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武英雄时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此见帝天姿本高,从前浮念,至是扫灭,而真见特达乃如此,汉祚之所以未艾欤!”汉王朝的统治之所以又能够继续,实在是因为他“所见卓然,断不他属”,即判断的准确和执行的果断。


第三部分御史大夫桑弘羊

    汉武帝临终时嘱托辅佐新主的另一位重臣桑弘羊,早已是著名的理财名臣。    
    汉景帝四年(前153),桑弘羊出生在洛阳的一个商人家庭中。他任侍中长达26年。后来出任大农丞,制定和执行算缗告缗政策,又建议整顿币制,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    
    汉武帝时代由中央铸作的五铢钱,成为中国古代最稳定的通行年代最长久的币种。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提升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并且代理大农令,承担了总管国家财政经济的重任。天汉元年(前100),桑弘羊被正式任命为大司农。在代理大农令到任大司农这一期间,他制定和推行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类专卖等重要的经济政策。    
    桑弘羊主持推行的史称“均输”的制度,对于汉武帝时代的经济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专制国家在官营运输组织方面的弊病,曾经成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直接导因。西汉人回顾秦史,往往重视秦王朝组织长途运输对民众造成的沉重负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甚至说,正是因为“道路死者相望”,于是“天下始畔秦也”,天下民众才奋起反抗秦的暴政。    
    西汉王朝建立之后,依然继承了秦的这一弊政。年代为汉景帝四年(前153)的湖北江陵10号汉墓,出土了记载当利里正月至三月算钱账目的木牍。木牍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仅所谓“给转费”一项,就高达每月定算的3652%。据《汉书·枚乘传》保留的资料,当时中央政府和各诸侯国的官营运输行为,“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为满足汉王朝统治中枢需求的由东而西的粮食运输,“陆行不绝,水行满河”。汉武帝时代对西南夷和北边的经营,也使民众承受了沉重的运输负担。运输费用的支出,致使府库空虚。到了桑弘羊推行均输制度之前,甚至已经出现了天下赋输有时不能抵偿运输费用的严重局面。    
    均输法,就是大农向若干郡国派遣均输官,进行官营运输业的经营,改进调整以全国为规模的运输调度,扭转了以往重复运输、过远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所导致的天下赋输运费甚至超过货物所值的现象。汉武帝元鼎年间,河渭漕运粮食四百万石,再加上官府自行购买谷物,方能够满足需求,在桑弘羊以均输法调整运输政策以后,元封年间,关东漕运的运输量增加到岁六百万石。六百万石粟,按照汉代一车载25斛的运载规格,用车可达24万辆次。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促使财政形势也大大改观。    
    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均输》章,其中的算题,反映了当时官营运输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制定详密计划分派运量、调度运力,并且严格规定运输行程的情形。    
    平准法,就是由大农在京师设平准官,进行官营商业的管理,平抑物价,调剂供需,节制市场。    
    均输法和平准法的制定和推行,体现出西汉王朝的国家经济管理水平有了飞跃的进步。    
    汉武帝的有关经济政策,在当时曾经引起过激烈的争议。反对派指责这些经济政策是导致民间疾苦的主要原因,呼吁予以废止。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曾经作为汉武帝经济改革实际主持者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推举到中央任职的“贤良”、“文学”就有关施政方向进行辩论。“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均输官等新经济政策,以为这些政策的实质是“与民争利”,桑弘羊等仍然坚持汉武帝时代的经济原则,认为兴盐铁、置均输,扩大了政府的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济保证,同时,这些经济改革的形式,也有益于民生。他说,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和均输,都是万民所拥护并且从中得到利益的制度,如果罢除,则不利于国家和社会。    
    “贤良”、“文学”之议,对于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原则,以维持安定局面,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们对取消盐铁、均输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没有被西汉政府采纳。    
    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作“盐铁会议”。汉宣帝时一个叫桓宽的官员根据盐铁会议的“议文”,也就是今天通常所说的“会议记录”,整理成一部专书,这就是著名的《盐铁论》。    
    盐铁会议的第二年,也就是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的九月,在汉王朝皇族内部发生了一次争夺帝位的激烈斗争。    
    燕王刘旦年长于刘弗陵,有争夺最高权力的野心。他和上官桀父子勾结,企图除掉霍光,废汉昭帝,取得帝位。桑弘羊因政见不合,也对霍光不满,于是参与了燕王的地下活动。然而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的阴谋败露,刘旦自杀,上官桀父子被处死。桑弘羊据说参与上官桀谋反,也被诛灭。    
    桑弘羊被处死时,年74岁。


