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名人未解之谜-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注名人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名人不但为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未解之谜,破译这些未解之谜,对于解读历史内幕、寻找历史规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名人身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未解之谜?究其原因,有些是由于年代久远和材料的缺失而无从查找,有些则是由于当事人的刻意隐瞒而湮没于往昔的沧桑岁月,有些则由于外人或后人的妄加揣度而变得模棱两可。为了拂去蒙在名人身上的重重灰尘和迷雾,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或者是借助考古发现的文物遗迹,或者征引秘而不宣的档案资料,或者参校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献,力图将其中的点滴信息加以整合研究,追本溯源,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名人的本来面目。有了上述资料和信息的充实及佐证,本书的一些观点难免会与我们的惯常认识相左,在此编者本着求实求真的原则,对此做了客观、公正的表述。况且,释疑是人的天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同样会有许多曲折、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或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作为“彩色未解之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世界名人未解之谜》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择取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有研究价值和最受关注的名人未解之谜,内容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参考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名人得失成败与功过是非背后的玄机,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名人信息,使读者不仅能获得知识上的收益,也将得到精神上的愉快体验。
为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本书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易懂,精确生动,以人性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述名人。同时,本书以图释文、图文并茂地编排方式将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300余幅弥足珍贵的实物图片、现场照片、人物雕像、绘画,以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等相关图片,通过简约开放的版式和文字等多种要素的巧妙组合,打破读者与名人之间的时空阻隔,为读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精彩、神秘的未知世界,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历史真相。
第一部分阿基米德用镜子打败过罗马军吗?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历史上有多少中外英雄曾经引用过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所说的,他在向叙拉古国的国王解释其杠杆原理时,说出了这一句著名的“狂言”。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渊博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基米德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他到十一岁的时候,漂洋过海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向著名的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的严谨性并有所突破,他的才智和成就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的贡献主要是在物理学方面,被人誉为“力学之父”,另外他在工程技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天才科学家。
据传,公元前213年,罗马的执政官马塞拉斯率领军队攻打叙拉古城。阿基米德在保卫叙拉古的战役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一批在城头上使用的投石器。在罗马人入侵时,许多又大又重的石块以飞快的速度投向从陆上侵入的敌人。罗马人的小盾牌根本抵挡不住,被打得丧魂落魄,只得争相逃命。之后当他们一看到城墙上出现绳子或木架子之类的东西,就以为阿基米德再次开动机器了,惊叫着“阿基米德来了!”抱头跑得远远的。阿基米德还发明有一种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来摇去,最后抛到海边的岩石上,罗马人惊恐万分,只好撤退到安全地带。阿基米德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石器,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将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运用到了这场战争中,重创罗马入侵者。
最令人称奇的是,当罗马人的战船退到机械手够不着的地方时,阿基米德让全城妇女老幼手持镜子,排列成一个扇形,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阳光聚集到罗马战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防不胜防的罗马军队被阿基米德的发明弄得焦头烂额,面对这种情况,无奈的罗马军统帅马塞拉斯也不得不自嘲: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阿基米德利用太阳光摧毁罗马舰队的传说一直有所争议。不少学者怀疑这一传说的可靠性,他们认为当时的人不可能了解光学和镜子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格兰的两位教授对这个传说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再次否定了这个传说的可靠性:因为根据光学原理,太阳光在天空中大约有一个0。5度的旋角,所以它的射线不是真正平行的,会产生发散,不可能用一个平面镜子有效地集中太阳射线。教授们经过计算后还提出一个推论,如果上千人每人握住一个面积为一平方米的磨光镜,他们同时聚光到一点,仅仅能点燃50米开外的面积为0。5平方米的木头。英格兰两位教授认为,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那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镜子表面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光滑,因而这个战术的杀伤力实在是很有限的。所以教授们得出结论,关于阿基米德的大多数传说都有可能是虚构的,是后人出于对这位先知的崇敬而编造出来的美好故事。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某些古代文明,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不能用现代的推断来否定古代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对叙拉古城久攻不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的舰队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然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切断了城内和外界的联系。一年以后,由于内部有人通敌,这座城池才被攻破。进城后的马塞拉斯十分敬佩使他屡次败北的阿基米德,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请他,并下令不要伤害他。谁知这时的阿基米德还不知道城门已经被攻破,他正在沙滩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的几何图形沉思。对于前来请他的士兵只说了一句:“请你不要踩坏我的圆”,并要求允许他把原理证明完再走,鲁莽无知的士兵不耐烦了,竟举剑刺死了这位75岁的老科学家。
罗马统帅马塞拉斯对阿基米德的死十分痛心,他严惩了那个士兵,并为阿基米德修建了陵墓。按阿基米德的遗嘱,在墓碑上刻下了标明其体积为三比二的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内切球。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把对科学的嗜好和探索,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阿基米德研究的大量文字材料,在城门被破后的混乱中散失大半,使人们无法理解他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况。他在保卫叙拉古城中使用镜子烧毁战舰的方法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部分耶稣是否真实存在过?
