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复台湾是郑成功戎马生涯中最光辉的业绩,其重大意义在于驱逐了殖民侵略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确保了中国版图的完整性。台湾同胞为纪念郑成功,将郑经原在台湾创建的郑氏家庙称为“开台圣王庙”。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采纳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将“开台圣王庙”扩建为“延平郡王祠”,列入国家祭典。
郑成功东渡驱逐荷兰人,占领台湾的根本动因是为了给反清复明寻找一个根据地。郑成功进攻南京遭到失败,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沿海一带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几万大军龟缩于金、厦两个小岛上,清政府又实施海禁政策。可以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实为形势所迫。在此之前,郑成功与台湾岛上的荷兰人相互间进行过大量的贸易,郑家的私人船队也曾经一度控制东亚和南海的国际贸易,只是因为时事逼人,为建立一个长久稳固的抗清根据地,至少是找个让自己稳定的落脚之地,郑成功必须驱走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以完成匡复明朝汉室的大业。如果我们要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动机必须是为祖国一统,驱逐外虏,要求对于处在绝地求生状态的郑成功具有我们今天意义下的祖国感念,否则就认为他行为的思想意义不高,显然是错误的。必须记住的一个历史事实是,郑成功从外国侵略者手中夺回了台湾,此举对以后的中国意义重大。
清军厦门大败后不久,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病逝,顺治第三子、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位,年号康熙,朝政大权落入以鳌拜为首的四辅政大臣的手中。清廷陷入朝政更迭的纷繁事务,无暇顾及对郑成功采取军事行动,正值此时传来郑成功取台的消息。想到郑成功由此可能会以台湾为根据地,与金、厦两地郑军相呼应,今后征剿郑军势必更加困难,清政府之气恼可想而知。急切间却对郑成功无可奈何,只好拿囚禁于北京的郑芝龙出气,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郑芝龙被杀弃市,在京家眷无一幸免。
厦门惨败使清廷认识到郑成功海上实力的强大,深感短时期内消灭郑军绝非可能,为限制郑成功的发展,也为最后消灭郑军创造条件,清政府发布了《迁界令》,即将沿海地区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增兵防守海疆。由此可知,当时清政府尚无很强的领土主权的观念,海权的概念就更无从谈起了。
《台湾外纪》记载,早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投降清廷的郑军将领黄梧就向清政府献“迁界之策”,其主要内容是:郑成功据守金门、厦门两个弹丸小岛,虽屡经清朝大军征讨,却剿之不绝,至今尚有强大之实力,究其原因是沿海民众给予了郑军大量的粮、油、铁、桅船等各种物资的援助。如若将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全迁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则郑军得不到物资补给,将不攻自灭。此外,黄梧还提出了“禁海”的建议,即将所有沿海船只全部烧毁,寸板不准下水。所有江河之上都竖起桩栅,不准货物越界,派兵时刻了望,违者立即处死。如此只需半年时间,海贼的船只无法修葺,自然朽烂,而且郑军人数虽然众多,只要粮草不济,自然瓦解,不需交战即可困死郑军。同时,浙闽总督李率泰也上奏道:沿海各省应立下严令,不准许一只船下海,违者立即处以重刑。
顺治皇帝采纳了这些建议,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颁布了《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禁令虽严,但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仍不断有人与郑军暗通线索,更有贪图厚利者,继续与郑氏贸易往来,而当地的一些官吏也为利益所驱,常有监管不力之事发生。
而迁界之事在《清世祖实录》中有详细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清军厦门战役失利之后不久,浙江监察御史季振宜旧事重提,又上书分析征伐郑军的形势,建议在禁海的基础上实行迁界。他认为,东南之地本是天下最为富庶之地,全国的赋税大半出于东南,但近年来由于郑军成为闽、浙、江南三省之重患,朝廷屡次用兵,以至各地饱受战火蹂躏,民生凋敝。要想从根本上扫平郑成功,朝廷须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船,不习水战的八旗子弟还须冒风波之险前去征战。因此,季振宜建议:闽、浙、江南等地应首先注重防御,而后才行征剿之策。防御之法应以断绝郑军物资来源为主,福建的漳州、泉州、兴化、福州,浙江的温州、台州、宁波、杭州、嘉兴,江南的崇明、江阴、通州、镇江等处,应由督抚镇、都统、章京等官员驻防,各率精兵,严密防守,可使三省之兵声讯相通,互相支援,如此一来,郑军无处可补给,只能坐以待毙。
