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访淮河-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部分:暗访淮河——风风雨雨万里行走访“丰原”(1)
走访“丰原”在我们从北京出发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为我们开列了一个“暗访线索”,里面提及淮河流域10家“重点污染源”,在莲花味精、漯河银鸽之后,排名第三的就是安徽丰原。但与前两家不同,我们近年来能够在媒体上看到的,丰原集团都是讲究环保、科技治污的先进典型,几乎见不到“批评报道”和“曝光”等。作为外行人,我们想,在企业安排下可能看不出什么名堂,不过行程计划中还是把走访丰原列了进去。碰巧我们看到了丰原工业区里排出的污水,第二天上午,我们专程来到丰原。安徽至今仍是农业大省。蚌埠因为是早年的津浦(天津到浦口)铁路和后来延伸的京沪(北京到上海)铁路的重要枢纽,成为安徽较早有工业基础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蚌埠因拥有铁路分局、卷烟厂、柠檬酸厂、酒精厂和一批轻工、机械企业,成为安徽工业基地城市。现在的蚌埠,在安徽的地位远比不上当初,能够被人们称道的企业就是铁路分局、卷烟厂和新起的丰原集团等寥寥几家。沿淮盛产山芋干和玉米,用山芋干及玉米为主要原料的发酵工业、食品工业,至今仍是沿淮各地最大的产业。其次就是用麦草造纸了。这也是淮河污染走到现在这个样子的重要原因。丰原集团前身就是用山芋干做原料,通过发酵生产柠檬酸的企业。当时企业名为“蚌埠市国营柠檬酸厂”。通过收购农民便宜的山芋干,粉碎、发酵,生产一种细菌结晶体,状如尿素,工业产品名“柠檬酸”。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中,作添加剂用,如可口可乐、口香糖等,都要用这种原料。另一用途就是工业清洗剂,在金属材料加工前,用柠檬酸溶剂进行酸洗去污。进一步深加工,还可以转化出更多精细化工产品。后来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丰原还用粮食等淀粉质作原料生产出全线替代石油的产品。柠檬酸属高耗水、高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就是发酵废水。我曾多次参观过国内另一家大型柠檬酸制造企业,其微烫的废水犹如红糖水,山芋干香味和糖果味很浓。形状略稠,和农民用山芋熬糖丝前期熬出的糖水差不多。不用检测,凭外行人观察,如此高营养的水排出去,除非饲养饕餮之物,否则无从消化。
2000年,我认识一位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8年的朋友。他说他所在的日本实验室培养出一种繁殖与消化能力极强的细菌,放到一堆牛粪中,很快就能把牛粪消化;放到飘油花的城市护城河中,特别是中国大大小小城市多见这种趸集千年腐水的护城河,用不了多久,可以把护城河的污物“吃”得干干净净。我闻之大喜,就算带有重金属和有毒元素的造纸废水得不到处理,如果把食品加工业的水污染解决了,“淮河变清”也就大有希望。于是我力邀这位博士朋友到阜阳一家柠檬酸厂看看。厂家听说有这样的高招,非常高兴。一旦成功,只要把污染罚款和排污费拿出来,就非常可观。再说这样的技术产业化,推广起来价值连城。时任市委书记的王怀忠出来接见、盛宴招待。不想这位博士经过现场观察,取废水研究,并提交日本同行研究后认为:新法力不从心,老的办法也不可能将营养物和水体完全分离。日本博士的淮河之行,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关闭食品发酵类工业企业,特别是柠檬酸、味精类企业。这类企业的“亚洲第一”,如丰原集团的柠檬酸、莲花味精的味精等,为什么都跑到淮河流域了。而日本、美国大量消耗的味精、柠檬酸,都到中国进口,然后再进行深加工使用。中国超市里高价出售的日本、台湾“味之素”,大多数是根正苗红的淮河流域出身。
