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版语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抢沙发虽无聊,但并不是件容易事。有诗为证,一位名叫008的网友这样写道:“若要抢得沙发归,灌水精神要发挥。坐正挺直腰不弯,双眼紧紧盯论坛。只要水贴一出现,毫不犹豫顶上前。如此这般三五回,不信沙发还不归!”

  天可怜见的,看来,大家一些对于这些沙发爱好者,还是应当宽容一些。

    
/* 97 */
  中医与汉字     

  文/王佩

  央视四套的《中华医药》栏目,最近播出了一个短片,讲的是德国人托马斯到北京学中医的故事。托马斯曾在美国加州学过中医,去年来到中医的故乡深造。他操一口流利的汉语,写一手漂亮的繁体字。他自陈之所以来中国求学,是为了学好中医古文经典,因为这对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很有好处。

  托马斯说到了点子上,不懂汉语,不识汉字,想学好中医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新闻晨报》报道,一些中医名词翻译成英语后,简直胡说八道。例如,“五脏六腑”被译成“五个仓库和六个宫殿”,人体穴位“公孙”竟被译成“爷爷和孙子”。如果整天捧着这样的英文教材,不学成胡庸医才怪呢。

  事实上,即使英文翻译无误,也仅得中医的皮毛而已。因为中医的奥妙隐藏在汉字中。

  就拿“病”字来说吧,英文叫disease,但这个disease并不能传达中国人对病的认识。“病”是由“疒”和“丙”组成的形声字。“疒”读作ne(去声),《说文解字》中说:“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甲骨文是人倚在床上的形状。那“病”呢,《说文》解道:“疾加也。”也就是疾病加重的意思。为什么“病”的声旁是“丙”呢?浅层的解释是,丙有三的意思,即病已达到第三重的程度。更深层的解释说,“丙”在五行中,指南,属火,在人体的“五个仓库”中,指心。《内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病与不病,关键要看心。看来,仅仅弄通一个“病”字,就找到了中医的门径。

  再说一个“砭”字。《说文》:“以石刺病也,从石,乏声。”何为“乏”?“反正为乏”。砭,就是用石头做的针去扎重病的身体,以毒攻毒,反其道而行之。这反映了中医的辨证思想。负负得正,但不是还原。汉语里原本没有“康复”的概念,这是后来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中医认为,生病的身体是没法复原的,只不过是病由坏的变成了好的。我不知道英文是如何翻译这个“砭”字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字体现的中医思想,外语根本无法转译。

  有人说,学通了汉字,传统文化就能通晓一半。由中医与汉字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不是信口开河。

    
/* 98 */
  外来词怎么译?     

  文/王佩

  外来词如何翻译的问题,这些年颇受语言学家们的重视。有主张意译的,有主张音译的,有主张意译加音译的,也有主张直接用英文的。对于语言学,我一知半解,不敢妄加评论。但幸好学过几天日语,就拿日语来说说这个问题吧。

  在语言问题上,日本人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外来语。从上个世纪以来,日本普遍将外来语音译称片假名。特别是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在日本的渗透,以及世界科学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外来语占领了日本的语言世界。

  我记得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有关丰田的书,里面提到一个语言问题。说侵华战争的时候,鬼子在中国开丰田车。汽车配件在汉语里怎么称呼,成了一个大问题。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CABURATOR,汉语居然没有词可以称呼,而日本早就把它音译成了片假名,读音好像是“卡布由来托”。

  作者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看,你们看,日语先进吧?能说“卡布由来托”,汉语落后吧,居然连个对应的翻译都没有。

  但是解放后,我们就给CABURATOR找到了简明译名--化油器。比那个“卡布由来托”既简单又直观。不但如此,我们还有喷雾器、扩音器、放大器、充电器、火焰喷射器、夫妻生活健慰器……你英语有一万个外来词,我们都可以翻而化之。日语就不行了,只好跟着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外来音译词,左一个“托”,右一个“托”,字典一天天加厚,“科盲”一天天增多。

  汉语太伟大了!虽然博大精深,但是虚怀若谷。你有什么先进的东西,我们都能食而化之。

  看看我们近几年翻译出的这些新词:电脑、手机、互联网(因特网是个糟糕的翻译)、论坛、闪客、博客……都是意译,既信又达又雅!何等的简约,何等的智慧啊!

