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茶马古道和一个白族女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父亲住过的土司府(6)(图)

古镇上的老商铺    

  大经堂,美丽的观音菩萨面前,牛叔叔为所有来过这里的解放军叔叔们点起了祈祷健康长寿的藏香。  大经堂外面有一汪清澈甘甜的泉水,牛叔叔用水瓢舀起清水让我喝,他说:“喝吧!姑娘,这是许多活佛和土司都喝过的泉水,是贺龙将军和你爸爸他们那些人喝过的泉水,你也喝一点。”我喝着瓢里的水,一低头,眼泪落在水瓢里,我把感激的泪水和感恩的泉水一起喝下,这是命运吗?一代代人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父亲住过的土司府(7)(图)

最早的喇嘛寺不叫松赞林寺,叫做色拉衮,意思是开满杜鹃花的寺庙    

  顺着泉水边的台阶而上,登上一座小山,山顶上是藏族巨商马铸材捐资修建起来的一个小寺院,寺院里安放着释迦牟尼佛祖的宝像,据说这尊宝像是按照拉萨大昭寺觉沃宝像的样子塑造出来的,并且千里迢迢从西藏请到这里供奉。寺院外的山坡上春光灿烂,开满了粉红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依稀可见当年中甸古城的城墙遗址。牛叔叔指着远处说:“当年这里全是我家的地盘,我家的牛羊像鲜花一样盖满了中甸草原,这里的百姓全部都由我父亲来管理,但是我要感共产党的恩,是你爸爸和解放军来了,把我送进了西南干部管理学校,让我学文化,后来又让我当干部,我在西藏昌都工作了很多年,现在年老了回到中甸。今天也是菩萨安排,让你来到我们家采访我,还要把我们的故事编成电影去演,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中甸古城的大经堂(图)

中甸古城的大经堂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土司的儿子(图)

土司的儿子坐在我对面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神川铁桥的启示

  2002年4月24日从中甸到丽江的路上(晴)  汽车从中甸高原下来,盘山绕岭的山路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岸穿行。透过车窗,我望着蓝天上的朵朵白云,高原上的蓝天是如此的洁净,云朵是如此的硕大,只有在高原能够见到这样美丽的云朵,这些云朵是我父亲当年注目过的云朵,是中甸14代诺苏土司家注视过的云朵。如今我注视着这些云朵,把许多的想象和诗情都写在这些云朵上。  汽车行驶的这片地区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地区,在横断山、怒山和云岭山脉之间,流淌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三江并流形成了世界上最壮丽的奇观。山下流淌的金沙江,像一条细细的绳子,过一会儿又看见澜沧江像一条蓝色的项链,怒江虽然还看不见,但是开车的司机说就在前面那座山下。司机是个纳西族人,他告诉我,在纳西族的《东巴经》里有这样的说法,藏族、白族、纳西族是三兄弟,是天神始祖宗热利恩的三个儿子,藏族是老大,住在高原,白族是老二住在洱海边,纳西族是老三住在坝子里。  噢!三条大江,三个民族,三兄弟,我的祖先们,你们在洁白的云层中看见我来了吗?你们在向我显示什么?在显示一个主题吗?一个茶马古道的主题,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的主题?  下午,车停在金沙江边,这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川铁桥的遗址。公元8世纪,金沙江上有一座著名的铁索桥,桥的东面是南诏国的领地,桥的西面是吐蕃国的驻军,一旦有战争发生,这座桥就被砍断,若是太平盛世,吐蕃与南诏王朝互通友好,这座铁索桥就人来马去络绎不绝。当地的老乡指着对岸悬崖绝壁处的一些大石孔告诉我:“看见了吧?那里挂着当年神川铁桥的铁环。”关于这座铁桥的历史,我曾经在《旧唐书》、《元史》和《资治通鉴》中读过。如今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望着大江激流涛声裂岸,追思远古的民族历史,我感叹,我的祖先们——西南边疆的各民族的先辈,为了共同生存,开拓边疆,曾经演出过多么壮烈的篇章,我们民族生活的舞台是多么的广阔而丰富。在这里,我要寻找的是什么?是那种生生世世永不熄灭的互通友好的精神、和谐相处的追求,只有这些精神与追求,让我们这些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风俗的民族一代代繁衍下来,并且不停地思考和追求下去。  傍晚的斜阳,把一江滚滚的金沙江水照耀得波光闪闪,我的内心像这大江奔流的潮水一般汹涌激荡。站在祖国的壮丽河山之间,作为一个中国的作家,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幸福、骄傲与自信。  2002年4月25日虎跳峡(夜)  夜宿虎跳峡,一夜听涛声。  在虎跳峡小镇的旅馆里,金沙江从窗外流过,想起十多天来在滇川藏交界地区的采访,许许多多的人物和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就说窗外的这条大江吧,它从青藏高原顶上发源,顺流而下穿过了整个中国西部的森林群山,向下流过整个中国腹地,直到长江出海口,在这些江河群山连接起来的中国人的生息之地、祖先繁衍的国土上,我们各民族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不断地交流融合发展。据《三国志》中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和盐、铁、畜产品,唐宋时期与吐蕃及南诏大理交往更加频繁,《云南志•;蛮书》中有博易三千二百口大羊的记载。在东巴经《东格飒》中也有“聪本(藏商)马帮九兄弟赶着99个驮子来纳西”的记述。这些历史及今夜我的思考,都贯穿着一条多民族国家共同存在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使我们的祖先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而且对我们今天和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这就是我这些天来一个很重要的思考点。  晚上,突然停电,小客栈里没有蜡烛,我打开手电筒记下这些话。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1)(图)

