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546-故宫过客-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紫禁城,他首先收回了父亲返回南京的计划,但是,也没有利用业已强大的国家财力,重修被毁的三大殿。
那场天火,阴影犹在。
不久,紫禁城里又燃起了一团火。这一次,是朱瞻基下令点燃的。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三
一颗硕大的雨滴从天而降,在金缸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2004年多雨的夏天,我们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凝视着故宫泪光潋滟的面孔,时而哀婉时而滂沱。那些干涸了近一个世纪的金缸们,只有在这些时刻,才又回复了灵动的表情。
最虎虎生威的是陈列于前朝三大殿和乾清门的十八口鎏金铜缸,两耳饰有兽面铜环。缸体硕大,宫内称为“金海”。鎏金往往斑驳不堪,传说是清末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嗜金如命的士兵以军刀刮破的。
紫禁城有大缸308口,与今天不同,在明清两代,缸里永远储满清水。缸下设有石基,其中一块可以移开。每年小雪时令,缸上加盖,外套棉衣,下烧炭火,以防冰冻,直到来年惊蛰才撤去。
这些大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消防水源。然而,1439年,朱瞻基继位第四年,他却下令烧熔了其中一口大缸。
火种其实是在其祖父朱棣发动“靖难”,夺取天下时埋下的。
朱瞻基有一个叔叔朱高煦骁勇善战,《明史·汉王高煦传》说:“(在靖难战争中)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一次朱棣孤军深入逼近南京,在江北浦子口成强弩之末势,被建文帝的大军包围。朱高煦率领生力军适时赶到,反败为胜。大难不死的朱棣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
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话。史书记载“勉之,世子多疾”。“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
一句暧昧的激励,埋下大祸。
朱高煦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太子的桂冠指日可待,酷肖朱棣的他从未把那个肥胖,书呆子状的大哥放在眼里,父亲一句话,杀机顿生。
靖难功成,朱棣作了永乐皇帝。太子却还是那个“多疾”的大哥朱高炽,朱高煦只是被封为汉王。一次,太子,汉王同谒孝陵。肥胖且患有脚病的太子不慎失足,走在后面的汉王冰冷地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却传来更加冰冷的声音:“更有后人知警也。”
惊骇的汉王转过头去,看到的是自己十几岁的侄儿——朱瞻基。
朱高煦后来被分封到山东乐安州,雄心不死,暗自招兵买马。1426年,父亲和大哥相继驾崩,年轻的朱瞻基继位。恍惚间情势几乎与20多年前的“靖难”一模一样,朱高煦起兵了。
或许朱高煦的生猛霸气与当年的朱棣有几分相似,但朱瞻基却绝对不是第二个建文帝。他一眼就看穿了叔叔“外夸诈,内实怯,临事狐疑不能断”,率大军御驾亲征,未经一战,叔叔就被吓垮,负荆请罪,关进紫禁城的一座临时牢笼,宣德皇帝为这座牢笼取了一个不无恶意的名字——“逍遥城”。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逍遥城里何来逍遥
逍遥城里何来逍遥?明末因撰述宫史《酌中志》而闻名的宦官刘若愚曾经认真考察过逍遥城的位置,最后大致确定在今天太和门广场西侧熙和门西南,沿墙搭建而成。
在紫禁城这段墙根之下,戎马一生的朱高煦,哀伤如同苔藓一般,湿漉漉地疯长。沿着他的双手,胸膛,胡须,发髻,迅速蔓延到五脏,肺腑,他看上去就像一头衰老的绿毛龟,每个人都相信,他很快将化为红墙下的一滩绿油油的,泛着泡沫的烂泥。
有一天,朱瞻基心有所动,那个连送饭的小太监都常常忽略的囚徒,忽然浮现在眼前。他可能回忆起童年时光,豪侠一样的叔叔正是所有男孩子心中的偶像。他忽然极想去看看这个沦为囚徒的叔叔。
大臣们纷纷阻拦,怎么拦得住呢?他来到那座散发着异味的牢笼前,听到里面低沉的喘息声,光线太暗了,他又凑到笼子前,于是,朱瞻基沉默了。史书记载:“熟视久之。”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个匍匐在墙根下的囚徒缓缓爬了起来,他的眼角似乎都在流着肮脏的液体,他的眼睛混浊不堪地望着侄儿,如此之近,叔侄的脸几乎贴在一起。
谁也没想到,这个行将腐朽的人突然出击。“出其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自幼酷爱骑射,身手矫健的朱瞻基重重摔在叔叔脚下。“左右急扶起,久而神思乃宁。”
叔叔仰天长笑,在那一刻,他又于万马千军的阵仗中恣意驰骋。
朱瞻基的柔情,高高在上的自信,在那一刻通通摔得粉碎。
他看到了一旁那硕大的铜缸。“亟命壮士舁铜缸至,覆之。”
朱高煦被扣在三百多斤的铜缸下,但他曾经令敌人胆寒的神力再次发威,几名壮士方能抬起的铜缸竟被他一个人“顶负而动”。
年轻皇帝的脸,真是摔到地上了,向来宽容的朱瞻基终开杀戒。“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熔,庶人(朱高煦)亦不知其处矣”。
铜缸贮水,本为灭火。不想却在一场烈火中消熔,所幸,与之一同化身为水,升腾为灰的,是一尊桀骜不屈的灵魂。
不战而败的窝囊,匍匐墙下的屈辱,在烈焰中灰飞烟灭。朱高煦,又是一条干干爽爽的好汉。朱瞻基,成全了自己的叔叔。
20多年前,在一场叔侄战争中,侄子死于烈火;20多年后,历史重演,死于烈火的却是叔叔。
厄运轮回,何时才是尽头?