第三部分童话“金屋藏娇”

    生活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童话“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的著名故事,最早见于《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说胶东王刘彻几岁的时候,姑姑长公主刘嫖把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想娶媳妇吗?又指着身边一百多名女官和宫女一一询问,刘彻都说不要。又指着自己的女儿说:娶阿娇好不好?刘彻说:好!如果真的能够娶阿娇作媳妇的话,我愿意造一座金房子让她住。    
    长公主于是反复央求汉景帝,终于说服了他,使得刘彻和阿娇得以成婚。    
    后来,因为汉武帝阿娇故事,“金屋”成为富贵和情爱的象征。《隋书·列女传》说贵族女子生活形式,就包括“坐金屋,乘玉辇”。《旧唐书·音乐志》里的皇家庙堂乐章,有“瑶台荐祉,金屋延祥”的句子,《贞观政要》里说:“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金屋”和“瑶台”相对应。唐代诗人宋之问有“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的诗句,“宝席”与“金屋”对仗。宋人文同《王昭君》诗写道:“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明代孟称舜《娇红记·会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感叹:“蓦遇着这金屋娇娘,蓦遇着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一篇,又有如下的文字:“相府请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以当金屋之选。”看来,无论对于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金屋”都代表着一种生活理想,似乎这“金屋子”中所收贮的,全是美好。    
    其实,对于后宫女子来说,“金屋”所深藏的,往往是情感的悲剧。“内庭”人们迷信的“金屋宠”,有多少可以实现?又有多少可以长久?    
    这位阿娇,史书上称为“陈皇后”,后来被汉武帝冷落,在后宫幽哀地独居。    
    电视剧《汉武大帝》告诉我们的,似乎是阿娇有些简单化的不免过分的表演所显示的骄横无理,导致了刘彻与她感情不能相合。剧中双方厮打的场面,和村野男女也差不多。其实,历史的真实情形,也许是相当复杂的。    
    李白《妾薄命》写道:“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对于阿娇的命运,有生动的描述。同时也揭示了富贵和情感的复杂关系,蕴涵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句,其实体现了认识古来性别关系的一种真知。    
    《汉书·外戚传上》记载,这位陈皇后在卫子夫出现之后,多次寻死觅活,致使汉武帝愤怒,这就是李白诗句中说的“妒深情却疏”。后来她又信用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用巫术诅咒汉武帝喜欢的后宫女子。事情败露后,楚服被处死,枭首于市。汉武帝宣布废去陈阿娇“皇后”称号,命令她退居长门宫。李白“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诗句,说汉武帝和她恩情已绝。    
    据说阿娇住到长门宫之后,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作得好,于是送上黄金百斤,请他写一篇解愁之辞。相如为她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心生伤感,于是又得亲幸。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诗句叙说了这一故事:“阿娇盼美目,阿娇贮金屋。金屋瑶华春未老,长门一夜生秋草。蜀才人,金百斤,受金为我赋《长门》。《长门》写春愁,君王见之为伤秋。临邛沟水东西流,不知悲妇悲白头。”宋人范浚《读长门赋》诗也写道:“阿娇负恃颜姝好,那知汉帝恩难保。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自怜身世等前鱼,旧宠全移卫子夫。独夜不眠香草枕,东箱斜月上金铺。晓惊永巷车音近,失喜疑君枉瑶轸。临风望幸立多时,却是轻雷声隐隐。年年织女会牵牛,百子池边侍宴游。自从一落离宫后,无复穿针更上楼。人言消渴临邛客,天下工文专大册。黄金取酒奉文君,冀悟君王赐颜色。赋成果得大家怜,凤觜煎胶续断弦。不似昭君离汉土,一生埋没犬羊天。”其实,长门怨妇复得亲幸,“凤觜煎胶续断弦”,只是一种妄想。还是宋人王恽的《当熊词》说得好:“大笑陈妃望幸心,千金空买《长门》怨。”    
    南朝梁柳恽《长门怨》诗:“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又费昶《长门怨》诗:“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同样是“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的意思,也都说君王情感的变化,已经覆水难收。李白又有《长门怨二首》:“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从“金屋”到“长门”,一个女人以帝王专爱为惟一寄托的情感旅程,真的是太短暂了。    
    回顾历史上帝王的情感生活,所谓“金屋藏娇”故事,可以说不过只是“抱置膝上”的小儿的童话罢了。    
    不过,阿娇也算是个幸运的女人。除了曾经享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的得意而外,她的命运凝结成“长门怨”三个字,受到历代文士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许许多多的诗人骚客都有命题《长门怨》的作品。如僧皎然“春风日日闭长门,揺荡春心似梦魂”,刘长卿“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陆游“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泪如洗”,岳珂“宫车辘辘春雷晓,明星初荧绿云扰;增成丙舍争迎銮,惟有长门闭花鸟”等等,都以凄切笔调,表露了对长门宫主人深深的同情。当然,有些诗句,也借“长门”以为寓托,发抒着作者自己怀志不遇、怀才不遇的幽怨。


