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火炮-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胜门外。不日,敌军主力攻打德胜门,进入于谦设伏领域,神机营众炮齐发,城内
守军乘势夹击,瓦刺军阵势大乱,主将也先之弟死于炮火之中。也先惧怕神机营火
铳的神威,撤围逃遁,于谦挥军追击,大败敌军。于谦指挥的北京保卫战,是明代
前期大规模使用火炮守城的著名战例。
    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火炮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研制的轻型火炮较著名
的主要有戚继光创制的一种小型将军炮。该炮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炮身长66厘米,
重18公斤,自前至后有五六道大宽铁箍,口端备有大铁爪。铁绊,可用大铁钉将炮
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减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发射后因炮身
后冲而自伤炮手的危险。此炮便于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可控扼险隘,一发能射上
百枚小弹丸或50枚较大的弹丸,散布面大,比乌铁更能有效地杀伤以密集队形进攻
之敌,在抗倭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戚继光在隆庆年间到蓟镇练兵时,又将此炮
装备骑兵使用,成为一种较好的骑兵炮。
    据出土实物和兵书记载,明代中期的大型火炮很多,主要由神机营所用的小型
神机炮演变而来,它们的发展特点在于使用了炮车,提高了机动性,增强了摧毁威
力,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将军炮。该炮口径达100 毫米以上,全长正.4 米。自炮口
至炮尾共有九道宽箍,药室呈算盘珠形,室壁开有火门。据《登坛必究》记载,大
将军炮在发射后,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该书还说大将军炮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分
别发射7 斤、3 斤和1 斤重的铅弹。若在战场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则可所向无
敌。最初以为大将军炮太重,难以机动,后来用车载运,便能登高涉远,山地平原
皆宜,见者莫不胆寒。
    明朝中期火炮研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车载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车炮
合一的重型火炮。
    车载炮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便于机动,炮手既可推拉炮车,又可临敌发射。其
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参战速度,赢得了战机。其三是兼有挡敌和击敌之用。炮车既具
有一般战车阻挡北方缥悍骑兵快速冲击的作用,又可建立军营,使用火器和叠阵,
击杀敌骑。
    明火炮虽然在杀伤威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没有瞄准
具,在发射速度、机动性等方面也不尽人意。永乐年间定型装备的火炮,到100 年
后的嘉靖时期仍没有新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扼杀了火炮的创
新和发展。明廷严密控制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严禁地方和个人研制。而此时欧洲的
火炮技术却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欧洲人经过对中国的火药、火器技术的了解、仿制
和改进,到了15世纪后期,终于赶上和超过了中国“老师”。
                架火战车
    明代初期,我国发明了多管火箭炮,比欧洲各国正式使用火箭炮早了五百多年。
这种多管火箭炮就是利用独轮车装载和发射火箭的“架火战车”。现在,中国历史
博物馆保存着根据《武备志》中的图样复制出来的火箭发射车——架火战车的模型。
这种世界上最早的多管火箭炮,是在人力独轮车上装有6 个长方形箱体的火箭发射
器,它像6 个大蜂窝排列成上、下两行,共载有火箭160 支。这种火箭发射器和
“火龙箭”、“一窝蜂”等多发火箭的结构和特点相似,都是将火箭预先装在发射
筒内,而所有火箭的引火线都联在一起,形成引火总线。发射时,点燃引火总线,
火箭就犹如条条火龙,一齐从发射筒内喷出。刹那间,火闪烟飞,声如雷呜,直向
敌阵地冲去。
    架火战车虽然看起来简陋粗糙,但它体轻灵活,使用转移都很方便。打仗时,
三个人即可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瞄准指挥,兼管推车,其他两个装填弹药和点火等,
协同作战。
    在架火战车的发射筒上方,有一卷起的棉帘,它是一种防护装置,相当于现代
火炮的防盾饭。当冲锋或转移阵地时,为了防止敌人的箭矢射伤炮手,将棉帘放下
