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造宏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界经常嘲讽这种会议为“大拜拜”,因为言不及义的场面话就占去大半时间,很多人不是半途退席,就是心不在焉。但不管他人发言内容如何,施振荣一贯的态度都是认真听,也尽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就是因为专心,他总是可以从听来无奇的意见当中得到收获。他曾说:“就算别人的意见都不可取,起码也能学到如何避免犯相同的毛病,否则呆坐着也是浪费时间。”    
    事实上,参加会议是他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些年,他常受邀到海外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但他讲完之后必定留下来听其他专家的演说。对他来说,这不仅可以增加宏碁的曝光度,也是宝贵的进修机会。在台湾,他对外演讲的机会也很多,但很少背讲稿;他喜欢以问答方式进行,一方面是为了给发问者特殊的问题提供意见,更重要的是,这是他脑筋“练功”的好时机。    
    这些当然不是他“上了年纪”以后才养成的习惯,追本溯源,幼年的成长环境,对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施振荣三岁丧父,孤儿寡母在大家族当中处境原就艰难,婆婆年轻时候相貌娟秀,街坊邻居更是闲话不断。他没有与环境对抗的条件,于是学会倾听与观察。他看到母亲长年吃素,辛苦独力经营小杂货铺,让他衣食无虞,便下决心和母亲一样有毅力;虽然他也看到长辈插队、贪小便宜,却没有有样学样,还从中思考到别人也一样难免会贪图方便,便懂得包容他人犯错。    
    爷爷非常疼爱施振荣,常常带着他到鹿港龙山寺去和老朋友聊天,小家伙总是兴致盎然地在一旁,听着老人家谈论谁收不回账,谁又有独到经营手法,脑海里联想到母亲坚持不二价与不赊账的原则。施振荣发现母亲从不串门子、道人是非,这让她在亲族与邻里间维持着相当好的人际关系,客人也就乐意上门。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他也开始对生意有些概念。    
    上小学的时候,施振荣偷着抽过烟,但第一口就呛着了;初中偷着赌过钱,但在一次看同学赌钱的时候,被老师逮到了(还好当时只是旁观)。他觉得抽烟、赌博的滋味并不好受,往后就连碰也没碰过了。    
    渐露管理才干    
    我想,幼年时期片片段段的琐事,对施振荣并不见得都立即产生影响,但却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反刍,形成了他的人格特质。    
    施振荣有些性格和婆婆非常相像。例如,婆婆不认同“年轻寡妇一定会改嫁”,而施振荣不相信“念医科才有前途”,母子俩对偏执的世俗观念都有不同的观点,对于自己认定的价值观都非常执著。但是他们的叛逆与执著,却不是时下流行“举白布条”式的抗争,而是想出方法、做出成果以兹证明。施振荣的“反向思考”哲学大约也是由此开始形成的。    
    施振荣日后的生涯,可以说就是这些特质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我的观察中,施振荣原本内向的性格,在大学时代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交大搞社团活动的经历,让他交了很多朋友,也开始建立自信,这当然对于日后的创业很有帮助。但是,就他的经营能力而言,更大的成长,是来自于就业期间的学习。    
    他前后在环宇和荣泰两家公司服务过。在环宇的时间不过一年多,但却是他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从研发工程师变成生产部门主任。当时与他共事、后来和我们一起创办宏碁的林家和形容施振荣:“他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整个人架势就不一样了。”    
    他的改变当然不只限于衣着。因为我大学念的是企业管理,于是,他就向我借了一本有关企业管理的教科书,读完之后走马上任,配合着他待人谦和的个性,将几百人的工厂管理得有板有眼。因此,他才有机会被老板的儿子挖走,参与荣泰电子的创立。    
    我常想,施振荣虽然沉默寡言,但却总有一套让别人注意到他长处的方法。    
    施振荣在荣泰的成长,比环宇时期更大。当时,除了外销和财务之外,其他部门都由他负责,因此得到多方面的经营历练。而且,荣泰的老板林森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作风开明,两人年纪相当,对管理有许多地方看法一致,施振荣从林森那里学到不少观念,公司也经营得很顺利。    
    当时,老板曾给他若干技术股(但我们始终不清楚数量有多少),另外也邀请施振荣出钱入股,但是我们都不愿意,一方面是没钱,一方面是公司并没有提供透明化的财务结构,实在没有信心投资。这原本是件小事,但却对日后宏碁的管理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困境中成长    
    宏碁在创立的第三年推动员工入股制度。由于过去的亲身经验,我们体会到要让员工有信心入股,财务透明化是第一要务。我们设计了一套制度,包括每季公布财务报表,以净值作为买回离职员工股票的价格等,因此,在宏碁电脑股票上市之前,内部就已经有公平的交易市场。    
    其实,宏碁从创立第一天开始,财务就是公开的。因为公司当时只有11个人,会计账本放在桌上,谁都看得见。而我们也一直认为员工理所当然有权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财务公开的做法,刚开始的确为我们带来一些困扰。例如,有一位业务人员发现我们代理发展系统的毛利较高,就把业务推展困难的责任,归咎于我们定价太高。事实上,这产品毛利高是因为售后服务成本较高。然而,我们并没有从此把会计账本藏起来,而是去和员工沟通清楚。


前言第4节 我的伙伴施振荣(2)

    除了财务透明化之外,我们也想到,同仁也会和我们当年一样没钱入股,怎么办?那就由我们私人来贴钱吧!    
