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聆听的技巧-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者和说者之间的交流,就像舞台和观众的交流,是心与心之间交流,也就是说,不是一种现实的世界。因此,听对方说话时,只要想想这是舞台上的表演就可以了。但即使是舞台上的表演,也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这是事实。因为演员在舞台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从舞台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对于人生有益的事。所以,我们会看电视剧,看戏。我们知道,并不是看了有关超人的电影,自己就能变超人的。有些孩子就因为看了超人的电影,所以学他的样子从二楼飞下来,结果受了重伤。但是他们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在说者说话时,听者就像和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扮演一个忠实的听者,这很重要。但是在舞台下就不能还是这样。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就会很危险。因为同感是内心世界的感觉。听者必须学会“做一个成人”。因此,无论听者有多么强烈的同感,都不能试图代替对方,要做一个始终可以区分立场的成年人。


第五章只要听,不要问

    在日语“まく”这个单词里,同时包括了listen(听)和ask(问)这两种意思,如果被别人说“请认真听”。这就意味着他没有听对方讲话,而是一直在提问题。但是,要成为听力高手,就是要听,而不是问。    
    问和听最大的区别在于,问是满足了提问人的意愿,而和它相对,听是满足了说者的意愿。因此,如果总是问个不停,就只是得到了他自己希望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却无法了解这个人的任何信息。而且这样得到的信息,必须加入了信息收集者(听者)的主观意见,容易产生偏颇。    
    针对在新闻采访中,总是加入了记者和报社的先入之见的现象,社会上有些批评意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进行采访的记者不等当事人主动地告诉他,就不断地提问来获得信息。而且大多数的当事人都不喜欢主动地说,在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往往会因为记者和被采访人的关系,而产生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如果是和这件事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不会说出自己的多种赞否不一的意见,最后,他的观点也变得不那么清晰了。再加上如果新闻记者本身已经先入为主了,就变成有意识地操纵这些信息,这样一来,离真正的新闻也就越来越远了。    
    听的态度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指听者和说者之间是平等的。即使像新闻记者这样专业的人士,要他们去采访一个孩子也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大多数的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没有遵循这个基本的准则。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当大人和孩子见面时,总是大人先打招呼。这是作为一个大人所应该具有的平等的态度。但是,从下一个瞬间开始就变得不平等了。问孩子名字时会说:“你叫什么名字啊?”,如果可以再客气一点就会说:“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但是其实这两种问法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当你真的想知道对方的姓名时,首先应该告诉对方你的姓名,这是基本常识。而且如果对方也是大人的时候,一般都会这样做。但是,当对方是孩子时,就会不重视平等关系,所以不会对孩子那么客气。    
    而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听者的我们,和孩子的谈话也是我们所擅长的。虽然我们要花上比记者和播音员多几倍的时间,但这正体现了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听孩子讲话时,最重要的是始终不要告诉你是在请孩子说给你听。    
    像我们这样的心理咨询家,在问孩子姓名时,一定会先告诉他自己的姓名。在这种时候,是说:“我叫东山宏久。”还是说:“我是宏久。”还是说:“大家都叫我东山先生。”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今后以什么样的关系和孩子接触而变化。    
    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很多孩子就会很主动地告诉你他叫什么。孩子其实是很实在的,如果你很好的遵循了平等原则,他是会非常感动的。如果你告诉他“我是宏久。”他也会相对应地告诉你“我是阿健。”就和在美国,大人之间的自我介绍一样。如果别人用爱称来叫你,你当然也会用爱称(一般用昵称)。从下次见面开始就互称“宏久”,“阿健”,很容易成为朋友。这是能和孩子拉近关系,成为好朋友的最初阶段的方法。    