来。发射火箭时将棉帘卷起,简便实用。
    另外,在车的两侧还装有火铳和长矛各两支,以配合火箭炮来杀伤不同的目标
;必要时,还能用来同敌人白刃格斗,进行自卫。
    架火战车既有类似现代火箭炮威慑敌人的齐射火力和快速转移的机动性等特点。
又具备现代战车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方面的一些基本性能,因此它在兵器发展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在火箭炮方面的杰出创造之一。
               迫击炮的始祖
    蒙古军在13世纪至14世纪的对外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火炮和其他武器,首先流
传到交战的国家和地区,尔后又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蒙古军三次西征,以骑兵快
速突击之长,运用先进的攻城火炮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对东西方交往,
特别是火器的流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阿拉伯人获得了蒙军使用的火器,仿制
成阿拉伯人使用木质火炮——摩得法。摩得法“出世”之后便以传奇的“身份”发
挥了神奇的作用。
    1342年,西班牙国王阿里佛斯命令他的军队围攻当时为阿拉伯人所有阿里赫革
拉斯城。西军气势汹汹,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城墙的外围排成多层,并架起了云梯,
攻城准备工作完毕。此时,阿拉伯人为了破敌攻城,在城墙上架起一根根铁筒,将
每个铁筒都套在棍子上,用两根木棒交叉作为铁筒前支架,筒口均朝城外西班牙军
队阵地。铁筒旁站立着一位士兵,手拿木棍,并不断观察墙外敌士兵动向。当西班
牙军队摇旗呐喊,向城墙扑来时,士兵将铁筒左右前后摇动一下,然后点燃药筒上
的药捻,此时,铁筒内射出了一团冒着黑烟的火球,发出刺耳的怪叫声和难闻的硫
磺味。只见西班牙军中发出一片沉闷的爆炸声,大批士兵应声倒下,血流遍地,有
的从木梯上往下掉,有的吓得呆若木鸡,嘴里大喊“妖术!妖术”,此时,进攻有
序的队伍转眼间像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西班牙军队进攻受挫,没有受伤的士
兵拼命后逃,怕被这“妖魔”伤害。如此,西班牙再也不敢进攻这座城池了。
    事隔多年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知道,阿拉伯人在城墙上使的“妖术”,
就是类似当今迫击炮一样的原始火炮——摩得法。摩得法的构造十分简单,先用铁
片焊接或制成圆筒,似现代迫击炮的身管,然后以木棒支撑,便于发射。铁筒上留
有小孔,用以插入药捻和筒内火药相连,发射时可上下左右移动,使用十分方便。
              达·芬奇的双头炮
    无后坐炮是由于发射时炮身不后坐而得名。这种炮结构简单,重量轻,机动灵
活,主要用来对付坦克、装甲车辆和野战工事,是近距离反坦克的有效武器之一。
    然而,你知道吗?无后坐炮的开山鼻祖就是双头炮。而双头炮是15世纪意大利
著名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提出的一个大胆而奇特的设想。
    大家知道,达·芬奇是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他的代
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名画誉满全球。这位大画家同时还是一位卓
越的科学家,他在建筑学、机械学和人体解剖学等领域均有造诣。此外,达·芬奇
还对兵器和军事工程颇有研究。他从年轻时起,就喜欢动脑筋,构想和设计出多种
兵器和军事设施样图,真可称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工程师。
    1482年前后,刚刚 30 来岁的达·芬奇为米兰大公洛多维科夫·斯福服务。当
时,米兰大公国与威尼斯大公国之间时有战争发生。达·芬奇作为米兰大公国的宫
廷画家和军事工程师,他在笔记本中画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兵器。军事器械和军事工
程设施方面的设计图,其中包括:攻城器械、火炮和炮弹、自行装甲车、飞行器、
降落伞,甚至潜水艇。其中,达·芬奇对火炮研制技术的重要贡献就是他提出了双
头炮的设想。当时,在欧洲使用的火炮是炮管粗短的滑膛炮。这种炮由于没有反后
坐装置,巨大的后坐力往往使大炮后退一段距离,既影响射击的准确性和发射速度,
又给操作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达·芬奇建议将两门相同的火炮的炮尾相接,炮口朝相反
方向成一直线。这样,在射击时两门炮所发生的后坐力就可相互抵消。这就是“双
头炮”的来历。
    “双头炮”的设想虽然难以实现,但它向人们指出了消除后坐力的途径,即可
以用同时向后抛射的另一颗平衡弹来抵消后坐力。无疑,这是设计无后坐力炮的基
本原则和依据。
              佛郎机横空出世
    1497年7 月,欧洲著名的航海家之一,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一百多名水手,
乘船离开里斯本港,绕过好望角,于第二年5 月到达印度半岛西海岸的科泽科德,
