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蘸蘸墨汁,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荣臻同志:本日会议决议
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毛泽东 7月7 日24时。
    随后,他又从桌面上拿过一个大信封,写道:立送荣臻同志。
    在毛泽东批阅聂荣臻呈批件的同时,周恩来也在台灯下,用毛笔逐字逐行批阅
着总参谋部送来的同一个文件。
    他多次与毛泽东交换过意见,我国与咄咄逼人目空一切的美国较量是不可避免
的事情,不在台湾海峡,就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与美军作战,我军缺乏海空军
力量,在东京的好战分子麦克阿瑟,正希望我们这样干呢。
    但在朝鲜打就不同了,可以与人民军共同作战,还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的支持。朝鲜多山,地形狭窄,便于我军步兵作战,不便于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好这一仗。但他觉得朝鲜半岛事件不可等闲视之,他缜密地思
考着,掂量着,改了很多,又在空行处加了一些内容,然后呈毛主席审批。
    秘书以特急件送到了丰泽园。
    给聂荣臻的批件刚刚送出,毛泽东又接到了周恩来的呈批件。他瞅着周恩来密
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不住地点头,觉得恩来同志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办事令人放心,
于是,又批示:同意,照此施行。
    隔了6 年之后,毛泽东在会见苏共代表团时讲起这件事,说:“战争开始后,
我们先调去3 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5 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
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
过来了。” 1970 年10月10日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还惋惜地说:“可惜那时候只有
5 个军,那5 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 个军就好了。”
          第五章  在广州第15兵团司令部里
    广州市东山,15兵团总部办公楼内,写字台上的日历翻到了7 月9 日。
    精瘦干练的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杨迪手拿文件急匆匆走进邓华司令员的办公室,
说:“首长,中央军委7 月8 日命令,要15兵团机关与黄永胜13兵团机关对换,率
领原13兵团的三个军迅即开往东北,并改番号为13兵团。”
    被称为儒将的邓华接过命令,看毕,沉思地递给胖乎乎的兵团政委赖传珠。
    赖传珠小声念道:“自7 月起,驻信阳的38军,驻漯河的39军,驻广州的40军
归13兵团建制指挥。”
    正在传阅军委命令时,兵团司令部办公室接到了中南局书记叶剑英同志秘书打
来的电话,要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李作鹏到叶参座那里去。那时大家习惯称叶
剑英为叶参座,因为他当过八路军总参谋长,又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工作,大家就
比照国民党的习惯叫他叶参座了。一辆帆布篷的中吉普已在大门口等着。几位将军
放下文件急忙赶到了叶剑英处。他们刚刚在客厅的古香古色的花梨木椅上落座,叶
剑英便戎装英姿地走进来,他们几个“噌”地站起来,叶参座用手示意他们坐下,
说:“你们都来了。这次15兵团和13兵团领导机关对调,中央是有考虑的。为什么
对调呢?我考虑,中央军委建立东北边防军的决策,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朝
鲜半岛的局势,将来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子。”
    邓华说:“我们大家都很忧虑。”
    叶剑英坐到正面的木椅上,说:“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是知道的。中国不能隔
岸观火,必须预做准备。军委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我们中南局拥护中央的决策。
中央决定边防军司令员为粟裕,副司令员肖劲光,副政委肖华。13兵团司令员为邓
华,政委为吴法宪,参谋长是李作鹏。黄永胜为15兵团司令员。邓华要先行北上…
…”
    几位高级将领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叶剑英。
    叶剑英笑微微地问:“怎么样?邓华?”
    邓华:“坚决服从命令。”
    叶剑英说:“中央要加强东北的边防,有战略上的考虑,是一项战略措施,大
家要理解。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我国工业的一大半在东北。你们几个都是4 野
的,在东北作战几年,比我更了解。我同意中央的决策。你们的思想也要有个转折。”
    几位将领都不住地点头。
    邓华说:“美国不甘心丢掉朝鲜半岛,已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
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
    洪学智说:“朝鲜半岛要有大仗打。干脆,我们同邓司令都去算了。”
    叶剑英说:“我们这个方向也很重要,是新中国的南大门。边海防还有剿匪任
务,海防也很重要。这里也离不开你们。黄永胜很快就到。在黄到之前,洪学智你
多负些责任,因为你对这几个部队熟悉。”
    邓华受命后,感到时间紧迫,对13兵团机关不熟悉,担心战事紧张,机关工作
不顺手,影响组织指挥。他经过深思熟虑,请示4 野总部和中央军委批准把15兵团
机关带去。4 野总部奉中央军委命令,批准第13兵团与第15兵团番号和机关对调,
开赴东北。
    7 月13日上午9 时,兵团部作战室一号台电话找邓华本人接电话。邓华拿起听
筒,原来是罗荣桓政委。罗荣桓告诉他,军委的任命已发了,你的任务很重,不仅
要保卫东北边防,必要时还要渡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邓华觉得自
己的血液都沸腾了,千言万语一句话,他告诉罗政委:“请军委放心,请老首长放
心,坚决服从军委的安排,坚决完成军委给予的新任务!”然后,他又接到武汉第
四野战军司令部一份电报:“邓华应迅即北上……”
    他急匆匆地下楼、上车,来到叶参座处。叶参座看过电报,说:“你是军委点
的将,立即交接工作,黄永胜是下午到吗?到后立即交接,北上赴任。军情紧急,
要快!”
