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339-当年游侠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游侠人》 第二部分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7)
2000年1月5日初稿,1月26日改定于西三旗
(原刊《潮学研究》第八辑,花城出版社,2000年7月)注释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3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本文所引丘逢甲诗,只注篇名者,均出自《岭云海日楼诗钞》,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3]丘菽园:《挥麈拾遗》,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79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4]转引自徐博东等《丘逢甲传》45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7年。
[5]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80—481页。
[6]参见《岭云海日楼诗钞》66页的原编者注。
[7]参见饶宗颐《潮民移台小史》;《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8]《岭东同文学堂开办章程》,见《丘逢甲文集》304页。
[9]丘琮:《岵怀录》,见《岭云海日楼诗钞》506页。
[10]参见夏晓虹提交给“丘逢甲国际研讨会”(汕头大学,2000年1月)的论文《心关国粹谋兴学——丘逢甲教育理念的展开》。
[11]此联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54页。
[12]参见《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自注和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载《岭云海日楼诗钞》301页、480页。
[13]如吴宏聪等主编的《丘逢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便有多篇文章谈及。
[14]丘琮:《岵怀录》,见《岭云海日楼诗钞》504—505页。
[15]江山渊:《丘逢甲传》,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66—467页。
[16]丘瑞甲:《先兄仓海行状》,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69页。
[17]丘瑞甲为《岭云海日楼诗钞》所作跋,见《岭云海日楼诗钞》473页。
[18]参见吴宏聪等主编《丘逢甲研究》所收录的论丘逢甲教育思想及实践诸文。
[19]《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见《丘逢甲文集》303—304页。
[20]《答梁诗五函》,见《丘逢甲文集》275页。
[21]丘逢甲之游说南洋华侨捐资办学,既指向国内,也指向国外。后者如1898年7月20日《天南新报》刊登丘逢甲致丘菽园信,建议其振臂一呼,在新加坡创办学堂,并称此举“保国可也,保教可也,保种可也;既不然,仅全心合力,以保在洋之权利亦可也”。前者则不妨以1900年初春丘逢甲南洋之行前给惠潮嘉道沈絜斋所写的信为例,丘氏在信中表达“使各埠商民能以材力上报国家”的信心(见《丘逢甲文集》284页);而日后岭东同文学堂之得以正式开办,与丘氏此行大有关系。
[22]参见“丘逢甲与近代中国”研讨会上夏晓虹的《心关国粹谋兴学——丘逢甲教育理念的展开》以及张克宏、王慷鼎的《丘逢甲的南洋之行》。
[23]《复菽园》,见《丘逢甲文集》267页。
[24]梁信见郑喜夫编撰《民国丘仓海先生逢甲年谱》169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25]《温柳介先生诔》,见《丘逢甲文集》326页。
[26]《重修东山韩夫子祠及书院启》,见《丘逢甲文集》296页。
[27]丘琮:《岵怀录》,见《岭云海日楼诗钞》509页。
[28]这里系借用丘复《潜斋先生墓志铭》中对丘逢甲父亲潜斋先生的评价,丘复所撰墓志铭见郑喜夫编撰《民国丘仓海先生逢甲年谱》245页。
[29]参见《温柳介先生诔》;《丘逢甲文集》326页。
[30]参见《萧母姚太夫人七秩开一寿序》;《丘逢甲文集》333页。
[31]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严复集》第五册15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2]参见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上册102页,台北:世界书局,1972年。
[33]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存》二集卷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34]参阅拙文《设议院与开学堂》,见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331—342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年。