掠夺了香料、宝石和象牙等大量贵重物品,获得了相当于60倍航海费用的财富。1501
年,达·伽马在卡纳诺尔和科钦强行建立永久性的要塞,巩固对印度西海岸的强占。
1509年,葡萄牙人侵者占领了果阿,并在科伦坡、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等地
建立了商站,控制了“香料之国”。接着,便同在这些地方开设商铺的富裕华人接
触,了解到中国是一个盛产瓷器、黄金、珍珠、绸缎的国家,得到了关于中国的许
多情报。回国后,他们就同当局筹划对付中国的策略。
    1517年,葡萄牙使臣泊船广州城外,明朝官员第一次见到当时已风行欧洲的火
炮,不禁暗暗称奇:“其铣以铁为之,巨腹长颈……以此横行海上,他国无敌。”
    1518年,葡萄牙先后三次与广东官员接触,都未能沟通双方关系。葡萄牙当局
便于1522年8 月,派5 艘舰船至珠江口外锚泊,试图以武力为后盾,强迫广东官员
同意其借驻屯门岛。广东守军向人侵舰只发出了警告,葡人不但不理会,反而炮轰
守军。明军以岸炮、舰炮结合,顽强抵抗,并缴获军舰两艘及舰炮20门,其余3 舰
被迫返回马六甲。
    此战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缴获了当时较先进的火炮。因当
时明朝将葡萄牙称作佛郎机,所以也将缴获的大炮称作佛郎机。
    佛郎机原为欧洲15世纪末16世纪前期流行的炮种之一,葡萄牙制造的佛郎机大
多作为舰炮使用。佛郎机与当时明军装备的火铣相比,在结构上有根本性改变,比
火铳优越得多:采用了母铣与子铁结构。母统即炮筒,子铳实为小火铳。每门母铣
配4 ~9 个子铳,每门子铳事先装填弹药以备使用。作战时,先将一个子铣装人母
铳的弹室中。发射后,将空子铳退出,换装另一个。由于可以轮流换装子铣,减少
了临时装填弹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安装了瞄准具,增大了射程,提高
了精度。显然,佛郎机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特点。
    明朝缴获佛郎机后,立即由军器局和兵仗局组织人员仿制,研制出了射程、威
力、精度都比葡制佛郎机优越的火炮,大大提高了明军炮兵的战斗力。此后,明军
在抗击西班牙、荷兰殖民者入侵的战争中无不使用“佛郎机”。
             并非披红的“红衣炮”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浩浩荡荡西渡辽河,企图攻下宁远城。此
时的宁远城由明将袁崇焕镇守。袁崇焕在城墙四周安放了12门大炮,并派重兵把守
四门。经过三天的激战,努尔哈赤损兵折将,被迫撤军。
    1627年,继努尔哈赤之位的皇太极又率军攻打宁远、锦州,但战果并不比努尔
哈赤好,被明军一阵炮轰后,便落荒而逃。
    在这两次战斗中,明军大炮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政府在给袁崇焕等人加官晋爵
的同时,还封一门大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据徐光启称,受封之炮是
他们首批购买的4 门红夷炮之一。
    红夷炮在宁远和宁锦大捷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皇太极败退后,明政府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炮的巨大威力,便命徐光启等多买西洋大炮并训练炮手。
    这种西洋大炮最早是由徐光启、李之藻、张杰等人捐资购进的。1620年,购得
4 门火炮,1621年12月运抵北京,试验后,发现其威力远远超过明军以前拥有的佛
郎机等旧式火炮,明政府又先后共购进此类大炮共30门。在解送北京前,两广总督
胡应台派人在炮身上刻印上“天启二军总督两广军门胡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之
字。胡应台在炮身刻“红夷铁铳‘之字当初是认为所购之炮为荷兰人所造,而对当
初仍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中国人称其为红夷,故将此炮命名为”红夷大炮“。等
清军人关后,因避讳”夷“字,故给”红夷大炮“取一别名为”红衣大炮“。
    其实,“红衣大炮”并非荷兰人所造,而是葡萄牙人在一艘搁浅于澳门附近的
英国船上拆下来的,是英国在16世纪后期研制成的一种加农炮。1620年,张焘和孙
学思去澳门购火炮,葡萄牙人便乘机将这些大炮卖给了明政府。由于这种火炮设计
合理,其管身长,管壁厚、射程远,精确度高、威力大,对密集进攻之敌具有极大
的杀伤力,因此,这些炮及其仿制品在明清之际成为一种锐利的进攻武器,成为胜
负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砝码。
             拿破仑最喜欢用的武器
    16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一种身管粗短(身管长约为口径的2 ~3 倍)、口径
很大(300 ~500 毫米)的滑膛炮。这种炮发射时,炮身仰得和现在的高射炮一样,
炮口指向蓝天,用迫击炮一样的曲射火力来杀伤目标,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挺形象
的名字——轰天炮。其实,它就是最早的日炮。
    臼炮是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