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圣经文学二十讲-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经》是西方文学辉煌的序曲,也是希伯来文化的不朽丰碑。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仅这句话,就让人一生只有一次的顿悟的心灵,竟被引领了去,并为此而产生了绵绵无绝期的灵感,从而使你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地顶礼膜拜。这便是《圣经》的魅力所在之一。
诚然,《圣经》以其文学感染力,把我们带入了更加令人惊奇而神往的境界。那是一个人文景观的世界,也是人与神相互交流的世界。
《圣经》,其实是由诗歌、短篇故事、小说、戏剧、小品文等作品组成的纪传体文学。尽管作者众多,手法不一,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洋溢着希伯来浓厚的古典文化韵味,使在千古流传中日显无穷的魅力。
特别令人难于言表的是,在《圣经》的许多言词中,总似乎给人某种微妙的感觉,尽管有部分感觉已由先知揭示过,但当你掩卷沉思后仍觉未尽其意。在物理学家牛顿上百万字的手稿中有这么一句话:《圣经》是“全能的主设定的密码文字”。因此,牛顿希望能“解读神性之谜,天命之谜,天命所定的过去未来之诸谜”。引动他心灵感悟的是,也许正是上帝耶和华那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召唤——
“摩西,你到山顶来。”
摩西,这位侠义之士、流亡精英领袖也就急忙上山去了。接着便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奇迹——他与神交换了意见,并带回了神授的《十诫》石板。
这次神与人的历史性晤面,是犹太人的殊荣。至于人变成神的耶稣,却在复活之后频频与人晤面,则是人类的殊荣。
然而,正是由于耶稣的复活,构成并加重了《圣经》文学的幽深及玄奥(对此,本书第十九讲将有详细的探讨)。
从此,犹太教《旧约》与基督教《新约》竟在珠联璧合中,将统一的《圣经》文化扩张到东西方,从而奠定了一个不朽的文学典范。
1。亡国而后作,巍然立高山
《旧约》是希伯来人在亡国以后经编辑、陆续增订和修整而成的,很有点像司马迁在《史记》中诉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之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自从犹大王国灭亡(公元前586年,比以色列晚亡138年)以后,其君王和臣民在生死存亡线上挣扎达700年之久。他们用饱含血泪的文字,写完古希伯来史最后的篇章。这700年恰恰是他们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流浪于异国时期,他们辗转在几个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却也从他们那里学习了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和概念,从而促进了文学的成熟和繁荣。他们在灾难中编纂的历代文献,既是犹太教经典,又是民族的文学遗产。这些希伯来文学的财富,后来被收入基督教经典,一部分又被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所吸收。经过各国人士的努力,已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其流行之广、影响之深,是无与伦比的。中东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许多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亚述、腓尼基等,都没有一部完整的文学遗产留传给后人,而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断。希伯来文学遗产之所以能比较完整地保留到现在,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中东各古国文学的精华并加以创造。
《圣经》文学的发展,起初是口语相传,后来才由流亡作家(一般都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不断完善的。我们现在讲的《圣经》文学主要是正经——犹太教《旧约》和基督教《新约》的合订本①。从文字的角度看,这不同时代和不同版本的作品都各有特色。但就其影响力和接受力来看,决不会出现像“李杜诗篇万里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那样的情况,而是始终散发着无穷的文学魅力。
(1)《摩西五经》
在《摩西》五经中,《创世记》是十分重要的文献。属于《旧约》诸篇之首,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想而知。原来的书名叫“太初”(Bereshith),取卷首第一句(太初上帝创造天地)的第一个词。爱尔兰诗人叶芝对这一词汇表现出相当的迷恋:
在被风摧的老树阴里,
静坐在古老的青石上,
是脉搏乍然跳动,
