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950-平衡-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操作的机器时,曾经有一家美国公司的副总作了一个试验。他在公司的清洁工里挑选了一个黑人,并坚信他有能力从事与电脑有关的工作。他让他放下扫把,送他去电脑培训班学习,并给他一部公司的电脑由他练习使用,结果三个月后这个清洁工就“乌鸦变凤凰”,成了公司出色的电脑操作员,彻底扔掉了与扫把为伍的工作。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积极态度对发掘员工的潜力有多么的重要。相反,如果在管理人员的眼里,员工都是无能的庸碌之辈,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去积极创造条件寻找机会培养和发展员工,这样长此以往,即使原来优秀的员工都可能变得庸碌起来。就像罗森塔尔研究中被标上“无发展潜能”的学生,原先优秀的那些也被老师的低期望“毒害”,而变得平庸。    
    期望效应在自我身上同样起作用。在能力相似的情形下,那些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成大器的人在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的态度和反应与那些对自己不抱期望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隐隐之中总有成功的期待,因而能卧薪尝胆、坚持不懈;而后者则会选择放弃,泡在酒精里,烂醉如泥,不能自拔。最后谁成功谁失败不言自明。同时,对人生有积极态度的个体(阳光人),其身体的生理状况也会比对人生消极阴暗的个体要健康许多,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健全,病菌更不容易入侵他们的身体。这在医学上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为什么我提倡始终用积极的眼光看人看己,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原因就在于此。真心地相信自己,真心地相信他人,最后收获的就是你所期望的工作成就。    
    2005年9月于美国西雅图


管理篇管理在人

    ——《管理@人》发刊词    
    俗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说,企业在管理,管理在人。    
    管理在人,就有了《管理@人》。    
    《管理@人》是我们与企业的拥有者、经营者和工作者共同思考企业中与人有关的问题,探索人和企业的关系的平台。人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具有人文精神的管理是我们所提倡的;通过管理提升人的能力和价值,通过提升人的能力和价值提升企业的业绩和品质是我们倡导的基本理念。    
    我们认为,“人”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企业才能运作,才能成长,才能基业常青。管理人,不是要将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盘活。人是充满智慧和感情的动物,把人盘活,就是将人的潜能发挥出来。把“人”当成螺丝钉是将“人”管死的典型表现;而要真正发挥人的潜能,则必须将每一个“人”都视为发动机,自己可以产生无穷的工作动力。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发动机呢?首先,管理者必须知己知人。知己是知人的前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经常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解剖,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不断反思的人。知己的人,对他人的行为才会更容易理解,才更能深切了解什么东西可以点燃他人,什么东西是他人的行为动因。管理者在理解人、理解组织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招聘制度、任职制度、培训项目、员工发展计划和客观公正的绩效管理与奖励制度,从而摆脱人为的因素,把激励人的机制固化。与此同时,如果把建立制度比成管理的技术,那么管理者在制度之外的管理活动就可以视为其管理的艺术。由于人独特的精神情感需求,要充分调动人对工作的激情,管理就成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学问。金钱除外,提升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发展,才是让发动机不停运转的更高法门。    
    有人说,企业靠管理,管理靠制度。    
    我们说,制定制度者为“人”,执行制度者亦为“人”,因此,管理在人。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管理@人》。    
    愿《管理@人》伴随你和你的企业共同成长。    
    2004年12月于中国北京


