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00年的新窑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将来,村民们肯定会告别一孔孔烂土窑,住进真正的新窑子。也许 那时的新窑子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 2003年底,村党支部书记郭为生对我说:“虽然这几年村里建起了希望小学,通了电话和自来水,但村民们的生 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和提高。1996年到现在,村里最明显的发展就是人口数量的增长。包括黑户,新窑子的人 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82人。不过村民们的文明程度还是有所提高。”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郭为生口头报告,1996年至2003年新窑子村民农林牧副的毛收入统计: 1996年 人均年收入300元 最低不足100元 1997年 人均年收入600元 最低不足200元 1998年 人均年收入900元 最低不足500元 1999年 人均年收入800元 最低不足400元 2000年 人均年收入700元 最低不足300元 2001年 人均年收入500元 最低不足100元 2002年 人均年收入600元 最低不足200元 2003年 人均年收入500元 最低不足300元 2003年底止;新窑子村委会累计欠账为:11。5万元。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红白事业 生死嫁娶
八年里新窑子村出生了19个人。 张萌,张锐,张波,王琪,王玉,王续,王豆,李星,李阳,白伟兵,白娜,高椒,苏文燕,屈欢,屈文庆,张雪,王好好,白甜甜,张秀秀。 八年里新窑子村死了15个人。 张继民,王福成,李清兰,李长有,白炳宗,高怀玉,刘金虎,康玉莲,贺康富,柴丕莲,郝招香,宋应吉,房 步清,王素琴,白随勤。 八年里新窑子村有4个女子出嫁。 高霞,白冬花,房娟娟,房静。 八年里新窑子村有6个年轻后生娶了婆姨。 李世宏,王红卫,苏培华,张友军,白小龙,王双红。 八年里新窑子村有3个年轻婆姨和男人不辞而别。 张红,马涛,刘梅。 八年里新窑子村有2个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贺建飞,王宁刚。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谁家子弟 谁家的院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数十次走进新窑子。 八年过去了,我跑遍了新窑子的山山水水,拍遍了每户人家的生活状态,亲眼目睹了村民们缓慢的生活变化,在村里好几家的老土炕上度过了春夏秋冬的百余个夜晚。如今,村里年纪再大的老人我也知道是谁的爹,再小的孩子我 也能认出是谁家的苗,再破的院子我也去过无数次。 在新窑子的日子里,感觉是轻松和愉快的,让我一次次流连忘返。每当回到北京翻开这些照片的时候,我都能够追忆起当时的快乐,但我却找不到轻松,内心中总有一种重返新窑子的冲动!
黑明 2004。08。30 北京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4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5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6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7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8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9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0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1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2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3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4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5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6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7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8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19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0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1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