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樱花与剑--日本商业智慧-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大家都不以为怪。
这些日本化现象,都是由日本商品带来的,也可以说是由日本型经济的
发展所促成的。究竟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依照专家们的分析,
可归纳成下述几点: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好景所带来的恩典。二、自由贸易
体制所发挥的功效。三、朝鲜和越南两次战争所赐的“特需恩惠”。四、日
本战败后,丧失了海外殖民地而减轻了对外负担。五、国防预算不超出国民
总生产的1%,造成低负担的国防费支出。六、占领军强行的“农地改革”
和“财阀解体”,收到功效。七、政府政策主导型的国民开发事业的成功。
八、优秀的“官僚体制”也帮助了不少力量。九、具有临海工业地带的有利
地理条件。十、优质而低廉的劳动力。十一、确立了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结
合的市场体制。专家们的持论当然无可否认,但我们认为日本型经济的成功
和日本化现象的形成,还是从日本人精神风俗和历史发展过程来观察,比较
容易被人理解。
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
日本的强大可以追溯到德川幕府的江户时代。因为日本的封建制度有其
独特的型态,照说封建制度都是“一君万民”的中央集权制为多,可是日本
所行的却是地方分权制。
德川幕府的统治方式是采取“三勤交代”制度,亦即将200 余藩的藩主
集中在江户一地,三年准许回藩(领地)一次。除此之外,中央政府从未派
遣中央官僚到各藩去主持行政。因此,各藩是各自独立,等于是自由王国,
他们的藩臣仅对藩主尽忠。领地的臣民仅知有藩主,不知有将军。“萨摩藩”
的藩臣百姓只爱萨摩,“长州藩”的藩臣百姓也只爱长州。这种以藩为爱的
“爱藩精神”,具体的旁证,就是“忠臣藏事件”(因藩主被他藩所害,全
体藩臣誓死报仇)。
今天,日本各大企业上班族的“爱社精神”(日本公司称为会社),便
是江户时代“爱藩精神”的传统。三菱公司的社员自称是三菱的人,三井公
司的社员自称是三井的人,他们对自家公司的忠诚心,简直不亚于藩臣对藩
主的忠爱。三菱和三井集团是互相竞争的,却在同是日本公司的均质上,对
外的步伐是一致的。就像各藩之间,不一定能够合作,但对幕府的命令却是
不敢同床异梦。我们把这种社会称为“合理而均质的社会”。
□竞争中求平衡
日本型经济,便是建立在这种合理的和均质的社会基础上。日本在封建
时代,便已有竞争的原理存在,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在竞争的原则上,又讲
求“和的原理”,这又是日本精神风土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把物质和精神分
开,最后使精神变成物质的奴隶。实存主义把主体和环境分开,最后又使环
境变成主体的奴隶。近代科学更把科学技术和人分开,才造成了今天的“人
的异化”。
可是,日本人重视“和的原理”。什么是“和的原理”?就是将异质的
东西,通过一物的两面,在分工的条件下,保持“和”的境界。具体地说:
日本一系不变的天皇制,天皇有权威,将军(幕府时代)有权力,今天总理
(内阁制)有权力,天皇仍保持权威。在保持权威和权力的均衡下,造成安
定的分工,这便是“和的原理”。
日本社会非常重视平等和均质,在外国有“英才教育”,日本则付阙如。
在均质意识下,不容许有令人突出的现象,日本历史上难以找到希特勒、斯
大林、霍梅尼式的独裁者,原因也就出在这里。
日本“大化革新”的圣德太子时代,是最彻底的“汉化”时期。可是,
在他制定宪章的时候,不把儒教道德的“仁、义、礼、智、信”的教条列为
圣德宪章的首项条目,却以“和”为第一纲领。从这里可看出,以和为贵的
社会风气,才会养成一种宽容性,一方容许竞争对象的存在,一方又互相竞
争,共同进步。
目前,“学习日本”的运动甚嚣尘上,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前新加坡
总理李光耀。最近在美国的大企业大公司也有这种风气,纷纷派人到日本拼
命学习日本的经营方法。他们学习什么?学习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和“终
身雇用制”。这两种日本独特的雇用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和的原理”
的产物。
藩臣一辈子跟从藩主,赴汤蹈火,引责切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
对忠诚对象献身。封建时代的效忠对象是一藩之主,今天的效忠对象是一社
之主。“藩主”与“社长”,叫法不一样,但其实质并无二致。
依序循进不能以功超越级职,此之谓“年功序迸”。进入公司到退休,
不会遭到中途解雇,此之谓“终身雇用”。这不是“和的道理”是什么?