  对待外来词的问题上,我主张尽可能地意译,见词明义,多么简单啊。当然,意译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也可以用音译或暂时用英文。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意译这条路上来。汉语足够强大,经得起一切欧风美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

    
/* 99 */
  “蜡梅”考证记     

  文/王佩

  我这人没有考据癖,但看到报纸上说,“腊梅”今后要规范成“蜡梅”了,顿时激发了我的考证欲。因为我对这种花太有感情了,还读小学的时候,我最大的课余爱好就是整晚整晚画梅花,我还给自己的处女作取名《腊梅颂》。现在我童年心中的神圣的腊梅,居然变成了味同嚼蜡的“蜡梅”,你说我能不跟他们急吗?

  我在网上查了《国语辞典》,通过超星图书馆浏览了一本《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在Google上查了上百条链接。还搬出我最常用的《说文解字今释》、《简化字源》,又从箱子底翻出《礼记译注》。前前后后花了两天时间,最终把这个词搞清楚了。

  原来,腊梅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梅花不是一回事。腊梅,又称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而梅花,属于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腊梅”之所以叫做“蜡梅”,是因为它的花是黄色,表面有一层蜡质。据《扬子晚报》报道,明朝的《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我没有找到这本《花疏》,查不到它的原文。按照该书的说法,“蜡梅”之所以变成“腊梅”,是老百姓以讹传讹。对于这种“上智下愚”的论调,我向来反感。于是突发奇想,“腊”和“蜡”在古代会不会是通假字呢?如果是这样,那“腊梅”很可能是原本的词,“蜡梅”是后人附会出来的。

  查了一些资料,我发现“蜡”和“腊”还真是通假字。唐人注释的《礼记》中说:“蜡,祭名,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但我很快就失望了,原来此“蜡”非彼“蜡”。在繁体字里,“蜡”跟 “蠟”不是同一个字。《礼记》中的“蜡”读做“zha(去声)”,指的是岁末的祭礼,它跟繁体字“臘”通假。而“蠟”指的是“油脂和蜡烛”。不幸的是,“蜡梅”的繁体字一直是“蠟梅”,后来写成“臘梅”,确实没有道理。结果很清楚了,“蜡梅”根红苗正,“腊梅”一直是黑户口。

  我费了两天工夫,却没有达到为“腊梅”正名的目的。但多认识了几个字,同时增加了对梅花的了解,也算有一点收获。

    
/* 100 */
  不要太好哦!     

  文/王佩

  两年前初到杭州,我经常暗地里嘲笑当地人说普通话。杭州人形容某种事物很好,一般用三种表达方式――“真当好!”、“多少好啦!”、还有就是“不要太好哦!”尤其是后一句,听得人莫名其妙。好就是好,前面加个“不要”干什么?每当跟北方的朋友一起聊天,我常学这几句话,说完大家哈哈一笑,因遭受土著怠慢而生的怨气,也就一扫而空了。

  “不要太……”这种句式听上去似曾相识。对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句广告词里用过。那时宁波的“杉杉”西服做过一个电视广告,一句“不要太潇洒”传遍了大江南北。当时,很多人跟我一样,把它理解成一句反话。本来是劝告穿这种西服的人,不要潇洒过头,用在这个语境中,反而达成一种幽默的效果。这句话,有些报刊今天依然在用。2004年2月20日的《处州晚报》有这样一则消息:《“溜溜族”不要太“潇洒”》文中说:“小年青穿着溜冰鞋‘潇洒’地在街上游走。……这样看起来是很酷,但街上车辆来来往往,实在太危险了!”显然,记者并不是真的在赞扬“溜溜族”潇洒。

  来到杭州,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吴方言里表达赞美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上海话、苏州话中也有这种说法。当用这个句式表达赞许的时候,“不要太……”后面跟的形容词一定是褒义的,而且句尾一定要有叹词,结尾要用升调。否则,跟普通话的表达的意思就一样了。

  “不要太好哦”,为什么用否定表示肯定呢?我绞尽脑汁,总结出三个原因。第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丑到极处,就是美到极处,反之亦然。在我老家山东,如果一个人倒霉到极点,他会说“我都笑了”,其实言外之意是“哭都来不及”。第二,在这个句式中,用否定的词开头造成落差,加强表达的效果。第三,汉语的一些否定词,有时并不表示否定,不像英文里的not,那么黑白分明。比如:“我差点没淹死”、“这么干,难免不出错”。“没”和“不”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只是加强了语气而已。

  不知道我的分析对不对,如果我推理得不错,那我真是“不要太聪明哦!”