2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3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4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5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6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7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8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29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0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1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2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3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4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5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6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7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8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39
话说中国的新窑子村民们的肖像 40
新窑子户主们白海生 1
白海生,1923年出生,文盲。他是新窑子的第一个婴儿,父亲是新窑子的创始人白新富,他在新窑子堪称最勤劳、最厚道、最本分的人。 1939年,白海生被父亲包办同邻村11岁的美貌少女康兰花结为夫妻,此后他们双双在这个安静的小山沟里承受着落后和贫穷,同时也享受着欢乐和性爱。 纯朴的白海生老人说:“我结婚时还没满16岁,结婚后的头两三年根本不懂得跟老婆睡觉,直到18岁那年,我才知道要老婆有什么用处。她15岁开始,几乎每年生一个娃娃,连着生了12个,只活了白赵一个。”
新窑子户主们白海生 2
1946年底,23岁的白海生自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奔赴前线参加了庆阳战役和华池战役。白海生说:“为了支援毛主席的革命事业,当年我还号召父亲把家中的八石粮食都无偿送给了枣园和杨家岭的中央食堂。” 第二年,由于他所在的部队短缺粮食严重,在饥饿面前,不少战士都在夜深人静的时侯偷偷地脱掉军装,放下枪 炮开了小差,此时的白海生也当了逃兵,并从甘肃跑回了新窑子。 回家不到一周,他又被国民党的部队抓为壮丁,并且成了胡宗南部队的一名正式军人。半年后的一个晚上,他和 几个战友把自己所在国军“保经队”的13支步枪和一挺机枪偷出来送给了解放军。接应他们的王政委告诉白海生,尽 快离开延安,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当天晚上他便回到新窑子接上康兰花徒步西行。他俩在 甘肃华池县的一个深山沟里生活了整整两年,后来又回到了新窑子。
新窑子户主们白海生 3
1958年夏季的一天,年轻漂亮的康兰花下地干活回家途中,恰逢一场瓢泼大雨,不幸的是随着一声怪异的焦雷,她和自己肚子里的第13个婴儿当时就被雷电击死在羊肠小道上。在父亲的帮助下,白海生把爱妻发焦的躯体安放在一个朝阳的山坡上。此后,悲痛欲绝的白海生带着康兰花留下的一个儿子和抱养来的一个女儿与父母亲艰难地生活在一起。 同年秋,他又和附近一条沟里的农家女吴凤英结为夫妻,先后生了七个孩子,死了两个。几十年后的今天,他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四世同堂和40人之多的大家族。 白海生笑着说:“那么多年我实在是把人养够了,养人又不来钱,还费钱、费力、费时间。好在这几年儿女大了,我们老两口也不用养人了。如今我养了80只羊、4头驴、2头猪,还有几十只鸡,这些生灵又好养活,又省事,还又来钱。” 白海生认为他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另一个是开创了新窑子的父亲——白新富。 1996年
新窑子户主们白赵
白赵,1957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被招收到当时的公社农机站工作了整整八年,在此期间,他学会了开拖拉机和不 少手艺,成了新窑子有名的大能人。他1982年和赵玉芳结为夫妻。 白赵25岁那年,人民公社被撤销。在建立乡镇府的同时,农机站也随之倒闭,无奈的白赵顿时成了一名下岗人员。在乡上和延安城里游荡了几天后,丢掉“铁饭碗”的白赵只好无奈地背着自己的铺盖卷儿回到村里继续他的农民生涯。 老实巴交的白赵除了精通多种型号的柴油机修理之外,还有一手很好的焊接技术,经常被请到外村给人家干一些机械修理的活儿,不仅挣钱,而且还包吃管住。 这些年他的年收入最少都是上万元,他没想到回村后日子过得比在农机站还滋润。现在,他家除了建起七孔石窑洞之外,还买了拖拉机、电焊机、碾米机、钢磨和彩色电视机。 去年,大儿子宝军初中毕业后,通过城里的亲戚关系,在延安有名的窑洞宾馆找到一份临时工。宝军在城里不但穿上了工作服,而且还骑自行车上下班。全村人都羡慕宝军命好,天天能吃肉喝烧酒。 2000年
