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跟自己调情:身体意象与性爱成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金赛的调查,全美有92%的男性和58%的女性一生之中曾透过自慰达到高潮。不过金赛也发现有高达一半的女性,因为自慰而有心理的不安与困扰,其中约有30%甚至被这种现象困住超过十年之久。在金赛报告中也发现自慰与教育程度有密切关连,后来经其他专家的历次调查也都获得了类似结论。譬如有从事自慰者,在研究所程度的男性人口中高达80%,但在高中以下学历的男性人口中,仅占45%;而在研究所程度的女性人口中占60%,但在未达高中学历的女性人口,只占25%。调查显示,教育程度越高者,自慰比例越大。
六年代,著名性学家麦斯特与强森(Master & Johnson)完全支持金赛的主张,他们指出自慰是人类最普及的性行为,横跨性别、族群、年纪、社会背景等各种界线,人人分沾。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明确指出自慰是女性最能获得性高潮的途径,把受到打压的“阴核高潮”还原至应有的地位。
在佛洛伊德及其信奉者的观点里,女性以刺激阴核进行自慰是一种不成热的举止,表示停留在幼儿阶段。惟有当她演变为“阴道高潮”,亦即进行正常的男女性交,才算是成熟的女人。
佛洛伊德派这个理论纵横多年,完全剥夺女性自慰的权利,变相地视女体为“为婚姻服务、配合男性”的工具,也因此拒绝承认阴核高潮的存在。但因为麦斯特与强森在实验室中,为将近七百位男女进行了实地的性行为与性反应之观察、纪录,清楚发现女性的阴道除了前三分之一,分布有较为敏感的神经之外,后三分之二的感觉则相当迟钝。而阴核则相反,它整个都很敏感,不仅在性交时必须加以刺激,也因而被许多女性私下用来进行自慰。麦斯特与强森将成果公诸于世后,证实“阴核高潮”的强度远超过“阴道高潮”,女性自慰也因此验明正身。
中国人的自慰观
中国人对自慰的观念,比较不似西方以道德的角度审判,而是忧虑身体精力的耗损。中国人相信精液“天地的精气”,采阴补阳是养身的最高指导原则,而自慰对一个男人而言,只有精液出,没有阴气补,是房中术的莫大忌讳,因此尽管自慰在中国社会不像在西方受到宗教打压,但也扛着一顶耗磨健康的罪名,压得人喘不过气。古典小说中便不乏狐仙化作美女色诱书生,吸光其精气等训诫世人的故事。中医书籍中还有类似“恣意手淫者早死速亡”的警语,显示东方文化中对自慰的深厚疑惧。不过相对于早期西方,中文对自慰的称呼倒是友善多了,甚至还有些诗意。古典的用法有“弄佛尘”,佛尘系指鸡毛掸子。《玉房秘诀》对男性自慰的形容则颇有韵味,“常欲手撮持,臾乃欲出”。文学中对此也有描述,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里,俏红娘还因此调戏张生不要那么猴急着想跟崔莺莺幽会,真那么急的话,不如先“指头儿告了消乏”,意思就是要他“五个打一个”,自行解决。同样的讲法,也出现在《红楼梦》、《续金瓶梅》、《品花宝鉴》中。
自慰,健康的行为
1991年,第十届世界性学大会在阿姆斯特丹举行,开幕典礼上由荷兰卫生、文化和社会部长代表致词,义正辞严地指出:“自慰,以前被视作病态,但现在已被认为是无害,甚至是健康的行为。如果某人有性问题,那他不会是那些自慰者,恰恰相反,可能是那些不自慰的人。”
综合现代专家的意见,自慰有诸多好处如下:
自慰,可以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喜悦的来源,并且也趁此练习如何才能让身体舒服。
自慰,可以建立正面的身体意象、亲密的身体自觉。
自慰,是健康、满意的性关系之彩排。
自慰,是一种最安全的性行为,不会有感染性病或爱滋病的可能。
自慰,能解除身心的紧张与压力。因为透过达到高潮的解放,可以让紧绷的身心状态恢复缓和与放松,非常经济实惠。
自慰,能够随时随地造福每个人。毕竟不是人人都刚好有性伴侣,也不见得时机、人选都凑巧。
