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3-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83》是一部很了不起的书。特别值得父母、家长、教师以及正在青春年少的学子们阅读,也特别值得文学评论界关注。    
    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在众多80年代后“作家群”的文字垃圾中脱颖而出,不同凡响——这是我读毕本书后的第一感觉。    
    当一个名字叫做“新概念”的新概念诞生后,文坛便开始了造神运动,或者说是炒锅运动——一些别有用心唯利是图的出版社开始把那些从“新概念”中挑选出来的青涩如大头白的孩子放在油锅里大炒特炒,最后这种被煮得稀烂的产物就被称为“少年天才”和“神童”。并且社会上还煞有介事地开始了一个所谓的关于此种现象的讨论,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地使之更加热烈。由此,“新概念”继续被更多的人误读着,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跳跃龙门的终南捷径,让那些无知无聊和无能的少年一举成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结果呢?这种不伦不类不红不黑的青涩的稚嫩的所谓的“少年才子”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又如腐烂的大白菜臭满街道,无人喝彩。天才的始作俑者好像还没有放弃写作,而水平却人人皆知,说他每况愈下是很客气了,不如说是在凭借往日被炒作出来的名气换取赛车的轮子更为合适。而所谓“青春小说的新派掌门人”呢?正陷在抄袭丑闻的泥沼里,不能自拔,梦里落泪知多少……    
    而本书不同,虽然作者也是80年代后生人。当那些被吹捧地如同肥皂泡一般的少年天才们正在空中碎裂的时候,作者火传鲁开始浮出水面。他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视野,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和质疑……    
    本书的内容方面,首先是它对于传统教育、文化及伦理道德进行了极大的质疑并反思。    
    描写校园生活,无法回避的当然是老师。所以本书开篇就提到了一位“周扒皮”——一个口是心非自相矛盾的人。    
    “这孙子为人特奸诈,主要表现为请我们的父母聊天,聊完之后的父母的主要表现是痛揍我们一顿,原因是我们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我当时和现在都十分困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像周扒皮这种人渣能在一个被人们称做纯洁的校园里混,简直不可思议。这种人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红领巾是用什么人的鲜血染成的也还会告诉我们诚实善良,可这孙子转身就会拿红领巾当抹布用当然也会在上公开课前提前把答案告诉我们。这让我很矛盾,我不知道这些人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后来没办法只要他们一开口说话我就想找个抹布堵住他们的嘴,直到现在我还觉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后来还有“更年期”(她说“我”是癞狗扶不上墙,活着只是为了吃饭、造粪机器、……)、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甚至殴打学生的体育老师、偏袒教师的校长等逐一登场,他们的表现无不令人咬牙切齿扼腕叹息。对于此种感受,唯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身感受,对此,火传鲁没有丝毫的客气,对于这些有着“园丁”和“蜡烛”之美称的老师们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    
    “后来我接触到一些所谓的师院出来的学生所谓那些未来的蜡烛,这让我彻底的对那帮蜡烛失去信心。据我所知去当蜡烛的那帮哥们是已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去堕落的,因为大家是在无学可上的情况下才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师院的,勉强去了师院的那帮兄弟是在无路可走也就是所谓的没有什么才华和财花的情况下才去做蜡烛的,通常这帮小子在师院过着不知所措的生活,混到一定的年龄领到一张纸片就可以出去招摇撞骗了!这便是那些所谓蜡烛和园丁!”    
    “他们只知道蜡烛燃烧时可以拥有光明,有没有想到蜡烛在燃烧的时候还会发出一些有毒的烟雾这个问题呢?我还是不清楚。是没想到呢?还是想到了不想说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了。园丁也是这样,他们在修理花园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剪掉一些花朵。这是些比较美丽的花朵但并不是顺从的花朵!我要说是这些蜡烛或者园丁还是比较出色的!可是那些所谓的蜡烛和园丁呢?”                                 
    “我始终弄不清楚的是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会被广大群众弄的那么高尚?他们和清洁工一样领工资而且还要高于他们。他们和那些贪官一样收取不义之财只是数额上的不同罢了,他们和学生一样可以享受寒暑假只是休息的时候有工资而已!”    