              第六章  邓华北上
    7 月25日黄昏,高温酷暑,闷热得人们身上直往外沁汗珠儿。邓华以及13兵团
部机关北上的列车从广州市南站悄然开出。列车像有灵性似的,似乎理解指战员们
的心情,一路加速奔驰,所有大小车站一律放行,7 月27日拂晓,列车喘着粗气开
进4 野总部所在地武昌。
    罗荣桓派车把邓华司令员接到4 野总部。邓华来到罗荣桓政委的办公室。罗荣
桓在东北时就完全秃顶了,现在他的脑门上闪着汗珠儿,拿着一个大芭蕉扇子扇着,
看着瘦削的邓华说:“任务很重呀,之所以这样,军委和野总才考虑派你去。相信
你能完成任务。”邓华说:“政委呀,我很担心、忧虑呀。”
    罗荣桓说:“军委和野总都信任你么。你刚刚指挥解放了海南岛,战役结束才
一个半月,对战争不陌生。这几个军都是4 野主力,相信能打好!”邓华笑笑说:
“这几个军虽都很能打仗,但都有傲气,我没有在这几个部队任过职。”罗荣桓一
笑:“你怕指挥不了呀?”邓华:“有那么一点点。”罗荣桓摇摇头说:“甭担心,
都有老传统。你尽管放心,梁兴初、刘西元、吴信泉、徐斌洲、温玉成、吴瑞林、
周彪、袁升平,都是战将,在东北你们多次配合打仗,都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当
然有一个磨合过程。集中后,先做好团结工作,把指挥关系理顺。有什么问题多请
示东北军区和军委就是了。”邓华说:“兵团领导还要加强呀,赖政委身体不好,
洪学智又留在了广东,人手太少了。”罗荣桓点点头,说:“野总在考虑这个问题。
准备向军委反映。你到北京后,也可直接向军委反映。”邓华说:“政委呀,我建
议15兵团全体指挥干部都去为宜,这包括洪学智、肖向荣、李作鹏、孔石泉在内。
我们彼此互相了解熟悉,对马上作战有利。如果部队不熟悉,相互工作又不合手,
困难就更多了。”罗荣桓说:“全去恐怕不行,广东方面的任务也很重。”
    邓华征询地说:“还必须配一个参谋长,在广东时是洪学智兼的。”罗荣桓点
点头,说:“逐渐配齐。”邓华满脸冒汗珠,罗荣桓笑笑,说:“武汉是有名的三
大火炉之一呀,名不虚传呐!”然后又说:“忘了给你芭蕉扇了。”说着从茶几上
拿起另一把扇子,递给邓华。邓华扇了几下,说:“我还得赶紧回汉口火车站,列
车还等着我呢!”
