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金山燃烧的时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感觉好些了?”
“嗯。”
“宁宁?还记得外公教过你的《三字经》吗?”
“记得,”宁宁开始背诵起来: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
人刚生下来时是纯洁、善良的,那么,又是什么东西让人变坏、行恶、甚至发动战争的呢?欲望?与生俱来的、难以满足的欲望?念诵佛经能够让人清心寡欲吗?许多日本人不也是佛教信徒吗?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为什么要漂洋过海来打仗呢?
宁宁停止了背诵。
“接下去,宁宁。”
“不了,你不在听。”
“你怎么知道的?”
“我知道。”
“好吧,宁宁。复习一下前几个礼拜读的王维的诗。”
“讲山里有多静的那首?”
“是的。”
“行。”宁宁背诵起来: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知道诗的意思吗?”
“外公,我们现在要是在那样的深林里就好了,”宁宁轻声地说,“有阳光,有绿苔,除了偶然有人说话的声音外,一切都那么安静,没有炸弹爆炸,没有枪声,也不需要躲在这阴暗的地方了。”
“当然,那多好哇!”宁宁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外公。”
“嗯?”
“你怎么知道日本人跟我们长得一样?”
“我就知道呗。”宁宁怎么还在想这个问题,他觉得奇怪。宁宁就是这样的孩子,什么事非得问个究竟。
“一点差别也没有?”
“嗯,不过,差别是有的;我们中国人的性格中水和木太多了,日本人嘛,是金和火太旺了。”
“怎么讲?”
“是这样的,水和木太多就偏柔,偏软,常常显得太弱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金和火太旺就容易暴戾、发怒,伤害很多东西。”
“是嘛?”宁宁显得很惊奇。“可是外公,可不可以用木抵挡金、用水去制服火呢?”
多妙的想法!他怎么从来没有这么去想过?
“可是,有时候,有时候火势太烈太旺……”
外面滚动着的隆隆声戛然而止,空气一下子静得让人战栗。
他屏住气,一动不动。
第三部分 1937年12月13日 礼拜一第16节 我们必须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拉贝和国际委员会的约翰·马吉牧师一起驱车去察看南京城。
他的助手韩开车。离开宁海路的总部,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西路,然后是中山北路,他们谨慎地行进着。拉贝瞥见马吉用藏在大衣里的16毫米摄像机拍摄沿途的情景。等这一切结束后,拍的片子可以作为铁打的证据。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对于这一点,他是有信心的。
几分钟后,他们看见约有百把人的日军正朝着他们开过来,两三百步后紧随着的是长长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部队。
他们的车被拦住,并立刻被日本兵围住了。
一个日本军官先用日语冲他们嚷嚷了几句,然后又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嚷嚷,拉贝只能听懂五六成的意思。
拉贝跳下车,打着手势用也不怎么流利的汉语对军官说,“我们是外国人,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日本军官似乎听明白大概意思,可是当拉贝进一步解释时,那军官却一脸不解的神情。拉贝再试着用英语,也无济于事。
军官又嚷嚷起来,用手势让车上的人都下来,准备搜查车。是不是还要搜身、把车给没收了?如果发现马吉身上的摄像机那怎么办?
紧急中,拉贝从口袋里抽出了纳粹臂章,在日本军官的面前急促地晃着。
日本军官原来绷紧的脸立即松弛下来。他挥挥手,让士兵们从车边撤开,又朝已经跟上来的大部队嚷嚷了几句。
三四个军官模样的人走到前面来。其中一位中年军官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他用德语对拉贝说:
“Ich bin ein Armee Doktor,geschult in Hamburg.Ich liebe Bachund Bethoven。”(我是军医,在汉堡受的教育。我喜爱巴赫和贝多芬。)
“Hamburg is meine Heimatstadt。”(汉堡是我的家乡。)拉贝回答说。
“Es ist eine schoene Stadt!”(它可是座漂亮的城市! )军医热情地说。
拉贝不由自主地想,如果眼前这位医生脱下军装、换上和服或西服,完全可以和他坐下来边饮茶或喝咖啡边谈柏林、慕尼黑、汉堡或贝多芬。但是,此时此刻,他是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中的一个部件,这架战争机器的唯一功能是屠杀和征服。也许这个军医不会亲自动手杀人,或许还没有亲手杀过人吧?可是至少可以说,他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什么慈善的使命。见了中国伤员,他也会包扎抢救吗?