那场不祥的靖难战争之后,似乎有一道诅咒,笼罩在朱棣和他的子孙头上。
朱瞻基在位十年,以其文治武功将大明帝国带入太平盛世。他于37岁中年早逝,没有来得及重修紫禁城三大殿。他只有两个儿子,后来竟然都做了皇帝。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明代大臣早朝的场景
四
深蓝的东方天幕上,低垂着一团紫色的云絮。云絮慢慢撕裂,渗出一丝丝血色清晨。
2005年初春,凌晨三点。故宫太和门广场,集聚了上百人,这一天,《故宫》摄制组要再现明代大臣早朝的场景。
太和门在明初称为奉天门,这里是帝国政治活动的核心所在。其后的奉天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民间往往误以为皇帝在那里与文武百官议事,其实奉天殿(太和殿)只是宫廷重要礼仪的上演地,平日不用。
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称为常朝,明代常朝的地点在太和门,所以又称御门听政。各朝各代常朝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都是每隔几天举行一次。因为在一个成熟而庞大的文官系统管理下,帝国基本在一个可控的轨迹上运转,皇帝只需例行公事地听听汇报即可。只有当天灾人祸突发,官员束手无策,或对典章制度进行某些修改时,皇帝的政治判断力才真正显现出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精力充沛又疑神疑鬼的人,他废除了宰相职位,把操心事全揽在自己怀里,结果子孙也跟着受累,每天早晨都要上朝。
御门听政的仪式,据《明会典》记载:每天凌晨,文武百官由京城各处府邸早早赶来,聚集在午门左右掖门外排队等候。时辰一到,掖门洞开,群臣依次入宫,过内金水桥,在奉天门(太和门)丹樨东西相向站立,静静等候皇帝的驾临。
此刻,皇帝乘坐龙舆,由乾清宫寝殿出,行进约1000米,到达奉天门(太和门)升座。
即使最普通的常朝,排场也不可忽略。皇帝坐到龙椅上时,身后立时张开五座伞盖,四幅围扇。一名宦官手捧香炉,放置御座前的黄案上,奏报到:“安定了”。
鸣鞭校尉在御道两旁鸣静鞭,整肃朝仪,而后鸿胪寺官员下达口令,百官行一跪三叩礼。于是听政开始,各部依次奏事。
在空旷的奉天门(太和门)广场上,大臣是如何走到皇帝身边,面奏事宜的呢?
奉天门(太和门)下的那对巨大的铜狮给出了答案。
铜狮守门,无论在皇宫还是民间都很常见。但只有极为细心的人才会发现铜狮在紫禁城另有妙用。奉天门(太和门)铜狮既不像天安门那样位于中间三门两边,也不像乾清门那样在中门两侧,而是偏置于奉天门(太和门)的最外端,又在东西侧阶以内。为何如此布局?
铜狮的位置其实规范了百官的活动范围,两座铜狮之间的三道台阶,只有随驾伞盖,仪仗才可行走,百官奏事,必须依次从铜狮外围绕过,沿东西两端侧阶而上。
公元1457年,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一个格外寒冷的日子。刚刚从元宵,花灯的暖意包融中挣扎出来的大臣们,立在午门下的瑟瑟寒风里,等待早朝。
寒风渗入骨缝,一刀一刀切割着兵部尚书于谦的心情。身患重病的景泰皇帝已经许久没有临朝了,而皇帝惟一的儿子已经去世,一旦驾崩,帝国面临无君的困境。大臣们忧心如焚,只能通过太监向皇帝问安,并上疏恳请皇帝早日定立太子人选。病中的皇帝答复:“正月十七,朕当早朝。”
寒风从北方燕山山口呼啸而来,掠过庞大的紫禁城,在午门上空盘旋片刻,忽地直扑下来。风声中似乎夹杂着人声鼓噪,是幻听吗?
