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488-新职业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这样的欲望存在于并且一直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侍者、车夫、艺术家、妓女、贪官、士兵、贵族、十字军战士、赌徒、乞丐均不例外。可以说,尘世中的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所有的人,不管其实现这种欲望的客观可能性如何,全都具有这种欲望。在学习文化史的入门课中就应当告诉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这种素朴看法必须扔得一干二净。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天职观”弘扬的是“尽力省钱”的精神。不仅赚取财富是天职,消费财富也是天职,所以要把消费财富行为神圣化、圣洁化,绝不能用人的恶行来败坏它、玷污它。现代职业精神要求人克制禁欲、抵制诱惑、俭省节约、禁止对财富毫无约束的挥霍,而把财富运用在扩大再生产、用在有益社会的事情上。如此才能真正推动个人的成功和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    
    现实社会中,由于投机取巧、不法牟利成为并不少见的现象,使很多职业人士看不起自律节俭、正直理性等精神对财富的正面意义,我接触的很多公司雇员,一张口问的就是如何迅速发财、有无成功的捷径?而对自己每月的薪资一点儿也不珍视,觉得靠打工得来的这点钱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一种脚踏实地、克制简朴的职业精神很难觅到。实际上,从英美资本主义的最初发展中,我们看到:任何无节制的享乐纵情、不受约束的挥霍花销,都会驱使人舍弃职守,堕落贫穷,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正是兴旺发达的征兆。正是这种与禁欲携手的职业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缺乏和期待建立的工商文明内涵。    
    “尽力挣钱、尽力省钱、尽力捐钱”是个整体,而最后一项是职业人士财富观的升华和终极目的。我在北京朝阳区认识一个海归的商人团体,成员来自北京建筑、网络、文化、医药、物流、花卉等各个行业。他们不断地进行一些社会捐助项目。位于北京清河的新世纪学校,是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有500多学生,但由于缺乏经费,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学生们在夏热冬冷的铁皮房中拥挤地上课,老师们的工资好几个月发不出来。这个海归商人团体知道消息后开始了积极的援助活动,组织海内外的职业人士去探访该校,让社会来关注该校,并在该校内外进行了几次捐款,给这个学校一定的补给。他们的行为为职业和财富提供了更加高尚的意义,让我们明白了职业、财富与永恒的爱的紧密关系。


《新职业观》 第三部分尽力挣钱、尽力省钱、尽力捐钱(2)

    现代职业精神兴起的美国建国时代,职业人士们非常乐于捐助,1831年,法国学者、《论美国的民主》作者托克维尔访问美国,发现:“如果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每个人都抢着去帮助伤员;如果大灾难突然降临某个家庭,上千个素昧平生的人会立刻打开自己的钱袋,小笔的但多不胜数的捐款源源流进,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天职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去南方一些地区,当地人一见面就说:“我们这里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文化很落后,很多人没文化。”我说:“这种局面只要一代人就可以改观,你们不要拿钱去盖祖坟、包二奶、三奶,而多盖一些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研机构,闻名世界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是在民众捐献的公共机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只有现代职业观才能带动一个地区文明的进步。    
    企业不仅是个盈利机构,它还是担当社会责任的公民,所以“企业公民”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国内的很多企业给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毒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侵犯劳动权利等恶劣效果,引发了众多导致冲突的恶性事件,没有担当正面的社会责任。摩托罗拉中国公司2004年给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一大笔捐款,IBM在其公司将一年帮助多少残疾人就业作为公司的重大事件来描述。国外大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美好形象应该让中国企业觉醒并效法。    
    不仅企业要担当社会责任,雇员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一次青岛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潍坊御华包装公司的员工代表讲了一件小事:2004年秋天,工厂周围的麦地刚刚收割,不料突然刮起了台风,风雨交加,看着农田里的农民惊慌失措、悲伤无奈的表情时,工厂里面没有任务的员工纷纷自觉地冲到麦地里,帮助农民搬运粮食,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搏斗和奋战,粮食基本上安全转移,员工们的全身却几乎都湿透了,但他们的心灵深处感到了欢欣和喜悦。他们的确在做着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不要认为,只有等到你有足够的家产和财富之后才有机会享受助人之乐,财富只是捐助的一部分,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时间、智慧和服务来援助他人。国外有一个年轻职员在街道散步时,突然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身上散发着难闻气味的人排着长队,等着进入一间煮汤的厨房。正当他准备加快脚步离开的时候,他向那间厨房里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却发现里面全是像他一样的白领,他们正为等在门口的人做饭。他花了十几分钟了解到这是一个流浪者赈济所。于是从那天开始,他成为厨房中的一员,而且乐此不疲。他的同事曾拿此事来取笑,但当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个场面之后,也参与了进来。在一年的时间里,那间小小的厨房挤满了20多个曾经取笑过他的同事。    
    我们也许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可以从小事上付出大爱。你也可以在生活的社区和介入的公共场所做起,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帮助别人,让年轻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知道作为一个文明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意识和行为。在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上班和赚钱的机器,而是与这个社区、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息息相关的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不再孤独,不再感到荒谬与无聊。我们感到生命的充实和完满。


