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198-中国式商道-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一个矛盾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解决得好不好,最终可能是一个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式商道》 为人之道放下架子偷师学艺

    古人有什么绝招,一般是不外传的,所以才有了“偷师”之说,一来表明绝招之珍稀,二来证明学艺之精诚。    
    现在生意场上,要学到真正的东西更是不易,这固然因为有宝贝的人通常都密而不宣,生意场上的激烈竞争更让人要多留几手,所以真正的绝招是不轻易示人的。更重要的是生意不同于武功,不是一招一式,多看几眼就可以模仿。生意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运作方式,由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就算师傅愿意教,其间的精髓也不是靠几次“经验交流”就能学到。    
    生意的精髓,非得你深入其中,去感悟、去体验,把那些师傅没有传授,或者无法讲清的本领学到,这便是偷师之“偷”。    
    如此看来,偷师也是件好事。但人都是有脸面的,当初还是个小徒弟时,可以忍受师傅的训斥,但是当你自己都成了师傅,受人尊敬了,再回过头去拜人为师,恐怕就有心理障碍,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有的人年轻时进步很快,年纪大了,又有了些成绩,便养尊处优,再难有所突破了。    
    人一辈子都需要学习,对志存高远的人来说,韬光养晦,虚怀若谷,甚为重要。话又说回来,若真能做到这一点,你又何愁没有登上绝顶,指点江山的那一天呢!


《中国式商道》 为人之道帮人打江山

    自古以来,帮别人打江山的人,自己是坐不成江山的,甚至享不成太平盛世的清福。    
    首先打江山是个漫长的过程,你要面对敌人的子弹,自己人内部的斗争,还要看你所追随的人运道如何,这一切会将大部分人淘汰出局。    
    就算你把身上的窟窿都补好了,你命大,熬到胜利那一天,也未必有好结果。“狡兔死,走狗烹”,即使不怕功高盖主,事业的转型也会选择新的人才、新的合作者。    
    不要以为国与国之间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像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一切外交辞令的背后,都有着深沉的利害因素。之所以同志加兄弟,是因为利益一致,之所以朋友变仇人,也是利益使然。这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在一个企业草创时期,不顾一切投身其中是不明智的。创业时期鱼龙混杂,困境重重,内耗不断,前途未卜,一个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拼杀出来,确立元老的身分,就像水中捞月,捞出来的可能性很小。与其把未来押在帮人打下江山,自己得一份厚赏上,不如现在就选一个已经成功的企业效力。    
    说到底,已经成功的企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竞争力更强,机制更完善,条件更优越,更能够重用和厚待人才。只要你相信自己是人才,在任何环境中都一定能得到赏识。    
    要么你自己创业,要么去一个成熟的企业做,如果因为自己能力差才去选择帮人创业,且不说不成功,就是成功了,你一样被清洗出局。


