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一定知道,如此愚蠢地使用坦克只能导致失败。”人民军的T34 坦克往往是不用
炮兵配合,几辆坦克开路,冲上去,坦克后跟着步兵。结果被美军105 毫米榴弹炮、
火箭筒、反坦克地雷等摧毁。在从洛东江北上的道路上不断看到被摧毁的T34 坦克
残骸以及未被严重破坏的稍作修理即可启动的T34 坦克。斯大林痛惜T34 坦克的心
情是可以理解的。斯大林的黄色麻脸痛苦地抽动着,停了一会儿,他说:“这些顾
问是国防部派出的吗?”
    布尔加宁部长恐惧地说:“斯大林同志,他们完全违背了军事常识,他们参加
过卫国战争,但他们把那些可贵的经验忘得一干二净呀,最高统帅同志。”
    苏联驻朝鲜大使以及军事顾问们也常在彭德怀面前指手画脚,自高自大很不得
体。
    当时我军取得第3 次战役胜利,攻占了汉城,进驻水原,人民军第1 军团占领
了著名的仁川。中朝部队进抵到三七线。但这次胜利,主要是政治影响大,军事上
由于不能实行侧后迂回包围,未能歼灭第8 集团军的主力。相反,打到三七线,运
输线加长,部队指战员靠挖野菜和随身携带的炒面度日。彭总下命令各军停止进攻。
    在彭总同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见面时,拉佐瓦耶夫以军事家和太上皇自
居,指责彭总:“哪有打了胜仗却不追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员?”他坚持要
求志愿军马不停蹄继续进攻,一直打到釜山,将美军赶出朝鲜半岛。
    他说:“在苏军战斗条令中,没有进攻胜利后停止进攻的。只能不断进攻,扩
大战果,乘胜将敌人赶出朝鲜,不能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应该‘一气呵成’。停
止进攻是错误的。”
    彭总知道我军还未大量歼灭美军的有生力量,而且美军有两个师正在向日本运
输中。我总参谋部认为向南追击是危险的:一是没有空军支援;二是不能马上投入
两个兵团的战略预备队;三是不能有两三万辆汽车投入运输。因此,总参谋部不同
意继续向南进攻。彭总说:“我军已很疲劳,又没有制空权,后方供应上不去。敌
人是摩托化,我军是两条腿,这怎么能够追上敌人呢?而且如果再将敌人压缩到朝
鲜半岛东南部,敌人集中了,又有洛东江阻隔,更不利于我军歼灭敌人。”
    拉佐瓦耶夫说:“歼灭不了敌人,多占领一些地方也好。”
    彭总:“歼灭不了敌人有生力量,占领了地方也保不住。”
    拉佐瓦耶夫说:“敌人为避免被歼灭,肯定会撤出朝鲜。”
    彭总说:“不会。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我要对人民负责,如果错了,我负完
全责任。”
    拉佐瓦耶夫恼羞成怒,向斯大林发电告状。彭总把同苏联大使的分歧如实地向
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将彭总的报告转给斯大林。斯大林回电说:彭德怀同志是
当代的军事家,朝鲜战场的一切军事作战行动都应听从彭德怀同志的指挥。随即,
斯大林将拉佐瓦耶夫调回国,撤了他的职。这是后话。
          第三十五章  谁也不敢提醒斯大林
    斯大林越想越觉得派这些军事专家到朝鲜是失策,他说:“我们的军事顾问在
战略上的无知和无视情报工作,也创下了奇迹。不知道我们红军中还有没有比他们
更优秀的军官。他们未能理解敌人在仁川登陆的战略意义,他们否认这次登陆的意
义。只要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认识到美军在仁川登陆的意义。他们完全没有战
略头脑,对战争的发展完全不能预见。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蠢材派到前方去呢?”
    葛罗米柯插话说:“什特科夫上将缺乏军事眼光,他甚至建议追查在《真理报
》发表评论美国登陆情况的作者。”
    “我们没追究他,他倒追查别人?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不是很好吗?引起大
家的警惕。”斯大林顺着自己的思路说:“这种短视和缺乏战略眼光的状况致使他
们怀疑从南方向汉城地区抽调部队的必要性,调动部队本身便被拖延和耽搁了,这
样就损失了7 天时间,而敌人对此感到高兴。我们为什么要继续用这样的人呢?难
道苏联红军再找不到比他们聪明而有经验的人了吗?布尔加宁同志、维辛斯基同志?”
