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于丹阎崇年等名家演讲录:发现你的心灵-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远把它放大到最大,用乐观旷达的心去看当下,你可以较劲,但较劲之后,恍然一梦,鬓发斑白,较劲是在浪费生命。

  第9节:袁崇焕的业绩与精神(1)

  我可以换个角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个世界无非是主观的世界,我们心中有什么我们眼中会见到什么。苏东坡和佛印参禅之后,回家很得意地和苏小妹说他问佛印他像什么,佛印说看他像尊佛,他说看佛印像堆牛粪。苏小妹说:〃佛家讲的是见心而见性,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眼中看到的是什么,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那么你想想你心中有什么。〃你看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固然客观世界外在于我们,但是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态度进行阐释,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效率。我曾经看过一个15世纪的宗教学家在他的一本书的序言中讲了一个指引他人生历程的故事,他说他顶着炎炎烈日走过一个巨大的古料厂时,看到一群人在搬砖,他好奇地问一个人在做什么,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说:〃你看不见呀?我们在干苦役,搬砖。〃他又去问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平和一些,说:〃砌墙。〃他又去问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脸上有种特别祥和的光彩,他擦擦汗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呢。〃三个人做着同样的事,都头顶烈日,汗流浃背,都在搬砖,但他们给了三个不同的答案,这就是人生的三种态度。第一种人是悲观主义者,在我们的寻常日子里,你做的任何一个职业,哪怕你求学,你有理由把它认为就是一场苦役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不需要付出辛苦的,你不享受这个过程。第二种人是职业主义者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知道为了职务必须去完成当下的一件事,这件事可以做完,但没有上限去提升,你的快乐也没有创造的激情。第三种人是理想主义者,手中的每件琐事、一砖一瓦、一滴汗,你都能想到一座教堂。那座教堂不是别人给你的蓝图,而是你心中的梦想,那座教堂真正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是最好的自己。当有一座教堂摆在前方的时候,当它在我们的眼前不断完结的时候,每一块砖都是通往那里的一种力量。
  人终究是靠自己成全的,一个有觉悟的人,能够和古圣先贤沟通的人,并不是说要背下多少诗词,而是从古圣先贤超越千年的尘埃中获得一种生命的觉悟,真正看见自己的心,从建立自己开始去构筑这个社会的和谐,每个人的前方有一个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心中有一座最好的教堂。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袁崇焕的业绩与精神
  大家好!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想对社会有所作为,都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靠什么?我想,首先要有过人之处,这个地方你做不了我能做,我超过你就是有过人之处。为什么有的人有过人之处,有的人没有?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过人之处必有过人之思想,所以他的行为,他做的事情过人。为什么有的人有过人的思想有的人没有过人的思想?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凡有过人之处必有过人的思想,凡有过人的思想必有过人的学习。因为有过人的学习,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激发比别人更多的智慧来指导他的行动,才可能做出过人的事情。学习,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想讲一个例子,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人叫犹太人,他们人数很少,可是为什么犹太人这么突出?我多次去美国,美国的朋友和我说,犹太人如何如何,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很多人是犹太人,很多金融专家是犹太人。我举一个数字,大家听一听。犹太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25%,约占美国总人口的3%,但是犹太人占美国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27%,近1/3。美国有一个计算机协会,有计算机电脑发展基金,是一个最高的奖项,犹太人得这个奖的占美国人的25%,每四个得奖的人中有一个是犹太人。国际象棋比赛,得冠军的人中犹太人占50%。在19世纪,德国人里犹太人占1%,但做医生的占50%;在维也纳,犹太人的医生占到60%。今天美国的医生、律师、高级的电脑专家、华尔街金融精英,很大一批是犹太人。于是有人研究,说犹太人聪明,所以那么多人做医生、律师、金融家、电脑工程师、得诺贝尔奖或拿世界象棋冠军。很多医学家对犹太人的基因做了研究,证明犹太人的基因和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那么犹太人为什么这样突出?反复研究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犹太人从小就重视教育。重视到什么程度呢?他们举了一个例子,中国的小孩刚会在床上、地上爬时,大人为了测验孩子将来的志向,用一种方法叫抓阄让小孩抓糖或钱等物。犹太人民俗里面也有抓阉,放一本书,书上抹一点蜂蜜,让小孩在上面爬。他闻到蜂蜜的香味,就会用舌头舔孩子在不懂事的时候就培养他对书、对科学、对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稍微懂一点事之后就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犹太人有一种传统,上学的孩子之间不攀比谁家的钱多、汽车好、父母官大,而是比孩子是否有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学识,这是犹太人全民族的风气。现在我国的学校还有一种流传下来的风俗,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学生之间攀比谁的父母官大、谁家的汽车好、谁家的钱多。犹太人这种社会风气、风俗有利于激励青年人学习、前进、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13亿人,如果全社会、全民推崇学习,把中国建设成为13亿人的学习型社会,从小孩到老人,孜孜以求地学习,那么我们青年一代将会在人类事业当中做出突出的贡献。比家长的官大小、汽车好坏、财富有多少,对个人来说是没有出息的,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没有出息的。

