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火炮-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00 多人受伤。尽管炮轰巴黎是德国春季进攻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并未产生
重大的战略影响,更挽救不了行将土崩瓦解的同盟国。随着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德
军匆忙将剩下的两门大炮运回克虏伯兵工厂,重新投入熔炉。其设计图纸也神秘地
消失了,仅有一份原始手稿保留在罗森伯格家族,秘不示人。法国及其盟国的特工
人员曾经费尽心机,想搞到大炮和设计图,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
40多年后,罗森伯格关于“巴黎大炮”的原始手稿最终还是“浮出了水面”。但在
当时,“巴黎大炮”以其昙花一现的身影,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疑团和无
以尽言的思考。
短命的“巨无霸”——大多拉火炮
在火炮的发展史上,“巴黎大炮”虽然以34米长的身管和120 千米的射程(设
计射程127 .9 千米)而居世界之首,但它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真正的火炮
头号霸主是十几年后纳粹德国推出的“大多拉”火炮。
1928年,饱尝德国侵略之苦的法国为了抵御德国的再次人侵,沿法德边界构筑
了举世闻名的马奇诺防线。该防线全长351 千米,约由5600座永备工事组成。工事
坚固,其掩蔽部顶盖与墙壁厚达3 .5 米。即使有像大贝尔塔炮那样420 毫米口径
火炮的炮弹直接命中,也难以造成人员的伤亡与装备的损坏。法国人天真地认为,
有了坚不可摧的防线就可高枕无忧了,而忽视了由于军事科技的发展而导致的作战
方式的变革。希特勒上台后,马奇诺防线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能摧毁这
难以逾越的障碍,1935年,希特勒命令军方研制口径在700 ~1000毫米的超级巨炮。
德国陆军兵工局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曾设计制造过“大贝尔塔”和“巴黎大炮”的克
虏伯兵工厂。双方签订合同,于1940年交货。克虏伯兵工厂虽然有研制巨型大炮的
经验,但对于研制口径如此之大的巨型大炮,也感到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该工
厂的设计师穆拉和保兹尤主持了火炮的设计工作。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巨炮的研制、
试验和改进当中,长年累月地忘我工作着。当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超级巨炮尚未设计完毕。1940年5 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之后,主力从比利时、卢森堡南部越过阿登山脉,从北面绕过法国重兵把守的马奇
诺防线。6 月14日,德军在洛林和阿尔萨斯的接合部两面夹击,一举突破了马奇诺
防线。此时超级巨炮尚在制造之中,1941年克虏伯工厂才完成炮身的发射试验。
到1942年春,克虏伯兵工厂终于造出了800 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巨炮的口径
大得出奇,炮膛内可蹲下一名大个子士兵。为纪念该厂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克虏伯,
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设计师穆拉为纪念他的妻子,将巨炮命名为“多拉”
(穆拉妻子的名字),德国炮兵则更喜欢叫它“大多拉”。
同年3 月 19 日,“大多拉”火炮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希特勒在陆军元帅凯德
尔、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军工部长施佩尔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戒备森严的鲁根沃
尔靶场,观看并鉴定射击效果。中午12时20分,“大多拉”火炮发射了一发混凝土
破坏弹,弹丸实测重量为7 .086 吨,火炮射角65度,射程达26.09千米。40分钟
后,火炮又以射角45度发射了一发重4 .759 吨的榴弹,射程达47.22千米。对火
炮颇为熟悉的希特勒对“大多拉”火炮的性能非常满意。
“大多拉”火炮由身管、摇架、上炮架、下炮架、炮耳轴、反后坐装置、炮闩
和输弹机等组成。整根身管由两段组成,即带身管套的前身管与后身管。安装时,
先将后身管插人身管套与前身管相连,再用硕大的连接螺母将它们固定。每个炮管
发射100 发,就得吊换新炮管,不然就会炸膛。换一次炮管也得1 天的时间,且炮
管的造价很昂贵。操作火炮可通过电力和液压机构来完成。即由电力机构赋予火炮
高低射界十10~+65度,用卷扬机吊装炮弹,输弹与闭锁则由液压机构来实现。自
动化程度非常高。