    维辛斯基答:“外交部正在研究接替什特科夫的人选问题。”
    斯大林瞥了维辛斯基一眼,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批评军事顾问:“我们的军事
顾问瓦西里耶夫等人在通讯联络、部队调度、情报组织以及作战指挥这样一些重要
问题上对于朝鲜指挥机构的帮助极其微弱。其结果是,朝鲜人民军各部队在几乎根
本没有指挥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战斗,对战场上的不同作战兵种也未能进行组织
协调。在乘胜进攻的时候,这或许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前线处于如此复杂的情况
下,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向我们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向瓦西里耶夫讲明这一切是
很必要的。”
    马林科夫、布尔加尔沉默不语。斯大林稍作停顿,然后下达指示:“在目前的
形势下,为了给朝鲜统帅部提供帮助,特别是考虑到组织朝鲜人民军各部队从东南
战线撤退,以及尽可能快地在东面、南面和汉城北面建立新的战线等问题,我们的
顾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斯大林停下来,又走开去,大家的目光追着他的不算高大的身材。良久,“当
家的”才说:“必须加强后卫部队。后卫部队必须有战斗力。要用正规部队,首先
是反坦克大炮、战地工兵,在可能的地方,也用坦克来加强后卫部队。坦克只能在
预先实行炮击之后与步兵协同使用。
    斯大林又停下来,缓慢地走着。他此时大约忘记了不仅后卫部队组织不起来,
而且主力部队也不知在何处。据说只有第6 师成功地到了北方。当然,斯大林从战
役指挥角度指示加强后卫部队,在后卫部队掩护下,主力部队迅速北撤,在汉城北
面建立一条新的防线。这与中共中央提示的保住三八线以北的精神是一致的。因为
汉城距三八线只有40公里。
    斯大林又说:“主力部队各师行动时,尽可能不要作为分散的、缺乏协调的部
队使用,而要保持完整的建制,以便准备经过战斗强行通过。有必要从主力部队中
抽调有战斗力的后卫部队,并配以大炮,有可能的话也配备坦克。在部队撤退期间,
要特别注意军事情报的组织工作,以便保证侧翼掩护和各部之间的通讯联络问题。
在与各部队和朝鲜统帅部进行联络时,使用无线电密码通讯。在组织我们的军事顾
问依据以上指示展开工作时,你们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像以前已经指示的那样,
注意不能让任何一个军事顾问被俘。”
    维辛斯基、葛罗米柯都飞快地记录着最高统帅的指示。大家都知道三八线以南
已无成建制的主力部队,许多师的师团领导已在撤退时失去指挥能力,或者干脆已
经牺牲,美军的飞机对他们杀伤太大。但是谁也没勇气去提醒最高统帅。
         第三十六章  杜鲁门的眼睛盯着斯大林
    9 月29日深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报告说:“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
示进军三八线。从倪志亮29日电看来,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似此情况甚为严重,
敌人有直趋平壤的可能。”
    9 月30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为建国一周年举行的庆
祝大会上,根据毛泽东的决定,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全部国土
以后,需要在和平而不受威胁的环境下来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
工作。但是美国侵略者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示,那就要重犯与国民党反
动派同样严重的错误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
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
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这个讲话,10月1 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登载了。在这之前,毛泽东在全
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时表示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这两
件事都有赖于同志们和全体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战斗员一道,和全国工人、农民
及其他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到目的。”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中
国人民反抗侵略,发展经济的决心和意志。
    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及他的将军们,都患有自大狂病症,他们很注意斯
大林和苏联政府的反应,对新中国却采取蔑视态度。
    他们的军事情报部门发现,西伯利亚的苏联军队没有任何调动迹象;北京虽然
把115 万人的常规部队调到了满洲,但北京真正的兴趣在台湾岛,而不是朝鲜半
岛。北京方面发出的信息当时都传给了马歇尔和杜鲁门(潘尼迦传给了英国,英国
传到了华盛顿)。但杜鲁门怀疑周恩来的警告只是一种宣传策略;艾奇逊认为周恩
来发出的信息是“虚张声势”,对中国出兵未表现出任何担忧;布莱德雷则认为北
京干预的最佳时间即仁川登陆前沃克在洛东江苦苦支撑的时机已经过去了。那时候
不动手,现在还能动手?