古镇街头给我讲故事的纳西族老太太    

  2002年4月26号丽江古城(晴)  丽江古城如今已变成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镇,而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却是玉龙雪山下一群纳西族人拥有的城市。过去我在故乡鹤庆天晴的时候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见玉龙雪山的雪峰,今天我又来到这里,这是我写完长篇报告文学《节日与生存》之后,第三次来到这个纳西族人的城市。  走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上,我想起1951年母亲作为边疆土改工作队的卫生员,在这条街上接管过一个天主教堂的教会医院。我曾经问母亲:“你们接管医院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母亲说:“你爸爸他们解放军在门口站岗,我和几个卫生员走进去,对那些穿着黑色道袍的修女们说:‘你们走吧!今天的夜班由我们来上,把病人交给我们,你们永远不要再回来了。’”就这样,一个新中国的人民医院在这条小街上诞生了。母亲还说:“当年医疗队的宿舍就在黑龙潭的五凤楼上住,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女卫生员们都要拿米饭喂黑龙潭里的大红鱼,那时候你爸爸是解放军,我是卫生员,我们来这里解放了丽江。”今天我又来了,我既不是卫生员,也不是解放军,我是作家,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2)(图)

丽江万朵茶花    

  丽江是近代滇川藏政治、经济、文化走廊中的重镇,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古城店铺林立,商客云集,无数茶马古道的来往者都在这里停留,他们与经营普洱茶及土特产的西南汉、藏、纳西、白、彝等民族把这里当作一个交流会聚的地方。  宣绍武老师家的小楼就在丽江的一条小街上,他是一位学者,出版过很好的作品。他的家族曾经是丽江的名门望族,他的堂姐宣慧英嫁给了西藏亚东的大商人高尼玛。高尼玛是一位爱国华侨,精通藏文,懂英语和印度语,曾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抗战时期,高尼玛从印度组织过许多物资运往丽江、昆明,他与丽江商人、白族商人有着很好的交情,而且在印度还有很大的生意和商号。宣慧英作为一个纳西族妇女,和高尼玛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他们相亲相爱,这种血缘和联姻的关系也是边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个环节给我提供了很重要的想象,也许,我会在未来的剧本中设计一个纳西族的贵族小姐嫁给西藏的一位巨商,我会去想象的。但是我要特别的感谢宣绍武老师,由于他的故事,为我创作思路提供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谢谢宣绍武老师。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3)(图)