[35]参阅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康有为政论集》3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6]参见拙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二章《官学与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7]参见柯文著、林同华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8]古来中国人“告老还乡”以及“服务桑梓”的观念,使其很自然地介入家乡的政治和教育文化事业。所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乡间士绅在传统社会所起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视。而这一功能,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推进而逐渐消失,其结果是城乡之间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差别日益扩大。
[39]柯文著、林同华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44页。
[40]柯文著、林同华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48页。
[41]简要的论述,请参见饶宗颐《何以要建立“潮州学”》和杜经国《潮学研究发刊词》,均见《潮学研究》第一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42]参见《严复集》第三册6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3]参见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第三章和第八章,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当年游侠人》 第三部分有思想的学问家(1)
——关于章太炎
有思想的学问家 当年游侠人身兼斗士与学者的章太炎(1869—1936),一生屡遭世变,多次卷入政治斗争旋涡,可依然著述、讲学不辍。早年奔走革命,不忘提倡学术;晚年阐扬国故,可也呼吁抗日。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是清末民初学者的共同特征;章太炎的好处是干什么像什么,是个大政治家,也是个大学者。后世学人关于民国以后的章太炎是否“退居于宁静”的争论,未免过分集中关注其政治生涯。换一个观察角度,由从政转为问学,很难简单认为“颓唐”或“消极”。在我看来,章太炎不只是革命家,更是近代中国最博学、思想最复杂高深的人物。鲁迅称章氏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我则倾向于将其作为“有思想的学问家”来考察。
一
谈论章太炎的思想与学术,很难不作分期把握,因其思想庞杂且变化多端,根本无法“一言以蔽之”。前人关于章氏思想发展的分段,颇多可议之处。关键不在分段时提前几年抑或推后几年,而在使用的理论尺度以及无意中表露出来的论者的学术思想。
最常见的弊病是过分依赖历史事件,而不大考虑对象自身的特性。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当然会在章氏生活和思想上打下烙印,可将其作为分段依据则嫌牵强。外在的政治事件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思想学术追求不能画等号,尤其是像章太炎这样有极强烈的独立意识的思想家,根本不会随时势流转。将个体感受直接依附于外界发生的政治事件,说成是其“必然的反映”,而不尊重个体独特的生存处境、感情世界以及内在思路,所有历史人物的思想发展也就只能一刀切了。
与此相关系的是,过分突出所谓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斗争(或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分裂),用外在的政治行动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抹煞章太炎思想的深刻性与复杂性,使得历史人物一下子平面化了。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上下求索,许多见解既空泛又深刻,一时难断是非曲直。只因为辛亥革命成功,就断言“革命”是好“立宪”是坏,未免过于草率。史学家吕思勉曾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君主和民主比较,自然君主较旧而民主较新;可将革命和立宪比较;“革命是吾家旧物,而立宪的观念则来自西洋”(或者说革命是旧而立宪是新)。主君主立宪的康、梁与主民主革命的孙、章,都不是“新旧—中西”(更不要说“进步—落后”)这样简单的模式所能概括的。