第三部分情爱的幻境:方士为致夫人魂魄

    据《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述,汉武帝时代相继有好几位方士介入了这位帝王的生活,在宫廷有活跃的表演。如齐人少翁曾经以方术见汉武帝,在对他所实施的直接的影响中,竟然涉及后宫情爱关系。    
    司马迁写道,元狩二年(前121),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汉武帝。汉武帝所幸的王夫人去世,少翁以方术于夜间重现王夫人风貌,汉武帝自帷中望见。于是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    
    少翁不久有骗局被直接揭穿,被处死。    
    文成将军少翁为汉武帝以方术夜致王夫人的故事,《史记·孝武本纪》裴骃《集解》引桓谭《新论》说:“武帝有所爱幸王夫人,窈窕好容,质性缳佞。”    
    《北堂书钞》卷一三二引桓谭《新论》是这样说的:    
    武帝所幸王夫人死,帝痛惜之。方士李少君言能致其魂魄,乃夜设烛张幄,令帝居于它帐中,遥望见好女似夫人。    
    说汉武帝爱幸的王夫人去世,武帝深心痛惜。方士李少君自称能够让她的魂魄归复,于是夜间设灯烛,张帷幄,请汉武帝在另一个帐中遥望,果然看到美女,一如王夫人样态。    
    方术的谎言自然不足信。方士玩的把戏,是使用魔术,让汉武帝进入了感觉的幻境?还是以另外的美女,进行了以王夫人为角色的演出?    
    这种所谓使怀念亡人者“遥望见好女似夫人”的情形,有人说,这是他们又一次生死离别,不过帷帐里出现的并不是有血有肉的夫人,可能不过是模拟她的体态容貌而投射的幻影。方士为汉武帝夜致亡故佳人,很可能是使用了某种催眠术或致幻术。宋兆麟《巫与巫术》提到,台湾地区的巫者,据说可以使用类似的法术,“把被作术者的妇女,用某种神力领到阴间,即进入催眠状态,让她看见已故亲人死后的生活,或者看到活人在阴间的灵魂”。“仫佬族有些思念亡妻和情人的男子,多请女巫把她们的亡灵请回来”,亡灵甚至可以“与求神的男子互相对歌,倾吐衷情”。    
    人类学考察提供的资料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例如,科里亚克族的萨满食用致幻毒蘑菇之后,进入神志昏乱状态,可以和幻觉中的人对话。    
    我们现在不能判定少翁对汉武帝施行巫术“以方盖夜致王夫人”的具体技术细节,但是可以推测其基本手法,应当与后世巫术的方式基本类同,或者存在着某种承继关系。


第三部分汉武帝的女人们

    明人王世贞《忆昔》诗有这样的诗句:“更忆南巡汉武皇,楼船车马郁相望。轻裘鄠杜张公子,挟瑟邯郸吕氏倡。秋净旌旗营细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