    失去平等关系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问了一些没必要的问题。而最常见的就是“你几岁啦?”之类问年龄的问题。因为他还是孩子,所以只要看他的样子就可以知道个大概。除非是做智力测验。否则没必要问清楚到底是三岁,四岁还是五岁,除非是遇到非知道不可的情况,否则问对方的年龄总是件失礼的事。在大人之间,冒然问对方年龄这样失礼的事不太有吧!那么对待孩子也应该这样。    
    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我发现,每当被问到年龄时,他们总会出现一种犹豫的,怪异的表情。但是好像很多大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当然也有些孩子会洋洋得意地告诉你他几岁,但他们其中有很多都是因为曾经在说了年龄之后,被大人夸奖说:“才三岁啊,真聪明。”但是,人们之所以这么表扬他,还是因为拿他当孩子对待。这样就已经剥夺了他和你平等对话的权力。    
    和孩子的对话是从相互之间的称呼开始的。如果你不去问一些奇怪的,没必要的问题,并且看上去笑盈盈的,那么很多孩子就会很放松地开始说他们想说的话。这是一个有趣的,富有启发性的属于孩子特有的世界。如果和孩子们一起玩,和他们共有一个世界,他们就会很主动地从他们的烦恼开始,一直到幼儿园的事,家里的事,电视里的事,反正一切可以了解他的信息,他都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    
    孩子和老人很善于配合对方说话。那些采访老人的记者总是会觉得很高兴,因为他们说的意见和记者预先所想的一致。但其实,老人只是配合记者表达了意见,而并非真正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在老人之家里工作的,经常和老人接触的人会非常明白这一点。有的老人甚至会很亲切地问记者:“你希望问点什么呢?”这也是老人的一种智慧。    
    我们刚才说了孩子和老人的智慧,而其实这也是适合一般人使用的基本原则。当说的一方感受到了对方的平等关系之时,他就会打开话匣。话题也可以变得更深,更广。但当他感受不到对方的平等关系时,就会停止说话,因为说的一方想弄清听的一方是怎么样的人。    
    在女中学生中占很大比例的都是些例如找不到一起吃饭的朋友,一起聊天的朋友,一起去厕所的朋友或一起逛街的朋友。而在这些烦恼中,找不到一起吃饭的朋友这一点非常严重,甚至有时还会成为她们不愿去上学的诱因。中学生和小学生不同,平等关系是交朋友时的一个要点。像体育俱乐部之类的纵向关系社会就另作他论,但母性文化是要以平等关系作为基础的,而中学时代又是适应母性文化的最初练习期。在这个时期里没有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的朋友的女性,一般都被认为将来不会带孩子。    
    在观察了女性之间的谈话后我发现,在一个群体是不允许让一个人掌握说话权力的。也许她们本人并没有察觉,但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她们说话时就好像打排球一样,把球传来传去。如果轮到自己说了她们会尽快地把话题传给另一方,这是她们谈话时的一个原则,这种原则在她们青春期时就学会了。    
    在小学时做干部的孩子,到了中学后有时会被排除在集体之外,被孤立起来。这是因为她们还和小学时一样,喜欢成为话题的中心,控制谈论的话题以及一个人独占说话的时间。如果在打球时你独占这个球,球就无法传出去,那么得不到球的人自然会脱离出来,组成自己的一个团体。因为在新的团体中都是那些愿意互相传球的女学生。所以那些带有大人气的女孩子就会渐渐加入进来。因为女性之间的性格差异和成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就会分成不同的团体,就会有聚散离合,但是这一切现象的基本根源还是平等关系。    
    虽然在这些女性的谈话中经常转换话题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但在其最深处还是贯穿着一种首尾如一的氛围。转换话题就等于像在传球。下一个接到话题的人会稍微变化一下方向再传给另一个人,所以这种时候会让人觉得话题转换了。如果想进行一个重视平等关系的对话,这样做是最有效的。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转换话题,这是她们发泄精神压力的一种方式。这就是和等级制度男性社会间的本质性区别。男性都喜欢争论,不愿听别人的意见,而女性却和他们相反,有很多人善于听别人讲话。    
    但随着女性进入等级制度男性社会,女中学生们开始主张有必要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想这也许会使女性的听的水平下降,并且不善于和同性交往。现在大家又会再一次明白为什么过去的家庭主妇都是听力高手了。


第五章跟着说话人的节奏

    在前面一章里我们说了,听别人说话就要像打排球时的传球一样。这是对于集体谈话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但如果是一对一的谈话时,还是有必要在传球时加入一点节奏感,如果缺乏节奏感,传递就无法继续,没有节奏感的谈话更不会谈得起劲。但是如果说到怎么样培养节奏感,这就需要我们跟着对方的节奏,传出一个对方容易接的球。听的方法也和这一样。配合说话人的节奏感,做出一些容易让对方说下去的回答。    
