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72-宋楚瑜大陆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发言人最后说,胡总书记和宋主席会谈所取得的成果,都是有利于促进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相信两党共同推动、落实会谈公报中各项举措的努力,一定会得到两岸同胞的赞同和支持。
台湾清华、北京清华一脉相承
台湾清华大学与北京的清华大学系出同源,一脉相承。
一九四九年后,国立清华大学被历史一分为二,至今一水之隔,两地相望。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台湾的清华大学展开“复校”工作,由梅贻琦主持。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的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如今台湾的清华大学也已发展成与北京清华大学相同的理工科、文科综合性名牌大学。两校规模大致上是三比一至四比一之间。
台湾的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建筑风格足以印证它与北京清华本是同根生。在该校行政大楼的前面也矗立有一座“清华园”门楼。在综合服务大楼外墙上镶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正是两岸清华共同的校训。“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我校庄严,巍然中央!”的校歌,是两岸清华学生时常同唱的。在台湾的清华大学校园里还有一个梅园,内有梅贻琦的墓园,梅先生一九六二年五月在清华大学校长的任上病逝,当年十一月即入葬梅园。园中一直种满了梅花。看墓碑的碑铭,可知是由梅先生的老友,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所撰。
原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曾说过,确实有人曾提议过给台湾的清华大学改一个名字,如在现校名上添加台湾或国际,但因为遭大多数校友反对而作罢。
第六部分:长沙之旅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 1
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
搞“台独”的人是“根本不对”
尊敬的顾校长、尊敬的王前校长,中共中央台办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
听到顾校长刚才的一番赞美之词,套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之后,忒可心了。
昨天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雷阵雨,但今天到清华大学看到不仅是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是大家所期望的两岸雨过天晴、拨云见日,这种期待是大家所共同的。
在今天楚瑜和我们亲民党的大陆访问团特别到清华大学来,是因为明儿个要跟清华大学出身的胡锦涛总书记见面。在明儿个和他见面之前,亲自来目睹执中国科技牛耳的清华大学,看看所谓“半国人才”的摇篮,我们亲民党所有的成员要向在这边的老师和同学致上无限的感佩之意。
刚刚顾校长特别提到,在台湾有两位政党的主席,就是中国国民党的连战主席和楚瑜分别在“五四”的前后来到了大陆,又分别在北大和清华来演讲,这是一项别具深厚意义的安排。因为“五四运动”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中国人自省自强的开始,我们两个人分别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本营来演讲,正代表两岸人民的共同期待,炎黄子孙出人头地的共同愿望。
走进清华大学的校园,楚瑜内心有无限的感佩,清华大学在民族的衰败当中立校,在战乱的废墟中重新再生,以科学跟学术来强国雪耻,造就了像胡锦涛先生和许许多多将近三百位以上的副部长的这些党政要员,和众多文、法、商、科技精英,持续推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清华确实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不只是在北京,同样的清华一九五五年在台湾复校,五十多年来,台湾的清华也培养了超过三万五千位这些精英,他们不但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上扮演一些积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在台湾称之为矽谷、在大陆称之为硅谷的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两岸的清华近年来的交流更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清华校训成为两岸推动改革发展的人民共同信仰的核心价值。所以不论是在大陆或者是在台湾,清华的校史正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由不而复、否极泰来的民族成长史,也是和解再生迎头赶上的奋斗史。所以,清华这个学校,我们用十六个字来形容,叫做“一块招牌,两间店面,殊途同归,自强不息”,这不正是两岸当前的一个缩影吗?