基督教作为与佛教、伊斯兰教齐名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创立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是否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真人,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人认为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耶稣这个人,他们认为,这位被现在数以亿计的基督教徒信奉的“救世主”耶稣是一个凡人。他是一位生长在巴勒斯坦的拿撒勒族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由于他创立了基督教,所以被后来的基督徒崇奉为“上帝”。
耶稣的父亲名叫约瑟,是一个木匠,他的母亲名叫玛丽娅,耶稣还有3个弟妹。耶稣从小没有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父母是虔诚的教徒,每年都要去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诵经朝拜,每次都会带上长子耶稣同行,耶稣从那里了解了巴勒斯坦和外部世界的情况,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涵养。
后来,耶稣带领他的12个门徒,云游四方,到巴勒斯坦各地宣传他创立的基督教。他的思想在下层民众中深受欢迎,他宣扬“天道”,号召民众要把巴勒斯坦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重建繁荣昌盛的希伯来大卫王国。“叫有权柄的失位,让卑贱的高升;叫饥饿的饱食,让富足的空手;凡自高的必降为卑,凡自卑的必升高。”在犹太人民的心目中,耶稣既是先知先觉的圣人,又是大卫王国的皇位继承人。根据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四福音书”所说,耶稣和他的门徒的布道说教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苦难,激励了人们的斗争意志,指出了人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天国”,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群众抗议活动。耶稣的这些活动,遭到了犹太当权者的抵制和打击,后来他被捕,落到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庞迪俄•;彼拉多的手中,最终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东郊橄榄山的十字架上。
按照这种说法,耶稣是当时在民间活动的反抗者领袖,他用宗教来号召人民和他一起推翻罗马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压迫者,事情泄露后被杀,但是他创立的宗教却逐渐流传了下来。
而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们则指出:耶稣在历史上并没有其人其事,他的形象是后人伪造出来的,是基督教会塑造出来的“一个没有生命的偶像”。
多年来,学者们对《圣经》进行了研究,认为关于耶稣的传说多半属于虚构,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所有历史资料都不能证明耶稣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传说中耶稣创立基督教的时代,各种史籍著作都很少提到耶稣本人的生平事迹和创建基督教的详细资料。至于记载耶稣故事的各种福音书是在基督教产生以后很久才陆续问世的。由于宗派斗争的需要,各教派纷纷根据自身需要来编写福音书,按照各自的教派观点来描绘“救世主”耶稣的形象。这一点可以从各个不同版本的福音书中清楚地看出来,《路加福音》中的耶稣家谱同《马太福音》中的耶稣家谱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约全书》中描绘的耶稣更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天神”的形象,而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毫不相干。
同时,学者们还对耶稣创立基督教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从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基督教本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耶稣是犹太人中一个非常普通的名词,它的原意是“上帝耶和华拯救”,而“基督”则是“救世主”的希腊文音译。基督教在萌芽时期是社会下层平民狂热宣扬“天国”和“救世主”的群众布道活动,人们急切渴望“救世主”能够从天而降来解救受苦受难的民众,因此基督教徒就创造出了耶稣这样一位先知来帮助他们宣扬教义。也许事实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基督教很可能不是像耶稣这样单独一个人创立的,而是在大众中悄悄地产生形成的。
基督教本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最早的基督教徒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因而各类福音书的记载无不受到犹太教的影响。《马太福音》之所以要把耶稣说成是犹太国王的后裔,是因为这样就能为这位神明的“救世主”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号召更多的信徒。后来,随着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为了把耶稣说成是全世界所有地方民众的“救世主”,只好再把他改成是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儿子。然而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广大教徒心目中的上帝是威严神圣而又高尚纯洁的,他怎么会与凡间的女子生儿育女呢?于是,福音书又编造出“童女玛丽娅尚未出嫁便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的新说法,把耶稣变成了一个“神的儿子”。
耶稣到底是一个历史真人还是一个“人造神”,历史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基督教世界中的信徒却有着永远的兴趣,绝不会放弃对它的关注。
第一部分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
1295年冬末的一天,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有名的商人家族——波罗家族门口来了三个装束奇特、蓬头垢面的男子。他们讲着很不流利的意大利语,告诉守门人,他们是波罗家的成员,从东方经商回来。仆人看着眼前这三个衣服破破烂烂的人,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们说的话,争执最后还是惊动了波罗家的主人,经过仔细辨认,终于确认了这三个人的身份,他们是尼古拉•;波罗、马飞•;波罗和马可•;波罗。24年前他们父子、叔侄三人出门,说是前去中国,但从此就没有任何音信,家人还以为他们早就不在人世了。
马可•;波罗等人从遥远的东方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威尼斯城,人们纷纷来到马可家中观看。马可•;波罗也激动地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旅途见闻,但很多人都将信将疑,甚至宣称这是一个谎言,是波罗家的三个流浪汉编造出来的。还有人讥笑马可,你们从富有的东方回来时,为什么都穿着那样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据传说为了证实他们说的话,马可在家里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宴会。席间每上一道菜,他们就更换一套衣服,一套比一套华丽。最后他们换上回来时穿的那套破衣烂衫,当众撕开衬里,让里面藏的金银珠宝洒落一地。怀疑者中有的人相信了马可的话,有的仍然认为马可的行为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富有罢了。
对于马可滔滔不绝地讲述东方见闻,威尼斯人很快就失去兴趣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战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按照当时威尼斯法律,军舰由有钱人出钱捐造,富有的马可家自然也不能例外。马可把自己捐造的军舰命名为“东方”号,亲自担任舰长。后来威尼斯海军战败,马可也被俘入狱。在狱中,马可总是独自眺望着窗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中国的见闻。他的沉思引起了同狱中一位叫做鲁思狄谦的作家的关注,马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