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晨光里-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不如种秫秸好了,这个产量高,到夏收时也能有个好收成。”邹正达也紧跟着说道,表示自己也是支持小侄女的。

    邹老爷子看到俩个儿子都这样说了,便叹了口气,无力的挥挥手,“得了,得了!你们都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那剩下的粮食你们可不能再祸害了。万一夏收不稳,这粮食可是能救命的。”

    邹晨笑了笑没有说话,事实会证明一切,等到了四月中旬,官家开了常平仓一切都会象她所说的那样,粮食恢复原价,田地的价格再次升高,以后再想买这么便宜的农田怕是不行了啊!

    “二伯,阿爹,我想去果园看看!听说果园里现在种得萍婆果和李树,而且那些种植的农户咱们还得去和他们沟通沟通。”邹晨说道。

    邹正业听到女儿这样说,点头道:“确实,那些以前姚大户手下的农户们咱们得沟通一下,姚大户是连着他们的契约一起卖给咱们的了。咱们没有经营过果园不懂这里面的门道,是得先请教一下他们。”

    当下说干就干,套上驴车邹正达和邹正业就带女儿出去了,邹家庄离龙路口非常的近,坐上驴车不过是盏茶的时间便到了。

    龙路口是在沙河一个拐弯口,据传说在这里曾有一条老龙羽化成仙,他升天之际尾巴在地上甩了几甩,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龙路口。龙路口有一座横跨在沙河上的石桥,这座石桥不知是哪朝哪代建成,曾有村民好奇的摸着石桥上的石墩,据说亲眼看到过石墩化成一条巨龙飞走。也有人说,曾见过有一只鸡在桥上走过,然后走着走着鸡便在空中突然消失了。

    过了这座桥再走没有多远,便到了姚大户的果园里,果园的位置倒是不错,紧挨着沙河。旁边便是五百多亩的良田,以往这些全部是姚大户所有,而现在全部改姓了邹。

    佃姚大户家果园和良田的几户农夫,这几天惶惶不安,生怕邹家买了果园和良田之后对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安排。他们都是一些赤贫的农户,每年依靠着佃别人的农田过活,一听说换了新东家,心里七上八下的,万一邹家的人不喜欢外庄人,非得让自己庄子的人来耕种他们这些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所以今天一听说新东家来了。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来到了果园听新东家的训话。

    邹正达和邹正业看到那些被姚大户管家领来的几个农夫全部到齐,便开口道:“你们,是姚大户以前的佃户?”

    几个农夫中年纪最长的一位,约有五十岁左右,一脸的风霜之色,看起来面色饥黄,显见得是经常吃不饱饭,他弯下腰拱手道:“回东家,小的们都是原来老东家的佃户,我们几家都姓郑。是这龙路口本村的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已经有数百年了。”

    “不知怎么称呼老丈呢?”邹正达笑道。

    那老者听了新东家问他的名字。腰弯的更低了一些,“回大东家,小的姓郑,没啥名字,平时别人胡乱叫我郑三多。”

    “郑三多?这名字可有个说法没有?”邹正业听了之后好奇的问道。

    “小的没别的本事。就是儿子多,闺女多,娘老子多。”郑三多嘿嘿笑道。

    邹晨听了他的话吃惊的打量着他,这儿子闺女多,倒是可以理解,娘老子多却是不知道了。

    郑三多又接着说道:“当年小的是独子。生出来不好养,所以我爹娘就给我一下子认了十个干娘借她们的福气,嘿嘿。结果小的一下子活了五十多岁。”

    邹正达和邹正业齐声问道:“你儿子和闺女共有几个?”

    郑三多骄傲的挺起胸膛:“小的一共有五个儿子,六个闺女,全都活的好好得,一个也没有死。”

    “厉害!”邹正达和邹正业齐齐的竖起大拇指。

    邹晨在心里快速的心算了一下,十一个孩子。就算是两年一个,他的老婆这二十年来一直在不停的生孩子。而且居然还都养活了,真是厉害。

    邹正达指着郑三多身后的几个人问道:“这几个人,都是你的儿子?”

