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告别婆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家乡的记忆。我们会教你如何觉醒于这神圣之音的。保持警醒吧!这神圣之音代表了你早已忘怀的真相。妳当前的课程便是学习「选择」,正如洞穴神话里的囚犯。有些东西你会誓死抗拒到底,你必须学习在代表你的真我的圣灵以及代表你的假我的那个小我之间做一选择。你迟早会学成的,直到你那被囚禁的潜意识终于获得解放为止。你绝不可能靠自力修成的,倘若不信,你不妨试试看;但你若肯向祂求助,我敢保证,会为你省下很多的时间。
那么你就会像我们一样,跟地下份子J兄合为一体了,你平常大概很少想到这一类的事情,其实这才是你这一生真正的工作。至于你在世上为餬口而忙的事,全是混迹市井的身份乔装,从现在起,你真正的工作乃是学习及操练宽恕,迟早你会像J兄那样宽恕得既圆融又深刻的,那么,圣灵便能引领你回家了。你目前还像世间的人一样,认为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等到下回我们再度造访时,就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从现在开始,到我们再度拜访之间,让圣灵引导你的心思,每天至少拿出几分钟想一想上主以及你心中对他的爱,就像我们初次显现于你面前那样,让你的心安静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会发现,宁静的心往往是走得很深的。当你的心灵被领上这一新旅程时,试着记住,在这由知见而投射出来的娑婆世界里,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具有两个目的供你选择,一个目的是继续囚禁你,另一个则会释放你。你若能选择圣灵的眼光来诠释你所见的一切,那么你就会如那一部新经典中所说的:上天赐你的一切都是为了释放你;视野、慧见及神圣的向导,都是为了引领你和你身边所爱的人以及整个宇宙,一起出离地狱。
3 奇迹
奇迹像是由天而降的甘霖,落在荒漠一般的尘世,世上的万物已到了饥渴交迫、奄奄一息的地步。
翌晨,清醒过来时,仍为昨晚那一席长谈而震惊,暗暗感激他们在时间上动了手脚,让我一夜好眠。我心中有数,昨晚的种种可说是自己一生中最关键的经历,同时也感到彷徨,不知后续又会如何演变。但我立刻打住而反问自己:世上有哪一件事能预料得到它的后续发展呢?那一周的礼拜五,我照例去看了午场的特价电影,回家的途中,我不经意地想起一家书店,已经好几个月没去逛逛了,剎那间,我感到身不由己地转向那家书店 Holistic Books Treasure s。跨进店门时,我突然想起自己曾有过一种「光明现前」的经验,上回忘了请教阿顿与白莎其中的意义。接着,我走到一排书架前面,看到《奇迹课程》( A Course in Miracles )暗想,这大概是我今天被领到此地的原因吧。我随手拿起来翻读了几页,才知道,它原是来自同-源头的三部书的合订本──<正文>、<学员练习手册>以及<教师指南>。此时,我的眼光不自觉地移向它旁边的一本小书,那是罗伯 · 史考区( Robert Skutch )所写的《无程之旅》( Journey Without Distance ),它简要地介绍了《奇迹课程 》的来龙去脉。我问圣灵该怎么做,却听到一个念头:「它不会咬你的。」当天晚上,我读了一部分的<正文>,才知道传递这一讯息的「声音」是以第一人称的语气传授的,「他」不但毫不客气地自称为历史上的耶稣,甚至还胆敢澄清及纠正《圣经》里的说法。对这些,我的心态相当矛盾。一方面我忍不住怀疑这是否真的出自耶稣;千百年来,我们都在期待他以人身的形式重返人间,而今,他怎么会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在那个平静、肯定又充满启发性的「声音」下,我分明感受到它的真实,却又说不出什么具体的理由来。那晚,我没请教圣灵,心中径自打定主意:如果未来的发展显示出它真实不虚,确确凿凿是来自于耶稣,那我一定会好好研究这部经典;但如果日后逮到它的破绽,即使阿顿及白莎现身于我,我仍要全力揭发《奇迹课程》的骗局。在那三个礼拜里,我确实一头栽入了这本书,准备向阿顿和白莎提出问题,我几近狼吞虎咽地读完〈正文)的全部,对那「声音」所说的内容有了粗略的概念。