“大多拉”除了身管长度(32.48米)和射程(40多千米)不如“巴黎大炮”
之外,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全炮约长 43 米、宽 7米、高 11 .6 米,有
4 层楼那么高,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它的块头之大,宛如一艘
军舰;炮弹也大得惊人,有7 .8 米长,竖起来比两层楼还高,其中榴弹丸重4 石
1 吨。内装大量炸药,破坏力巨大,射程可达47千米;另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
部的弹丸则重达7 吨,内装200 公斤炸药。据说它的威力足以击穿3 .4 千米处厚
度为0 .85米的混凝土墙。
“块头大”既是“大多拉”的优势,也是它的缺陷。与“巴黎大炮”一样,由
于块头太大,运输、操作、保障都极为不便。就运输而言,首先要把下炮架、身管、
炮闩等部件卸下来,再分别装车。为了装运这门炮,德国又同时研制了大功率军用
火车。1941年10月,克虏伯兵工厂制成了两台功率为1050马力、时速达60千米的D311
型机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列车。由
于炮宽7 米,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采用特设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
需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座巨炮就需1500人至少整整
忙上3 个星期。
“大多拉”作为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王牌,由一名陆军少将担任总指挥。射击时
则由一名上校具体指挥。直接操作大炮的士兵多达1400多名,加上两个担任防空任
务的高炮团、警卫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共需 4000 多人。动用这座大炮需经陆军
参谋长哈尔德上将批准。
1942年 4月,德军第 11 军团司令曼斯坦上将前往希特勒的总部,汇报了进攻
克里米亚(属乌克兰)席伐斯托普要塞的方案。这个要塞不仅十分坚固,而且地形
险恶,德军曾于1941年12月17日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战至12月30日,德军的攻势
已成为强驽之末,除了损兵折将外,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为了减少伤亡,增加胜算
的把握,曼斯坦请求总部提供重炮支援。结果曼斯坦不仅得到了两门特制的600 毫
米的加农炮,而且还得到了举世无双的“大多拉”的支援。
从6 月7 日起,德军在空军和炮兵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但进展
非常缓慢,双方都坚持寸土必争,每一个碉堡和每一条堑壕,都要经过浴血苦战,
苏军一再发动反击,以求夺回所丧失的阵地。无论是大型的据点也好,小型的碉堡
也好,他们都常常会打到最后一人一弹为止。“拉锯战”成了此役独特的风景。尽
管德军最后取得了此役的胜利,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些团只剩下了几百人,
还有一个连在撤离前线时只剩下了1 名军官和8 名士兵。希特勒深知此役之胜利来
之不易,特命令曼斯坦由上将晋升为元帅,并对所有参加克里米亚战役的人员颁发
一种纪念臂章,以资鼓励和表彰。在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炮特别是
“大多拉”炮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炮向该要塞的7 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
48发巨型炮弹。剧烈的爆炸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炮
弹降落之处,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击毁了在席费拉亚湾北岸埋在岩石
下30米深的一个巨型弹药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尽管人们认为“大多拉”
的真正效力与制造它的成本不成比例,即效费比很低,但“大多拉”在克里米亚的
出色表现令参战的将士终身难忘。
后来,“大多拉”又连续参加了进攻斯大林格勒和莫洛托夫城的作战。分别向
这两个城市发射了8 发炮弹,还向一个弹药库发射了10发炮弹,想再现昔日的“辉
煌”。但它似乎没有像在克里米亚那样建立特殊的功勋。1944年9 月,在离华沙30
千米的一个小镇,“大多拉”向华沙发射了约30发炮弹,以镇压波兰地下武装力量
在华沙的起义。这是“大多拉”最后一次亮相。二战结束时,“大多拉”火炮已成
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以后又被运到盟军占领区,成为他们研究巨炮的样品。最后,
这座空前绝后的超级巨炮被盟军拆解,结束了它短暂而奇特的一生。
老炮立新功