    现在有些人说不可以丑化老师的形象,可是,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丑化而是写实,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书提到了教师的素质问题,这绝不是什么杞人忧天,也不是耸人听闻。    
    千百年以来,我们对于教师赋予了太多的美好的想象与期望,然而他们当中的败类也越来越多,正侵蚀着这个美好的职业和名称。党员中都要大力清除贪污腐败,教师队伍中能绝对百分百的纯洁吗?受贿丑闻传来,记者行业不也刚经历了阵痛吗?教师队伍也绝对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应该对他们发起一轮新道德运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懒得教的老师。老师也是人,不要把他们看的如此神圣,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否则失望只能是你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些时候的确如此,你又何必羞于承认呢 。    
    当然,作者也写到了“阿元”这个可爱的年轻美丽的女老师。她没有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口碑不好就疏远、放弃他们,而是跟他们在一起,热情地帮助他们——她是学生的朋友,其次才是任课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她不见容于其他的教师。“我听到更年期的蜡烛们无耻的搬弄是非的胡说八道。可我却没有办法去保护这个圈子里我最尊敬的老师!”    
    多么可悲啊!    
    阿元的出现是众多污浊中的一个亮点,给了众多学生一些希望——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老师!我们社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老师 !    
    其次,关于家长的思考。他们给子女的是更多的暴力而不是温情,他们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误解、伤害而不是理解、支持,这一点多少让我们感到震惊。    
       “我的父母像六十年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好强、虚荣……    
       我的父母还会经常好心地告诉我某某的孩子考进了Z某的重点学校的Y重点班,这种话常常搞的我晕头转向,也使我明白了世界上还要分那么多的等级。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父母可以给这些人(教师)那么大的宽容,却会为一些所谓的错误去伤害我们!”    
    这些家长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到底是谁的过错,在他们眼里好像父母、教师永远都是正确无误的,神圣不可置疑的,只要产生冲突过错都在于孩子。比如那个殴打了学生的体育老师,可是谁能相信学生的清白呢,即使相信,谁还不会去尽力掩盖老师的羞处呢?那位校长不正是这样做的吗?正是由于这些校长、老师和家长的合力,才导致了君乐的毅然退学,正是他们使得这些学生无路可走。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我要说,救救教师,救救家长!    
    第三,关于打架。这本书中描写了大量的关于打架的场景,拳打脚踢,刀枪棍棒板儿砖酒瓶子全用上了,群殴单挑都有,并且描写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简直就是一部青少年搏击史。这很容易就让我想起《发条橙子》中主人公的暴力倾向。    
    一直以来打架都被人予以误解。人们认为只要是青少年打架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都是不良少年。但是我要说的是,打架也是一种生活中的表达方式,也有正义和不正义之分。从书中来看,几次打架一般来说都不是这几个人先去找别人的麻烦,而是被别人找麻烦,应该属于自卫反击的范畴,甚至有时候还会有救助弱小者的侠义行为,这完全不同于《发条橙子》中的那帮狂人,他们甚至无故殴打卖艺的老汉和自家兄弟。其实杜飞他们是在天真地追求一种兄弟情深、侠义之举,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个社会是多么不欢迎这些东西,也因此他们才会被这个社会深深地误解着。    
    我不禁想起了姿三四郎小时候在跟人打架之后他的父亲对他所说的话,打架有时候也是必须的应该的,甚至说每年或者每几年都要打次架才行。这样可以宣泄很多让人压抑和不满的东西,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在力量的对抗中展现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同足球等激烈的体育运动一样。作为一个实例证明的就是,当杜飞他们在跟某重点学校的学生足球比赛时,虚弱的对方简直如同在散步。你能说这些成绩不错的重点中学的学生是健康的吗?恰恰相反。    
    第四,关于自由和梦想。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藏着一个绮丽的梦,虽然它们是那么遥不可及甚至是完全不存在的。作者火传鲁在《1983》中就使用了“深蓝色的天空”这样的一个意象。在儿时的时候:    
    “那时的我向往一片深蓝色的天空,在那样的蓝色的天空下我可以自由的翱翔,自由的歌唱,自由的做我喜欢做的一切事情。可事实我生活在一片灰色暗淡的天空下,没有自由,没有歌唱,没有我想要的一切。而我却必须要生活在这样的一片天空下。多年以后我还会想起我的那片蓝色的天空,可是她已经随着时间慢慢的变的模糊起来,直到有一天彻底的记不起!     