  第10节:袁崇焕的业绩与精神(2)

  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人物很多很多,芸芸者众,杰出者寡。明清时代杰出的、有传记的人物数以十万记,但是历史已经化为灰尘,在人们的心里还留下深刻记忆并且还震动人们心灵的人为数不多,我想袁崇焕是其中之一。袁崇焕为何能震动我们的心灵?我想袁崇焕有四个字值得我们重视〃仁、智、勇、廉〃,即〃仁爱、智慧、勇敢、清廉〃。
  第一,〃仁〃
  袁崇焕不是名门贵族或豪门权贵出身。袁崇焕家原来在广东,他祖父一辈经营一点木材、药材,小本生意。在广东和广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藤县,县里有个小山村叫白马村,袁崇焕在那儿上学,非常用功。袁崇焕先考秀才,又考举人,最后考进士。那个时候三年考一次进士,全国考中的人数约二三百名。整个广西藤县在276年间考上进士的只有两人,可见那时考进士比我们考大学、考重点大学都难。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特殊关系走后门。袁崇焕考取进士那年是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北京考场就是现在北京的贡院。
  袁崇焕考取进士之后第二年分配工作,到福建邵武县做知县。我几次去过福建邵武县,是一个山区,自然条件比较差。
  袁崇焕考进士时,东北努尔哈赤已经兴起,万历四十四年建立了政权,也有了八旗军队。这一年努尔哈赤和明朝打了一仗,明军的指挥叫杨浩,也是进士出身,统率军队号称四十七万,兵分四路围剿努尔哈赤的根据地,努尔哈赤根据地所在的这个村只有一口井。(我小时候所在的村庄,几百户人家全村三口井,但努尔哈赤根据地的村子只有一口井。)杨浩统率四路军围剿努尔哈赤的根据地,要将其夷为平地。不料四路军队都战败了,消息传到北京,举朝上下极为震惊,这时袁崇焕在北京。他到福建邵武县后老惦记着到当时国家最需要人的山海关去。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袁崇焕到北京。明朝规定,全国一千三百多个县,每年知县都要到北京进行考核,腊月二十五进北京,不许进城,住在城外的寺庙里,各省管人事的副省长先对他们初步考核,考核完之后再进到城里由吏部、都察院进行复试。考的结果是成绩好的升官,成绩一般的平调或再任一届,成绩差的退休或免职。考查后,袁崇焕的结果是有人推荐他升到兵部职方司主事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他一个人骑马从北京到山海关,考察军事形势,回来说了一句 〃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矣〃,意思是给我兵、马、钱、粮,我就能守住山海关。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明朝皇帝派官员到山海关以外去,官员说身体不好不去,从陕西、山西到河北一带派去的兵都跑了,怕打仗,因为打仗可能丧命。
  袁崇焕这时想的是〃仁〃。这时山河破碎、黎民流亡,他要去拯救难民于水火。于是皇帝派他去了,他去之后非常勤苦、敬业,政绩卓著,从六品升为五品,后又升至四品,三品,二品,官做到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当时是六个部)兼沈阳军区司令。袁崇焕不带家眷,直到后来打仗最危急的时候,他才把妻子和八十岁的老母亲带到城里与城共存亡。国难当头,袁崇焕挺身而出,哪里困难就到哪里去。当时在北京做官的尚书、侍郎、翰林,有些人把家眷打发回家,金银财宝运回南方,怕北京失守后家破人亡。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到了山海关,袁崇焕的〃仁〃不是一般的〃仁〃,而是〃大仁〃。
  第二,〃智〃
  我们培养孩子,从小到大,特别要注意培养、启发他的智慧,不要死读书。
  袁崇焕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努尔哈赤很了不起,不过我发现袁崇焕比努尔哈赤更高明,因为努尔哈赤就败在袁崇焕的手下。
  努尔哈赤起兵后攻打辽宁抚顺,明军败;接着打清河,明军又败;然后打开平,明军再败;再打铁岭、沈阳、辽阳(当时辽宁的省府不在沈阳而在辽阳)、广宁……明军还是败。明军退到山海关和宁远,兴城离山海关二百里,明朝在东北兵部尚书、督师、总兵都是大官,怎么回事呀?屡战屡败。明朝的官员很多也是进士出身,官做到三品二品甚至到一品。努尔哈赤攻打抚顺,明朝守军把城门一关,将护城河的吊桥吊起来不就可以吗?因为当时努尔哈赤的部队没有后勤,马、弓箭、刀枪、粮食自己预备,他们一般带七天到十天的粮食,把部队集中起来开到抚顺再回去,来回两天的路程,所以打仗的时间只有五天,如果明军把城门一关把吊桥一吊守城,耗上七天,没有粮食了努尔哈赤自然就回去了。努尔哈赤弄了一些人牵着马、驴扮装成商人混到抚顺城里,攻城的时候里应外合,里面的人把城门打开,就打赢了。后来也是这样。明朝丢了四个城,应该想一想为何会丢。沈阳是卫城,孙子兵法讲:守城守住就是胜,攻城攻下才是胜。而明朝的沈阳城的将领看努尔哈赤来了,城外是空河,他和士兵先喝酒,喝到半醉半昏打开城门就带着骑兵出去了。明朝的骑兵打不过八旗的骑兵,为什么打不过?明朝的马是在马圈里喂的,天凉了还给盖上棉被一样的东西御寒。而八旗的骑兵训练的时候,让兵骑着马跨沟,从火里或者水里冲过去,使战马像武器一样。明朝的兵戴毡帽、穿长衫,冬天冻得直哆嗦,没有武器,骑兵把马卖了喝酒,租个瘦马、骡子混事,这样的骑兵怎么可以打仗呢?努尔哈赤的骑兵身着盔甲,结果守城的明朝将领被努尔哈赤的士兵射中十四箭,落马而死,全军覆没。到辽阳时明朝的守城将领是进士出身,他不吸取丢沈阳的教训,亲自下令把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在城外安营扎寨,和努尔哈赤的大营对着。辽阳城外是平地,两军大战,打不过努尔哈赤的军队,守城将领退到城内看形势不好就自杀了。明朝六个城丢了,还不吸取教训,明朝的将领还不关闭城门。在辽河边大约一百步一个兵,辽河长约一百里,以河为界,每人手里拿个棍子站着,能守住城吗?还是不派兵守城,而是带了三万兵在平原上和努尔哈赤交战,最后投降。明朝换了一个王在进,后来又换了高缔,高缔下令撤兵,从锦州一直撤到山海关。城毁了,兵撤了,从锦州走到山海关大约三百里,老百姓扶老携幼,路宿荒郊,哭声震天,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受命。