1994年,美国的《全国健康与社交生活大调查》(NHSLS)公布民众为何自慰的调查数据,即与上述大致相符。男女选择自慰的原因依序为:解除性紧绷获得生理乐趣、缺乏性伴侣、松弛、帮助睡眠、性伴侣不愿配合、无聊、害怕感染爱滋病与性病、其他原因。
关于自慰,美国前任公共卫生局局长艾德斯(Joycelyn Elders)医师说得好:
“自慰,不管是有意识或无意识,都有益于培养我们谦逊的优雅气息。让我们觉察到自己是更大的自然体系的一部分,并与该体系活在我们体内的频率与热情遥遥呼应。性,部分来自创意,部分来自继承。而自慰,提醒我们既没有比身边的手足同侪优异,也没有比他们失色,因为我们都是这个自然体系里的一部分。自慰,不仅与地狱般的邪恶完全无关,反而会带给敢于从事的人一份有如天堂恩赐的知足。”
第二篇 打破身体的迷思在错误的项目上判自己有罪(1)
那些被归类“看起来有吸引力的人”,不管男女,其实都不是仅靠一张漂亮的脸蛋吃香,而是有其他多种的“光环效应”特质更被人认同欣赏,而那些特质是与外表无关的。卡许(Thomas Cash)博士被誉为是“个人外表心理学”的先锋,著作丰富,专研一个人的内在情绪与心态,如何受到外貌的影响。他主持身体意象工作坊多年,进行“身体意识”的修复工程,卓然有成。
他根据多年观察提出许多关于身体自觉的创见,其中有一项最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可辩驳的推论”(arguable assumptions)。就像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老话“自有定见”,在一般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外貌、身体意象,确实也存在着各种自以为是的假设。
可是,在专注检视这些推论后,卡许博士归纳了“十大罪状”,也就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推论错误。而这些偏差的推论,在干扰着对自我的评价,有必要一一揪出,让大众“认清这一干通缉犯的嘴脸”,小心防范。
一、总是认为“外表长得好的人拥有一切”。
这当然看似如此,外貌吸引人是利多,在被人接受、争取表现机会上,都比较占便宜,但他们并非全盘通吃,我们同时别忘了,漂亮的人在社会偏见下也常被视作较不值得信任、能力不如外表等,他们其实也扛了不少非战之罪的沉重包袱。
好看者引发的嫉妒也是常有的事。人们情不自禁会拿自己跟好看的人比较而心生沮丧,便可能对那位“你自认击不败的敌人”暗存敌意,因此好看者的人缘不见得好。
回想一下,在你生命中留下重要足迹,或让你念念不忘的人,常常都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态度、表现,确实很少是因为他们“达到十分”的长相吧。这样看来,长得好看的人绝不如我们所想的占尽便宜,只是我们不太看得到(或潜意识拒绝承认)他们也有因外貌而吃亏、受委屈的地方。
二、总是认为“人们看我的第一眼,一定是看我外观上的缺点”。
有位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一位学生故意迟到,然后观察其他同学的反应,结果发现并没太多人注意。进一步地,下课后那名学生又故意做些奇怪的举止,一样没什么人留意。该实验的结论是,我们常常以为别人在注意我们,觉得做什么事都会被检验,其实不然。简言之,我们“觉得”别人在注意我们比“实际”别人注意我们的次数高出许多。
卡许博士也指出,真正在意你外观缺点的人,往往就是你自己。他人要不是根本没留心,就是看了也不以为意。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对方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妈啊,他是不是第一眼就瞧到我外貌的缺点”,而无暇去看你的缺点。
三、总认为“一个人外貌的特点,就是内在的特色”。
这个推论不需长篇大论了,因为很容易破解,一本书封面设计得好看,不意味也不保证内容就一定引人入胜,或言之有物吧。此一道理,人人皆懂,那为何一用到外表与内在的互动关系,我们就又迷糊了呢?
