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温州评判-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烙印。    
    参加该期《实话实说》对话的原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席武高汉概括了五句话:第一句,先入为主;第二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第三句,请神容易送神难;第四句,城门着火殃及池鱼;第五句,信誉是经营者的生命,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经营者如果舍弃了自己的信誉,他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令人心忧的是,即使到了今天,温州一家知名女装老板还说:“直到今天,外地一些商场,一听说是温州的品牌,还是不让进。”


第七章 有为温州又将何为(3)

    “成本”    
    2003年入夏以来,缺电呼声逐日增强。    
    中国最缺的是浙江,浙江最缺的是温州。市区一周两天停,县里隔日一停。    
    中国鞋都工业园一企业负责人说,因为缺电,企业已到火烧眉毛的境地,20多个国家的订单做不出来。    
    当地部门官员说: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改变,预计2004年的用电缺口是20亿度。    
    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人、物、信息、资金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温州水、电、土地、交通和通讯的价格,缺乏比较竞争力。土地的价格,目前要比苏南、杭州、上海郊区一带高出许多。    
    居住成本大幅飙升。市区几乎见不到每平方米7000元以下的楼盘,有人考证说,比美国洛杉矶的房价还要高。    
    交通的成本也是如此。温州至广州的机票比上海、杭州至广州的还要贵,北京至温州的机票要比北京至厦门、福州的要贵。仅此两条线,让来往温州者一年就多花了千万元!就连公交车起步价绝少2元以下的。    
    温州民营企业的投资来源主要靠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融资效率虽高,但成本要比其他地方高。迄今为止,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融资难依然未有彻底缓解。     
    “秩序”    
    市场经济呼唤公平、自由、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鉴于社会环境的关系,温州的行政、执法、司法部门,易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和干扰,在针对企业的外部行为方面,依法不作为和依法作为的概念相对薄弱,权利的概念过强,违法、违纪作为和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民营企业的税收也相对较重,在银行也不能获得平等待遇。    
    近年来,温州产品的出口大量增加,但是,国家关于出口退税的规定却难以贯彻执行。曾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温州企业有22亿元的出口退税退不回来,令国家法令和政府威信大打折扣。    
    健全的信用制度和评价体系、备受尊崇的商业道德规范、政府和司法的权威、民营经济的同等待遇、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这一切与温州还有多远?    
    “多边化”    
    温州的“多边化”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史晋川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专门说到的问题。    
    “我们观察到的另一个现象,是温州吸引不到外资。”史晋川说,温州现有的所谓外资,几乎都是温州本地人到国外闯荡一番,然后拿本护照回来开办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与当地也没什么区别。“不仅如此,温州连‘内资企业’都没有,温州以外的中国人,甚至温州以外的浙江人都不会到温州来办企业。”    
    这又是为什么?在这块充满商机的土地上,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投资?除了现有的产业里,温州人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外资进来几乎没有竞争力这一因素外,史晋川认为温州地方政府的公共权力,与温州的私有财产之间,已形成了一张“不可触摸的网”,这张网你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一旦进入这个地区,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外地人不到温州投资,温州人的投资却遍布全世界。史晋川将温州人这种生意活动,归结为类似于多边声誉机制(惩罚机制)为主构建的机制网络关系。    
    所谓多边化的声誉机制(惩罚机制),是指一种人格化的交易执行方式。在一个范围较小的乡村或城镇,一个人的行为好或者不好,通过口口相传,会使这一区域中几乎所有人同时得到信息,并对此作出比较一致的反应。与多边化相对应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盛行的双边化机制,就是在两个生意伙伴之间出现问题,只需通过法律就可解决契约中产生的矛盾,而不会在整个宗族或一个区域中引起更大的反响。这是一种在规范和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非人格化的交易执行方式。    
    史说:“原来经济学者们讨论这种机制,都是在讨论商人和商人之间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个人认为,经历了改革开放的20多年,温州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已逐渐成为了多边机制的一部分。”     
    在温州,不少地方干部的亲戚朋友都在经商,或者他们本身就在企业中有股份。过去温州县里的干部可以拿到土地在城区造房子,二三楼是住家,一楼就是铺面做生意。史晋川说:“当年苍南县打假,始终执行不彻底,原因何在?假如打假力度过大,造成当地工商业的衰落,干部们自己商铺的租金就会大幅下降。房租的收益可比他们在政府里的工资高很多倍。”    
    多边化原有的特点,就是以亲缘、地缘、宗法、家族、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一旦政府官员卷入多边化,在产权的保护上就不会一视同仁。一些与之有利益关系或者大的资本就会得到保护,但是例如正泰、德力西这样规模的大资本的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在温州当地没有办法获得它所需的要素市场的支持,贷款数量过大,温州当地支行就无权放贷;企业要自我提升,外地的人才又不肯来,此外还有市场、技术、信息渠道等因素,温州都不具备优势,这些都会引起大资本向外流出。    
    部分政府官员卷入多边化的结果,就是温州本地的经济在现有产业结构下被锁定,资本大量外流,甚至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使当地的经济失去竞争力。    
    多边机制在它的原发地温州出现衰败,而在温州人拓展的地区,他们的经济网络也会逐渐被以现代法制为特征的双边机制所消解。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温州人正在声势浩大地向外迁移和对外投资,多边机制似乎正在向海外扩张。这种局面的形成,恰恰印证了当地政府一些官员被卷入多边化机制这一现实。”史晋川估计,多边化机制在其中心地区的消退已经显现出来,如果再没有及时有效的措施,温州人经济就有可能像今日的温州经济,逐渐丧失它以往的活力。    
    探索中的温州市政府还必将继续探索下去。在本章作结之时,有必要重温弗•;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的一段描述——    
    国家这一强制性力量与过去的部落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必要再为整个共同体制定统一的目标并集中财富去实现这一目标,而只需要把自己的功能限制在提供公共安全和保障产权与公正规则的实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