拉贝对他解释说他们还要赶路,要去见日军的最高指挥官。
“Noch zwei Tage,vielleicht。”(大概还要两天。)军医和蔼地说。
天哪!还要两天!现在多一分钟的耽搁,成千上万的战俘和平民百姓的生命就会多一分危险!
日军一上路,拉贝他们赶紧把车转向右边的一条小街,飞快地奔跑起来。一路上他们遇见好几批撤退中的中国士兵,每批都有几百人,拉贝每次都停下来说服士兵们放下武器。很多士兵开始很不情愿,听了拉贝和他的同事们的劝说后,士兵们明白此时此刻抵抗势如破竹的日军,无异于自杀。拉贝让解除了武装的士兵们去外交部或最高法院,他觉得在那里会安全些。
拉贝在与另一批士兵说话时,突然感觉周围有子弹的呼啸声。惊愕之余,发现是一位骑在马背上的中国军官在摆弄手里的卡宾枪。他大概不同意放下武器吧?也许这位中国军官与蒋委员长的助手黄上校是一样的感觉吧,黄上校曾经坚决反对建立安全区,因为安全区会使守卫南京城的士兵泄气。
“日本人占领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洒满了我们的鲜血!”黄上校说,“一定要坚守南京,直到最后一个人。为了民族自尊,我们必须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拉贝当时觉得那是多么荒唐的观点啊!抵抗滚滚而来的、占绝对优势的日军,那不是自杀吗?成千上万的同胞会无谓地牺牲!对于这一点,黄上校似乎毫不在意。
与黄上校比起来,这位持卡宾枪的中国军官更值得尊敬。至少他还在这里,不像黄上校,日本人没有踏足南京城前的一个礼拜就随蒋介石撤离了。这位军官不仅留下来战斗,而且愿意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拉贝走到这位军官面前。军官从马上跳下来,手里依然端着那条枪。
“我是军人,要下我的枪?不如先把我打死吧!”军官大声说。
“这个时候还拿着武器,不是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吗?”拉贝解释道,“再说,也会给安全区里的妇女和儿童们带来危险的。”
拉贝与军官对视着,眼睛一眨也不眨。拉贝慢慢伸出手,抓住枪筒,把枪从军官的手里抽过来。他轻轻舒了口气,把卡宾枪扔到路边的一堆武器上。
“我是希望你能够活下来啊!”他认真地说道。12》
明妮·魏特琳、林海伦以及学校餐厅的人员正在忙着准备早餐。
厨房里蒸气弥漫,明妮不时用绸布揩揩眼镜。她和海伦把咸菜、酱瓜等倒进排在桌上的木盆里。
“跟你讲过1925年我回美国探亲的那次旅行吗?”她问海伦。
“没有。”
“那就讲给你听吧。”
那是明妮自来中国以后第一次回国探亲。侄儿侄女们对她崇拜极了,每天晚上都睁着忽闪闪的大眼睛听她讲中国的故事。当她把从中国漂洋过海捎回来的鱼翅、燕窝等美味拿出来给家人品尝时,他们喜欢极了。最后一道菜是皮蛋,端出来时,桌上所有的人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乌紫发黑的皮蛋,嗅着刺鼻的怪味,不敢动手。
“姑姑,这是什么菜呀?”她最宠爱的侄女艾玛问。
“千年蛋。”明妮逗她说。不过,皮蛋的英语叫法就是千年蛋。
“太难闻了!”艾玛用手捂住嘴大声宣布道。
桌边的人哗地一声都笑了起来。
“我也不大喜欢吃皮蛋。”海伦笑着说。
明妮笑了;“不用说,最后是我一人吃了千年蛋。其他人没有一个敢碰的。”
一个男厨用葫芦瓢把冒着热气的粥从大锅里舀到木桶里。一切就绪,可以把早饭送到难民所在的几幢楼里去了。
明妮和海伦各拎起一个盛满馒头和咸菜的篮子。
“你的身子,没事吧?”明妮关心地问。
“哦,你还不知道我吗?全年级有名的运动健将,假小子。我没事的,放心吧。”
“是啊,我还记得那场篮球赛呢。你们可把教工队给打惨了。”
男厨挑着两大桶热粥走在前面。明妮的眼睛落在扁担两头的绳子上。
“能猜出来那天大使馆的人给我送什么来了?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
“绳子,干什么用?”海伦一脸惊异。
“万一我改变主意,在所有的城门都关上以后又决定要撤离了!”
“什么,我们的华小姐、魏特琳教授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空下翻越城墙,那该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呢!”