    罗荣桓摆摆手说:“你不要坐火车了。目前朝鲜战局变化很快,情况也很复杂
混乱。据说麦克阿瑟已任命第8 集团军司令沃克为联合国军的陆军司令官。美国正
在往远东紧急空运兵员和装备。人民军在T34 坦克的引导下,作战勇敢,已突破锦
江防线,在大田激战。军委已决定让你先去朝鲜了解第一手资料。明天你坐飞机去
北京。”
    邓华惊讶地看着老政委。罗政委又说:“外电说,台湾蒋介石向美国表示愿意
出兵3 个师参加朝鲜战争,而麦克阿瑟想让蒋介石乘机进攻大陆,以牵制我军入朝
作战,使我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作战。据情报说,美国情报局正在台湾训练蒋军反攻
大陆呢!”邓华说:“老蒋还敢上大陆?”罗荣桓笑笑:“他时刻都在想啊。”邓
华说:“他反攻大陆好呀,我军可以像解放海南岛一样,趁势解放台湾。”罗荣桓
忧虑地说:“朝鲜战争一爆发,形势发展就难说了。”
    7 月28日,因北京实行空中管制,邓华带着杨迪和警卫员乘民航飞机先到天津,
然后赶到天津西北杨村坐火车。当时火车不对号入座,军装也不分等级,邓华将军
站在拥挤的旅客之中,谁也没想到这就是指挥解放了海南岛的兵团司令。
            第七章  提醒朝方防守仁川
    在中南海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毛泽东见北方人民军发动洛东江战役,集中
了人民军全力,分为东线、西线和中线,三路突击,企图一举攻战釜山,收复全朝
鲜。但东线没有攻到浦项,沿西海岸突击的人民军第6 师占领南部港口延误了时间,
没有及时向釜山推进。而美军和伪军则死守洛东江,并已从美国向朝鲜增兵。他对
人民军久攻不下,感到很忧虑。人民军有没有这样的实力呢?人民军是没有的。据
说人民军内老战士不到百分之三十,有一些是南朝鲜人未经训练直接到人民军的。
闹不好会一败而不可收拾。
    事实上,到8 月初,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的作战兵力已有九万多人,而人民军在
洛东江一线投入战斗的只有7 万人,而且一路南下,经过无数次大小战役,减员严
重,已成疲惫之师。坦克只剩下四十多辆,不及美军一个坦克营的坦克数量,炮火
也锐减三分之二。
    他虽然不能确切掌握前线战况,但觉得有必要在政治局会议上议一议。
    8 月4 日,大家都到颐年堂后,毛泽东让李涛简单介绍了一下洛东江两岸的形
势,然后,他说:“邻人家发生的事情,应该关心呐。朝鲜人民军已解放南朝鲜百
分之九十以上的领土,南朝鲜伪军现在退守在洛东江以东的大丘、釜山一隅。并且
俘虏了美24师师长迪安。北方兴高采烈,认为南方指日可下,胜利在握了。你们怎
么看?”
    未等大家发言,他又说:“形势不容乐观呀!我觉得不要头脑发热,不要一厢
情愿,头脑要清醒,冷静。”
    周恩来说:“南北朝鲜实际上是二战以后美苏分治的结果,美国人不会答应北
方统一朝鲜半岛。”
    毛泽东喝了一口茶,口中还嚼着茶叶,说:“还在朝鲜人民军在大田战役胜利
后,将全部力量投入发动洛东江战役时,我和恩来就预料到,如果朝鲜人民军打不
过洛东江,美军增援部队运来了,很可能在朝鲜后方登陆。现在朝鲜人民军已在洛
东江打了近半个月了,还没有突破洛东江美军的防御,美国增援的部队已到了日本,
人民军从东西海岸迂回的战术都未成功,中线也难突破。朝鲜是个半岛,三面临海,
看来麦克阿瑟很可能会用他善于登陆进攻的拿手戏,从朝鲜后方实施登陆作战。这
样,一方面可以将朝鲜人民军主力截断,从其后方进攻。同时乘虚向汉城、平壤进
犯。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朝鲜战局将会急转直下。朝鲜人民军将处于极不利
的态势。”
    周恩来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指朝鲜半岛的蜂腰部,说:“仁川这个地方离
汉城很近,是美军看好的地方。”
    仁川位于汉城附近,是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航道狭窄,潮汐涨落之差高达30英尺,而且一个满潮期只有两三个小
时,如果遇上不利情况,超出这段时间,登陆舰队就会在泥滩上搁浅失去战斗力。
    聂代总长对毛泽东说:“这个港对于进攻的一方条件不是很理想。”
    毛泽东点点头,说:“但仁川离汉城很近,应防守仁川这个重要的据点,以防
不测。”
    周恩来说:“可以给倪志亮发个电报,提醒一下友人。”
    毛泽东说:“立即发一个电报。我意朝鲜人民军应该作短暂休整,调整军队的
部署,在蜂腰部应部署后备力量。调整后,再接再厉,最后一鼓荡平,彻底解放朝
鲜全境。”
          第八章  中央电令边防军由高岗主责
    周恩来对大家说:“邓华给军委有一个报告,他仔细研究了朝鲜半岛的形势。
他认为,朝鲜人民军战线南伸而延长,美军凭借其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蜂
腰部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而且朝鲜人民军以弱小的后方留守陆军,阻止美
国从两翼而不是正面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企图是很困难的。朝鲜三面环海,
东、西海岸线长,中间山高林深,给人民军集中带来不便。从现在情况看,朝鲜人
民军在洛东江前线决战与东、西海岸的防守,在兵力配备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毛主席看过邓华的这份报告,认为这个分析很有见地。”
    周恩来最后说:“看来邓华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