章太炎自述思想变迁,有一句话很精辟:“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菿汉微言》)这话常被研究者引用,可具体阐释五花八门,尤其是关于“真”、“俗”的界定。比如,随顺众生为俗,破除迷妄为真;具体事物为俗,抽象哲理为真;史学为俗,哲理为真;学以致用为俗,实事求是为真;儒学是俗,佛学是真;经验现象是俗,心灵本体为真……等等。章氏既持真俗之辨,又主“真妄同源”,颇多精彩之论。不过,倘以这假定性的“真俗”说衡量章氏一生,其“转俗成真”与“回真向俗”恰好落实在两次系狱。“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历览前史”——此乃未经“真”洗涤的“俗”;“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解此以还,乃达大乘深趣”——此即“转俗成真”;“癸甲之际,厄于龙泉,始玩爻象,重籀《论语》”——此乃“回真向俗”。三年系狱,三年幽禁,前后两次被囚,精神状态大不一样,可都促使章氏深思熟虑,重新反省其政治理想及学术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思想转变。这种转变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太炎先生自定年谱》和《太炎先生自述学术次第》对此也含糊其辞;为了论说方便,只能作如下大致划分:第一次转变以1906年出狱东渡日本为界;第二次转变为1915年幽禁中作《菿汉微言》自述“回真向俗”为标志。以此二变三段来把握章太炎的思想变迁,相对强调内在思路而不是外在行动,价值追求而不是政治倾向。
二
谈论章太炎的学术思想不容易,因其糅合百家而又自成宗派,思想资料和学术渊源颇为复杂,不同时期所吸收、所推崇的又很不一致。不过,大致而言,章氏学术思想的形成,依其先后可分为古今文之争、中西学之辨和儒道释的调适三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不是在一种平静状态下接受某一思想(或学术观念),而始终是坚持“依自不依他”的独立意识,在争辩中、对抗中选择取舍,融会贯通的。
章氏治学讲求自得,既反泥古,也反媚外。评判历代学术,其重要标尺就是能否“独立自得”。而对西方学术,章氏从来都是以我为主,不为所拘,有时甚至故显倨傲,言辞刻薄。可另一方面,章太炎其实颇为善于向学术上的对手学习,借助论争激发灵感,完善自家学说。20年代章太炎有一段自白,很能表明他这种治学风格:“我们更可知学术的进步,是靠着争辩,双方反对愈激烈,收效愈增大。我在日本主《民报》笔政,梁启超主《新民丛报》笔政,双方为国体问题辩论得很激烈,很有声色;后来《新民丛报》停版,我们也就搁笔。”(《国学概论》)
至于为了匡正时论,故作惊人之语,在章太炎也不稀奇。1906年,章太炎写下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甚大的《诸子学略说》,批评儒家“以富贵利禄为心”;十六年后表示忏悔此“狂妄逆诈之论”,并解释当时立论乃因“深恶长素孔教之说,遂至激而诋孔”(《致柳翼谋书》)。这种解释并非无稽之谈,章氏好多轰动一时的惊人之论是服务于其时的政治论争的。李泽厚称其为“半政治半学术的广阔评述”(《章太炎剖析》),不无道理。正因为如此,对其分析评判,不能限于字面所述事实或所依学理,更得考虑其特定语境和潜在的对话者。
章太炎对康有为借公羊学倡改制的良苦用心其实颇有领悟,只是对其论学诡怪恣肆主观武断始终不以为然。早年为了“以革政挽革命”,章氏曾应邀与康门弟子共事,可“论及学派,辄如冰炭”;只因考虑到其时政治斗争形势,才没有公开批评康氏学说。戊戌政变后,他甚至针对世人对康有为的攻击,挺身而出为其辩护,并自认与康氏“论学虽殊,而行谊、政术自合也”(《〈康氏复书〉识语》)。只是到1900年解辫发主排满以后,政治上与康梁等君主立宪分道扬镳,章氏才多次著文痛诋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康有为立说过于武断,弟子梁启超也承认其师“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清代学术概论》)。这种治学方法,与作为古文经学大师的章太炎所标榜的求是精神大相径庭。再加上政见歧异,故章太炎对之热讽冷嘲不遗余力。这么一来,章氏也就难得平心体会康氏立说的长处;“门户之见,时不能免”(同上)。
《当年游侠人》 第三部分有思想的学问家(2)
在今古文之争中,章太炎无疑是站在古文经学一边;而在中西学之辨中,章氏似乎以中为主,这有其特殊的理论背景,并非盲目排外。只是针对日渐加剧的“欧化主义”,章太炎才大声疾呼“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究其实际,章氏对向西方求学理这一思潮并不反感,而且自觉投入其中,不只释译日人岸本武能太的《社会学》,东走日本时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这使得他在著述中可以不时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乃至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休谟、赫胥黎、斯宾塞等西哲对话与辩难,并以之作为建构理论体系的参照。更何况章氏还有另一手绝活——对印度哲学的了解,使得他能够随意征引从婆罗门、胜论、数论各宗乃至《法华》、《华严》、《瑜伽》诸经。这点章太炎非常得意,口述《菿汉微言》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