    早期,因为有股东撤股,我们就买下这部分股权,推动员工入股的时候,打八折卖给公司,公司再打对折卖给员工,差价由我们补足。就这样,宏碁的员工入股制跨出了第一步。后来,员工入股的范围越来越广,除了按月从薪水中扣除之外,有些员工缺钱,我们私下借给他们;员工质押股票向银行贷款,当额度不足必须补足质押额度时,我们也借股票给员工。    
    那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很单纯,要让员工愿意一起打拼,当然要先满足他们的需求,何况我们又曾经历没钱的日子,可以体会也愿意帮忙解决员工的难处。怎么也想不到,这套制度竟然就这么一路扩大,变成宏碁日后“当地股权过半”的国际化模式。    
    今天回想起来,施振荣对于事业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什么伟大的雄心,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从解决问题中成长,然后继续发展、继续突破,自然他的经营能力也越来越得到提升。    
    尊重人性,激发潜能    
    施振荣任职荣泰的时候,虽然没有出钱投资,但是始终非常尽心,即使在后来荣泰的财务被关联企业拖垮的阶段,他的态度都没有变。毕竟他经历了这家公司从无到有的历程,对公司感情非常深厚。他在本书中提到,在荣泰发生财务危机时,他曾经去请陈茂榜(声宝公司创办人)帮忙,但很少人知道,在请求被拒绝后,施振荣曾伤心落泪。    
    就这样,施振荣不得不出来创业。之所以说“不得不”,是我猜想(因为他从来没告诉我)他已经当到副总,又刚当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大概觉得出去找工作面子挂不住,况且,那年头台湾也不兴“猎头公司”。另一方面,他非常看好微处理器的发展潜力,但是那时台湾几乎没有公司从事这个行业,于是,只好自己下海创业了。    
    宏碁创立之后,我也开始身兼家庭主妇与公司主管双重角色。    
    在施振荣的理念里,人性本善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部分原因是个性使然,部分则源自于以前曾经被老板怀疑过的体验,所以就将心比心,从自己信任员工做起;他相信,当员工被尊重、被授权的时候,就会将潜力发挥出来。    
    这一点,他还真不是光说不练。施振荣对员工一向客气,有时候我对员工提出比较直率的问题时,他会非常不高兴地怪我:“没当过员工,不懂得员工的心情。”    
    很快地,我也发现授权真是有很大的成效。    
    开会时,施振荣通常不会先发言,而是先让下属充分表达意见之后,才提出他的看法,有时,他和下属的想法并不相同,但如果下属坚持按照自己的方案,他会尊重下属,让他们去试。下属会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分外努力去印证自己的看法,下属独立自主的责任感也因此从中培养出来。特别是新进员工,总会有些顾忌,放不开,但当主管愿意主动授权给他们之后,胆子一大,能力就施展出来了。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每一回都喜欢施振荣的授权风格,有些人就是喜欢主管帮他出主意。有时候,下属之间意见相左,而施振荣向来不愿在自己还未全盘了解之前妄下结论,便会让下属先自行协调,因此有些人抱怨他不够决断。但他的想法是,事事帮下属做决策,下属会养成依赖的习惯,做错了就把责任往上推,做对了也不知所以,经验无法累积,成长也相对有限。    
    人人平等,不享特权    
    就因为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宏碁也有少数主管不能完全做到尊重下属,施振荣也不能强迫他们,但是他非常积极地带头示范。    
    有一次,有一个财务人员跑来告诉我,施振荣签报的差旅费有部分不合乎制度规定,但是又不敢退回给他。我将这件事告诉施振荣,他理所当然地说:“应该退啊,为什么不敢?”    
