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2005年第1期-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囊饧J移拍镆惶熳纷畔厣稀⑾缟系母刹康钠ü膳埽煌5厮咚邓业睦眩蹲∪思乙ニ铱矗至艘淮味饔秩ヒ尢炷ɡ岬呐么拥拿裾殖ば睦锼岢统錾砩系亩僭1ㄉ绲囊桓雠鞅嗫戳舜謇锏牟揖埃焉砩系那屯炅嘶瓜蚱渌私瑁祷厝ズ笠猩现醒У墓媚锢纯矗盟苁芙逃獾贸陨端枷幽逦丁�
救灾基本结束,来救灾的县乡两级干部在村里的残壁颓垣前心情沉重。他们分析了望云村的情况,最后的结论是只有异地搬迁,他们分析了望云村的自然状况,气候、出产、灾害等等,分析得很透彻。在旁边听他们讲的望云村村小教师秋土冷不丁地说还有教育。村长秋石说滚一边去,这里领导在开会。带队的领导说这人是谁?秋石说是我小兄弟,在村小代课,带队的领导沉吟,是呵,还有教育,还有教育……
七 望云村终于要搬迁了,秋石那些天心情好起来。如果不是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上上下下只忙救灾,他的问题可能就要暴露了,他庆幸这场暴雨来得及时。他想无论如何要想法把这笔钱补上,好就好在搬迁到遥远的异地,上面给的钱多,光是安家费就是望云村人想都不敢想的。只要一家扣一点,这笔钱就凑齐了。真是该来的要来,该去的要去呵。他满心欢喜,做起事来又勤勉又有魄力,身上抽丝样抽去的精神和自信,慢慢回到体内。
搬迁的日子和厝他爹一年时间的日子正好相差几天,这几天他爹的香火尤盛,一个是救灾的款和物品多着呢,一个是他想在最后的日子表现好点。这就像考试,平时的工夫是少不了的,但临近那几天下的工夫更是非常重要的,工夫下猛点,一考也就考上了。上面让他决定搬迁的日子,他推迟了几天,说还要做几家的工作,使他们不要出乱悔变。
搬迁的头一天,县上派了好些辆大卡车来,乡上也来了专人。望云村地势广阔,到处是沙滩、砾石,不修路汽车也开得来的。那天晚上家家忙着往汽车上装东西,东西不多,净是些破家烂什,丢在别处要罚款的,县上的同志劝他们丢了,他们舍不得。县上的同志叹口气,由他们去了。人要走了,就要永远离开这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原了,虽然过去的日子只有贫穷,艰辛和苦难,他们还是依依不舍,有的坐在残垣断壁下哭泣。只有七爷一声不吭地坐上车,他啥也不带,面无表情地坐在车上。
鸡叫头遍,秋石就心急得不行。他瞒着众人,悄悄叫上几个人,去起厝他爹的棺材。这是个多么重要的日子,这是激动人心又叫人担惊受怕的日子。一年了,这一年中发生了多少事,这一年中为那尾鲤鱼,他担够了心,受尽了苦,多少牵挂,多少希冀,多少寄托,甚至把肉体和灵魂也交给了今天的结果。秋石激动万分,紧张万分,他希望立即就起又怕立即就起,就像一个下了巨大赌资的赌徒在揭开胜负之碗那一刻的心情。
他跪下了,他跪得极为认真,极为虔诚,把额头都磕出血珠了。他紧闭双眼,喃喃祈祷,一切完毕,第一声铲土的声音,使他激动,惊悸得肉跳心惊。随着泥土越挖越深,见得到棺材了,秋石一下又跪了下去,伸手摸着爹的棺材,爹,你要保佑我呀,我要把你好好安葬,尽其力量地好好安葬……
随着一声起的声音,棺材抬起来了。秋石第一个跳下墓坑。秋石才看一眼,那棺材下的鱼早就成个肉团了,盛水的大土钵里,还漂着丝丝血痕。秋石长号一声,立即晕死过去了……
青萍之末
□ 敦牧华
一直到人大会召开的前夕,唐城市市委书记杨平安在办公室里翻看自己的台历,这才想起这些天来事情怎么这么不顺,简直是糟透了,一片混乱。这些天在他脑子里出现的净是一些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词:欲望、卵巢、癌症、甲床、伤亡、静坐……当然,人代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什么,可是心里总是别别扭扭。但是上级党委不会放过自己,也不知给一个什么样的处分,一直也没有消息。可越是这样,他心里便越是不踏实。本来,他是想活动一下的,但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又不知该怎么说:说自己当时心情不好,那不是打自己的耳光吗?