    郑三多指着身后的几个人道:“这几个是我儿子,这几个是本村的同族,一起佃了姚大户家的果园和农田。”

    那几个郑三多的儿子便依次上前向两位新东家行礼,然后另几个本村的同姓人也跟着上前行了礼。

    “这果园平时都种些什么树?平时的收成几何?往常施肥剪枝都是何人?这些,你可知道?”邹晨看到他们行完了礼,便开口问道。

    郑三多偷偷打量了一眼邹晨,看到她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娘子,便用目光询问两位新东家。

    邹正业笑道:“这位,是我的小女儿,平时喜欢一些农业之技,她问你们什么,你们照实回答便是了,不必有隐瞒。”

    那郑三多听了,便从怀里掏出一个有些发黄的小本本,沾了口唾沫掀起了一页,照着上面的把果园的情况给念了一遍。

    “你识字?”邹晨听完了果园的情况之后,看着郑三多问道。

    “是!”郑三多弯下腰回道,“小的幼年时,家里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有点闲钱便上了两年学,只能看懂几个字,其他的连蒙带猜的也能看个大差小不差的。”

    “你们果园的萍婆果个子小味道不好,只能用来酿酒,为什么不把萍婆果挖掉换成其他的果木呢?”邹晨问道。

    “这个?”郑三多踌躇了下没敢往下说,只是拿眼看了看两位新东家。

    邹正业安慰他道:“既是我家小娘子问了,你便照实讲,不论对错,只要是实话我们便爱听。我们老邹家也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户出身,并不是那不知稼墙艰难之家。”

    “这果园原来是姚大户的娘子陪嫁过来的,原来倒是还挺好,可是后来生了一场病虫之后,果子的味道便变得难以入口,最终只能去酿酒。小的也和老东家提过几次,可是要是换果木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有收益,所以老东家就一直放着没动。现如今也不过是挑着几棵好的果子年年给东家送去几筐,其实这个果园年年倒是赔了老东家不少钱。”郑三多愁眉苦脸的把真实情况给讲了一遍,到此时邹正达和邹正业才弄明白,原来不是自己捡了漏,而是别人把不要的东西处理给自己了。

    邹晨环顾了一眼果园,回过头道:“若是把萍婆果全部给挖掉,换成梨树,剩下的种成葡萄,你可敢种?”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果园种蘑菇计划

    邹晨从前世的的眼光来看,觉得这个果园很明显的是属于果木老龄化,需要将老化的树给连根挖掉换成新树。原来的姚大户估计是觉得这个果园没有什么收入,所以不愿意再次投入,毕竟挖掉旧树栽培新的果树,两年内估计是不会有什么收入的。再加上古代的果树没有什么嫁接和剪枝的技术,造成果树产果率低下,而且没有什么有效果的防治病虫害的办法,所以就造成一旦有病虫害那整个果园便会瞬间荒废掉。

    其实果园经营得好那赚的绝不会少,因为宋人热爱饮食和水果是非常有名的。许多诗词都是和水果有关,而且宴请宾朋如果没有几盘像样的水果,那是肯定要贻笑大方的。她来了三年,也多少了解到了宋代的一些物价,比如象一只小小的郑州梨就要卖到三文钱,枣倒是便宜每升卖到四文钱,柑橘每斤卖六到七文。整体来讲,由于宋代的个人收入要高于历朝历代,所以对水果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果园的前景绝对是非常好的。

    看到那位郑三多不敢回话,她笑了笑,说道:“二伯,阿爹,我看咱们去果园深处处转转吧,也请这位郑老丈给我们介绍一番。”

    邹正达邹正业听到邹晨这样说,让郑三多走在前面,一路介绍着往果园深处而去。

    只见这整个果园中萍婆果树上稀稀拉拉挂着几个果子,看起来暗淡无光,树叶几乎上快被蝗虫啃食光了。园子里的李树看起来倒是比萍婆果树要精神一些,然而看起来树龄都是已经超过二十年了,整个果园若是从远处看倒也是郁郁葱葱一片苍翠,可是进了果园入目的却是破败不堪,许多果树的枝杈都被压断可是还没有人修整。也没有人剪枝,更别提给果树松土施肥了。

    邹晨越看越皱眉,脸色越来越不好。这样的果园必须将果树全部挖掉然后换成新的果树才可以,最重要的是两年之内怕是没有什么收入了。原本她还想着利用果园里的苹果和李子酿些酒,多少也能换些收入,可是眼看这果如此破败,哪里是象是能赚钱的样子,怪不得那姚大户三百五十文一亩就肯出手了。

    邹正达和邹正业对这个果木原来就是一窍不通,是因为邹晨想买这个果园,所以他们才做的决定。眼见得她的脸色越来越黑,俩兄弟的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去,难道。这钱要砸在果园里了?