    后来,有一位关联企业的副总也发生同样的情形,但是当财务人员退件给他的时候,他相当不悦:“难道副总经理连这点权力都没有?”当财务人员告诉他,施先生都二话不说接受退件时,这位主管也只好接受。    
    施振荣非常在意员工的感受,也很悉心去体察。举例来说,由于他兼任多家关联企业的董事长,于是就制定一个原则:兼职的董事长薪水与员工入股额度不能高于总经理,他一向认为总经理才是对公司贡献最大的人(专职董事长又另当别论)。有一段时间,扬智科技由我兼任董事长,当施振荣发现扬智给我的分红额度多过总经理时,便责怪我:“怎么可以这样!”    
    因为工作忙,我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后来我把多的额度还给公司,总经理还一再向我道谢。    
    近两年,有家关联企业在计算分红奖金时,经营团队产生分歧,总经理马上主动把自己的部分拿出来分给大家,平息这场争执,这位总经理私下告诉我:“我自己拿少一点没关系,大家满意就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怎能不心存感激?    
    包容不同的声音    
    因为宏碁的授权管理,员工对公司的决策介入很深,所以难免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施振荣很能包容员工提出不同的意见,当少数有异议的员工被其他人“围剿”时,他还会劝大家:“公司能有不同的声音是件好事。”有人就戏称他是“刻意容忍异己”。    
    也因为这个风气的养成,施振荣在面对员工的挑战时,就必须以沟通、说服来代替命令,他只好又开始“脑力运动”,想出好的表达方式来响应员工。这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他的表达能力与日俱增,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推广成员工的共识;第二,想出让公司更进步的策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宏碁将组织改成分散式多利润中心。    
    在此之前,总部对转投资事业的股权比例都相当高,因此关联企业的收益也都是统筹分配,但是,因为关联企业的表现互有高低,于是获利状况较好的明(现已更名为明基)就坚持要分家,不吃大锅饭。这个主张出现之后,有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很不以为然,因为每一家公司都是有起有落,为什么钱赚得少的时候不提分家,赚多了就要分家?    
    站在公司领导人的角度,施振荣是可以采取强势拒绝的做法,但是他觉得伙伴会这样想,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让表现好的公司和表现不好的公司齐头分享利润,也不公平,所以就发展出各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利润的架构。这个做法,最初是为了解决利润分配的争执,后来却因此促进了各事业单位的经营绩效,并且奠定了宏碁主从架构的基础。    
    根据宏碁人事部门的调查,宏碁员工的民主意识非常高,不喜欢干涉别人,也不喜欢被管。开会时,就有主管嚷着:“我们要跳脱施振荣的框框。”我对他说:“好极了,提出来大家讨论!”其实施振荣自己也不希望公司有框框存在,因为员工的自主性这么高,强迫大家变成一个样子,真的一点也不好。


前言第5节 我的伙伴施振荣(3)

    在公司,施振荣常常故意和我唱反调,他说:“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员工敢向你直言。”虽然如此,他对我负责的工作,同样也更多地授权。    
    例如,我们几位创办人合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由我担任负责人。有一次伙伴们开会,却单找施振荣而不找我,事后,我问参加会议的同仁:“施振荣有没有把我卖了?”同仁说:“没有。他说:‘你们找我没用啊,公司负责人又不是我。’”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公司内部大力推动经营合理化、降低成本,难免盯上他直属部门的同仁,让他产生许多困扰,他曾抱怨:“被你盯上的人,不死也只剩半条命。”虽然如此,他还是很支持我。原因有两个:第一,在整顿其他部门之前,我已经先整顿我自己的部门,并有具体的成绩;第二,当时公司陷入困境,非整顿不可。    
    这段时间,大概也是施振荣最苦恼的岁月。    
    坚信人性本善的代价    
    从我的角度来看,施振荣并不是没有缺点,例如,他有时候太相信人性本善。对于多年共事、有共同企业文化的同仁来说,相信人性本善是对的;但购并而来的公司并未经如此企业文化的熏陶,授权太快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