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786-渔夫与管理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一个失败者。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这个大学生是多么自我。自我让他变得狂妄,以致于他根本不懂得感恩。    
    仅仅责怪学生是不够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个孩子在寻找人生的答案时,他得不到正确的回答。    
    从一开始,学校的教育理念就错了。老师们说,孩子们的人格是有缺陷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完善孩子们的人格。老师们认为,他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无论自我如何完美,它都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面具而已。    
    其实,孩子们的人格本来就是完善的。他们活得那样纯真,那样自然和谐,甚至让每个成年人都羡慕不已。可是,老师们一定要坚持认为孩子的人格是有缺陷的,否则,老师的价值如何体现呢?所以,老师们的动机也是自我的。    
    一个错误的教育路线和一群错误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真正有爱心的人呢?孩子们学到了一些资料性和技巧性的知识,但他们忘记了爱,他们把爱也理解成了一种公关技巧。结果,学校没有能够培养出大人,倒是培养了一大群自作聪明的小人。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这个汉字,古代写作“悳”,直心即是德也。德的本意,指的是一颗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谓之德,真情谓之亲,草木萌芽者皆谓之民。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学之道,在于你能否明白你那颗晶莹透明的真心,在于你能否用那颗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于你能否到达本性纯洁的至善境界。    
    接下来,《大学》就谈到了一个管理学的问题。


第二部分管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大学》谈的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活着都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所有的学问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如果你理解了大学之道,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你的人生是幸福的,你的家庭是美满的,你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如果有机会担任企业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主管,你同样可以把它管理得健康有序。你会帮助身边的每个人,让他们也像你一样,用真心率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之道就是真正的管理之道。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商业社会,管理学是一种相当热门的学问。你到书店去看看,会看到很多畅销的管理学图书。这些图书的作者在告诉你一些概念,例如“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执行”、“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沟通”……以及管理是这个、管理是那个。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读者们得到了一大堆的概念,却仍然不得其解。    
    我听说过一个美妙的佛教故事。故事说,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智慧的镜面王,在他身边有许多学者,常常因为一些不同的观点而互相争吵。刚开始,镜面王认为这些争论是有必要的,他可以通过这些争论去辨别和采纳最好的意见。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他所采纳的意见往往并不正确。等到下一次争论的时候,镜面王说:“你们别吵了。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    
    一只大象出现在舞台上。接着,又上来了几个瞎子。镜面王吩咐他们,先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人们,大象是什么。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我觉得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摸着象腿的盲人说:“不对,大象是一根圆柱。”     
    摸着象肚子的盲人说:“不对,大象分明是一堵墙。”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你们都错了,我觉得大象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牛角一样,尖尖的。你们要知道,那时候我还没有瞎呢。”    
    虽然这些盲人都错了,但是他们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镜面王说:“你们不要争论了。商量一下,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于是,盲人们就凑在一起,叽里咕噜了好久,然后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我们经过民主评议,决定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大象是一根圆柱。”    
    镜面王奇怪地问:“为什么?”    
    盲人们回答说:“因为说大象是一根圆柱的人最多。”    
    镜面王愣了好久,最后哈哈大笑地说:“你们这些盲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大象,也不了解大象的全貌,却在这里争论是非,真是可笑。可笑也就罢了,还搞什么民主评议,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接着,他转身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学者,说:“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学者,那种自作聪明的模样,和那些摸象的盲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要去找到它。但是,许多人没有去寻找它,他们用自作聪明的方式、用争论的方式、或者用某种政治手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虽然荒唐,却是现实的写照。    
    你要看到大象的全貌。大象不是局部的,它是整体的。管理学也不是局部的,它也是整体的。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泰勒手中的那只秒表,弗雷德里克•;泰勒也因此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然而100多年来,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案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学者们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可笑。    
    事实上,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曾参在他的著作《大学》中,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被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曾参的学生、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有一部著作流传于世,名曰《中庸》。《中庸》的思想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所以,大学之道也被称为中庸之道。    
    