管理篇管理语言

    管理语言:颠覆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先行者    
    在管理学的词典和实践中,“雇主”(Employer)、“雇员”(Employee)和“管理员”(Manager)恐怕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三个名词了。这三个名词将共同为一个企业工作的人员之间的关系界定得清清楚楚。“雇主”是企业的拥有者,“雇员”是为雇主打工的劳动者,“管理员”则是企业中事与人的经营者。使用这样的管理语言,谁管人谁被管,谁作决策谁服从,谁主动谁被动,谁地位高谁地位低,一清二楚,没有丝毫含糊。    
    虽然这种传统的管理语言早已深入人心,一场管理语言的革命却正静悄悄地在诸多优秀企业中展开。比如说闻名世界的迪斯尼乐园,它不把自己的乐园叫作员工的“工作场所”(Working Place),而是称其为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大舞台”。它将所有的员工称为“演员”(Casting Member),而非“雇员”;把员工从事的职务叫作“角色”(Role),而非“岗位”。这样一来,每一个员工,无论你是米老鼠、唐老鸭的扮演者,还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大家都是在迪斯尼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此外,他们把所有前来乐园的游人称为“客人”(Guest),而非“顾客”(Customer),在乐园工作的人员则全都是“主人”(Host or Hostess)。工作人员每天上班都要换上自己所扮角色的服装,这些服装被称为“戏服”(Costume),而非“制服”或“工作服”(Uniform)。公司不设“人事部”(Personnel Office),而只设一个“角色分派中心”(Central Casting)。另外,开设迪斯尼乐园不是为了赚钱赢利 (Make Money),而是为大众制造欢乐(Make People Happy)。这些词汇的使用完全颠覆了原来人们对公司、员工和顾客之间关系的假设,从而改变了员工、管理人员和企业拥有者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使其对自己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员工对工作的主动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为客人制造快乐。    
    我和家人曾经多次去迪斯尼乐园,每次的经历都不同,但都留下了很愉快的记忆。有几件事更是让我难以忘怀。比如有一次;站在我们旁边与我们一起等坐小飞象的游客在说,她太想把她儿子坐在小飞象上快乐飞翔的姿态照下来,可是她昨天不小心把相机弄丢了,所以现在非常无可奈何。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可以想象这位母亲心中无尽的憾意。正在为她感到痛苦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说听见了刚才这位母亲的话,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然后像变魔术一样,把一架相机呈现在那位母亲的面前,并说:“这是一架一次性使用的相机,希望能够拍下你儿子的精彩瞬间。”这位母亲惊喜万分,眼中泪光闪闪。    
    还有一次是在傍晚等待看彩灯游行的时候。坐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女孩拿着蛋卷冰淇淋在吃,吃着吃着就把冰淇淋掉到了地上。她妈妈正要去擦的时候,负责游行秩序的工作人员看见了,立即过来帮忙。 我看他十八九岁的年纪,腰间别着很多物件,如塑料水瓶、纸巾卷、抹布等。他把地上的残余冰淇淋全部拾起,装进随身携带的小垃圾筒,然后拿出塑料水瓶喷水,用纸巾将地擦干,动作之迅速麻利令人刮目。之后他又问女孩的妈妈要不要再去给她买一个冰淇淋。这种超前服务如果没有“为客人制造快乐”的理念支撑,没有主人的意识,是难以想象的。    
    管理语言的改变反射的是管理理念的改变。迪斯尼使用的管理语言反映出来的管理理念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员工是工作的主人,管理者提供指导帮助和服务让员工能够扮演好主人的角色去赢得客人的欢心。“开心的客人”才是迪斯尼制造的终极产品,而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可以由员工发挥创意。管理理念借助语言这个媒介促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管理人员存在的价值,从而将新形成的管理理念强化固定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迪斯尼乐园体会到在其他诸多乐园中无法体验到的快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里的员工将自己定义为乐园的主人,将我们视为去乐园做客的客人,我们享受到的是宾客的礼遇;而在其他乐园里,我们得到的只是雇员对顾客的一般服务。    
    再比如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这家全球公司,也在用管理语言改变管理理念和实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般的跨国公司都用总部、分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并区分何处为公司的决策指挥中心,何处为执行部门。为了强调和推行公司的平等管理理念,星巴克创造了“国际服务中心”(International Service Center)一词以取代“总部”(Headquarter),并确定了三个服务中心:一个在公司的原创地西雅图,一个在阿姆斯特丹,另一个在香港。通过这样的语言,将全世界的星巴克都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而这三个中心则成为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场所,而非发号施令的地方。同时他们将所有的公司员工称为“合作伙伴”(Partner),而不是雇员,从根本上重立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与之类似,沃尔玛(Walmart)也将自己的员工称为“同僚”(Associate),试图建立员工与公司的平等关系。    
    独树一帜的管理语言可以帮助企业塑造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帮助员工建立独特的思维方式。试想如果所有的企业都用“合作伙伴”来称呼自己的员工,用“事业经理人”来称呼职业经理人,用“教练”或“辅导员”来称呼管理人员,那么员工就更可能视自己为主人而非打工者,职业经理人就更可能把经营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而管理人员就会多思考如何助人而非如何管人。当然语言的作用要通过企业的制度来加强,否则光说不练只会被视为虚伪起反作用。真诚、善用管理语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使他们升华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促进他们思想深处的成长。    
    2005年3月于美国西雅图