新窑子户主们白有勤
白有勤,1962年出生,1980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他认为自己是弟兄几个当中最没有苦力、最为艰难的一个。多年来,他一直设法改变自己的境况,但是一次又一次没有获得成功。 1983年,他借来4000元买了一台东风牌手扶拖拉机,也是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台拖拉机。两年后,他1000元卖掉了那台赔本的拖拉机。 1985年,他开始放羊、种地。1987年,他又花2000元买了一台二手的东方红牌小四轮拖拉机,两年间基本没有找到什么挣钱的活儿,于是,赚了不到1000元,他又以原价卖掉了小四轮拖拉机。 卖掉小四轮拖拉机后;白有勤一直种地至1997年。同年,他又花2000元买了一台西北牌小四轮拖拉机,这是他买的 第三台拖拉机。几年来,这台拖拉机一直闲置在他家的院子里经受着风吹日晒。 去年初,他终于在明白人的指引下懂得了揽活儿的窍门儿,现在他的拖拉机总算有了一定的利润。目前,他在延 安拉沙子,平均每天纯收入可达60元,除去揽活儿花去的,最少每月还有上千元的收入。 白有勤26岁时和附近村里的马秀芳结婚,生有一男二女。 最近,他又花4000元在村里新建了两孔石窑洞,准备过几年给儿子结婚用。儿子白伟今年14岁,大女儿白雪今年16岁,小女儿白丹今年12岁。 2002年
新窑子户主们白随勤
白随勤,1964年出生,初中毕业。1987年和李连芳结婚,第二年生一男孩。日子本来过得不错,但今年4月超生了第二胎,被乡政府罚了4500元超生费。于是,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白随勤说:“我只有四亩山地,很难种;我也没有什么手艺,除了种地,没有任何来钱的地方。计划生育罚了我4500块钱,当时我一分钱也没有。人家限定时间让我交出罚款,我只好跑到几个亲戚家借钱,求爷爷告奶奶,总算在 最后期限把窟窿给补上了,要不肯定得把我抓起来。现在虽然几个亲戚家的钱都不急着要,但这事在我心里总是一个 很大的负担,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给人家还清。” 李连芳接着说:“罚是罚疼了,但我没哭,这事我相信我一辈子也不后悔,因为我的老大是个男孩,我一心想要个女孩,没想到生出来正好是个女孩,当时我就高兴哭了。现在小孩还小,本身还没有什么负担,再说我的两个奶都鼓鼓的,奶水特别大,足够她吃,也不用买奶粉。当下我们只有种好庄稼,多卖粮食,赶紧把欠亲戚的账给人家还清,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1997年
新窑子户主们白虎勤
白虎勤,1970年出生,小学毕业。1988年应征入伍,在兰州服役三年后回村务农,现任新窑子村民兵连长。1995年他和外村纯朴善良的青年女子王改改结婚,同年生一男孩。 白虎勤说:“我一贯就看不上在村里受苦,好不容易穿上了军装,当时心想肯定不用回来受苦了,但没想到在部队没有文化照样不行。在部队的三年时间里,我和战友们整天站岗放哨,摸爬滚打,练得全身掉了好几层皮也没留在部队,等于白练了几年。在部队光靠练是练不出什么名堂的,现在是和平年代又不打仗,再练也不可能练成个英雄。 加上没有文化就接近不了首长,接近不了首长,那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你。 “考军校更需要真本事,没文化不可能考上,那么提干自然就轮不到自己。所以,对于农民来说,没有文化当兵也并不是什么出路。” 白虎勤认为自己没闯出去失败了,但村里人却说,虎勤当兵回来像是变了个人,对村里老小都很有礼貌。 王改改说:“虎勤特别顾家,去年夏天他借了4000块贷款买了一辆“电三轮”,从万花到延安拉人半年多了,贷 款也快还清了,三轮一年最少能挣三四千块。” 王改改对丈夫很满意,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丈夫每天能够安全返回新窑子。 1997年
新窑子户主们白整风 1
白整风,1956年出生,共产党员,1962年随父母从外地移民来到新窑子。他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会计。 1980年经人介绍同枣园大队女会计、共产党员郭为生结婚,婚后郭为生辞掉枣园大队的会计并将户口迁入新窑子,生 有一儿一女,儿子白小龙,女儿白莲花。
新窑子户主们白整风 2
1986年他们率先在自己的10亩山地栽上了果树,白整风1996年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延安市十届人大代表。 郭为生说:“白整风和我都是1974年延安四中毕业的高中生,算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他1975年当了大队会计,干了14年,还当过延安市的新长征突击手和乡上的优秀党员,1996年又当选为村支书,干了两年。两年当中他给村里建学校,修公路,装自来水,先后欠下12万多块钱,我家还垫付了6000多块。
新窑子户主们白整风 3
“1999年白整风落选,又把我选上了。选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当过延安市的九、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