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标准化-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    
    16割裂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会导致()。    
    A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B反对革命的改良主义    
    C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突变论D循环论    
    17下列各项,哪些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A实事求是B提纲挈领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D牵牛要牵牛鼻子    
    18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    
    D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9矛盾同一性的两方面的含义是()。    
    A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D矛盾双方的互相否定    
    20关于现代兴起的系统论这一学科,正确的说法是:()。    
    A它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    
    B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总体目标的最优化方向发展    
    C它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    
    D它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1对于“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有这几种看法,你认为何者正确()。    
    A这是一个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注意到精神的反作用的提法    
    B这是一种固守某种传统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观点    
    C这是把两种事物调和起来的自相矛盾的提法    
    D这是一种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    
    22下列各项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道理的有()。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对症下药    
    C量体裁衣D因材施教    
    23下列事例中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    
    A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B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    
    C农民用旧麦种培育出新麦种D生产—消费—生产    
    2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25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A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    
    B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    
    C具体事物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环节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    
    26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B激变论C循环论D直线论    
    27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做依据的哲学道理有()。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28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    
    A强调同一,否认斗争B片面强调斗争性,主张“斗争哲学”    
    C否认联系D只注意联合,一团和气    
    29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它们分别是()。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B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D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30系统论的观点深化了辩证法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    
    B整体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将部分结合在一起的    
    C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D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    
    3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有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32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较()。    
    A具有质的差别B是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C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D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33下列属于因果关系范畴的是()。    
    A播下良种在先,粮食丰收在后B适度灌溉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C合理施肥在先,粮食丰收在后D看见闪电在先,听到雷声在后    
    3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路线    
    D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3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明()。    
    A矛盾越多越加快事物的发展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C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推动事物的发展    
    D人为制造一些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36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37唯物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对旧事物的“扬弃”    
    38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A根本性质相同B形式完全相同    
    C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D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39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主持了会议,会后发表了《领导人宣言》。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材料包含的道理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B在事物的发展中外因是重要条件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0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在美国本土发生,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接连遭到飞机撞击而引发爆炸。事发后,美国总统布什立即向全国发表简短声明,他说,这是一个“全国悲剧”,并发誓捉拿和严惩肇事者。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谈话,举世谴责恐怖分子的野蛮行径。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损失在1万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仅资本市场方面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部分银行、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面临破产。这则材料说明了()。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B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C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是当今各国的主要矛盾    
    D当今各国执政党必须切实履行保卫职能    
    41以下各项哪些包含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道理?()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C愚公移山D拔苗助长    
    4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高寒缺水、土地贫瘠地区,由过去单纯种植粮食改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从而摆脱了以往的贫困面貌。事实表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在一些不宜种粮的山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可以大种果树,也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样,原来的种粮劣势就可变为另一种生产优势。这说明()。    
    A劣势和优势是对立的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劣势和优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C劣势和优势既互为存在前提,又相互转化    
    D只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就能变劣势为优势    
    43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各个量的和B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C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D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44中国有句古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柑橘会变成一种又小又苦的枳了。这说明()。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5由于过量砍伐,使得我国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A事物的量变超过了限度,就会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依据是()原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说明了()。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为质变准备了条件D无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变    
    48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三、判断题    
    1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说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2新生事物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所以它的存在是永恒的。()    
    3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4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5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6事物的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    
    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排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干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它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原理。()    
    8度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9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同性。()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    
    11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    
    12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现存事物必然灭亡。()    
    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4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15辩证法的否定是扬弃。()    
    1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质变量变规律。()    
    17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    
    18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思想根源是否认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    
    19事物的度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0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21事物运动全过程的辩证图景是: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    
    22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了初始阶段的某些特征,好像是一种回复。()    
    2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24个别包含一般,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    
    25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27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着相同的作用。()    
    28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量则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29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30当一事物存在时,其自身已经包含着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因素,构成事物自我发展的内在基础。()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第四章实践、认识与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标准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C实践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D实践是人类的自觉活动    
    2相对真理是指()。    
    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