    
/* 101 */
  忽然硕士     

  文/王佩

  我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看到一道某校硕士生入学考试题,辨析“突然”和“忽然”两个词语。虽然我这辈子没有考硕士的打算,但假如我是考生的话,我会在试卷上这样写。

  亲爱的老师,不论您是语言学的泰斗,还是汉语界的达人,不论您的学问得自祖传,还是来自西方,既然您批改我的试卷,我就是您的学生。

  学生认为,辨析词义,首先要辨析字义,当务之急是搞清楚“突”和“忽”的含义。学生刚才偷偷打开智能手机,查了《说文解字》。“突”字解作“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徐锴注解说:“犬匿于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也。”“忽”的本义是“忘也。从心,勿声。”

  故而,学生认为,“突”表示更迅猛、更出乎意料。老师,试想您一个人走在街道上,蓦地从门洞里窜出一条恶狗,那是什么感觉。而“忽”,只是被关在记忆和意识的门外,虽然也出人意料,但出现得相对舒缓一些。

  刚才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我又用手机偷查了《三国演义》。“突然”出现在第120回:“晋主览表才罢,张华突然而起,推却棋枰。”“忽然”出现在第9回:“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从这两个例句,可以看出两个词之间微妙的差别。张华身为秘书丞,目无领导,突然起立,把主子吓了一跳,可见“突然”更出乎意料。董卓出行,忽然风狂雾昏,虽非吉兆,但毕竟不是遭遇台风云娜,也不值得太大惊小怪,可见“忽然”比“突然”的猛烈程度弱一些。

  学生还发现,表示状态向好的方向转化,一般用“忽然”,而不用“突然”。《老残游记》第5回:“你们到好!忽然的慈悲起来了!”有位诗人也写过 “忽然,一朵莲花”的诗句。我忽然想起来了,近年来还有一种流行的用法,“忽然”加名词,成为一个句子。比如:忽然中产,忽然情人。学生主张,这种用法没有错,因为汉语本不拘于词性,中产、情人在这里完全可以做动词理解。

  学生的题答完了,老师,您觉得我能“忽然硕士”吗?

    
/* 102 */
  网名种种     

  文/王佩

  前年参观绍兴鲁迅故居,墙上密密麻麻写满鲁迅先生用过的笔名,我着实吓了一跳。鲁迅一生用过的笔名共有近百个。互联网时代,笔名被网名所代替。鲁迅先生若活到今天,想必网名也不会少。

  网名又叫ID,ID是英文Identif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身份”。网名又称为马甲,这来源于赵本山一个小品。上网的人一般都用网名,在网上用真名发言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做梦都想出名的人。

  真名是爹妈给取的,网名可是自己挑的,所以网名透露的信息往往比真名更多。我在网上经常去一个论坛,那里的每一个网名都有来历。分析这些网名,能够猜测出他们的个性。像“能不爱江南?”肯定生活在江南一带,而且很懂得享受生活。“胡匪”,人肯定很老实,渴望自己身上有点匪气。“董事长”,一定是个公司的小职员,真正进入公司董事会的人,反而自称“老妮子”、“老榕”。“今夜太冷不宜私奔”,肯定是个本分人,真想私奔,还管天冷不冷!“卧梅闻花”,肯定没文化,这么老的手机段子,他还拿来用作网名。

  现在网民与日俱增,新鲜的网名也越来越多了。但不少网名都从现成的歌词、俗语中改造而来,意图卖笑,实则卖傻,未见其帖,让人胃口先倒了。当然,也有少数浑然可爱的新网名不断冒出,比如,“趴墙等红杏”、“PK(笔者注:游戏里的对砍)之后发型不乱”。最近我看到一个令我绝倒的网名,叫“大熊猫将进行人工繁殖”,这句话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并没有错,但还是让人不禁莞尔。

  网名这东西,说到底是一个符号,不需要花哨俏皮,只要不让人产生反感即可。长一些也不怕,因为网友在互称网名的时候,肯定都用简称。简称一般用两个字,绝不会超过三个字。任你网名有两公里长,也可以用二、三字概括。有一个网友名叫“清晨2点的灯”,大家都简称他为“2灯”。还有一个人叫“沉淀着人类永恒的孤独感”,大家都叫她“孤独感”。这正是汉语的巧妙之处,不管多复杂的句子,都能用三言两语提炼出它的本质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