1939年12月,苏联军队向芬兰境内的卡累利阿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当时芬兰
军队装备较差,缺少火炮,只好凭借着“曼纳海姆”防线顽强抵抗。而苏军尽管有
较多的重武器,但其装备和人员不适于严寒地区的森林沼泽地带作战,加之在异国
境内,环境和地形都不熟悉、进攻受阻。
在对峙中,芬军为做好反攻准备,积极想办法搜集武器。军官把土兵派出去,
寻找战场上丢弃的武器装备。一位士兵在路过一个小村子时,看到有间破旧的房屋,
就走了进去。墙角处堆着一堆柴禾,看样子里面好像藏着什么东西。这位士兵好奇
地扒开柴禾,里面竟藏着一门大炮!他惊喜地跑回去报告。
芬军长官一听说发现了大炮,就立即带人来到那间破房。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将
柴禾搬开,果然露出一门生锈的火炮。长官喜出望外,围着大炮看来看去,不停地
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这门炮上铸有俄文,它是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一门野战
炮,即早期的榴弹炮。虽然这门炮样式陈旧,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淋,已失去昔日的
风采,但它各部分齐全,仍是一门完整的火炮。于是,芬军长官命令士兵迅速将它
推出来装到车上,运回芬军营地。
芬军官兵将这门老炮安顿好,清洗了它身上的锈斑,并请来了军械师进行检修,
以便能及时投入战斗。
军械师在检修中发现,这门老式火炮没有装起缓冲作用的反后坐装置。谁也不
知道装进炮弹、拉动火绳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因为没有人见过这种炮,更没有人用
过它。但是,芬军缺少火炮,指挥官下令立即试炮。
士兵们很快将大炮运到阵地上,把炮口对准了敌人阵地,炮手们将炮弹装人炮
膛,其他士兵各就各位。随着指挥官的发射口令,两个炮手拉动了火绳,只听“轰
隆”一声巨响,炮弹疾速射出,向敌阵地方向飞去。炮弹呼啸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
线,就在敌人阵地上炸开了。然而整个大炮却像受惊的野马,一下子蹦得老高,还
向后退了3 米多远,把两个炮手撞倒在地,其中一个当场就死了。
面对这一灾难性的场面,芬军官兵悲喜交加。他们将受伤的士兵抬回营地医治,
就地掩埋了那位被撞死的士兵,又继续投人了战斗。
尽管这门大炮在战场上爱蹦爱跳,但芬军的炮手们很快就摸透了它的“脾气”,
知道如何使用它。士兵们还给它起了个绰号:“跳跃的亨利”。每次发射后,炮手
们就把它拖回原处,或者转移阵地再发射。这样打得仍很准,只是有点儿麻烦而已。
被俄国遗弃的“亨利”火炮,竟奇迹般地帮助了芬军,官兵士气大振。然而这
门大炮却使苏军吃尽了苦头。
苏军早就知道芬军并没有装备火炮,却不明白为什么会遭到对方炮火的袭击,
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苏军指挥官立即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芬军可能得到了一
批大炮,遂决定将芬军的新式武器全部摧毁。苏军迅速组织了几十门大炮来对付芬
军的新式武器。
不久,芬军的“亨利”大炮又开始向苏军阵地开炮了,有一发炮弹差一点儿击
中了苏军的指挥所。苏军大炮立即还击,炮弹像雨点一样飞向芬军阵地,打得芬军
抬不起头来。
芬军毕竟只有一门火炮,要对付几十门火炮的轰击,显然寡不敌众。于是,芬
军指挥官就命令炮手们打四五发炮弹后就转移阵地,士兵也躲进掩蔽部里。这样尽
管苏军的大炮一个劲地往原来的阵地上倾泻炮弹,但芬军却安然无恙地谈笑风生。
他们以逸待劳,像是在和苏军玩捉迷藏的游戏。仅几天工夫,苏军就白白地发射了
一万多发炮弹,而“跳跃的亨利”只被炸掉了轮子上的一根辐条,依然活跃在战场
上。
“跳跃的亨利”还不是最古老的榴弹炮。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
16世纪中期,英国人什拉波聂里发明了一种装有许多金属小弹丸的球形爆破弹,并
用一种木制信管(即引信)来控制爆炸时间。由于这种装有很多小金属弹丸的球形
爆破弹很像多籽的石榴,所以人们叫它“榴弹”。球形爆破弹落地发生爆炸时,小
金属弹丸和破碎的弹片四处飞射,提高了杀伤力。这种炮弹也称开花弹、爆炸弹。
而用来发射榴弹的火炮,就被人们叫做“榴弹炮”。这个通俗形象的名字,一直沿
用至今。
当时,由于制造火炮材料的限制,长身管火炮的炮管壁较薄,不能用来发射球
形爆破榴弹。而发射爆破榴弹的榴弹炮身管一般较短,管壁较厚,这也是榴弹炮区
别于其他火炮的主要特征之一。
由于榴弹的杀伤面积较大,适合于杀伤步兵等有生目标,也可用来攻城和破坏
障碍物后面的目标。因此,在17世纪以前,各国军队多将榴弹炮装备在攻城部队和
要塞炮兵部队。
17世纪初期,榴弹炮成为野战炮的成员之一。虽然这种炮具有一定的杀伤威力,
但发射出去的炮弹,在空中像个醉汉,不是头朝后翻跟头,就是东倒西歪地摇晃,
影响火炮的射程和炮弹命中目标的精度。后来,一种小孩子玩的“地陀螺”玩具给
设计师很大启发。于是,设计师开始在炮管内壁制上膛线,这种膛线使发射的炮弹
先在炮管里高速旋转。当炮弹从炮管里射出后,它就头朝前飞向预定的目标。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