丰原占据了蚌埠市西的小半个城市。沿胜利西路,有挂“丰原”牌子的污水处理厂、复合肥厂、科研机构、运输公司等等。尽管有蚌埠市的司机开车,我们还是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办公室的大门。与“双汇”的警觉和莲花味精的松散不同,丰原管理相对规范,门前穿警卫制服的小姐彬彬有礼地盘查或放行一个个来访的行人或车辆。我们通报后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由“丰原报社”的女记者杨玲出来办完手续带我们进入了办公楼。
丰原集团的副总经理薛东风主持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企业的材料,其中包括企业给刚刚离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领导的汇报材料。从中,我们了解了丰原集团的大体情况和发展经历。丰原集团现在下辖四大企业:
丰原生化——集团的支柱企业,上市公司。食品发酵类产品的生产基地,年深加工玉米、小麦等200万吨,在生化领域属国内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丰原药业——丰原集团“发家”后筹划的另一个上市公司,拥有5家制药厂,从事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控股并购的江苏江山制药为我国四大VC生产项目之首;
丰原食品——立意是要利用淮河流域的杂粮生产小食品、家用食品、糖果等。运作中通过并购外资巧克力企业,拥有了加工可可豆、巧克力产品的系列装置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丰原油脂——食用油生产企业,现年产食用油达18万吨。现在丰原全集团职工人数达1。8万人,总资产117亿。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2。1亿,2004年超过70亿。其中“生化”类完成45亿。所谓的“生化”应是以粮食发酵、分离、提取工艺为主要生产过程的产业。如此庞大的企业和高额产值,解决相当部分城市就业难题,当然少不了交出利税和赞助。我想,在蚌埠主管领导心目中,环保局怎能和丰原同日而语。市政府无力恢复水淹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就由丰原以承债方式接建,设计日处理能力10万吨。二期投资9781万元,再建日处理10万吨污水系统。部分城市管网也由丰原公司出资布设。值得一提的是,丰原早几年就开始赞助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现在每年仍提供600多万元的经费。中国男篮就有了“丰原之队”的名称。尽管业界有争议,毕竟为民族体育发展作出了贡献。1994年后,淮河大规模治污,蚌埠柠檬酸厂成了淮河流域19家重点关停企业之一,迫使丰原寻找技术进步。据丰原集团提供的最新材料,集团现任董事长李荣杰“出山”了。直到1997年,“李荣杰董事长带领科研人员自主研究成功了‘玉米低温液化、清液发酵’技术,实现了生物发酵工程史上的一场革命”。“接着,丰原集团又把这项专利技术延伸应用到医药、淀粉糖、氨基酸、醇类、酵母、乳酸等生产领域,并获得巨大成功”。“丰原开始进入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尽管白纸黑字,用如此庄重的言辞介绍,我还是有点疑问:丰原集团“革命性”研究,“实现了生物发酵工程史上的一场革命”。但企业从早在1994年该关停的,到该项技术研究成功的1997年,其间丰原是在“关停”状态下研究,还是边污染边探索。我猜想应是后者。那么,现在仍有无数个“丰原”,它们早该“关停”,但仍在“探索”中,以至于用淮河污染和下游人民的牺牲为其“埋单”!这种状况,还不知道要延续多少年!
第三部分:暗访淮河——风风雨雨万里行走访“丰原”(2)
事后,我又从有关资料和新华社的一篇长篇通讯中找到线索:丰原在1994年到1997年的最初3年中,产值翻了13倍!“革命性工艺”没有出炉前,13倍的产值牺牲了多少环境代价,无人计算。而且,1994年的“丰原”在关闭之列。应关闭的企业产值3年翻了13倍,现在是常常被人称道的成就。可见污染法规执行弹性之巨大!
