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91-正说明朝十六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提到的平定朱高煦叛乱和解除朱高燧的威胁,以及撤兵交阯(安南)的重要决定。    
    撤兵安南。安南到了宣德朝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成祖曾经兴兵80万征讨交阯,将其并为明朝的一个省,设置官吏,加以统治。然而交阯并未臣服于明廷的统治,起兵反对明朝的战争时有发生。成祖曾多次派兵镇压简定、陈季守、黎利等人的反抗。成祖死后,交阯的情势更加不稳定。明朝连年派兵交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难以承受之重。仁宗时期,改变了成祖一味剿灭镇压的政策,以招抚为主。宣宗则主张剿抚并用的政策,派王通为征夷将军,征讨黎利,然而他内心里更想息兵交阯。宣德元年(1426)四月,宣宗就曾与蹇义、夏原吉、杨士奇和杨荣四人商议,他“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交阯)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这种想法是要改变直接统治交阯的做法,恢复交阯为附属国的地位。杨士奇和杨荣持赞同和支持的态度,而蹇义和夏原吉却反对,担心“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弃之,岂不上损威望,愿更思之”,因此宣宗的这个想法并没有立即实行。其实宣宗是在等待一场军事上的胜利,然后才好招抚、谈判,体面地从交阯撤兵。    
    宣德二年(1427),陈通率军击败了黎利,斩首万余人,但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让黎利率残军逃跑。九月,黎利上书明廷,声称找到陈氏后人(当年成祖起兵的名义就是为原国王陈氏报仇复国),请求明朝罢兵,册立陈氏后人为君。宣宗有意答应,但是英国公张辅等人认为明廷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就答应,只是向天下人显示朝廷的软弱。宣宗召见杨士奇和杨荣,寻求对策。他们二人赞同宣宗的想法,认为这是体恤民情,没有示弱。宣宗在杨士奇等人的支持下,欣然同意,派特使恢复陈氏政权,命陈通撤兵。然而黎利推说陈氏后嗣已死,请求明廷册立自己。宣宗没有理会,派人继续寻找陈氏后人。宣德三年(1428),黎利再次进献贡物,请求册封,宣宗仍不理会。宣德六年(1431),黎利再次请封。宣宗考虑到陈氏后宣德云纹铜熏炉人已经无从找起,黎利署理国事已成事实,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册封黎利为国王。这样,安南再次独立,脱离了明朝的直接统治,但仍然是明朝的附属国。从此到明朝末年,明朝和安南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放弃安南,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除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仁政爱民。在对内的治国之道上,宣宗能够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的确是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宣宗的真实心态。他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宣德五年(1430)三月,宣宗路经农田时,看见路旁有耕作的农民,于是他下马询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兴致盎然,取来农民耕田的农具,亲自犁地。没推几下,他停下来,回头对身旁的大臣说,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胜劳累的感觉,何况农民终年劳作。说完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他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区发生了蝗灾,宣宗派遣官员前去指挥消灭蝗虫。他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户部,告诫他们往年负责捕蝗的官员害民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小,因此要严禁杜绝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还做有一首《捕蝗诗》颁给臣子。    
    宣宗赐宦官银皿宣宗清楚,昏君滥用民力乃至亡国,隋炀帝就是个例子。宣宗以此为鉴,非常注意爱惜民力。在他统治的10年间,多次下旨为民解困。宣德元年(1426)七月,罢湖广采木。宣德五年(1430)二月,罢工部采木。宣德三年(1428)十一月,锦衣指挥钟法保请采珠东莞,宣宗不但没有同意,还认为他是想用这种扰民的事情为自己谋求利益,将他逮捕入狱。他还多次蠲免税额、积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残疾和户内无丁力者的匠籍。    
    盛世隐忧。在宣宗君臣的不断努力下,宣统朝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样的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边境安定,蒙古虽有扰边的行动,但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宣宗实行安抚的政策,力主和议,保持了和平共处的局面。放弃安南也是个明智的选择,使得久经战乱的明朝和安南都得到了稳定发展的环境。争夺皇权的朱高煦的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了,没有酿成大的祸患,加强了皇权。宣宗爱惜民力,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力劝农桑,鼓励垦荒,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社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时称“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商路增辟,国内外贸易有所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农民起义也很少。宣宗任人得当,吏治较为清明。    
    宣宗行乐图然而随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君臣陶醉在表象的治平景象中,没有意识到盛世下存在的隐患。“臣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满前”,纪纲为之不振,这种情况宣宗当然脱不了干系。这位年轻的天子有一种很特别的爱好就是斗蟋蟀(促织),因此被称为“促织天子”。宣宗对斗蟋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派宦官选取上好的蟋蟀。因为这种缘故,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起来,蟋蟀的价格扶摇直上。后来宣宗觉得北京的蟋蟀不好,派太监四出采办。其中,苏州的蟋蟀特别好,宣宗为此还特意敕令苏州知府况钟协助太监采办1000只蟋蟀。上命下达,摊派给了当地的百姓,弄得鸡犬不宁。据说当地一个粮长用一匹马换取了一只好蟋蟀,准备献给宣宗,不料妻妾观看时跑掉了。妻妾自知闯祸自杀了,粮长见家破人亡也上吊了。蒲松龄根据这个故事情节,稍加改变,写成了《聊斋志异》中著名的《促织》一文。    
    土地兼并问题也在当时逐步凸显出来,大量土地流向皇室勋贵官僚地主手中。农民没有必需的土地,流民问题也已逐渐形成。宣德三年(1428),“山西饥民流往至南阳诸郡不下十万余口,有司军卫及巡检司各遣人捕逐,民愈穷困,死亡者多”。宣德五年(1430),北直隶易州有逃民1229户,山东潍县有逃民3407户。    
    另外,自成祖朱棣以来,朱元璋制定的祖制受到破坏,宦官逐渐受到重用。宣德元年七月,在内府设置教习内官监的内书堂,大学士陈山负责教授。宣宗时期,宦官尚未形成专权的局面,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他儿子英宗朱祁镇时,王振专权,以致朱祁镇被蒙古俘虏,差点断送了大明江山。