清华大学的经验就是中西合成的再生的经验,西方科学实务的态度,跟中华人本精神在清华巧妙结合,在这边既有王国维先生、朱自清先生等一流的文学大师,也有李政道、杨振宁诺贝尔获得者。
基于二十世纪初的惨痛教训,我们彻底地认识到现实,了解到世界的趋势,彻底的自我检讨、彻底的在失败当中我们能够学习,兼容并蓄的开始成长,迎头赶上,开始超越,这是和解和平到和谐合作的一个成长过程。
我们成长的方法是从消除误解到了解,从了解产生谅解,然后从谅解找出方法来化解,由化解再产生可长可久的和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因此成长,而从中找到自我定位,重新取得民族的自尊。所以,清华的经验就是全中国人最好的经验。
从这段历史我们了解到真正的和解不是原则立场的妥协,而是民族再生的一个开始,楚瑜抵达北京的时候讲了一段话,历史应该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条绳子。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做为,看到前人的教训,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绳子是一种纠缠,让过去的冤孽影响到现代人理性的思考,两岸的历史和未来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包括在座的所有的台湾和大陆的同胞们跟相关的政治人物能有更大的智慧,让中国人共同处理自己中国人的问题。
另外,一个全球必须面对的必然趋势,那就是中国的崛起。就在两天之前的五月九日,这期美国新闻周刊News Week以“中国的世纪”来做封面的报道,这个报道中说中国近年来的突飞猛进的成就。报道说改革开放的二十五年以来,中国成功的让超过三亿以上的中国人民脱离了贫穷。而去年美国最大的超市就是沃尔玛,它是对美国贡献有2%GDP的首富公司,在它的六千多个供应商里面,有五千个是来自于中国,占所有供应商的80%。现在美国人学中文的急切的程度超过去学法文,以往我们讲电影,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但现在,中国的电影明星却向美国输出,在大陆有张艺谋,在台湾有李安,章子怡更是大家都认识。
所有的数据和事实都说明中国正在快速地崛起。十五年以前,美国认为浦东的开发是不可能的事,但现在却是亚洲金融的中心。欧美的经济学者都认为,以这种干劲和快速发展的程度,中国经济的实力在二〇一五年将超过日本,而且在二〇三九年会超越美国,这是了不起的愿景和共同成就。
外国人对中国的崛起,是既羡慕又害怕的。其实,外国人所不了解的,中国人一向讲求王道,富国的目的是为了立民,中华人民百年来深受帝国主义深害,在复国以后,不但不会霸道,而会柔以克刚,这是向外国人展现东方文化的特质,全世界都在等待东方这条巨龙能够腾云而起,但两岸的中国人我们准备好了吗?这就是我们要谈话的一个主题。
现在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繁荣、富足的时候,也是中国人摆脱百年屈辱最关键的时刻,因此,两岸真正的敌人不是兄弟彼此,而是束缚了中国数百年的落后和贫穷,仍旧让中国人挣脱落后和贫穷成为一个均富的社会,这才是海峡两岸共同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五十年以前,台湾就认清了贫穷才是发展最根本的障碍,分配不均才是让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创造了台湾经济的奇迹。
第六部分:长沙之旅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 2
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经验是与同时维持“一高两低”,就是“一高”,持续的高经济成长;“两低”,就是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同时,要维持稳定的物价水准和充分的就业,最后政府通过税制和教育让穷人有翻身的机会,力求维持较均衡的所得分配,整个的社会和经济不但要使一部分人能够富起来,更要让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富起来,这就是均富。
依照台湾的经验,达成均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偏向于社会性和教育性。一方面让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来攀爬社会的阶梯,而另外一方面知识就是权力。
也就是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只要掌握知识,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的穷。
蒋经国先生在执政台湾十六年当中,一九七二至一九七八年,台湾每一个国民的所得从四百八十二元美金成长到五千八百二十九元美金,成长了十一倍。但最高的所得的家庭1/5和最低的1/5,一直当中的差距维持在四至五倍以下的水准。