    他们经过三个月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斯大林毫无任何出兵干涉朝鲜半岛局
势的迹象,因此就放宽了心。在杜鲁门看来,只要苏联不干预,美国就没有任何顾
虑。一个新中国能奈何我美国吗?的确,当时中美双方的经济和军事技术条件指标
相差悬殊,钢产量是60万比8785万(吨),原油产量是20万比2 6 亿(吨),发
电量是45亿度比3880亿度,军舰吨位是4 万比300 万,军用飞机是60架比3 1 万
架……杜鲁门几乎要笑出来,这点东西能管什么用?!这从10月9 日杜鲁门向麦克
阿瑟发出的指示也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来。指示说:“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
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
在你控制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即授权麦克阿瑟战区司令了。
    当时,美国上下公共舆论被将要取得全面胜利的气氛所笼罩。共和党觉得11月
的总统大选在即,大力鼓噪,企图以朝鲜半岛的军事胜利帮他们大选的忙。共和党
参议院领导人诺兰德说:在三八线驻足不前是对敌人的姑息。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
斯科特说:在三八线停火的意见是旨在破坏我们在朝鲜的军事胜利。政党的利益影
响了杜鲁门的头脑,他的最后决策带有政客的投机性,或者说是选票诱惑了杜鲁门
当时麦卡锡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正在美国抬头。
    利欲熏心的错误决策正好碰到一个野心勃勃的执行者。
    麦克阿瑟把美帝国主义当权者的狂妄和愚昧发挥到了极至。他指示南朝鲜部队
9 月30日越过了三八线。同时,他又向朝鲜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命令人民军
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第三十七章  金日成朴宪永给斯大林的信
    9 月30日,黑海之滨的阿德列尔别墅,警卫森严,秘书在外间值班,万籁俱寂。
    几天来,朝鲜半岛恶化的形势正苦恼着斯大林。在苏联军事顾问的指挥下,人
民军打成这个样子,在他看来,实在是给自己的脸上抹黑。这时,“当家的”在里
间巨大空旷的办公室内,正在看着金日成和朴宪永致他的一封信。他是一个勤奋工
作的领袖,每天要看一尺以上厚的文件。他的周围已没有亲人,所以,除了工作,
还是工作。这时,他看过信之后,推至写字台的前沿,缓慢地燃着他那世界闻名的
烟斗,静静地抽着。
    朝鲜半岛危险的形势已经出现,形势对人民军各部队非常不利。敌军各种型号
的近千架飞机,在未遇人民军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完全夺取了制空权,像乌云般笼
罩天空,对人民军部队的前线和后方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空袭。在前线,敌军的机
械化部队在数百架飞机的掩护下,气势汹汹,未受任何阻碍地进行机动作战,造成
人民军人员和物资的巨大损失。成建制的部队被冲垮,一个师只能有千把人回到北
方。同时敌机肆无忌惮地轰炸铁路、公路,摧毁电话线路、通讯设施和其他目标,
破坏朝鲜的战略资源,破坏人民军部队的给养供应,瓦解军队的作战意志,使人民
军无法展开及时的反击作战。这种情形有点像当年德军突破苏联西部防线的阵势,
人民军怎么受得了?美军在仁川实施了两栖登陆,一时间,已将大量作战部队和物
资送往这一地区,敌军已经占领仁川,正在汉城进行巷战,汉城那里只有少量守备
部队,显然,汉城难保。朝鲜危机四伏,困难重重。敌军在切断了他们各部队之间
的所有联络之后,将仁川登陆的第10军和突破人民军南部防线的第8 集团军会合起
来,从而使汉城的失陷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在朝鲜南部作战的人民军各部
队已被敌人分割,无法补充弹药、给养。一些部队已失去联系,有些已被敌人包围。
    不知为什么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并未立即向东和向元山进攻,也未立即向
三八线以北的平壤进攻。据情报说,他把在仁川登陆的两个师又调走了。而沃克的
部队还未到这一带。而历史巧合的是,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延误的一段宝贵时间
同样又被什特科夫延误了,一帮完全没有战略头脑的家伙!
    斯大林迈着他那沉稳的步子,心里想,战场的形势已经十分糟,失败的形势显
而易见。正如金日成、朴宪永所说,一旦敌人占领汉城,他们将向朝鲜发起进一步
的攻击,那么美国侵略者将取得全面胜利。为了向人民军部队供应所有必需的给养,
并且保证向前线的供给不中断,首先需要的是一支相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