    突然,邹晨眼前一亮,在一棵萍婆果树根下她蹲下身子,轻轻用手抚摸着那几朵凤尾蘑菇。

    “蘑菇!”邹晨喃喃的说道,“我居然把蘑菇给忘了。真是不可饶恕。”果园套种蘑菇在后世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间作套种办法,蘑菇种在果树下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杂草丛生;降低病虫更利于果木的健康生长。

    小的时候,她家里比较穷,母亲在楼下的地下室里用玉米杆鸡粪棉壳包在塑料袋里等过了一段时间便会长出许多小蘑菇出来,等到蘑菇长大,就会变成自己家里的一道美味的菜肴。

    她站起了身。一路注意着脚下的情况往果园走去。如果看到有蘑菇了就蹲下身子,仔细的辨认是否有毒。她倒是也不太懂,然而在后世凤尾茹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见到的一种蘑菇。象金针茹、牛肝菌、平菇、香菇等等都是日常经常可以买到的蘑菇。而且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山珍菜肴。

    郑三多看到邹晨走走停停,注意力全部被果树下面的那些发霉的东西所吸引,便讨好的说道:“小娘子。这些东西都是一些发霉的东西,不能吃的。平时我们都是拿了小铲子把它们给铲掉扔了呢。”

    “你说什么?”邹晨听到郑三多这样说,吃了一惊,“你们都给扔了?一点也没有存放?”

    郑三多看到邹晨这样吃惊,惶惶不安的低声道:“是啊,都给扔了,这果树发了霉,应该是造成果树减产的原因之一啊。”

    邹晨忍不住噗哧一下笑出声来,“什么霉,这可是好东西,这叫”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蘑菇还没有人给它起名呢,而中国人吃蘑菇的历史是在南宋时的龙岩村人发明的。

    “郑老丈,麻烦你老给我找一个竹筐,再找一个小铲来,我要把这些东西铲一些回去。”邹晨吩咐郑三多道。

    郑三多听了这话,立刻让他的一个儿子小跑着回去到果园里给找一个筐子过来。而邹晨则是和刚才一样,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着果树下的几丛蘑菇。

    邹正业看到女儿看的这么入神,便也跟着蹲下来低声道:“小晨,这看的是啥?”

    “阿爹,”邹晨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这个啊,我们上了驴车我再和你说,总之这个是好东西,明年果园挣钱不挣钱就看它了。”

    邹正达见状也蹲了过来,低声的和邹正业商量着果园的事情,俩人均是对果园的前景不看好,这时不免哀声叹气。

    过不了一会,郑三多的儿子拿了一个筐子过来,又给拿了一个小铲子。邹晨仔细的把几个已经长得非常旺盛的灰平菇(凤尾茹)和金针茹给小心的铲了下来,又一路往里走,看到了后世经常吃的平茹和香茹,也给小心的铲了下来。而象那些色彩鲜艳,后世从来没有见过的的,则是不再管它,任它自生自长。

    她一边采摘一边低声和邹正业邹正达说道:“每逢雨后或是阴雨绵绵之时,象是那些树根上、草丛中、稻草堆上,甚至还有粪坑中都会长出这种可以食用的蘑菇来”然后她又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蘑菇的知识给讲了一遍,并且告诉他们那些色彩鲜艳的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象她手里的蘑菇全部是可以食用没有毒,而且并不一定浅色的蘑菇都无毒,所以任何一种蘑菇都必须要先让鸡鸭鹅们先试用过以后才可以再食用。

    “小晨!”邹正达挥挥手让郑三名他们走远一些,然后低声道:“你的意思,这些蘑菇都是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人工栽培?”

    “对!”邹晨肯定的点点头,“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是美味呢,最重要的是天天吃是不会有任何坏处,反而可以长寿健康。”

    “那人工栽培麻烦吗?”邹正业看了一眼女儿手里的几丛蘑菇,也跟着问道。

    邹晨想了想说道:“倒是不麻烦,秫秸杆稻杆加上一些棉壳还有鸡粪或粪,在一起发酵四五天,然后再将这发酵过的东西洒上揉碎的蘑菇放在阴凉的地方,等过了几天蘑菇便会长出来了。果园的地面由于长期不见太阳。所以最是合适做蘑菇的。”言毕,又把栽培蘑菇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给讲了一遍。

    俩人听到邹晨这样说,顿时觉得这片果园那是买得值了。刚才看着枯败的果树恨不得一把火给烧光了才好。这时看着这些倒在地上的果树,就如同看着聚宝盆一般。

    邹晨又接着说道:“果园不仅能种蘑菇增值,还可以种那些喜阴的中药材。你们看,这树与树之间的间距中可以种上中药材。树根下种着蘑菇,蘑菇可以为果树和中药材增加肥料。果树可以在空中替它们遮拦阳光。这真是一举数得的好营生啊!”

    俩人喜道:“药材也可以种吗?”

    邹晨点点头:“虽然官府有规定,禁止用良田改种甘蔗或是用农田种药材,但是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在果树间套种啊。刚栽种下去的小果树中间可以种上种一到三年收获的地黄、黄芩、菊花、黄芪、牛膝、板蓝根、草决明、白术、柴胡等喜光的中药材。树冠及树叶较稠密的果树,如桃树、樱桃树、杏树、葡萄、柿树等,可在行间套种半夏、天麻、灵芝、黄连等喜阴湿的中药材。树冠较稀疏的果树,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