这时,秘书小张走了进来说:杨书记,平阳镇的林书记来了,想见你。
杨平安想起这些天的事几乎都与这个林双清有关,便说:不见。
秘书小张便向门外走去。还没有走到门口,杨平安突然说:你把他领到小会客室,让他在那里等我。
小张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杨平安往后一靠,闭上了眼睛。他想把这些天出的事全部理一理。根据他为官多年的经验,当自己不顺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一是检讨自己的错误,二是找出错误的原因,三是找出这些原因背后的东西。正因为此,他才没有遇到真正的政治风险,才能从一个村支部书记一直干到县委书记。
一切的不顺都是从那天开始的。
一
前几天省里组织部来了一个处长,说是考察干部。他知道这次考察与自己无关,因为自己年龄到了。虽说是这样,他也不敢怠慢,因为自己还想最后弄个副厅级再退休,而副厅级则是由省委组织部说了算的。所以他十分小心,一直是全程陪护。星期五晚上那个处长说什么都要走,送别的宴席就特别丰盛,而那位处长这些天一直端着个架子,要走了才放开,酒喝得特别猛。而市长却因为市啤酒厂兼并的事去了北京,陪酒的担子就落在杨平安一人身上,喝得有些多。送走了那位处长,看看表已快十点了,他知道也就是一个小时就到了省城,于是便回到自己家。
让杨平安有点惊讶的是妻子林双月并没有睡,显然是刚洗过澡。这多少让杨平安心里有点吃紧,因为这些天来他明显地感到自己不行了,虽说是刚过五十岁,可基本上不太想这事了。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林双月却越来越有兴趣了。记得当初他们在一起总是杨平安自己主动,而每次都要费很大的劲才能让她同意。有的时候虽然勉强同意了,也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和死人一样。谁知道这两年她倒是来劲了,每每主动要求,完事之后还说杨平安没用,几下子就完事。每到这个时候杨平安总是在心里想起现在报纸常说的一个词:信息不对称!真是越渴越给盐吃。
杨平安对林双月说:你怎么还没有睡?
林双月说:不是等你吗?快去洗洗澡。说着便把杨平安的外套脱了下来挂在门后的衣架上。
杨平安说:今天累了,不洗了。
林双月说:什么话,再累也得洗洗呀。连推带拉把杨平安弄进了浴室。
等杨平安回到卧室,只见林双月早已玉体横陈了。虽然不想,还是得尽义务。于是便做了一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林双月很不满意:今天在哪里喝的酒,是不是又有小姐作陪呀?
杨平安说:你胡说什么?我陪省组织部的王处长。这时他才看见床头一边放着一些太太口服液的盒子,便说:你以后少喝那太太口服液什么的,喝了睡不好。他认为林双月最近这个样子是喝那些东西喝的。
林双月说:你可说反了,喝了那才能睡的好,你不信也喝点试试。说着便从身边拿起一支要给他喝。
杨平安说:去去。说罢便转身躺下。躺下之后,杨平安便觉得自己的两个脚大脚指头隐隐作疼。他知道是该修脚了,脚指甲又长到肉里去了。于是便说:两个脚指头又疼,林双清这小子也不来帮我修一下。
林双月也偎过来说:正巧,我正要给你说他,他下午来过了。
杨平安说:他来了,干什么呀?
林双月说:双清说是想把平阳水泥厂买下来,是几个人合股,咱也算一份,让出十万块钱,到时给算四分之一。
杨平安马上警觉起来:都是谁?你少给那个林双清掺和,这个小子办事不稳重。
林双月说:稳重不稳重的,又不用咱什么。他说是有他,还一个刘什么南。还有谁呀,我也说不清,不行你明天去问问他。
杨平安说:算了,咱不参与,你也别出那十万块钱。那个水泥厂的事我知道,光是欠着信用社的就是两千多万,他林双清买过来能经营好?现在在他镇里他都干不好。杨平安说完就转过身去。
林双月不满意地小声说:这也不参与,那也不参与,你不知道现在市里哪个人没有自己的企业?没有自己的股份?你还能升是咋的?要是能升可以;要是不能升了,退了休干什么去? 杨平安也知道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企业,都是别人挑着名,实际上都有他们的股份。比如唐城市大龙房地产开发公司,那是市长李金平的。总经理虽说是武进一,可股份大部分都在李金平手里。别的不说,光是唐王湖小区的开发,他们大龙公司就赚了近一千万。武进一还成了优秀的私营企业家。这还不说,市长李金平也因为资金雄厚在省里活动得特别厉害,据说这次省委组织部的考察主要是来考察他的,说是准备去建设厅任副厅长。这次李金平去北京说是谈啤酒厂的合资项目,其实是为了避嫌。