  第11节:袁崇焕的业绩与精神(3)

  袁崇焕吸取了前几次城门失守的教训,把城门关上守城,城外的老百姓也不让入城。努尔哈赤、皇太极叫阵,袁崇焕就是不出城,依靠坚固的城池,军民联防(他派人到巷口调查看是否有奸细,往城墙上送饭、弹药、水),死守固守拼命守。守城时袁崇焕让士兵们在城上向下滚木头、石头,放箭。努尔哈赤挖城,袁崇焕用被子、绳子包着炸药放到下面去炸。袁崇焕还使用〃红夷大炮〃守城,〃红夷大炮〃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努尔哈赤的军队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袁崇焕就靠六个字〃凭坚城,用大炮〃把仗打赢了。只有宁远没有努尔哈赤内应的奸细,没有夺门之叛徒。努尔哈赤从起兵到宁远之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败在袁崇焕的手下,那年努尔哈赤六十八岁,袁崇焕四十三岁。努尔哈赤受伤、生气,当年8月11日就死了。袁崇焕用西洋大炮守城,取得宁远大捷。明朝这个时候朝廷欢欣雀跃,论功请赏,魏忠贤头等功,赏袁崇焕三千两银子。
  皇太极继位,又率大军进攻,结果宁、锦大捷,袁崇焕又胜了。
  第三,〃勇〃
  一个人很难做到勇,从政、经商、治学、统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