和藏生爷爷在一起    

  中午,我见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在西藏生活过多年的老藏客藏生爷爷。  四月的丽江,庭院里已是繁花满枝,流水潺潺。80多岁的藏生爷爷坐在台阶上,他的儿孙们对着他的耳朵高声大喊帮助我采访他。虽然他耳朵不好,但是,他知道我要向他请教什么,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令我魂魄振动的往事。  藏生爷爷说,他的祖辈是驻藏清兵,由于他生在西藏所以叫“藏生”。从他父亲开始,就在罗布林卡的马圈为达赖喇嘛饲养马匹,由于勤劳和能干,经常得到赏赐。藏生爷爷早年在西藏八廓街为一户纳西族的大商人做事,1904年,江孜大战,英国人打到了西藏,八廓街上的商人们纷纷解囊捐资,帮助西藏抗击英国人,白族商人捐了大钱,纳西族商家不仅捐钱,还让儿孙们去参加打仗,由于战功显著,得到十三世达赖喇嘛赏赐的红珊瑚念珠一串……后来英国人进了拉萨城,烧了这些商人的房子,纳西族老板在罗布林卡的马圈里找到藏生爷爷父子,请他们把自己的藏族妻子和儿子带回丽江去。藏生爷爷承担了这个责任,他带着马帮,护送纳西族老板的妻子和不到三个月的儿子返回丽江。  时至寒冬腊月,大雪封山,在翻越雪山的时候遇到雪崩,马帮全完了,商人的妻子冻死在雪山顶上,藏生爷爷把三个月的婴儿装在自己怀里,裹着一张牛皮从雪山顶上滑下来,他的手指头和脚指头都冻掉了好几个,可是婴儿在怀里安然入睡……藏生爷爷讲到这里,脱下鞋子让我看当年冻掉了的脚指头,眼泪在这位90高龄的老藏客眼里旋转着,满脸的沧桑皱纹和浑浊的眼睛里含着那种生生不灭的坚强。他说:“我们要活下来,光是我自己活下来不行,我还要让我的朋友的儿子,藏族人的儿子活下来。在路上,快要饿死的时候,是大理茶王的马帮救了我,给了我酥油和喝的水,如果没有白族的马帮,我和东家的小儿子也活不到今天……”  藏生爷爷的话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乾隆丽江府志》中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丽江、大理藏客崛起,开始前往西藏经商,丽江大研镇的李萌孙、大理鹤庆福春恒为代表的商人驻拉萨,资助驻藏大臣抗英……历史是用文字记录的,而藏生爷爷的经历和各民族英雄人物的命运是用鲜血写成的。  从藏生爷爷家出来,已经是傍晚了,远远的玉龙雪山上,笼罩着红色的霞光,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在灿烂的晚霞中显得无比瑰丽。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4)(图)

顶礼,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你要告诉我什么?告诉我命运的谜底吗?告诉我茶马古道永恒的精神吗?告诉我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的使命吗?顺着玉龙雪山下的小路往回走,我从来没有感到自己的内心如此的博大。我相信,《茶马古道》这部作品必将问世,而我只不过是一个执笔者。书写这部伟大作品的人,是在一百年前,江孜大战中牺牲的各民族的先烈们,是在拉萨街头带我去找到云南会馆的钟颖叔叔,是汪青叔叔,是老土司的儿子牛四其叔叔和我采访过的每一个民族朋友,还有千千万万的马帮,千千万万的人民,有这样的土地,有这样的人民,我能写不好这部作品吗?这时候,我分别给远在西藏的天林部长和远在北京的赵学义先生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我的采访很成功,你们等着看我的作品吧!我一定写好这部作品。  晚上,我翻开日记本,发现我在丽江的采访任务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我还要到束河村去,指云寺、普济寺、白水台……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5)(图)

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束和古镇    

  2002年4月27日丽江指云寺(晴)  指云寺位于丽江之北拉石坝山环里,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丽江在历史上受藏传佛教影响,金沙江两岸建有13座大寺,指云寺是其中之一。我曾经到这里来拜访过一位活佛,向他了解藏族文化和云南的交往关系。这位活佛告诉我,在藏文典籍记载,布达拉宫顶上供奉的观音三圣母檀香木雕像,是三位南诏公主带到西藏去的,历史上曾经有我们云南的南诏公主嫁给藏王。藏文史籍《历史明镜》中也说到,早在吐蕃王朝第三十七代赤德祖赞(公元704年——755年)的几个妃子中,有一位叫“绛母赤尊”(所谓“绛母”就是纳西女,“绛地”指南诏,“赤尊”为妃子。)生有一个特别英俊聪慧的儿子,叫“绛曹乌拉”,即纳西神童后裔。  指云寺里,花木葱茏,苍松翠柏掩映着美丽的庙宇。在洁净的大殿之前,小喇嘛告诉我,活佛出外讲经去了,要留我喝茶,我在佛台前点了一柱香,祝活佛健康长寿,祝指云寺四季长春,祝这里的人民生活幸福。


卡瓦格博士,让我的心愿迎飘扬丽江人的故事(6)(图)

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束和古镇    

  下午,我又去了普济寺和文峰寺。丽江这个地方历史上和西藏交往频繁,明代的木氏土司曾经邀请噶玛噶举红帽系六世活佛都吉旺秋(1584年——1635年)来丽江讲经传法,躲避战乱。木氏土司为了弘扬佛法,与西藏互通友好,还主持编撰、刊刻了《大藏经》、《甘珠尔》丽江版(1584年——1638年)。现在拉萨大昭寺中,还珍藏着木氏土司献给该寺的《甘珠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