统需要企业人员加强平时对时势和行业的分析,也就是要加强对政治、社会等外部环境和自身、竞争对手等内部环境的分析。
1978年,“船王”包玉刚收购了香港英资洋行九龙仓,他打算弃船登陆,开始做陆上生意。他的这一想法,并非一时冲动。
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英国开发北海油田,美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这样,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开始闲置。油轮是包氏船队的主力,包氏从油轮闲置预测到世界性的造船热,将引发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来临。
“先知先觉”的包氏决定减船登陆,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他瞄准的产业,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包玉刚的远见卓识,两年后便充分显示出来。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业务转型,从而避免了一场危机。
《与CEO重走长征路》 第一部分企业危机的准备工作
企业危机的准备工作
危机就像纳税一样,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为危机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行动计划、通讯计划、建立重要关系等。应急方案要按最坏的情况设计,不能留下盲点。总体而言,对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要尽量考虑周全,做到万无一失,在此,需要注意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广”,指范围,即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将它们一一列出来,逐个找出解决办法;第二个字是“深”,即考虑的层面要“深”。危机经常会发生连带反应,就像水中的波纹一样,一石击起千层浪,一圈圈向外波及,我们不但要注意到最里面的一层,还要注意防范它的波及层。
美国在1991年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一家危机咨询公司为美国政府模拟了128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并逐一分析其发生的几率,制定了相应完整的应急方案,对发生几率高的状况更是格外重视。虽然其中有许多都没有发生,但可以想象,一旦危机发生,这将会减少多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1992年安德鲁飓风过后,电话公司管理者们发现,他们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短缺的不是电线杆、电线或开关,而是日间托儿中心。因为,在这场灾难中,许多电话公司的野外工作人员都有孩子,需要日间托儿服务。当飓风将托儿中心摧毁之后,必须有人在家照看孩子,这就导致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工作人员反而减少了。最后,公司招募了一些退休人员开办临时托儿中心,将父母们解脱出来,投入到电话网络的恢复工作中去。
企业危机的确认问题
有时候,管理者为他们假想的危机忙碌很长时间后才发现,真正的危机在别的地方。因此,在危机确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在寻找危机发生的信息时,管理人员最好听听公司中各种人的看法,并与自己的看法相互印证,“兼听则明”。红军在长征初期,博古、李德二人的“一言堂”和家长专制作风使其很难听取大家的意见。
危机确认之时,管理人员应该去正面应对,迎难而上,不可自行敷衍或向上级隐瞒,更不可有意逃避,这样只会令危机之火越烧越旺。
面对已出现的危机,管理者切不可盲目自信和存有侥幸心理,危机必须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解决。“……任务是复杂而艰巨的,由于敌我部队质量之悬殊,我工农红军之顽强、坚决、忍苦耐劳,可断胜利是我们的。”在湘江之战前,“左”倾领导者发出这样电报,目的虽是鼓舞士气,但也有些过于乐观了。
企业危机的控制手段
危机爆发时的破坏力最大,因此,本阶段的危机管理也最重要。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遏制危机。这要求危机处理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并控制危机,让一部分人专职从事危机的控制工作,让其他人继续正常地工作,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
第二步要做的是防止危机的蔓延,把危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种途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反应防止危机扩大,例如,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交通部紧急指示联邦航空局命令所有在空中的飞机降落,避免民航飞机继续被恐怖分子当做武器;另一种途径是加强媒体管理,在防止谣言流传的同时,把准确和权威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事实上,人们感兴趣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管理层对事情的态度如何。
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对外发言的统一性,最好只指定一人作为对外的发言人,所有面向公众的发言都由他主讲。这个经验源自另一个法则:如果有过多的管理层相互重叠,那就肯定会发生灾难。
红军在湘江战役之后,也采取了几步措施使危机得以控制:第一步是翻越老山界,从连绵起伏的大山中绕出来,暂时摆脱敌人的追击;第二步是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军的走向问题,但是这次会议毛泽东没能改变“左”倾的错误路线;第三步,攻占黎平县城之后,毛泽东等人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不但使队伍得到休整,也彻底否决了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
企业危机的解决技巧
在这个部分,第一是速度,第二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地去解决问题。危机不等人,尽管在上一阶段得到控制,但只是暂时性的,必须快速、稳步地解决问题。
2001年,美国连锁超市——雄狮食品,突然间受到公众瞩目,原因是美国某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指控它出售变质肉制品,公司股价暴跌。但是,雄狮食品公司迅速采取危机处理行动,他们邀请公众参观店堂,在肉制品制作区竖起玻璃墙供公众监督。另外,公司进一步改善照明条件,给工人换新制服,增加员工的培训,并大幅打折。通过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