□模仿后能创新
合理的、调和的是日本型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但日本人的模仿性特强,
这又怎么说?这便是日本人的“求道精神”。中国人的道是“天下大道”,
日本人的道是“雕虫小道”。小道就是小技,日本人对雕虫小技特别重视,
在小技上精益求精,美上加美。因为对任何不值为道的工巧技术,都富有“求
道精神”,模仿而来的东西,一经日人之手,马上青出于蓝,变成更加完美
和精巧的东西,使被模仿的原来东西,瞠乎其后,变成落后和粗糙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像日本这么多“道”:茶道、花道、剑道、柔
道、书道、吟道、装道、琴道??等举不胜举的“道”。从一技一艺到百艺
百能各具流派、同道相争。试举其中一二“道”来说明:茶道一道,便有“表
千众”和“里千家”之别,花道一道,也有“池坊流”和“草月流”之分。
互相模仿、各树一帜,互相竞赛、各不相让。使“技”和“美”各臻最高境
界,使“质”和“善”各达最高领域。在互相模仿、互相竞赛下,就如八仙
过海,各显神通,技术得到改良,品质得到向上。畴昔如彼,迩今如此。
今天日本首屈一指的企业:汽车、家电、电子、相机、乐器和电脑等,
同种行业都有两家以上的大公司,互争头角。如汽车有丰田和日产,家电有
松下和东芝??等。实际上,不只两家,有多到四五家,七八家,没有一家
可以独占市场。这样,诸流诸派的宗派或流派的和平竞争,一代传给一代,
各守宗流。这些千流百家,直到今天,有的几十代五六百年,万古常青,仍
在改新变花样。这种“求道精神”,使今天日本的商品无处不受欢迎,不但
有信用,且有长久性,时时在改进,时时在革新。国际竞争就建立在国内竞
争的延长线上,国际市场自然统统被日本人夺去了。日本企业间的竞争,可
说是“流派型”的竞争。这个驱动力,无可讳言的是日本人的“求道精神”
所促成的。
日本社会不但追求物质的真、善、美,更加崇拜个人的成就,是道道地
地的主张“人本主义”的国家。个人的特别才能,被视作重点文化财富,受
到政府的奖励。他们称为“人间国宝”,也就是所谓“无形之技”。文部大
臣指定某人某技为“重要无形文化财富”的,迄今计有86 件,先后有人间国
宝179 人之多。他们在演剧、音乐、工艺、技工各方面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就是被认为在文化上具有无形价值的人。
这种重视技术的力量和市民的教养的人本主义,是日本最大的社会资
源。日本的社会资源,就是因为提倡技术主义、技能主义,不墨守成规,不
固步自封,在传统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而创出更新的东西。在日本历史
上,仍未听到有过“全盘西化”、“中体西用”的论争。日本人把模仿认为
是一种美德,针对每个时代的生活需要,只要外来的文化是比他们固有的向
前、前进、崭新,都值得移植和采用。日本人的“拿来主义”不是囫囵吞枣,
是为提高才模仿人家。
□传统与新生事物并存
日本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原动力,充分表现在宗教信仰上。日本人是崇拜
自然和信仰生灵的民族,有“八百万神”之称的日本“神道”是最开放的宗
教。因为有这样的非排他性的宗教信仰,使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神道仍
然能够被维持下来。今天,民间有大量的“祭”和“开”,都和神社有密切
关系。日本人的“神”可以和外来的“神”同舟共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京都的“祗园祭”,日本的神和中国的诗人白乐天共祭一处,也被奉为神明。
在吾人看来是不伦不类,日本人却认真非常。
日本人大多数是信奉佛教,但佛教又分“净土宗”和“真言宗”两大派。
这是因为同是遣唐使的两个和尚,最澄和空海,回到日本创立的。可是,净
土宗又再分家,有净土真宗、临济宗、曹洞宗、日莲法华宗,成为日本佛教
的许多派系。空海一门不分家,他本人被奉为“弘法大师”,香火鼎盛。佛
门也多再经改革,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其中“创价学会”便是日本
最大的新兴宗教。从这里,不难看出日本人是世界上保存传统最完善的民族,
也是吸收新生事物最热心的民族。日本型经济的源流,也可从他们的宗教信
仰上,找到有力的佐证。
上面已提及合理的、均质的、调和的是日本型经济成功的基本要素,再
加上模仿、求道、革新三种基本要素,日本型经济的成功要诀,大致可以摸