让我顿悟“太一”的存在,
顿悟人生如同幻影②。
《创世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1章到11章,是神话传说,从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夏娃到营造巴别塔;第二部分为12章到36章,是关于氏族时代族长的传说,有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故事;第三部分为37章到最后的50章,是一部辉煌的关于约瑟的史诗。
《出埃及记》等四卷书是关于摩西的史诗。《出埃及记》写摩西的成长以及他领导人民走出埃及,直到立法,为上帝和人民立约,颁布十条诫命。《利未记》颁布献祭等宗教仪式的礼仪,立亚伦和他的子孙利未人为祭司。《民数记》写摩西领导人民离开西奈山,在出发前进行人口普查,颁布各种律法。他们向迦南南边的加低斯巴尼亚推进,在那里派侦察人员探明迦南地的虚实,虽不能从那里进入迦南,但在那里呆了很多年,又准备从约旦河东岸进军。《民数记》描写了以色列人在西奈旷野中行军的艰苦,以东地区毒蛇为患、在河东山谷的苦战,都写得生动感人。其中还收入一些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文学价值很高。
五经的最后一卷《申命记》(Deuteronomy,“第二律法”之意)是颁布修订过的律法。但关于律法的内容主要在5章至26章,全书是写摩西在出埃及的最后阶段,以风烛残年面对隔河的迦南目的地对众演讲,说自己不能继续领导大军进入迦南,只得把重任交给约书亚。演讲言辞恳切,是希伯来文学修辞的典范。全书由三篇演说词构成。以下四章是摩西最后的言行,是后来追加的。该诗口语化浓厚,犹如在念台词,逼真切实,如看了如下诗行,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莎士比亚的台词:
“诸天哪!侧耳。我要说话,愿地也听我口中的言语。我的教训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我要宣告耶和华的名;你们要将大德归与我们的神。
“他是磐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这乖僻弯曲的世代,向他行事邪僻,有这弊病,就不是他的儿女。愚昧无知的民哪!你们这样报答耶和华吗?他岂不是你的父,将你买来的吗?他是制造你、建立你的。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邦,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耶和华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产业,本是雅各。
我要将祸患堆在他们身上,把我的箭向他们射尽。他们必因饥饿消瘦,被炎热苦毒吞灭。我要打发野兽用牙齿咬他们,并土中腹行的,用毒气害他们。外头有刀剑,内室有惊恐,使人丧亡,使少男、童女、吃奶的、白发的,尽都灭绝。我说:我必将他们分散远方,使他们的名号从人间除灭。惟恐仇敌惹动我,只怕敌人错看,说:“是我们手的能力,并非耶和华所行的。”
第一讲 概貌:辉煌的序曲 不朽的丰碑第2节 亡国而后作,巍然立高山(2)
莎士比亚是个语言天才,他受到《圣经》的文学形式、语言及精神意识的很多启迪。我们不妨看看他的名剧《麦克白》的台词①:
她反正要死的,
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
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
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
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
短促的烛光!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
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
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
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
它充满着喧嚣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申命记》的发表年代据说是在公元前7世纪,也就是《列王记下》23章所记载的约西亚王实行宗教改革时期(公元前621年)。约西亚借摩西的名义,说是在修理圣殿时在殿中发现的。他是个天才的宗教家,有独创的能力。他要破除自然神,破坏对原始宗教的遗物亚舍拉女神的木柱像和石柱像的崇拜。他把民族神人格化、抽象化,用爱为纽带,奉耶和华为精神上的惟一真神。这种思想是受公元前8世纪先知的影响;其文体和用语也是公元前7世纪的,与《耶利米书》、《约书亚记》,《士师记》和《列王记》等相似。《申命记》的出现,是希伯来宗教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2)先知书