    童年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悄然过去,她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回忆。那片蓝色的天空我已经很少能感觉到她了。    
    后来我听到一首《老张》,歌中写到我要吃好大的一片天空,后来像隔壁的老张一样像狗一样的活着。这让我忽然想到小时候的那片深蓝色天空,我已经好久没有想到过她了,并不是她变的更加飘渺模糊,而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深蓝色的天空的。因为她是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这片“蔚蓝色的天空”,它象征着自由,象征着乐土,象征着乐园,而现实却不止一次地让他失望,直到绝望,并且在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更加深了他的痛苦。林小雪的出现以及双方的交往,给杜飞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生活的乐趣,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保存的幸福,但悲哀的是,即使这种短暂的幸福也是那么地难以挽留——林小雪的不幸熄灭了杜飞生活中最具活力的火花,可以说杜飞的梦想是完全地破灭了,或者说他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种可以让自己无拘无束自由歌唱的地方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因此,他对生活和生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只有一句话我还记忆尤新,那是黑哥说的活着真他妈没意思,我之所以记住这句话是因为在我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不断的在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活着,我为活着找了许许多多的理由,可我发现没有一点是可以称的上是理由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一直没有找到理由,可我还在活着……”    
    反思的结果就是,他还是没弄清楚自己生活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的原因。如果说天空象征着自由的话,那么小雪就象征着美,二者的破灭和离去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结局:    
    “我带着两个处分来到高三,我分数一落千丈只因为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我不想在这样毫无目的的活下去,我仍掉所有的一切希望忘却过去,可我没有做到。我累了,我希望能停下来,我像一台破旧的机器一样需要淘汰了。我的青春就这样没有了,虽然那时我只有18岁。    
    在高三下学期来临的时候我退学了,我想有一种新的生活,它能让我找回我的青春找回我应有的激情,我又做错了!我总是幻想,带着幻想的伤痛迎接新的东西!    
    我就这样活下去。”    
                            
    第五,语言风格以及结构方面。作者的语言功底颇为深厚,有明显的北京口语风格,直白晓畅,嬉笑怒骂,不拘一格,爽利麻辣,读来十分顺口。个人观点认为,此书在语言风格以及结构方面受到北京作家石康的一些影响,虽然作者对他并不很以为然。    
               做者系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曾出版小说《象草一样疯长》    
    


关于本书火传鲁《一九八三》

    你想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吗?请关注新书    
    火传鲁《一九八三》    
    本报讯:由新世界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小说火传鲁新作《一九八三》从多个层面反映了80后一大批另类青年人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与社会、教师、家长之间的矛盾。这部小说是众多教师、迷茫家长以及长期不能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很值得读一读的颇有启发性和深刻内涵的好书。    
    作者凭借自己良好的文学实力,用几近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个青少年三四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成长过程,展现了当今社会中一个群体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状态。在这个群体里的人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标准,也有对真善美的真诚向往和勇敢追求。只是由于传统的原因,他们的好多思想都不能被老师、家长、学校、社会所接受,于是他们便产生了困惑和怀疑,起初,他们想以自己的力量挑战和改变传统,由于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传统的教育格格不入,致使老师、家长、学校、社会对他们更加存有了偏见。他们想用出格的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引起社会对他们的注意,而社会却把他们当成了问题。    
    作者通过一些青少年时期的琐碎小事,揭示了社会、学校、教师中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以及如何教育对待青少年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到一种心声,读到生活在富足的物质世界里孩子们渴望理解和尊重的呼唤,而这种渴望理解和尊重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处在居高临下状态的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却对这种渴望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