《中国式商道》 为人之道做信息的减法

    都知道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但信息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就像让你到百货商场去买一根针,结果很可能眼花缭乱,一无所获。    
    困于汪洋中的人反而渴死,多而无当的信息也可能弱化人的独立思想,让人的创造力衰退。    
    如果你是决策者,每天感到昏头胀脑、筋疲力尽,你能不能关掉电视,收起报纸,把可有可无的会议、谈判、应酬都删减一些?做做信息的减法,说不定让你的思维更清晰,决策更英明。至少可以让你精神更充沛一些,精力更集中一些,心态更平和一些,做事更踏实一些。    
    现代人的浮躁往往都与信息过多有关。知道太多,不仅增加选择的难度,而且失去自己的个性,来来往往摇摆不定,最后什么也做不好。    
    如果说古代的闭门造车是一种愚笨偏狭的做法,如今说不定却是可行之道。闭门造车,杜绝诱惑,造出的可能就是精品,价值连城。    
    创业不论早晚    
    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出名若是晚了,快乐也要打折。    
    出名趁早,创业也要趁早,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据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比香港整体创业率高出10多倍。可见年轻人创业是多么地符合潮流。    
    出名难,创业也难,从某种意义来说,创业的难度可能更大,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举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创业者都是像当年刘永好兄弟一样,手里只有一两千块钱,然后魔术似地长到了N个亿。“白手起家”确实是创业的一种模式,但那只是一种,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白手起家顺理成章。    
    现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渐渐成熟,财富已经相对集中,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再摸着石头过河,呛水的危险就大了。创业不再是个盲目的举动。    
    就说香港,那创业率超过30%的18至24岁的年轻人,从事的大多是个人服务、商业服务或创造性行业等。太年轻就没有资本,无论是金钱还是经验,都还没有积累。有些行业虽然门槛低,容易进入,谁都能做,但起点也低了,从长远的眼光看,未必对人生有利。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婚嫁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尤其是对旧时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决定她终身命运的一天,对于闯天下的男人来说,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    
    有的职业,你做了一年,就可以积累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和老板分庭抗礼。有的职业,你做了一辈子,还是那个样子,终点就是起点,没有多大区别。    
    职业并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它也是一种经历,一种经验,一种资源的积累。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旧时武林中人,只要拜谁为师,终身就为其门徒,生死都交给他了。手艺人也将拜师学艺看得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开始打杂,到最后出师,算得上艰苦卓绝。学成之后,一般也就从一而终了,很少改行,因而一个手艺人的命运绝对和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学习一门知识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人生有限,不允许你经常改道。而且你所学的那门技艺,所从事的那门行业,往往也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气质,要想改行,无异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那当然很难。    
    所以一开始选择事业的切入点很重要,虽然任何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并非所有机会都是为你准备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又被社会所认同的目标,成功才更有保证。    
    先到一流企业打工,是很多创业者的必由之路。到一流的企业,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那些典型的小企业没有经验,也没有训练。实际上,最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是在大企业组织中工作过5至8年的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经营管理方法,学会如何作现金流分析,如何搞好人员培训,如何委派工作并建立一个班子……强大的能力是在你开创企业之前5至10年的管理经验中取得的。如果你没有,你就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统计表明,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71%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资源都是来自企业创始人原来就职的企业。    
    经历也是一种资源,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拥有一种“年龄资产”,他们有着在职业生涯中累积起来的环境优势,有受人尊敬的专业声誉、经济上的自由度以及行业中的“知情人”地位。    
    创业不是赶早市,去得早就可能捡个便宜。也许开始得早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允许你多犯错误,跌倒了还有时间爬起来。但换个角度想,既然跌倒是难免的,为什么不在人家的企业里去多跌几次呢?把该跌的跤跌了,以后就走得顺了。创业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中国式商道》 为人之道大鱼沉底