两人开怀地笑了。
送完早饭以后,明妮、海伦和男厨一起走在回来的路上,小路经过南山。从南山上可以望见紫金山,山上面的天空依然笼罩着一片烟雾。不知什么时候那些烟云才会消散,紫金山才能再露出她美丽的姿容?
一个女孩正在桑树丛里慢慢地走着,不时往树枝丛中探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听到她们的脚步声,女孩转过身来。
“您早,华小姐。”女孩鞠躬说。
海伦像姐姐一样热情地拉过那女孩的手,“早晨好,伊娃!”
明妮问:“你在找什么东西吗?”
“是的。”伊娃不好意思地说。
“什么东西呢?”
“鸟。”
第三部分 1937年12月13日 礼拜一第17节 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
啊,明妮想,怎么把鸟都忘了呢?天蓝色翅膀的喜鹊,脖子上有斑斑点点的鸽子,长着一圈圈花纹的雉鸡……哦,还有小巧玲珑、浑身蓝蓝的翠鸟,那鸟可真是个“长着羽毛的珠宝”啊,它偶然来到校园,在池塘里捕捉它最喜欢、也是它唯一的佳肴:小鱼。就是在冬天,金陵女子学院也是许多鸟类喜栖的地方,譬如尾巴像扇子一样的啭鸟、喜欢到处漂泊的朱喙蜡翅鸟……
鸟儿们肯定是飞到更安静、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去了。谁会责怪它们的选择呢?
“找到什么鸟了吗?”明妮好奇地问。
伊娃摇了摇头。“记得以前在校园里能看到许多鸟,冬天也一样。”
“是啊,校园里要是有鸟该多好啊。”
“我喜欢鸟。”伊娃接着说,“海伦,记得宁宁的外公有一只漂亮的百灵鸟吗?哎,它唱歌可好听了。总能给你带来一种喜悦、欢乐的气氛。”
伊娃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想念,接着又低下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片刻后伊娃抬起头来,“华小姐,我在这么个时候还想找鸟什么的,是个罪孽吗?”
“啊,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她感到吃惊。
“可不,现在这么动乱,我还在这里为自己寻找欢乐!”
明妮稍想了一下,“伊娃,记得《圣经》课里讲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吗?”
“记得。”
“上帝让诺亚从每一种动物里挑选一对:一对猪、一对狗、一对鸡、一对羊、还有鸟什么的放到方舟里,为的是什么呢?”
“它们就不会在洪水里给毁灭了?”伊娃回答道。
“对。另外,上帝的孩子们就不会生活在一个孤单、乏味的世界里了,这样,世界就有了欢乐,是不是?”
“明白了。”伊娃喃喃道。
“还记得诺亚最后是怎么知道洪水已经完全退了的?”海伦轻声地插嘴道。
“他放了一只乌鸦和一只鸽子,那只鸽子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枚橄榄枝。”这次,伊娃的口气肯定多了。
“太对了!”明妮高兴地说。显然这孩子的《圣经》课上得很用心,想到这里,她心头一阵发热。
“明白你的意思了。”伊娃眼睛里露出微笑。
“不过,伊娃,现在这个时候要想在校园里找到鸟,真要碰运气了。”海伦说。
“那是。”明妮说,“不过记住,鸟都会回来的,迟早的事。我敢肯定。”
“谢谢你,华小姐。海伦,回头见。”伊娃又鞠了一躬。
“多好的孩子!”继续上路后海伦说,“是三年前为社会学那门课做题目时认识她的,当时她的瞎子奶奶说什么也不肯让她来夜校上课。老太太认为伊娃给她家带来了不少厄运。”
明妮摇摇头,叹了口气。
当她们走到校园中心的草坪时,看见校务处主任佛朗西斯·陈急匆匆地跑过来。
“怎么啦,佛朗西斯?”明妮问。
“日本人,”佛朗西斯喘着气说,“好几个日本兵到西山上了!”
天啊,明妮想,他们已经到这里了。她忽然觉得一股寒气逼上脊梁,心里说不出的压抑。
“他们是怎么进来的?”她问。
“谁也不知道。肯定是翻墙的吧。”佛朗西斯说。
“翻墙!”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海伦一眼,“行,我们这就去看看。”
她们三人向西山方向奔去。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刚刚完成了一个重伤病人的眼科手术,病人三天前在轰炸中受了伤,被送到附属金陵大学的这所鼓楼医院。
手术进行得真悬,威尔逊得把一只眼睛里的残余弹片全都取出来才能保住另一只眼睛。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颗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