《新职业观》 第三部分家庭第一,工作第二(1)

    家庭与职业的关系问题是职业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也是多年来职业观教育忽视甚至漠视的问题。我国的企业老板,大多鼓励一种为工作而不顾家庭的献身精神,而雇员自己,也觉得敬业的标志之一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至于妻子、孩子以及整个家庭敷衍对待一下就可以了,他们遵循一种“工作第一,家庭第二”的职业观。    
    我们看到在大城市中,离婚率居高不下。据2005年6月15日的《竞报》报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专家唐灿发布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据2003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02年北京市的离婚总数为38 756对,当年户籍人口为11363万,粗离婚率达到682‰;当年的结婚对数为76 136对,由此计算离结率高达5090%。也就是说,这一年平均每天不到两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北京市的离婚率已经成为全国最高。唐灿的这份报告还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离婚水平已超过邻国日本和韩国,与新加坡同属亚洲离婚率较高的国家。而据2005年8月2日的《北京晚报》报道: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琪介绍,目前国内城市离婚率居高不下,有关统计显示,城市离婚率是4∶1,城市中心地带达到3∶1的比率,就是说三四个家庭里就有一对夫妇离婚。    
    通过这些报道,我们看到职业人士中的离婚现象何等普遍,有一段时间,人们互相见面,甚至把“你离了吗”作为口头禅。离婚不是儿戏,它对一个人心灵的伤害和生命的撞击是非常惨重的。至于白领中的大龄青年,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职业人士,大学毕业后一心扑在工作上,30多岁甚至40多岁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在我们周围,把家庭摆在工作上面的职业人士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就导致众多婚姻、家庭问题的出现。而家庭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情绪、影响了工作所要完成的人生真正价值——生命本身。    
    上文提到的温州年轻企业家王均瑶,38岁就英年早逝。他除了每天工作将近18个小时应付均瑶集团内外事务外,还兼任12个社会职务。他留给自己及家人的时间太少,以至于没有时间去逛商场或娱乐,偶尔得以带孩子去必胜客排一小时队,就觉得是“找到了做人的乐趣”。这样一个成功人士,他的生命却如此的残缺不全、他的生活如此的失去平衡而且无序,他得不治之症也是必然而非偶然的。    
    我有个朋友做过一个调查,说中美企业家如果同时出席宴会,美国企业家大多数是成双成对,而中国企业家大多数却是单身出席。原因何在,很多职业成功人士的家庭成问题:或者离了婚,或者在分居,或者包了二奶,家庭不再和睦,各自心猿意马,子女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扪心自问,要这样的“成功”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它带来的是你家庭婚姻和整个生命的大失败。    
    家庭是造物主给每个人安排的最重要的依靠团体,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原细胞,没有了这个细胞,整个社会肯定会陷入紊乱无序的状态。青年一代是最易受叛逆和反传统思想影响的人,但一个拥有成熟个性的人深知,那些否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的言论和行为,完全违背了人性和社会的规律,只能将众多的人推入到孤苦无援、混乱颠倒的悖逆境地。在工作中,如果没有处理好家庭问题,那么你的整个生命就不完善和完整。你的工作状态、工作心态就会受到影响,“后院起火”,是最容易导致全军覆没的。    