    大鱼沉底    
    经常抛头露面的人,往往并不是大老板,大鱼沉底,真正的大老板也常常隐身幕后。当水面平静,水流正常,鱼们虾们自得其乐,一派秩序井然,大鱼也不动声色缓缓浮游,他并不需要猛烈的动作,只要让周边的生灵意识到他的存在,就足以让这一方水域带上他的个性色彩。    
    对于小鱼来说,在大鱼身边恰恰是安全的,因为你太小,还不足以构成他的食物,而别的鱼因为他的存在,不敢轻易靠近。大鱼其实并不贪食,他饱餐一顿就可以管很久,大部分时间他是很善良的,反而是那些比他小的鱼,需要不停地捕猎,不停地进食。    
    大鱼常常很安闲,只有当安全受到威胁,才浮出水面,打几个滚,搅得一片波浪滔天。而他的本意也并不是想要毁灭什么,只不过是做出一种姿态,显示一种力量而已。    
    所以大鱼掀起的风波并不可怕,真正的大老板,你和他打交道很安全,而那些二不挂五的角色,恰能置你于死地而后窜。    
    老总是操练出来的    
    皇帝上朝,为什么要坐在金銮殿上?去看看故宫就知道了,那么多重门,那么多道台阶,没有一棵树,两边全是太监,整整齐齐站着。如果你是大臣,你从那一道又一道的门中穿过,在那一双又一双威压的眼光下,小心地通过空旷的场院,你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当你终于走到殿下,迈过巨大的门槛,皇帝就坐在上面,他的服饰,他的宝座,他的奴仆,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你散布着威严,身在这样的氛围中,纵使你是再高傲的人,也由不得不诚徨诚恐,毕恭毕敬。    
    权威有时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是由权力本身以及权力周围的一切共同散发出来的。    
    权威不是天生的,就算很有才能的人,刚登上老总位置时,往往也不像老总。越大的官越是刻意包装,注意形象。会晤贵宾时,步子该迈几步,握手该伸成哪种角度,照像该坐在什么位置,头发是往前梳还是往后梳,都很有讲究。当老总越久,这些规矩就越熟练,以至成了自然。    
    气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各种因素造成。再大的官,当有人亲切地称呼他小名的时候,架子就不得不放下了,不知不觉卸了武装。老总的气质也不是自己一个人修炼出来的,而是周围的人渲染出来的,当你位卑言轻,对上级毕恭毕敬时,在人们眼中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当周围所有人都低眉顺眼,敬请你指示的时候,老总的气度自然就出来了。    
    老总并非生来就像老总,哪怕你确实胸有大志,身怀绝技,百分之百会成为老总,但在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之前,你也不会像一个老总。    
    当了老总,自然就像老总了。    
    有“威”还要有“信”    
    古时县大老爷开堂,惊堂木一响,人犯带上,两边吏卒齐吼“威武”,声震大堂,那人犯也就先自软了,哪里还敢刁蛮,接下去的审讯也就顺理成章。    
    没有威武,镇不住堂子,没有威武,也当不好老板。    
    所谓“威”,无非就是一种震慑力,让人畏惧,让人服从。那么震慑力从何而来呢?别人凭什么怕你,凭什么服从?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你能给人好处,也能给人坏处。打工仔之所以怕老板,因为饭碗是老板的,听老板的就吃得饱,不听老板的,饭碗就有可能砸掉。同样,下级为什么怕上级,因为下级的前途在上级手里,和上级作对,就算不给小鞋穿,至少没有好果子吃。    
    “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利害关系。一个下人,如果做了你许诺可以得到好处的事,却没有得到好处,或者做了你威胁会受到处罚的事,却没有受到处罚,他还凭什么听你的?    
    “威”和“信”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威必有信,有信才有威。    
    商鞅变法前,于国都南门立三丈之木,告曰,凡将此木移到北门者,得10金。百姓无人敢试。又将赏金提高,数度,直至50金,终于有人豁出去了,将木移至北门,果然得到50金。商鞅通过立木取信,使政府的威信得以树立,新政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古人到底要淳朴一些,现在的人进化了,头脑也复杂了,信一但失去,要重新建立,可不是立根木头就能解决的。    
    权力的运用,最根本的就是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但是,无论奖惩,如果经常都不能兑现,也就成了儿戏,你再声嘶力竭,又有谁会认真去听呢?一个人逞一时之威容易,但要保持长久的权威,必须有信用的保证,有威有信,才是威信,有威信,权威才有深厚的根基。    
    再大的老板,再大的权力,都必须取信于人,商业的成功,还是要从为人做起。    
    掌权犹如掌秤    
    权是什么?古时指秤锤。可想而知,掌握着秤锤,也就是掌握着标准,说你重你就重,说你轻你就轻,掌权者就是掌秤的人。    
    人要能够掌秤,一是要手中有秤,二是要会使秤。    
    手中有秤,或家传,或自己置办,都是投资所得,都是努了力的。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想办法得到一杆秤。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可以说,凡是手中有秤的人,必然都有来头。    
    老板之所以为老板,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资源,不服气是不行的,你总得要从老板锅里舀饭,不是从这口锅,就是从那口锅,实质都一样。吃了他的饭,你就得服从他的标准,按他要求的做。    
    但老板并不能乱要求,因为权不是凭空而降,也不会永垂不朽。    
    有些人自以为有秤在手,就可以为所欲为,自然是很愚蠢的。天下有秤的人不止你一个,你不让人家好好活,人家也不会在一杆秤上吊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