    首先要做的一点是我们在第21页的有关附和语的一章里说的,要做出合乎谈话进程的,丰富的附和以便与对方议论,争论,甚至争吵之类的情况先姑且不谈,因为是要听对方讲话,所以一旦你和对方说话的进程相反,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要做到不和对方相反,第一点就是不要去反驳他,也就是说不要说反对意见,如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要使用像“但是”,“可是”,“不过”之类表示转折意义的词。    
    专业的心理咨询家基本上不会使用这样的词语去针对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我告诉那些还欠缺经验的心理咨询家,什么时候才需要不断地用“但是”,“可是”。那时你也许就不想再说话给他听了,而且会觉得他在反对你。请试着和那些喜欢说“但是”,“可是”的人说说话。你一定会有生硬的,不融洽的感觉。    
    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绿色英里”(直译)的电影。真令人感动。”    
    “那部电影很精彩的。不过,我不太喜欢那个主演。”    
    “不,我觉得他很棒。”    
    “但是,他看上去有点做作,不太自然。”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是嘛……”    
    这样的谈话很容易不欢而散,而且在这里,话题也会改变。让我们把刚才的对话和接下来的不用“但是”,“可是”的对话做一个比较。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绿色英里”(直译)的电影。真令人感动。”    
    “那部电影的确很精彩。主要演的是什么呢?”    
    “讲了一个被冤枉的死囚的故事,他就因为有超能力所以被当成了犯人。”    
    “啊,那然后呢?”    
    “他被单独关在一个牢房里,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冷酷的人。”    
    “难道不是吗?”    
    “一个人呆着当然会变得古怪,如果和大家在一起就会开朗了。看上去即使是死囚也还分坏的和好的。”    
    “是呀,以前大家认为死囚一定是坏人,看来错了。”    
    “我也一定要去看看。”    
    “很值得看的。”    
    像这样不用“但是”,“可是”的对话,虽然内容比较委婉,但俩人却谈得很愉快,互相都会有种满足感。这样的对话的确看上去谈的很愉快,但是一定也有人会问,如果自己的意见真的和对方不同时那该怎么办呢?而且,单方面的只听对方说自己的意见,就真的是谈得很愉快了吗?    
    这样的疑问当然没有错。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那样的时候你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呢?也许这时候,你已经忘记了你是一个听者。你是不是已经不再做一个听者,而想成为说话的人了呢?当听者想成为说者时,就意谓着他已经失去了做一个听者的立场。但我并不是指说者不好,听者好。应该说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说者也是件了不起的事。只是我们现在是在学习怎么成为听力高手。就像我们在本书的开篇里讲到的,比起“听”人们更喜欢“说”,所以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想说了。    
    那么,忍耐着让自己去赞同对方的话到底好不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明白。如果真的是忍耐着的话,是无法去赞同对方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不会对他的话感兴趣的。既然不感兴趣,不高兴,当然也就不会赞同他。如果真的不想配合他,就可以放弃听者的角色。因为即使勉强地听,也早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那么,当专业的心理咨询家遇到病人说医生所不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会怎么做呢?在前面也已经提到过,心理咨询家当然不关心病人说的是什么,但比起这,他们更关心病人为什么会说这些话。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的学问(原文如此,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译注)。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某种行为才是正常的呢?这就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研究这类问题的只是一般心理学,而临床心理学则研究的是为什么某个特定的人或团体会有这样的行为。尤其,当这种行为属于违反常理的行为时,更会引起我们研究的兴趣。因此,比起谈话的内容,心理咨询家更关心病人的行为。    
    如果当你必须要听你不感兴趣的话时,就请参照心理咨询家的方法尝试一下。    
    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