我也明白,用这种囫囵吞枣的速读法,是无法真正吸收到《奇迹课程》的精髓的。不论如何,<正文>的最后一节 「重新作个选择」,提到「选择基督(自性)的力量」,那个说法,彻底震撼了我,我这辈子从没读过这样的书,它把 J 兄对他学生的要求(毋宁说是他给学生的礼物),综合地如此简洁而深刻,让我由衷心悦诚服。我同时读了一遍《无程之旅》,让自己熟悉一下《奇迹课程》这本巨著的来历,以及参与记录和推广的几个核心人物。然而,我愈读愈担心,看样子,自己将来不仅无法置评,还可能会投拜到它门下。光凭着初步的接触,事实已然摆在眼前,这部课程不只来自 J 兄,而且根本不可能来自任何其它人物。我也花了不少时间上网查询有关《奇迹课程》的信息,很惊讶地发现,这部艰涩难读的书仅凭口耳相传,就已经卖出了上百万本,而且自它逐渐流通以后,显然已在西方国家汇聚了相当广大的奇迹族群。对我而言,这部课程最美妙而且最有创意的地方,正是白莎强调过的,它是一部自修式的培训课程,纯粹靠读者自行与 J 兄或圣灵的互动。即使人们对书中的内涵以及该怎么去修,看法不一,但只要这个《课程》保持原貌,不被窜改,任何人随时都能从书中发现自己的生命真相。此外,尽管它谦虚地自称,本书不过是众多灵修法门中的一种而已,但我仍能看出《课程》所提真理的绝对性,毫不暧昧,毫不妥协。根据作者原意,这部课程其实并不需要后人的诠释,只等着你去明白并且应用到生活上。当学员自认为能够「解说」此书而非致力去「了解」它,或者意在「掌控」此书而不是虚心「追随」它,这类心态,正是人们当初陷入这个混乱世界的根本原因。有鉴于此,我更加感谢阿顿与白莎说他们会在我开始学《课程》时,帮我调整脚步。我更高兴看到这部课程不像《圣经》那样,汇集了数百年来不同作者不同来源的作品而成的丛书,各部经书之间还不乏矛盾之处。这本「三合一」的《课程》来自同一个导师,书中若干说法乍看不一致,但这当中,只有一个原因,即是:《奇迹课程》是由两个不同层次开讲,一个层次纯然指向形上的理念,另-个则指向具体应用的层次,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修的「宽恕」,这大概跟 J 兄在<多玛斯福音>所说的:「看清你面前事物的真相」是同样的道理。总之,我开始明白了,如果人间所有的问题或事件都能放在《奇迹课程》那个更深刻的宽恕理念下(当然不是指世间的宽恕),那么原本有待宽恕的问题或事件,不管它们何等纷纭、被如何严重看待,也都会自然而然冰消瓦解,不复存在。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事件都是徒然的,或是所有的行动都是多此一举的;我只是说,只要学员在心里随时为圣灵保留一点空间,他们不难获得可靠的指引,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该采取什么行动。一天早上,我初醒之际,感到脑子特别清醒,有个声音由心中浮现,又仿佛笼罩了全身,如此清晰,又带有绝对的权威,简直不容我一丝怀疑。我听见的这一句话是:
舍弃这个世界,以及世界的生活方式,把它们视为毫无意义的事情。
虽然当时我脑子里难免把它理解成「我该作牺牲」,但我仍被那句话震慑住了,我本能地答复说:「我愿意,但不知如何着手。」那「声音」极其笃定地说:
我会告诉你怎么做。
那「声音」对我这一生的影响具有立竿见影的净化作用,我从未听过这么奇妙的音声,它是如此丰富、完整而彻底,相形之下,我感到过去所听到的一切都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从那一刻起,我知道 J 兄不只与我同在,而且还意识到我的存在,随时在身边指引着我。我并没有时时刻刻活在这一记忆里,尤其是当诸事不顺、横逆现前之际;但这个记忆或快或慢都会回到我心里,我愈快记起它来,受的折磨就愈少。过了好久,我才明白,根本没有人要我做任何牺牲。我一直很感谢白莎先前的提示, J 兄从不要求人们在物质层面做任何牺牲,我已经很清楚了, J 兄的开示都是指向心灵层面(或说是「因」的层面),而不是世界的层面(或说是「果」的层面)。我不断想起那个讯息中「毫无意义」这几个字眼,迫不及待地想跟阿顿和白莎谈谈这个经历。正如阿顿与白莎许诺的,分手后的第二十一天,他们第三次现身我面前,一点招摇的架势都没有,他们的出现,跟离去时一样,仅仅发生于一瞬之间,干净利落。这一回,照旧仍由阿顿开启话题。阿顿:这几个礼拜,你过得很充实吧!开始阅读那本书了吗?
葛瑞:你是指那个《课程》?