索清楚。而日本化现象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已从日本人的精神风土探索到日
本型经济的成功要素,要明白日本化现象,也就非从发展过程来把握,否则
无法说明其梗概。
日本近代化的发展
百年来,日本最大的变革,无可讳言的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
年,是日本从封建国家改革为近代化国家的转折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是成功
的,可是却破坏了日本社会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日本本来的合理社会体制,是建立在一系不变的“天皇制”
上;天皇有权威,将军有权力。换句话说,天皇是权威的象征,不干涉实际
的政治。可是,“大政奉还”的明治维新却让天皇两者俱兼。在富国强兵的
号令下,明治天皇成为实际的权力中心,这是日本两千年的历史当中,首次
的天皇得权。因此,在“脱亚入欧论”的鼓动下,1894 年发动了甲午战争,
打败清朝的中国,而取得亚洲的领导权。并在1904 年的日俄战争,阻止了俄
国的南下,在中国的东北地方,建立了满洲国。这两次战争的胜利,使日本
人志得意满,不可一世,种下了日后疮痍满目的败因。那就是强暴地发动侵
略全中国的所谓中日战争。
日本人踌躇满志之余,进而向东南亚进军,意图取代美、英而建立“大
东亚共荣圈”。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日本的耀武扬威到了1945 年8 月15
日完全破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日本不得不接受无条件的投降。在以
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占领军的6 年占领期间,日本人觉醒了,让天皇恢复到只
有权威的本来面貌,日本的总理大臣开始有权力了。
日本重新建立起合理的和均质的社会体制,日本人的理想经过60 年代以
后的经济高度成长,直到今天,便以经济力取代军事力,逐步实现二次大战
前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进而压倒美国,似有以经济大国的姿态要在
世界舞台发号施令的倾向。这个现象的充分表现,就是本文所说的日本化的
现象。
日本化现象蔓延全球
日本化现象,很自然通过地两个途径急速地扩大起来:一为直接的扩大,
日本的经济力就靠资本技术的移转而流入世界的商品市场。一为间接的蔓
延,日本的经济力通过周边的“亚洲四小龙”扩散到全世界。
□资本和技术的直接入侵
先说前者,日本资本开始流入美国市场分为两个时期:70 年代后期和80
年代后期。70 年代后期,以在美设厂生产商品为主。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
日美之间渐渐有贸易上的问题发生。美国政府对日本进口的商品,首先是钢
铁,继而是电视、电子,终为汽车等类商品的进口加以限制,原因是日本的
低价倾销,造成了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日本的出口量受到限制,唯一可走之路就是依赖资本的转移,直接到美
国设立工厂。在美国国内生产的日本产品,也就躲避了进口的限制。早期是
电气电子工业,随后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几乎全部登陆美洲。在美国各地生产
的日本车中,以本田汽车最受美国人的欢迎。直到1991 年,本田汽车跃居美
国国内汽车生产的第三位。如果和丰田汽车在美的生产量合计起来,日本汽
车在美的产量会超过第二位的福特。
这些在美生产的日本车,汽车零件的大半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每年零件
进口额几达百亿美元以上。车辆的进口,日本汽车限制在230 万辆以下,可
是仅是进口的日本汽车就叫美国吃不消。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贸易赤
字一直无法解消。而美国贸易赤字的八九成是对日本的入超,情形相当严重。
因此,新的美日经济摩擦又发生了。
到了8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就是恶名昭彰的泡沫经济时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