顺治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传旨“此奏内事情关系重大,着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详察议奏。”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清廷下达《迁海令》,以保证《禁海令》的施行。《迁海令》亦称《迁界令》,是《禁海令》的扩大和补充,是更为严厉的政令,具体内容是: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六省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居民官兵全部迁移到界线以内,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沿海滨向内若干里界线由各地官兵划出,并严令军民人等不得私出境外,违者处斩。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令》开始实行,清政府勒令东南沿海五省滨海三十里的边民迁离故土,并沿内迁三十里处开挖两丈余深、两丈余宽的壕沟,临沟筑起四尺余厚、八尺余高的城墙,每五里设一个炮台、二个烟墩、三十里屯兵。秦汉时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修筑在草原与田园之间的“长城”,如今修筑到了内陆与海洋之间。
历经波折 重新披挂上阵扬帆启航 郑氏收复台湾(4)
迁界要求三日为期,全部迁移,执行甚为严厉。由于郑成功军队的主要据点在福建,对清政府威胁最大,因而迁界令在福建以及与福建相邻的广东、浙江三省执行得最为严格。《台湾外纪》中载,朝廷的命令从传达之日起,以三日为限,必须全部拆迁,居住偏远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将行迁界,居住得近的人闻听消息也并不相信,然而刚过了两天,官兵即如狼似虎地前来驱赶,不少百姓来不及收拾任何财产,就被强行驱赶离家,那些督迁的官兵还乘机肆行掠夺。据清初“海外散人”所撰《榕城纪闻》记载,朝廷命令一下,大火烧了两个月,惨不可言。兴州、泉州和漳州三府尤其严重,所迁之民,全都失去生计,颠沛流离,号泣之声凄厉,背夫弃子、失父离妻的人间悲剧随处可见。福建总督范承漠承认,福建地区的绝大多数百姓维持生活的主要方法不是耕种土地,就是下海打鱼,自迁界以来,民田被废弃两万余顷,沿海之房屋化为废墟,出海捕鱼的工具悉数焚毁。老弱妇幼,因冻饿而死,曝尸于荒野者数不胜数,以至于老幼者填于沟壑,荒野中白骨累累。四处逃荒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其状惨然。
清廷的第二次迁界于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实施。两次迁界,给沿海诸省居民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清政府实施海禁和迁界举措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利用这样一个隔离,对郑成功进行经济封锁,断绝海上贸易往来,阻塞大陆货物的出海渠道,使郑氏集团既不能获取大陆的商品和军用物资,又无法向沿海居民征收粮饷,坐困郑氏集团,令其不战而降。清政府实施的封锁措施确实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由于海上运输能力的限制,粮饷供应不能满足郑军需求,造成大批郑军降清或逃亡,同时也使郑军不得不加重台湾本土的赋税征敛,对台湾的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客观上为清廷最后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但单纯的陆上封锁策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保证完全切断郑军的一切对外经济联系,更何况时间一长,其陆上封锁也会渐渐懈怠。连清政府官员也承认,驻守的官兵有时为了避免麻烦,对过境与郑军进行贸易交往的百姓,常常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二十余年的海禁迁界失大于得,弊大于利,这是由于在封锁策略和封锁措施两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在封锁策略上,清政府实行单纯的陆上封锁,没能以海上封锁相配合,因而作用有限。从封锁措施来看,清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禁海迁界,不考虑这些措施会给沿海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做好善后安置工作、减少民众生命财产损失,其后果是清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民心渐失。