关于水污染问题,薛副总请来了另一位分管的女副总房晓萍,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又由“丰原生化”的生产部长陈修带领我们参观了规模宏大的污水处理系统。
在“丰原”,我们的确看到了投资巨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密布的管网、阀门,运行中的高浓度发酵废水的处理系统,巨大的沼气存储圆罐。从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我们看到了一股清澈的水流,伸手试过,还有30多度。我突发奇想,问是否可以开个大浴场,每天供应不用加温的热水。带领我们参观的陈部长说:“这还只是工业废水,洗澡不行,达不到这个水平。”
另一方面,这股细小的清流与“丰原”庞大的用水量相比,显得过于细小,让人不得不想象,是否还有其他的废水排出渠道。比如媒体经常曝光的伸在河中的地下管道,走出多少公里的暗道,等等。特别是想起前一天看到的比这股清流大得多的“黄流”,更加深了这种猜测。也许,我完全是用“莲花味精”之心,度“丰原生化”之腹了。后来多次到丰原明察暗访,发现有暗道等的可能性较小。据介绍,“丰原”的废物处理除玉米渣皮制作饲料出售外,高浓度废糖水分别于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建成了日处理COD含量为10000毫克升的废水2。2万吨系统。该系统用引进技术与自有技术设备相结合,实现丰原发酵废水的达标排放。“丰原”因此荣获“安徽省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在处理过程中每天产生的10万立方米沼气,还用作柠檬酸和糖类生产过程中制冷设备和一台4吨锅炉的能源。同时供给丰原集团食堂8000多名员工的食堂作为燃料。按“丰原”测算,“每年可实现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丰原”还有一部分高浓度氨、氮废水,公司在胜利西路边投资8900万元,建设年产20万吨的三元复合肥厂,年销售收入可超过2亿元,利税超过3000万元。我们在现场看到,该系统已在调试阶段。对于我们昨天看到的暗沟里的污水流,厂里的解释是三元复合肥厂调试所致。但材料显示三元复合肥厂用水应是高浓度氨、氮水,而昨天流出的“黄流”,主体应是高浓度废糖水。出了“丰原”,我们再去前一天看过的“黄流”暗道,果然没有污水流出,让我们心情舒坦许多。采访结束后,我还专门找出国家环保总局提供采访线索材料中点“丰原”名字的一段,“重点污染源”小标题下如此表述:“可重点采访莲花味精……安徽丰原集团……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及清洁生产情况。”可见,国家环保总局也没有把握,“丰原”等企业是在“污染”?“治理”?还是“清洁生产”?约一个月后,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我们的稿件提供的情况派出了专家和官员组成了暗访组。专家组与我们取得联系后重新到丰原集团明、暗排污口查看,再次发现丰原集团直排污水,致使丰原成为“标兵也排污”的例子。
不过,9月初中旬,我两次到丰原,多次夜里跑到丰原的排水口查看,的确没有发现丰原新的排污现象。这次到厂里采访,除见到上次接待过我们的薛总外,还见到了直爽的董事长李荣杰。李总拍着胸脯说:“我们的清洁生产环路实现闭合了,我们不会再排污。”仔细察看、了解,确实让人振奋:丰原在粮食深加工和发酵酿造行业率先实现了环保突破!遗憾的是,奇迹迟来了几个月,使我们在淮河报道中没有能够找到让人信服、有典型意义的“典型”。2004年9月份的两次采访是应新华社总社内参部门的要求而做的,其中有一篇我执笔的稿件作了记述,该文后转为公开材料。原文如下:
丰原集团实现“环保赚钱”告别向淮河排污新华社合肥电记者日前在安徽丰原集团采访了解到,这个曾因违法排污被媒体屡屡曝光、并被环境保护部门多次查处的大型酿造与粮食深加工企业,从2004年6月中旬起,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合经济体系”,实现了“环保赚钱”,彻底告别向淮河排污,从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三方面探索出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新路。丰原集团占据了安徽蚌埠西部半个城市。记者9月1日到3日,每天白天、夜里多次探访丰原集团的5个排污口,并用矿泉水瓶取样对比,看到排放出的工业废水一直保持清亮,没有异味。蚌埠市环保局向记者提供了省、市环保局自7月份以来的监测数据,该企业排放废水比行业标准还要低50%左右;丰原集团位于蚌埠市最为繁华的胜利西路边的污水处理厂,干脆把出水口改建为“透明式”:路人只要伸个头或掀起人行道边的盖子,都可以了解“丰原”排出的是什么样的水。丰原集团是近几年崛起的淮河流域最大的酿造、粮食加工和精细化工企业,现有职工1。8万人,形成年加工玉米180万吨、油料50万吨能力。集团下辖生化、药业、食品、油脂四大公司,其中丰原生化和丰原药业为A股上市公司。2003年集团实现销售42。1亿元,2004年销售可突破70亿元。由粮食加工的精细化工产品年出口2亿美元,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巨大的产能和酿造、粮食加工业特有的高排放、高污染特征,使丰原集团在淮河流域与莲花味精、双汇等大型企业一样被关注。
第三部分:暗访淮河——风风雨雨万里行走访“丰原”(3)
今年4月初,“中华环保世纪行”新华社采访组发现丰原有违法排污现象。6月初,国家环保总局专家对此进行了核实。因此,丰原集团再度成为媒体焦点,环境执法部门也给予严厉处罚。“我们在2004年6月中旬前都偶有违法排污现象。”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此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丰原集团前身是蚌埠柠檬酸厂,我国1994年大规模治理淮河水体污染时第一批要求关停的19家重点污染企业之一。为了获得企业再生权利,在无锡轻工学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