    在美国管理咨询大师肯尼斯•;梅杰所著的《舵手》一书中,其中一章叫“杰克的可怕危机:价值观迷失的后果”。杰克是这家公司的COO,他认同并实践着公司的大多数价值观,但他对“一些同样重要的价值观熟视无睹,比如,家庭”。杰克在书中说道:“我已经陷于个人的投资和交易之中,忙于经营一些‘大概念’的启动投资。晚上几乎不回家。我在家时,也一直在电脑上工作到凌晨。结果,我不仅一直迟迟才到办公室,而且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最近如何。都记不起来上一次和妻子琳恩的亲密谈话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更记不起来何时曾和她度过一次浪漫之夜。”    
    如此的状态,使杰克的妻子在他准备改正的时候却提出了离婚。他后悔不迭,工作和生活连同整个生命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再也没有精神和能力担当COO的职责了。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个IT公司,有个部门经理非常主张“一夫多妻制”,而且也积极实践、天天忙着拈花惹草。虽然他的家庭由于妻子的温顺还算稳定,但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天迟迟上班、工作时心不在焉,甚至精神恍惚。最后由于不能胜任工作,他悄悄地离开了公司。    
    与这些职业人士相反的,是我见过的很多美国商人。跟他们见面相互介绍后不久,他们总是拿出钱包里的照片给我看,这是他们家庭的合影或者是他与妻子的照片、孩子们的照片,他们总是热情地介绍家庭成员,对家庭成员的爱流露无遗。一次、两次我并没有在意美国商人们的举动,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这样拿出照片来的时候,我才开始感到在他们的商业文化中,对家庭的推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而我们的职业人士中有几个在自己的钱包里放了家庭成员的照片,而且准备与刚认识的人热情介绍呢?说不定钱包里放的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明星照片呢!    
    无论何国,演艺界可能是一个最不重视家庭的职业圈,这里充满了红杏出墙、朝秦暮楚的诽闻、桃色事件。但曾经被列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男演员、以自演自导的《勇敢的心》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以执导《受难》一片在全球狂收61亿美元的美国明星梅尔•;吉布森,却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名人。他英俊、富有、举世闻名、有数十万的影迷追求他,但他对已和他结婚14年的妻子罗宾忠贞不二,从未有绯闻传出。罗宾与他共生育了7个子女,他非常热爱妻子和孩子们,花大量的时间与家人一起生活、度假。有一次,他甚至表示会像他主演的《爱国者》中的主角那样“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就是职业人士的表率,也是在职业中坚守生命信仰的典范。    
    家庭是实现每个人生命信仰的最根本基地,是体现永恒的爱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生命的基础训练营。如果确认工作是人实现生命信仰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家庭就必须置于在工作之上。英特尔副总裁、首席CTO帕特•;基辛格是非常热爱家庭的职业人士,他始终将家庭放在工作之上,但也因此遇到了不少问题,他在探讨如何平衡信仰、家庭、工作的书《平衡的智慧》中写道:“很多时候,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取得平衡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有时这些压力来自于你对业绩或成功的渴望,有时则来自于上司或公司,公司要求你更上一层楼,加班工作,或者放弃陪伴家人的承诺。


《新职业观》 第三部分家庭第一,工作第二(2)

    几年前,我负责一个计划在纽约市个人电脑展览上推出的项目。展览通常在6月中旬举办,恰好是孩子们刚刚放暑假的时候。很不幸的是,在展览和产品推出日期排定之前,我们全家已经决定好在孩子们放假前两周一起度年假。我们制定了很多个计划,如果要变动不但很难,也会让家人失望。工作和家庭间的巨大冲突就这样悄然而至。    
    更糟糕的是,这对英特尔公司来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总裁安迪•;格罗夫本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