宣宗朱瞻基 宣德元年(1426)——十年(1435)朱瞻基个人小档案

    姓名:朱瞻基    
    出生: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初九日    
    属相:虎    
    卒年:宣德十年(1435)    
    享年:38岁    
    谥号:章皇帝    
    庙号:宣宗    
    陵寝:景陵    
    父亲:朱高炽    
    母亲:张皇后    
    初婚:20岁    
    配偶:胡皇后,孙皇后    
    子女:2子,2女    
    继承人:朱祁镇    
    最得意:仁宣之治    
    最失意:英年早逝    
    最不幸:明代第一个废后的皇帝    
    最痛心:被称为“促织天子”    
    最擅长:斗蟋蟀、诗画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王天有主编:《明朝十六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2)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3)李治亭、林乾主编:《明代皇帝秘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英宗朱祁镇 正统元年(1436)——天顺八年(1464)谁是生母

    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属羊。他9岁登极,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失去帝位。8年之后,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共在位22年,38岁时驾崩,庙号“英宗”。英宗虽然寿命跟他父亲宣宗一样,但他的一生却比其父要曲折得多。    
    英宗很早就得到命运的垂青,出生两个多月便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有明一代年纪最小的皇储。父亲宣宗结婚10年没有子嗣,对这个姗姗来迟的太子自然十分疼爱,并寄予厚望。宣宗驾崩后,在祖母张太后的主持下,年仅9岁(实际年龄只有7岁)的朱祁镇顺利登上皇位,君临天下。这是他一生中的幸运之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幼年丧父,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不幸。而更可悲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连自己的生母是谁都产生了疑问。    
    谁是生母    
    谁是英宗的生母?在这关系到皇家龙脉的大事上本不应成为问题,但英宗的生母的确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孙贵妃说。《明书》、《明实录》等书持此说。《明书》中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孙贵妃,永城县(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孙忠女。10岁时,经彭城伯夫人、张太后母亲向成祖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永乐十五年(1417),册封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后,册立孙氏为贵妃。朱祁镇的出生并被立为太子,成为孙氏争夺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码。后来太后和诸大臣同意宣宗废掉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应是母以子贵。    
    宫人说。还有些人认为英宗为宫女所生,孙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偷偷抱养宫人之子为己子,而那个宫女却销声匿迹了。《明史稿》记载孙氏“子宫人子,于是眷宠日重”。查继佐《罪惟录》也说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明史》中也认同这种说法。    
    当时人王琦的著作《寓圃杂记》里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一云纪氏)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为太后。胡每事谦让,不敢居孙之右。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凡六宫有位号者皆得祭奠,胡不敢与太后之列,惟与诸嫔妃同事。孙太后知而有见谴之意,胡因痛哭而殂。太后命阁下诸臣议治丧之仪,时杨士奇卧病于家,诸臣往问,士奇曰:“当以后礼殓,葬景陵。”问者曰:“此非内中所欲。”士奇遂面壁不答,惟曰:“后世骂名。”诸臣因议以嫔御礼葬。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惟皇后钱氏知其详,亦不言。八年,英宗大渐,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    
    据王琦的记载,英宗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从皇后钱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钱后的说法,英宗生母“死于非命”,从孙贵妃跟胡皇后争宠得逞并进而逼死胡氏的情况来看,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并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氏深为同情胡皇后吧。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广运之宝(白石)钱皇后出身低微,英宗很想给她的家人加官晋爵,但钱氏却推辞了。皇后的家族没有封爵,这在有明一代是很少见的。这使英宗很敬重她。最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土木事变之后。当时,钱皇后把宫里的家底都拿出来交给瓦剌的使者去营救英宗。她日夜哭泣,困了就卧在地上,结果弄瞎了一只眼睛,弄坏了一条腿。英宗回来被关在南宫做太上皇,很郁闷,钱皇后都委婉劝解,让英宗舒缓一下心情。所谓“患难夫妻”,也不过如此了。所以英宗对钱皇后绝对是一心维护,即使立了周贵妃的儿子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也不会像他父亲一样废掉皇后。他担心自己驾崩后钱氏受周贵妃欺负,特地在临终之前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代此前的惯例是一帝一后同葬,这道遗命就等于告诉周贵妃: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但钱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果然,英宗死后,周贵妃就闹了起来,要独称太后,排挤钱皇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就以英宗遗命为理由反对,最后宪宗从中做个妥协,两宫并尊,周氏和钱氏同为皇太后。等到钱太后去世时,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氏与英宗合葬。因事关国体,大臣们又起来反对,竟至“百官伏哭文华门外”。最后,又是权宜之计,钱太后葬于英宗玄堂左边,右边空着留给周太后。这时,周太后居然派人暗中做手脚,让钱太后圹位距离英宗玄堂数丈之遥,而且将中间堵塞起来,其意就是不让钱太后在另一个世界跟英宗见面。周太后的做法如今看起来是有点可笑,但在当时却是非常现实的考虑和思路,反映了宫廷斗争的复杂性。从这个方面来说,钱皇后能为宣宗废后胡氏说话,实际上折射出她对自身命运的某种忧虑。    
    不管英宗是宫人所生还是孙氏所生,总之都是龙脉。因为在紫禁城内,除皇帝外,只有皇帝的妃嫔,服侍的宫女和太监,不会有其他成年男子。英宗的生母为谁,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