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57-礼仪金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人们的性别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社会经验不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实际上,有时人与人之间出了问题,往往根源在于彼此看问题的视角互不相同。比如:    
    有个别北方同志到上海去,吃我们上海饭就有点不爽。    
    “哎呀,你们上海人太抠门,就弄那么一个小碗,吃不饱。”    
    我说:“我们主要是吃菜,而且讲究吃菜吃味道。你稍稍来一点,做得精致点吃两口,不够吃,还想,耐人寻味。你一下放一盆,半天吃不完,浪费不说,而且比较糙。”    
    当然我这个话说得也不对,别人拿盆装也有拿盆装的道理。国内有的地方就有吃盆菜之习。    
    我这儿讲了个角度,“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时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与人站的位置不同,你很难说谁对谁错。所以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他在待人接物中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接受别人。    
    从交际礼仪的角度来讲,具体上你要接受三个要点:    
    第一,接受交往对象。在公司里面,跟客户打交道,在服务岗位上,售货员为顾客服务,老师跟学生讲课,就得接受别人。比如我在学校当老师,我就不能说学生笨,如果学生什么都懂还要你干嘛?一个有教养的人,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那才是教师的美德。所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要学会接受别人,accept。首先,你要接受你的交往对象,这往往是你不可以选择的。    
    第二,接受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他是见多识广的。见多识广的人就比较容人,少见多怪的人就比较不容人。我曾经讲过,礼仪是讲尊重,什么是尊重?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他的风俗习惯就是他的选择,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习俗实际上是文化的一种沉淀,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比如我小时候在陕西生长过很长时间,陕西人有个习惯,陕西几大怪,比如其中有一怪——“椅子不坐蹲起来”,你很难说他这个做法是对还是错。比如开个玩笑:    
    我教过一名陕西学生。他大学毕业之后到外事系统工作,后来派到法国去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期走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回国来探亲,他跟我说:“老师,我到了巴黎之后就病了。”    
    “你怎么会有病?外事系统把你派出去之前还不把你身体好好检查检查?”    
    “我也不知道我是啥病,但我到那儿之后我就觉得我病了,我到医院去看了好几次也查不出啥病,我难受得很。”    
    “到底啥病?”    
    “后来我才想透了,我吃西餐不灵。以前我给你当学生的时候我不敢说,你经常带着我到外国人那儿去跟外国人活动交往,让我去见世面,吃西餐,我跟你说实话老师,我从来没吃饱过。我是不敢跟你说的,你是好心,我现在大嘴巴我跟你说说,那个点着红红的蜡烛,铺着白白的台布,拿着银制的刀叉,吃的东西半生不熟,跟喂鸡似的,我从来没吃饱过。还得拿个刀叉吃,我觉得吃西餐拿着筷子吃最爽了。我拿刀叉我不会切,说实话,我想来想去,我知道我想吃啥了,我想吃我老家的棒棒(biang biang,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这个字,一般用“棒棒”二字代替)面了。”    
    不知道电视机前有没有陕西观众,陕西人有个叫油泼辣子棒棒 面,宽宽的,吃起来吧唧吧唧,巨响。西餐里有一条礼仪,吃东西不能发出声音。西方人说得很难听,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所以二者就各不相同了,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有一天,一个同志跟我说:“外国人说吃东西响是猪的标志,那我中国人民就是响,你爱听听,不爱听拉倒。”    
    我说:“那你不懂,这个礼仪,尤其国际礼仪,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规则。说大点它就是个交通规则,到国际社会你去跟别人打交道就跟开车上路一样,路上你就得遵守交规,当然在你们就没必要讲交规,你把你们家鸡轧死了没事,但是你到国际社会上你乱来就不行。”    
    因此,国际交往中必须自觉做到: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    
    那小伙子接着跟我说:“我想来想去我想吃棒棒面了,但没办法,我吃不到。后来我想了想我难受得很,我豁出去了,有一个礼拜天我跑到唐人街,买了个锅,买了一扎挂面。在那儿难度也很大了,想吃点什么韭菜之类的也没有,国外没韭菜,我就买点肉,买点面,回来我自己做,买挂面我自己煮。我煮了一大锅,把门一关,我端着锅吃,吧唧吧唧,我吃了半天还没找着感觉,我觉得还是少了个程序。”    
    我说:“少个啥程序呢?”    