第二部分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格物致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它指的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即:逻辑推理。大约在晚清时期、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中国学者就把科学叫做“格致之学”。但这个说法在13世纪、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500年前,就被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给否定了。    
    王阳明曾经像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格物”。据说,他“格物”是相当认真的,可是“格”来“格”去,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竟然“格”得大病一场。后来,王阳明回忆从“格物”到发病、再到痊愈的整个过程,最后恍然大悟。于是,他终于大胆地否定了朱熹的说法,认为“格物致知”不是逻辑推理。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朱熹是王阳明的前辈,他老人家曾经自作聪明地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进行了“格”式化的注解。从那以后,人们看到的孔子学说,其实就是朱熹版本的孔子学说。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门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对,但它会让我们的目光远离自然,远离老子、庄子、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们当年所说的“道”。虽然社会科学也谈到道德,但这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的“格”式化道德并不具有道德本来应该具有的自由、快乐和爱,恰恰相反,它让人感到刻板、莫名其妙和压抑。花儿是不可能按照这种道德来成长的,人也不可能。100多年前,人们之所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因为朱熹的这种“格”式化道德。    
    朱熹的“格”式化道德是“存天理,灭人欲”,达尔文主义的“格”式化道德却是“人欲即天理”。一种“格”式化道德打败了另一种“格”式化道德,却让孔子和洋溢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了黑锅。    
    天理即真理也,即“道”也。从表面上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与王阳明的悟道并无不同,其实大有区别。朱熹的哲学是推理出来,王阳明的“道”是感悟出来的。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无法并立,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虽然天理只有通过“格去物欲,方能致知”,但凡是符合天理的人欲无疑都是正当的。    
    所谓符合天理的人欲,其实是为了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你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它们是应该被满足的。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所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本身就违背了天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朱熹的“格”式化道德为什么会弄得天怒人怨。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但欲望不是,“人欲即天理”的理论混淆了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区别。欲望是一种病态的需要,是一种发了疯的需要。你饿了,需要一碗米饭,这理所当然。但欲望却是不可理喻的,你想要一万元钱,某一天你得到了,可就在你得到的那一刻,欲望会让你想要更多的钱。于是你想要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永无止尽,直到你彻底崩溃。    
    欲望甚至会剥夺你的需要。你需要吃饭,可欲望剥夺了你吃饭的权利,为了身材苗条它迫使你拼命节食。你需要睡觉,可欲望剥夺了你睡觉的权利,为了追求成功它迫使你拼命工作。你需要轻松,可欲望剥夺了你轻松的权利,为了占有它迫使你绞尽脑汁地巧取豪夺。    
    需要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欲望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需要是容易满足的,欲望却不容易满足。需要是为了满足生命的成长,欲望却在伤害生命的成长。但奇怪的是,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剥夺自己的需要,结果就常常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    
    朱熹的道德成功论在用道德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的自我成功论在用欲望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事实上,孔子很早就警告过人类,他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为自己的需要着想,就会让生命遭受到天诛地灭的厄运。    
    需要是美丽的,欲望是丑陋的。通过这样的“格物致知”,你就能够像王阳明那样,辨别出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差异。你只是需要,像花儿需要阳光那样需要,像树苗需要土壤那样需要。你体验着生命此时此地的存在,你满足着生命此时此地的需要。你吃饭,不是为了将来。你活着,也不是为了将来,而是为了现在。    
    现在是真实的。你真实地活着,不再受到欲望的迫使。你自自然然地生,自自然然地死,自自然然地需要,自自然然地享受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那样美好。从你悟道开始、直到你的肉体老去,你都将是明确的、自由的、快乐和充满了爱意的。你与生命已经合二为一。    
    明嘉靖7年,王阳明病故。临终之前,他的家人、好友和学生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微笑着说:“我享受了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充满光明,你们还要我说什么呢?”    
    王阳明是一个真正理解了孔子的学者,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转变。从表面上看,王阳明似乎去世了,但他的生命并没有消失,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尽管现在的科学家还无法解释这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但未来的科学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真相。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能量是不生不灭的,只能从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生命意识也是一种能量,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的生命意识转换成了什么呢?    
    


第二部分人的原生态

    科学研究常常用到逻辑推理,但真正的科学家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会时刻保持警醒,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然而,伪科学不是这样。虚伪的科学家总是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用证据和逻辑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这样,他们就能够把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论证得天经地义。    
    达尔文曾经谈到他的祖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的一件往事。当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姐姐写信要他在斋期节制饮食,但他不以为然。他给姐姐回信说,他并不打算停止食用牛肉、羊肉和鹅肉,因为“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    
    因为牛羊鹅鸭都是吃草本植物长大的,所以无论哪一种肉都是草本植物。这是一个很巧妙的逻辑推理,伊拉司马斯·达尔文为自己在斋期吃肉找到了理由。然而,如果他吃的是狗肉呢?狗是吃屎长大的,根据同样的逻辑推理,他会承认自己吃的是屎吗?    
    牛羊鹅鸭的确是草本植物的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差一点就注意到了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如果他当时能够警醒一些,就会顺着这个思路探索下去,通过生命存在形式的转换现象去发现生命的真相。    
    可惜,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只是在为自己诡辩,他错过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否则,他就不会提出进化论,他的孙子查理·达尔文也不会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历史就不会是我们经过的那个样子。    
    查理·达尔文用《物种起源》证明了祖父的进化论,而进化论也从此被奉为真理,这真是一件荒唐透顶的事。事实上,进化论只是一个假说,《物种起源》也无法证明什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需要什么证明。达尔文祖孙俩证明的,只是他们的自我而已。    
    真理的存在不需要逻辑推理来证明,它需要你的感悟。王阳明说得很对:“格去物欲,方能致知。”只有格去物欲,才能在宁静中感悟到真理的存在。    
    你感悟到它的存在,于是你就能够用诚实的态度来面对你的人生。你真实地活着,自我消失了,欲望消失了。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被称为“人”的生命,你重新回到了“人”的原生态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