管理篇追逐热门的危险

    近年来在中国的管理界出现了许多热门的词汇,比如“末位淘汰制”、“核心竞争力”、“执行力”、“自我管理团队”、“平衡记分卡”、“六个西格玛”、“360度考核”、“ERP”、“CRM”等,不一而足。这些词汇大多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者经多年实践和知识积累所提炼出来的成果,毋容置疑,它们对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然而有趣的是,这些词汇在美国社会的流行程度却远远不及中国,其实践也是局限于个别的企业,并非全部企业照搬。比如“末位淘汰制”是通用电气公司(GE)的管理方法之一,该制度从两个方面考核员工,一方面是业绩表现,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同程度。如果员工两方面得分都低,那就会面临解聘的危险。这个制度在GE创造了相当强的竞争氛围,与杰克•;韦尔奇要推行的GE文化吻合,对GE多年的持续发展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美国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用末位淘汰制,也照样运作得很好,很成功。有意思的是,我两年前回国讲学的时候,发现班上的企业高管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末位淘汰制,而且都跃跃欲试。他们的逻辑是,既然GE用得好,我们也可以用。言之凿凿,大有不实行末位淘汰制誓不罢休的劲头。    
    一个管理概念或词汇一旦变成众多企业家或管理人员追逐的目标,有时就会产生一知半解的现象。比如另一个热门词汇“学习型组织”的遭遇就是如此。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指的是一种员工不断努力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员工不断地主动学习,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文化氛围。这样的组织鼓励员工试验以及在工作中的灵活性,并且提倡彼此挑战,具有批判性的系统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员工重视创造知识,且愿意分享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他认为,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历久弥新,浴火再生。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和支持,也促使美国的企业更愿意在培训和发展员工上下本钱。其实,许多美国公司都有对员工的助学计划,比如学费报销计划,或者像波音公司的“共同学习”计划;许多公司开设管理学院甚至大学(如迪斯尼大学),以及公司内部的知识共享互联网系统(如摩托罗拉),都是对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的佐证。可是当“学习型组织”在中国变得热门之后,第一个表现是几乎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都对这个名词耳熟能详;第二个表现是多数人对这个概念背后所隐含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等等只知皮毛;第三个表现是把这个概念推向极致,比如随之出现的所谓“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政府”,甚至“学习型中国”!概念推广之迅速,令我目瞪口呆。而在大肆炒作概念的同时,却并不见多少实际的行动。中国有多少公司今天对员工实行学费报销计划?    
    追逐热门和将“某概念进行到底”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表现突出的重要原因,可以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和费希班的合理行动理论加以解释。该理论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在采取某一行动(如追逐热门)之前会作充分的权衡考虑。而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无非两个,其一是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或内心认同程度,其二是个体所知觉到的社会规范,即对“如果我做或不做此事,别人会怎么看我”的知觉。当这两个因素一致时,个体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而当二者不一致时,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行事还是按大众的规范行事就变得不明确。许多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强调个体主义的国家,如美国、加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