    他说:“我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我得蹲着。”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个习惯叫“椅子不坐蹲起来”。陕西老百姓有个土话,叫做“圪蹴着”,这句话我会说,但是这个字我都不会写。    
    他说:“我得圪蹴着,反正没有外人,我把椅子拉过来,我把鞋一脱,我往上一蹲,我端着锅,我一吃,吧吧吧,我的病好了。”    
    因此,从风俗习惯来看,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实际上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有人爱吃咸的,你让他吃甜的就不行,有人爱吃甜的你让他吃咸的也不行。    
    那天,来了个美国朋友,那个美国朋友跟我说:“谁谁谁这个人不太好。”    
    我说:“为什么不太好?”    
    他说:“他非让我吃狗肉。”    
    !


《礼仪金说》 第一部分《礼仪金说》 交往法则(14)

    大家知道,欧美人是不吃狗肉的,我们那个同志劝他:“吃吧,反正没有外人,我保证不举报你。吃吧,这个吃了以后好啊……”    
    还讲了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好处。    
    这样你就有强人所难之嫌。所以你要接受别人,除了接受这个人本身之外,从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尊重他的风俗习惯。不用说外人,夫妻之间你不接受对方都不行。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把优点拿给别人看,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归英雄本色。所以一个人——他的家人也好,外人也好,他善待别人的话,一定要容人,做人要宽容,容什么?容别人的风俗习惯。这些是不好改变的,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    
    第三,接受别人的交际礼仪。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讲,就是接受别人的游戏规则。    
    有一次,我到西亚某个国家去,参加一个外事活动。一下飞机,对方的外交官过来跟我拥抱,他们那边喜欢拥抱,而且是两次三次的。左边一次右边一次,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要两三次。他跟我拥抱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牲口好吗?”    
    我出过车祸,左边这个耳朵不太好,我没听太清楚,我就告诉他:“Pardon?”    
    他不是先亲我左边的吗,从左边移到右边的时候又跟我讲:“牲口好吗?”    
    这次我听见了,我也只好说:“好啊好啊。”    
    然后到了住处,我问一个使馆熟悉的同志:“你看我今天像牲口吗?”    
    因为那个地方高原反映,我是呼吸有一点不太好,我怀疑我的面孔比较憔悴、苍老。    
    他说:“你不像,你很精神。”    
    我说:“那些人为什么问我牲口好吗?”    
    他说:“我告诉你吧,这个地方是个游牧民族为主的国家,传统习惯问‘牲口好吗’,就跟我们西北西南有些地方,老百姓见了面问‘收成好吗’、‘庄稼好吗’、‘生意好吗’,一个道理。”    
    所以你很难说谁对谁错。所以从礼仪习惯这个角度我们讲一句,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成为受欢迎的人,一定要注意对人不能吹毛求疵,对人不能过分刻薄,尤其不能拿自己的经验去勉强别人。你不要说勉强别人了,你连你们家老婆孩子,连你们家先生和孩子你都勉强不了。因为,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往往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A,重视对方。英文单词是:Appreciate。英文好的人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呢?欣赏。我们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他倒也重视别人,但是他重视别人重视什么啊?找别人毛病。他还比较刻薄,他绝对重视别人,但是找的往往不是对方的优点。    
    那天我到一个单位去开会,那是6年以前,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志就过来跟我聊天,说:“金教授你贵庚啊?”    
    我说:“老金今年40整。”    
    “啊,金教授,你很精神啊,你不像40岁的人。”    
    这个话我特别爱听,因为我老婆经常私下诽谤我老东西,说我显老。男同志到一定年龄就愿意说年轻,小的时候愿意让人们说我们成熟稳重,而到一定年龄之后又愿意让别人说年轻。但是我还是跟这个同志开玩笑,我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呀现在先别夸我年轻,你夸我年轻我特别高兴,一会儿我老婆会开车来接我,她来的时候,你当着她面夸,今晚上请你吃北京烤鸭。”    
    本来他夸我年轻我挺高兴,但那老兄只让我高兴30秒,立刻发现我的缺点,而且当众指正。    
    他说:“金教授,你精神倒是精神,你年轻倒是年轻,你有个问题,你要改了就好了。”    
    我说:“什么问题?”    