阿顿:对。
葛瑞:还没,我计划等《奇迹课程》拍成电影以后再去看。
阿顿:帮帮忙吧,老弟!我只是开个话题而已。我知道你已经读完《正文》了,但你还需要再多读几遍。<学员练习手册>虽然设计成一年的课程,人们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况。我凑巧知到你会花一年又四个半月的时间做这项练习。<教师指南>算是最容易读的一部分,只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忘了,成为上主之师,说穿了,仍然只是在练习宽恕而已。《奇迹课程》说:教学乃以身作则。
许多学员仍然以为他们的教师角色该以传统的师徒关系为模式,其实,《奇迹课程》一点都不传统,他们若肯脚踏实地去「学」而不是急着去「教」这门课程,对他们可能更好一些。
葛瑞:我想每一个人都喜欢自行诠释经典,这是自然的倾向。
阿顿:如果J兄给这《课程》时,仅凭他的解说还不够,还需要你来诠释,那他干嘛要给你这个课程,何不干脆让你去编写自己的课程算了?这正是活在分裂状态下的人类一直在干的事情。事实上,你若真正了解《奇迹课程》(这种人可说是凤毛麟角),便会知道,只有一种诠释的可能,你若想改写它(这正是学员常犯的老毛病),那它就不是《奇迹课程》了。你可记得<正文>里提到无明乱世的第一条法则?葛瑞:有点儿印象,我最好还是查一查原文,比较保险。
阿顿:好,从「以下便是你所营造的……」地方念起。
葛端:好的。
以下便是你所营造的世界的几个运作法则。其实这些法则什么也掌控不了,根本不用去推翻,只要予以正视,就能超越过去。
第一条乱世之法:真理因人而异。这一条法则与其它法则一样,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各具一套想法,使他与众分立。这条法则是由相信幻觉具有不同层次而演变出来的,相信某些幻觉显得较有价值,也比较真实。白莎:每个人郁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理、传扬自己的真理;其实那一套「真理」,正是人们始终挣脱不出现状的圈套。J兄在《课程》中教你看出,你的真理和每一个人的真理都完全一样,绝不是因人而异的相对性真理。而他所说的真理,不论你了解与否或同意与否,仍然都是真的。真理无须靠你的诠释,这部课程也是如此,它是老师,你是学生;若非如此,你何须操练这个课程,不如索性去异想天开,或干脆去寻欢买醉算了。葛瑞:你福音里有一句话:「凡是发现这一语录的诠释之人,不会尝到死亡的滋味。」就是指这唯一的诠释,对吧?
白沙:很对,老弟,你愈来愈上道了。请记住,这部《课程》能够写得如此精深,因为J兄与 那位 女士折腾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排除一切障碍,才能正确无误地传达他真正要跟你们说的话。葛瑞:关于这些,我还需要思考一番,这听起来跟《圣经》里那一套陈腔滥调没有两样。
白沙:你应该看得出来,这部课程跟《圣经》大不相同。《课程》所表达的「一体」论点,你必须字字当真;至于听起来像是二元论的说法,你只需当成一种比喻来理解。两者并无矛盾,你若抓不到这个窍门,必会误以为这部课程自相矛盾!我先前说过,说到究竟,除了有关「上主」的说法以外,其它一切都只能算是一种比喻而已,如果要用你们的语言来形容那终极之境,就不能不借助于象征或比喻。这部课程讲的是圣灵如何治愈你深藏在潜意识里的内疚,如何透过宽恕的互动而回归天乡,而所有这些,你必须使尽吃奶之力才做得出这类的选择。J兄说过:
这是锻炼心灵的课程。
又说:
没有受过锻炼的心灵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
葛瑞:但也有一位教师说过:你应该跟随那些承认自己还在寻找真理的人,而尽量避开那些宣称已经找到真理的人。
阿顿:有朝一日,如果你碰到一位真正彻悟真理的人,这话就不管用了,不是吗?届时,你若蓄意回避,只会害你多跑一些冤枉路。J兄真的已经大彻大悟了,但如果你和那些教师都一心一意只想当老师,而不愿当学生,你们哪有机会接受进一步的训练?葛瑞:我懂你说的道理,即使在电影里,也不难分辨师父跟学徒的功力。
阿顿:没错,但一般人所援引的常是宇宙里头有限的力量,而我们追寻的则是上主的力量,关于这一点,之前我们已经澄清过了,它们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葛瑞:多久才可能出师呢?
阿顿:人人都爱提这类问题,但没有人喜欢所听到的答案(至少乍听之下)。答案是,时候到了,他就成了;但这要等到你欣然发现这一问题已经无关紧要时,时候才会到。
不论如何,既然你心里有圣灵为师,只要还活在形体内,你随时都应把自己当成学生。对那些真心想要由世界中解脱、及时回家的人而言,这是终身的心灵之旅。不过,我也并非要人们把世间的事情看得过于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