四、总是认为“假如我长得像我希望的那样,我的人生将快乐得多”。
许多统计数字已经显示“好看的人”与“快乐的人”不一定有等号关系,一些现身说法的报告都指出,越好看的人反而越不快乐(见下一篇详述)。
使你闷闷不乐的可能不是“我若长得像我希望的那样就好了”,而是“希望”(wish)本身让你不快乐。一个人的希望原本就从一种“没有而想要有”的心理发展出来,譬如没有A,就希望拥有A;当真正拥有了A,因此平静一段时候后,往往又有了别的“希望”,又开始别的企求,所以,让人不快乐的“希望”本身,它一直制造“没有的才可贵,所以都想拥有”的错觉。
五、总是认为“如果人们真的看清我的样子,可能就不太喜欢我了”。
我们常说“真相是赤裸的”,所以对于裸露的身体也会有一种“那才是真正的我”的认知,而其余的都是衣服、化妆品、外在装饰物打点出来的“半我”或“假我”。因此我们常对衣物下的“我”深感不安,担心万一“真相泄了底”,一定会让人失望。
相较于“赤裸的事实”(naked truth),卡许博士称呼它为“未经检验的事实”(untested truth),而人心都难免害怕有朝一日被检验,却过不了关。很多人因而都有一两处自己耿耿于怀、藏在衣服下怕被人知晓、嫌恶的部位。就好似没考完试之前,学生都会陷在焦虑中一样。
第二篇 打破身体的迷思在错误的项目上判自己有罪(2)
六、总是认为“假若我能控制我的外表,那么我就能控制我的社交与感情生活”。
你不会天真地期待一个木匠,只靠着一根铁锤就能打造出一栋房屋吧?那么,你为何要把所有人生的重责大任,都交付给“外表”,拚命地在那下功夫呢?
社交与感情生活的开发、维系、提升,有赖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对时间经营得当与否、待人处世的智能与技巧等,不是只靠一张脸,不是只靠你借助各种化妆工具、装饰素材所变出来的外表。适度打理仪容是礼貌,也是一种享受。但若花费过多心力与时间去“修理门面”,就是舍本逐未了。
七、总是认为“我的外观要对我过去所发生的大部分事情负责”。
不可否认,你的长相可能影响到过去发生过的一些际遇,但绝大多数的人生事件,其实都与长相或外貌无关。
历史不断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仅靠外在条件,看看那些留下功业的人,许多长得一点都不可口呢,他们绝无可能在选美会上脱颖而出,但是在人生与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却是亮眼的主角。
承认外貌的影响力,但不必去夸大它。
八、总是认为“何时何地都应该尽力把最好看的那个我端出来”。
这个推论,换句话说,就是万一没有化出最好的妆、弄出最好的发型、穿出最好的衣服、表现出最好的举止,那你便是失败者?
“随时随地看起来,都要是最出色的样子”这是谁规定的?外表一旦变成一种不可逃避的职责,你就会忽略其他的表达能力,譬如幽默谈吐、合宜地动作、言行温暖,缺少这些,你也许看起来不错,但绝对乏味。
九、总是认为“媒体传播的讯息,让我怎么也无法满意自己的外貌”。
媒体固然要负起很大的责任,把制式的美丽标本硬生生喂给了大众,但请记着,没人逼你,是你自己选择作它的受害人。所有涉及“美丽”概念的产品,都是设法让你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唯其如此,才有商机。你要清楚媒体的天性及“负面攻击”的策略,拒绝继续作个受害者。
第十、总是认为“我惟一可以接受自己身体的情况,是在它改变之后”。
你的意思很明显,除非起码瘦下五磅,或去隆乳,或胸肌锻炼出形状,不然你不肯接受自己的身体意象。若真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身体做了一些调整,达到你满意的标准,自然很好;但要是怎么做都没起色,体态与外观一如往昔,难道你的日子就不要过了吗?
正面的身体意象不是要你“一个大叉叉画下去”的全盘否定,而是要你学习接受自己身体的现状,与你本来羞耻、厌恶、不满意的身体和平相处,甚至更进一步,与身体亲密“作伙”。因此,这个推论应该修正为“我惟一可以接受自己身体的情况,就是当我的身体意象改变了之后”。
凸显自己的光环效应
多数人都认为外貌对人生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实验数据却告知我们不太一样的讯息。两个陌生人却互相吸引,许多人大概都将吸引的理由归诸外表,的确,在彼此陌生的情形下,外表是惟一可辨识的凭借,不过即便是第一印象,外表也不见得如一般人想像的重要。在专业术语里,一个人身上格外吸引他人的特点,叫做“光环效应”(halo effect),亦即这个特点最突出,别的特点都会被掩没。
1972年,狄诺(Dion,K. K.)等三位专家在《社会及个人心理学日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根据他们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共同发表一篇专文《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文中指出当学生们接受测试,在领到所谓“具有吸引力的人”之照片,要求学生描述对照片人物的感觉,结果所有被认为具备吸引力的男女,都被假设也是“很温暖”、“较敏感”、“更有仁慈心”、 “对性比较有所反应”的人,同时比一般人在“坚强”、“镇定”、“外向”等特质上更凸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