先知书又分为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大先知书又有《以塞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小先知书也有12卷。书中记载,这些先知以不同的方法(如勉励、控拆、辩论、讥讽、比喻、箴言、哀歌等),挺身而出为神发言,勉励背逆的选民悔改归向神,使他们免受神的刑罚、获得神的赐福。同时,先知还告诉他们不要敬拜巴力和其它偶像,不再欺诈,更不要继续依赖外人的帮助。
自公元前13世纪至前5世纪,以色列人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听到先知教诲,因为正是这时——自前8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中叶——他们丧失了民族独立,沦为异族的阶下囚。这幕惨剧怎能发生在一个自诩为耶和华子民的国家中呢?更何况其国民都是伟大的亚伯拉罕的子孙,这国家由伟大的摩西创建并被赋予耶和华的律法,还曾有伟大的国王大卫统治——大卫的王权曾被许诺永远保留呢?在这种情势下,先知们挺身而出,解释此事的缘由,告诫人们将来还会发生什么,并说明满足了耶和华的哪些要求,就能得到拯救。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的先知言论给现代人留下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研究圣经的史家通常都称此时期为“预言时代”。
一般认为,预言时代始于公元前750年左右。当时提哥亚的阿摩司来到北国京都撒玛利亚,开始抨击他目睹的宗教腐败和社会不公。其时,耶罗波安二世统治下的北国到处一派繁荣,而先知却发现,繁荣的代价是穷人的苦难,官方宗教已无力使富人对不幸的邻居施以恩惠。阿摩司警告说,这个对社会不公和宗教败坏毫不介意的国家必将遭到审判。与阿摩司约略同时,何西阿以类似的观点向北国发出预言;此后不久,以塞亚、弥迦也向南方的犹大王国宣讲相似的信息。他们都认为,仅仅遵奉宗教仪式,并不足以取悦耶和华。可以说,阿摩司传达的如下神谕代表了所有先知的看法:
我厌恶你们的节期,
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
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
我并不悦纳;
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
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
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使正义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书》5∶21~24)
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沦陷于亚述的铁蹄之下。在那些矢志忠于以色列上帝的人们看来,此事正是上帝审判的表现——恰如先知们已警告过的那样——审判以色列国民的叛教。
除公元前8世纪这4位伟大的文学先知外(以“文学”称之,是因他们的作品都被收入《圣经》),还有3位在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和前6世纪讲演的重要人物:耶利米、以西结和《以赛亚书》第40至第55章的作者(学者们称其为“第二以赛亚”)。耶利米开始其预言生涯时,强调了早期先知们的重要议题之一:犹大国民参与异教崇拜仪式,尤其各种奢华的典礼,是对耶和华的明显背叛。但耶利米一生的主要功绩,还是对国民的谆谆奉劝,这奉劝纵贯巴比伦人进犯犹大国和耶路撒冷城的全部凄惨岁月。公元前597年,一批民众首次被掳至巴比伦;此后,前587年,圣殿、圣城被焚毁,更多的人惨遭劫难;最后,前682年,犹大人第三次被掳。在此期间,耶利米接连不断地宣讲:巴比伦人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这胜利是上帝对犹大叛教的审判——因而国民必须接受征服。这种信息当然不受犹大首脑的欢迎。这也使耶利米在当权者手中备受磨难。耶利米说,被掳之民应安居新住所,勤奋自强,为掳掠者的兴盛而祈祷,因为囚居的时日必将漫长,未来的以色列后代必得要抚养。
以西结也曾向这座不幸之城的居民发出预言,他显然是以巴比伦俘囚一员的身份讲道的。他似乎于公元前597年京都第一次遭劫时被带往巴比伦,在那里成为先知,以写作向耶路撒冷传送信息。总的说来,其传达的信息与耶利米相仿:耶路撒冷已撕毁圣约,背逆耶和华,因而必然招致毁灭。但以西结最关注的是揭露以色列违抗耶和华的滔天罪恶,因而很少像耶利米那样论及耶路撒冷最后年代的现实政治。较之耶利米,以西结在更高程度上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认为有朝一日,以色列将作为一个民族而再度复兴,重新恢复古代的疆域,建成一个理想国度,并与耶和华再次建立契约关系。以西结令人振奋地描绘了以色列的远景,恰如他严酷地揭示了以色列的现状一样。
公元前6世纪的第三个伟大先知是所谓“第二以赛亚”的无名氏,他是《以赛亚书》第40章至第55章的作者。这些章节有时被称为“以色列的劝慰辞”(TheConsolationofIsrael),明显写作于波斯王居鲁士前538年应允被囚的以色列人重返犹大之际(这时波斯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