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57-礼仪金说-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个男士,你的右边和左边、对面都是女士,这三个人你都该与其说上几句话,你别盯着左边看个没完,而把周围两个人冷落了,那样也不太合适。所以,等距离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肢体不能够频频晃动。各位,你发现了吗?有人有事没事都喜欢抖动,喜欢摇晃,来回晃悠,抖来抖去,让人心烦意乱。坐在餐桌边上时,你腿也别抖,身子也别抖,手也别抖,肢体晃动让人有心烦意乱的感觉,那样真的不好。    
    第三,餐具不能发出声音。比如,吃完一道菜下一道菜还没来,应将餐具放下来,切勿用餐具彼此敲打,或以其敲击餐桌。那往往是孩子才干的事。但是,作为一名有文明的、有教养的、有风度的现代人,在餐桌上敲敲打打是不成体统的。    
    最后要强调的是:西餐与中餐的宴会一样,都是重在交际的。有鉴于此,一定要在选择对象、选择话题等问题上注意。你去参加比较重要的西餐宴会时,有两个人是不能绕过去的,你一定要跟他们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是谁呢?主人和主宾。因为此二者是宴会上的主角。有些大型宴会,主人与主宾可能比较忙,但出于礼貌,你一定要找时间过去致意一下。当然,你也别独霸江山。假使有数百人来参加婚礼,你就只顾自己盯着新郎新娘没完,一点儿都不给别人交流的机会。总之,向主人与主宾致意问候,是人之常情。    
    接下来,你必须交际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比如你的邻座,你是不能越过去的。主人把你的位置排在那儿,就是想让你跟他们交际,你若对别人爱搭不理,一问三不知,绝对不正眼去看别人一下,是非常不合适的。    
    最后,要去结交你的所谓意中人,就是你想交际、你想认识的人。有的人你想跟他进行业务的关系,有的人你想向他请教,还有的人你就看他顺眼,想交这个朋友,他们就是你想结交的人。你注意,你想结交的人你去跟他认识,你最好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请人引见。就是找一个人来替你们彼此介绍一下。举个例子,你在我们演播室里听金教授的礼仪讲座,你想向金教授请教一个问题,金教授可能很忙,中场要休息,下了课就走掉了,那你就该提前去找现场的主持人,你跟她说:“我想向金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您帮我跟金教授说一下吧。”她跟我比较熟,她的面子通常我是不驳的,一般这个事就容易搞定。找个传话的,帮忙介绍一个,这样交往起来就简单多了,切勿忽略,交际需要铺垫。    
    朋友们,吃西餐跟吃中餐一样,自然要吃好,吃饱,但同时也要不失风度,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就是我所讲的西餐礼仪的基本之点。谢谢各位。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7)(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8)(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9)(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西餐礼仪(10)(图)




《礼仪金说》 第四部分《礼仪金说》 后  记

    后  记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便开始致力于现代礼仪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先后出版过十几部有关礼仪的专著与教材。现在呈送给广大读者朋友们的这部《礼仪金说》,不仅是我的一本礼仪新作,而且也是与我的其他礼仪著作、教材颇有不同之处的一部著作。为此,我需要做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它为什么要叫做《礼仪金说》?    
    其实,我更愿意称本书为《礼仪今说》。为什么呢?“今”者,现代也。“说”者,谈话也。如果本书名为《礼仪今说》,岂不名正言顺地表明:它是一部有关现代礼仪的谈话体著作吗?然而本书责编再三恳请我,本书还是应名为《礼仪金说》。她的理由有二:一是便于强调本书的“含金量”,二是可以强调我的知识产权。到头来在其再三要求下,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它为什么要选择谈话体?    
    近年来,我曾多次应邀在媒体进行过有关现代礼仪普及与推广的讲座、报告。诸如,199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涉外礼仪系列讲座”,2002年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商务礼仪”,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金正昆谈现代礼仪”,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等。在此期间,我还近百次地为全国各地的广大市民、公务员、公司职员以及大学生进行过专题礼仪讲座,为2006年沈阳世园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过专场礼仪报告。    
    客观地讲,我的这些抛砖之举,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我的相关的讲座、报告,被许多人录音、录像,还有人私下在网上将其进行推销。有些我的有关礼仪的讲座、报告的记录稿,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过传播。有朋友建议:与其如此,甚至以讹传讹,不如由我出来,统一一下。我问朋友:讨论或报告的文字记录稿正式印出来不俗吗?会有人看吗?答曰:谈话体著作古已有之。俗则俗矣,但其平易近人,易于阅读,亦受百姓欢迎,依旧可以载道,何乐而不为?于是听之任之。    
    第三,它为什么要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在出版前,曾有多家出版社有心于此。最终我选择将其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是因为该社在业内口碑甚佳;二是因为它属于教育系统,与我这名教师的具体身份相称;三是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本人的“陕西情节”:1959年我出生于陕西,此后我又在那里的八百里秦川上生活过多年,我爱陕西。第一次在陕西出书,令我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觉。    
    不可讳言的是,谈话体著作虽有其长,亦有其短。加之本书由我数次礼仪讲座、报告的现场实况录音整理与润色而成,故此难免逻辑上不够缜密,语言上不够典雅,案例上小有重复,口语化倾向过于浓重。……凡此种种,令本书的漏洞与不足随处可见,实在难称“金说”,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我的学生,凤凰卫视记者何润锋与思考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王笑东先生对本书的成书推动良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尤其是本书的特约编辑史新平女士为本书的精益求精不遗余力;在此深表我对他们的谢意!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听众与读者对我的厚爱,并由衷地欢迎大家对我多多指教。    
    作者    
    2006年2月28日于北京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