林双清与林双月是一个村子里的,都是唐城市平阳镇林家村的。本来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同宗罢了。只是这个林双清当了副镇长之后,就认定了杨平安这个姐夫,几乎个个星期都来,来了之后也不喊县长(当时杨平安还是唐城县的县长),一口一个姐夫地喊,让人觉得比亲弟还亲。虽然杨平安一直对林双清保持着警惕,但还是经不住林双清的亲热。比如林双清来了要是正赶上杨平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会半跪下来,给杨平安修修脚。杨平安的脚指甲硬,常常长着长着就长到甲床里,很疼,经林双清这么一修,好多了。林双清便常来与杨平安修脚,他还专门整了一套修脚的工具,就放在杨平安家的电视橱下边。虽然舒服,但杨平安还是对林双清说:双清,你是一个副镇长,怎么来了就给我修脚,抱个臭脚丫子你也不觉得丢身份?林双清的回答让杨平安无话可说:什么镇长?这是小舅子给姐夫修脚,怕什么?不光如此,林双清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掏耳屎。修脚不用常修,林双清来到之后便给杨平安掏耳屎。这是一个让被掏者十分舒服的活,为了做得更好,林双清还学着成都茶馆里掏耳屎的人,专门做了一个鸡毛的小探子,把这一套工具也放在电视橱下,林双清来了便拿出来。这让杨平安感到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再加上林双月的耳边风,自己当了县委书记后的第一次调整乡镇领导的班子,便把林双清放到了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当然,杨平安从那之后再也没让林双清给自己修脚掏耳屎。但林双清也很明白,便常常带春光城的一个修脚师傅去杨平安那里去给他修脚。
春光城是林双清上任之后由平阳镇政府出资开的一个集餐饮、洗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宾馆。由于资金不足,除了沐浴还有一些特色外,别的也就是一般水平,也就没有吸引力。又加上是政府的,所以经营也不好。市里许多领导都去那里,谁也不会认真掏钱。春光城也就是勉强维持。本来,林双清就不想真的搞好,他是觉得乱一些才好,只有乱最后才有可能什么事都是不了了之。他办这个春光城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唐城市的一些领导才办的,说穿了也就是为了为杨平安修脚才办的。自己当了镇党委书记,不能再抱着个脚丫子修了,那样太丢身份,杨平安也看不起自己,所以才投资建起了这个春光城。
林双清让杨平安来春光城,杨平安就过来。有一点很好,那就是林双清从来不给杨平安找小姐,这一点杨平安心里还是觉得比较安稳。他想要是小舅子给姐夫找小姐,那么这个小舅子可能就有点可怕了。有一次蒸桑拿时,杨平安问林双清:双清,你弄这个春光城一年往里赔多少呀?你别问老百姓多收钱,现在农民负担是个地雷,你小心点。林双清一边给杨平安身上抹浴盐一边说:也就是一二百万。没有事,我一分钱也没有问老百姓多要,只不过是把平阳水泥厂的钱贴在里面罢了。
杨平安知道那个平阳水泥厂,光是欠唐城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就一千两百万,加上这些年的利息,约有两千万。信用社主任张晓杰多次到平阳镇追缴贷款,林双清到底也没有给他。没有办法,张晓杰便起诉到法院。毫无疑问,平阳镇是败诉,法院便要拍卖平阳水泥厂。林双清多次找杨平安,让杨平安给法院的高院长打招呼,两次拍卖都没有卖成。虽然法院也把拍卖平阳水泥厂的布告贴了出去,最终都没有卖成。杨平安问林双清:信用社的张晓杰没有再找你?最近没有找,但我觉得他早晚还得要,这个事没有完。我的想法是拖一天是一天。没有办法,现在把那个厂卖了也不值他的贷款。
现在杨平安听林双月说林双清想买水泥厂,知道张晓杰可能又去找法院了,这次可能真的要拍卖了。林双清没来找自己,而是给双月说要买下这个厂,不知是什么意思。第一次要拍卖的时候,法院高院长专门就这个事来找过他,他看过评估报告,大约值一千多万。现在林双清说是要双月出十万块钱,算是四分之一的股份,这可是个天大的便宜。可正是这样大的便宜让杨平安不安,于是便问林双月:双清到底怎么给你说的?
林双月说:没怎么说,只是说那个水泥厂要卖,他想买下来,让我出十万,给算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杨平安心想:四个人才四十万,能买到一千多万的厂子。这算什么?自己不能去这浑水。便对林双月说:我给你说,你不能和林双清掺和。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是要退了,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安全着陆,咱还是平平安安的好!咱们别沾这个光!
林双月说:这个我明白!
杨平安说:就怕你不明白。记住,千万不能办这个事!说罢便转过身睡去。
二
由于晚上林双月的闹腾,杨平安比平常起得晚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