仿佛一声炸雷,午门忽然钟鼓齐鸣。于谦和群臣有些莫明:只有在大朝会的时候,午门的钟鼓才会敲响,而今天只是一个普通的上朝日啊?
依照往日路线,群臣走过金水河上的玉带拱桥。日光熹微,朦胧间大臣们看到奉天门(太和门)御座上,已经坐了一人。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御门听政的礼仪
御门听政的礼仪,从来都是大臣早到,恭候皇帝大驾的,哪有皇帝先到等候臣子的呢?
此刻,一个更加骇人的声音陡然响起:“太上皇复位了!快去恭贺!”
走在前面的于谦等大臣,定睛望去:端坐龙椅的,果然不是景泰皇帝,而是他的哥哥,太上皇朱祁镇。
朱祁镇在失去皇位8年后,重登宝座,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于是有了两个年号“正统”“天顺”,记起来太罗嗦,人们更容易记住他的庙号——明英宗。
明英宗是宣德皇帝婚后10年才生出的第一个儿子,两个月大就册立为太子,7周岁就做了皇帝,幸福来得实在太早,太容易。
英宗登极时,距明朝开国已有70年,虽然朱棣花钱大手大脚,但经过仁宗,宣宗两代耕耘,为小皇帝打下了厚实的家底,使他有机遇干了祖父,父亲都没干成的一件大事——重修紫禁城三大殿,并正式下诏定都北京。曾祖朱棣的心愿,拖了20几年,竟被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这是公元1441年,朱祁镇登极第6年。
紫禁城三大殿竣工后的庆典盛宴上,少年天子环顾四座,低声说:“王先生为什么没来?”
“王先生”名叫王振,是宫中司礼太监。据《罪惟录》载:王振“始由儒士为教官,九年无功,当谪戍。诏有子者许净身入内,振遂自宫以进,授宫人书,宫人呼王先生。”王振在世俗社会当老师很失败,没想到净身入宫,反倒成了呼风唤雨的人物。
皆因朱祁镇自小在王振身边长大。太子恐怕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而王振给了他成长中最渴望的温情。许多年后,朱祁镇回忆往昔,写道:“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多。”深情厚意,溢于纸面。
“王先生为什么没来?”
在少年天子最荣光的时刻,这个最可亲近的人怎么能不在?
王先生的确不能来。朱元璋开国,即严令宦官不许习字,不许干政,违者斩。尽管后来这项制度日渐松动,但有一条是千古铁律:太监不能进入前朝,与文武百官同殿称臣,更别说推杯换盏了。
朱祁镇自然明白礼仪,但实在不忍让王先生受了怠慢。宴会正酣,皇帝派人探视,只见王振正在发小脾气:“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乎?”
使臣回报,正是春风得意的少年天子心疼不已,一道口谕,千年铁律成了废纸。王先生得以入席,文武百官纷纷起立敬酒,惟恐落后。
王振一时权倾朝野。有一次,他看到工部侍郎王佑英俊无须,问道:“王侍郎何以无须?”王佑回答:“老爷所无,儿安敢有?”一班大臣,竟纷纷自我阉割了事。
或许王先生的确疼爱小皇帝胜过亲子,但蒙受圣恩的王先生的表现,充其量只是一个克尽职守的幼儿园老师,诺大一个帝国交到他手里,结果可想而知。
公元1449年,蒙古也先犯边,王振怂恿少年天子御驾亲征,以建功立业。一路上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一通,断送了50万帝国精锐部队,自己丧命不说,还搭上了朱祁镇,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据说,朱祁镇被蒙古骑兵包围之时,身披金色铠甲,席地而坐,气宇轩昂,显示了大国君主应有的风度。骑兵们没敢杀他,报告上级,也先这才知道,自己捡了个大宝贝,连忙以君臣之礼相见,一边拱手一边盘算这一票可能抵得上半个中国。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前锋直抵北京
五
也先继续进军,前锋直抵北京。朱祁镇惟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于敌军压境之时,坐到了奉天门龙椅上。
朱祁钰没想到,自己第一天御门,朝班就出现了千古未有的场面。
起初还秩序井然。大臣们依次奏事,奏章所指皆为王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