有趣的是,清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的文治武功历来是不厌其繁地张扬备至,惟独对于禁海迁界这个涉及东南各省、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的重大政策却很少记叙,连《清世祖实录》中也只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多少也可以看作是清廷的自省吧。
顺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清廷派出钦差大臣前往沿海各省监督《迁界令》的执行情况,出巡福建的钦差大臣是兵部尚书苏纳海。苏纳海,满洲正白旗人,曾任多尔衮的侍卫,参与过将《三国志》译成满文,深知用兵与用人之道。该大臣至闽后,福建即迁沿海居民入内地,离海三十里内的村社田宅尽皆废弃。据《襄壮公传》记载,苏纳海不仅监督实行《迁界令》,还巡视了驻闽的各清军部队,观看了施琅整练兵马的情况。同月的三十日,苏纳海回到京师,即上奏清廷,举荐施琅为总兵。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即擢用施琅署都督佥事、同安总兵官。《八旗通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兵部侍郎苏纳海至福建清海疆,奇琅,荐之朝。加都佥事,补同安总兵官。”苏纳海的举荐能迅速地得到清廷的准予,不仅是因为施琅有才干,也与当时清廷更加重视对郑军的招抚密切相关。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发布了《招抚郑成功部下建功来归诏》,诏书写道:郑成功部下之“伪官将士人等,只因陷溺既深,虐焰久锢,自揣罪重,即归正抒诚,恐难邀宽典,踌躇观望,情所必然。朕洞鉴隐衷,深为悃恻。兹特开一面,赦其既往之辜,予以功名之径。”并颁下奖赏标准:“凡伪官将士人等,有能将郑成功生擒来献或斩首来降,必定破格论功,锡封公侯;如不能擒斩郑成功,或擒其妻子,或各率所属伪官兵丁投诚,亦从优叙录,不吝高爵重赏。”
这道诏书反映了清政府推行招抚策略的决心,也显示出进剿不成,清政府对开展招抚所寄予的厚望。为此清政府还规定有具体细则,凡海上郑军武官率众而降者,不问真伪,照原职补官;单身投降者一般降四级录用;有立功表现者降二级,武官可以改任文官。同时还下令保护沿海等地与郑军有乡邻督党等社会关系之人,不许挟嫌报复陷害。到后来,为进一步加强对郑军的分化瓦解力度,清政府在漳州专设处理郑军归降事宜的“修来馆”,又称招来馆,对招来的郑军文官照原职拨部补官,武官一律保留现职;士兵和平民没有剃发的赏银二十两,已剃发的赏银五十两;愿入伍者立即拨在营中领取饷银,愿返乡者送路费发回原籍安置;对屡次逃走而复来者也一视同仁,照样给赏,不加追问;甚至对郑军间谍,发现后不仅不予追究,反诱以厚利,多方感化,收为己用。这种种措施,表明清政府对招抚策略的高度重视,确实卓有成效地起到了分化瓦解郑军的作用。施琅原系郑成功部将,不仅了解郑军,且与郑军一些将领关系密切,因此正是对郑军进行瓦解工作的理想人选。
施琅升任总兵。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和郑氏集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爱新觉罗•;玄烨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即位,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康熙以聪慧的才智和政治品格,一生为国家民族创建了鼎盛的伟业,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文韬武略最为突出的一位君王,被誉为“千古一帝”。他一生除鳌拜、平三藩、视察黄河、疏通漕运、任用良将、东收台湾、北定疆界、与蒙古诸王结盟、西征噶尔丹、汲取汉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推行富国强民的政策措施,完成了统一中华、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业,是中国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缔造者。不过,当时的康熙尚年幼,就连施琅总兵之任,都是由辅政大臣鳌拜决定的。
台湾岛内,郑成功病逝,诸将公推郑成功之弟郑世袭为护理,主持台湾事务,但郑世袭却存有野心,与黄昭等部分将领密谋自立,形成与厦门的郑经相拒的局面。郑经闻讯,在众将领的举戴下,立即宣布继位,称为“世藩”,并为郑成功发丧,之后将囚禁的周全斌放出,任命其为五军都督,准备进兵台湾,攻打主持台湾事务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
施琅探知郑氏的这些情况后,迅速向福建总督李率泰作了汇报。清政府接到施琅的情报,认为“海上人心摇动,纷纷离散,行动不一”,于是加紧了招抚活动。据《台湾外纪》所载,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清福建总督李率泰接获施琅所呈成功病逝、郑氏内部不和的消息后,经与靖南王耿继茂计议,即派遣都司王维明、李振华、总兵林忠前往厦门招抚郑经,提出的条件是:剃发、上岸,即保其荣华富贵。郑经此时因郑成功病逝,郑军内部人心惶惶,正忙于准备前往台湾平定内乱,为便于集中精力解除后顾之忧,密令郑泰、洪旭等佯与清政府谈判,答复清廷欲行招抚的条件为:照朝鲜例,不剃发,仅称臣纳贡而已。八月,耿继茂、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