    “你背比较驼。”    
    他老兄一针见血发现我一个问题。我说实话,我背还不是一般的驼,我这肩膀左边和右边它不但高而且不平,我也知道肩平好看,我没办法。    
    我跟他说:“老弟,想问你:我的背能直起来的话,我会不直吗?因为我出过车祸,我这腰直不了了。你让我直起来的话,我很麻烦,别的大部分同志讲课都站着,我就得坐着,为什么?我要是站着,10分钟以上我就头晕,20分钟搞不好我就跌那儿了。我到哪儿讲课你去看,只要时间长过半小时,我肯定是坐着的,这没办法。”    
    我说了那么半天的意思是:你饶了我让我过去吧,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一种美德对不对?他不,他益将剩勇追穷寇,继续研究我的毛病。他说:“老金,你背比较驼的原因这个我明白了,那也没办法,但是你还有一个问题,你的胳膊比较细。”    
    那么,他的这个问题是什么?他乐于寻找别人毛病,对别人不宽容。    
    我们做事、去做人,你去找别人的毛病很容易。你自己要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你首先就要接受别人,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基本原则。金教授讲白金法则时讲过一句命题——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对别人不宽容,别人会对你宽容吗?说实话,我老婆做的饭也好,我老妈做的饭也好,它们都有不好吃的时候,像我们家老太太做饭有个特点,她北方人,河北人,她喜欢比较咸的。我从小在上海长大,上海人比较喜欢吃淡的,有时候喜欢放点糖,我难得回家一次,我老妈都70多岁了,身体不大好,老年人专门给我做个菜你能说不好吃吗?我说实话,我就像拿出吃中药的精神把它吃光。老妈好不容易给你做一顿饭你不吃,她会心寒。    
    所以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去接受别人,进而言之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别人。它是接受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接受别人重视别人的时候你要注意你是欣赏。譬如,我们曾经讲过一条礼仪的法则,接过名片一定要看,我曾经讲了,我说接受名片的时候最礼貌的做法不一定是站起来,不一定是两只手,不一定说“谢谢”,因为这个谁都知道,其实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拿到别人的名片是要认真地看的。看是什么意思?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表示对别人的重视。你看都不看,别人好心好意给你你看都不看,合适吗?我有时候就不高兴,比如你把名片给他,他顺手给你扔到一边去了,还有的同志在餐桌上敲。更有甚者,人走了,名片放在那儿,他没拿,你是不是有被抛弃之感。所以接过名片,有教养的人都是一定要看的。看其实还有第二个好处: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看完之后,一般要在上衣口袋里,毕恭毕敬地认真收藏起来,别扔到一边去,别放到裤子兜里去。尤其别放在裤子后面那个兜里去。


《礼仪金说》 第一部分《礼仪金说》 交往法则(15)

    可是有同志不善此道,我上次讲了一个例子,大家看过节目可能还记着呢。    
    有一次,一个同志来问我一件事,当时我要赶飞机,怕来不及了,我就把名片递给他,我说:“你这样,电话联系吧,来不及了要赶飞机了,飞机不等人。”    
    我把名片给他了,说实话,别人问我问题是看得起我,所以我给他张名片也是看得起他。没想到那个老兄拿过我的名片说了一句话气得我半死,他告诉我:“哎呀,金教授,你还有名片呢?”    
    搞得我很长时间不爽,我为什么就不像有名片的人呢?好歹咱也是一个教授嘛。后来一个同志劝我,那个同志就比较会说话,说:“老金啊,他那句话的意思其实不是说金教授你不配有名片,他就是不太会说话,他那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金教授,像你这种大有名气的人就不需要名片了。’”    
    我嘴上跟他说:“你一边待着去!”    
    说是这么说,那时我的心里还是非常愉快的。    
    谁不愿意自己被别人欣赏!同样是说一句话,你干嘛让别人不高兴呢?我反复讲,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它其实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当然,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从交际礼仪这个角度来讲,有一些事你一定要注意了,比如,当你和外人打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