现在台湾有二十一项IT产品居于全球龙头的地位,去年台湾这个弹丸之地,生产了四千五百万台的笔记本型的电脑,占全世界的71%。即使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有所起伏,但是台湾每一个人的国民所得一直能够保持在一万两千元至一万四千元的水准。台湾经济奇迹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富,而是在于均富。
台湾经济的成长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我们物大地博,或者资源丰富,而是在于全球布局运营的管理和提高全球的竞争力,因此近五十年的台湾和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陆能够成功的从贫穷翻身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那就是尊重市场、尊重专业、尊重制度。在这三个因素当中,资本市场和专业人才只能够提供一时的突破,但制度的改革才能创造一个长远和全面的成长。
前任的WTO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秘书长、做过泰国副总理的素帕猜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加入WTO之后,对亚洲各国最大的挑战,是制度的竞争,是谁能够在制度的改革上最好,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两岸在制度的调整上,能够有互补互通的空间,比如说中钢和台湾的产业合作可以作为大陆的参考,股市房市的过热可化解降温,而不是迅速破灭,大陆通过称之为知识财产权来保证创新的动能,这些方面都可以两岸多加交流。
我特别在这边要提到一位先生,就是温世仁先生,这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是一位慈善家。消灭贫穷才是最大的商机。他描写他第一次到祁连山山下黄羊川,那是一个拍古装片都不需要搭背景的地方,但是他带领工程师一起努力,现在已经把黄羊川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会议中心。他过世一周年的时候,有上万人排队去吊祭。他的事例说明两岸合作就是要能够截长补短,分享经验,相互帮忙。
解决我们对方的内在问题,面对国际的挑战,我们不只是要有医院和学校,更要把医院和学校带到农村去,带到内地去。在台湾所做的一切的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现代化的设备,享有最基本的人权和照顾,这才是真正最贵的待遇。
所以我们要的是基本教育、基本建设和最重要的在台湾称之为“基本班底”,在大陆称之为“骨干力量”,就像清华所培养出的学生一样。
前几天,楚瑜到南京,在夫子庙前面有一位老先生穿过重重的警戒跑到我们团员面前,说了一句话,他说“宋先生我们不要打仗”。我们共同要让两岸成为共同的市场、共同繁荣的市场,不需要打仗,无论是民族的需求,一个中国大陆和平稳定的中国,是符合世界全球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情。
趋势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条政治的“黑水沟”横在海峡两岸之间,使得双方的交流不能这样顺畅,我们必须从历史来了解这条“黑水沟”的形成,才能搭起和解和合作的桥梁。在历史上,台湾常常被视为“化外之地”,许多福建、广东的人民为了生存冒险来到台湾,那种艰难的过程一般人很难想象。
在台湾史里面,民间流传着一条叫渡台悲歌,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劝君莫要过台湾,台湾恰似鬼门关,自生自死谁都难”,而客家人每个人都会唱的“客家本色”,“唐山人过台湾,身上没有半点钱。”他们每天过的日子就是拿着生姜蘸着醋吃,他们都没有埋怨。这些先辈们能够历经风霜落根台湾,就形成了台湾特有的“台湾意识”,这种台湾意识又经过政治的强化,在明清两代形成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的罗汉脚就是这样来的。台湾的乡亲自求多福,说的难听点就是自生自灭。
甲午海战以后,台湾就像一个家道中落,而被卖出去的养女,一个不争气的朝廷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人则把台湾当作殖民地五十年。一九四九年,国民党的部队和家属几百万人撤退到台湾,楚瑜跟随父亲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这块土地,我们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努力打拼,自己才深深体会出来“千万个人去无人转,自生自死谁知难”的那个含义。
那种既怀念原乡,又扎根于现在家庭的一种心境。两边都是我们的家,一边有我们的祖先,一边有我们的子孙,没有人会要去争取一边的认同而去放弃另外一边,这就是各位大陆的乡亲,您慢慢去体会。
第六部分:长沙之旅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 3
其实,大多数的台湾人既不否认自己是炎黄子孙,也信仰着大陆上面来的妈祖和关公,还有更多的神明来自于大陆。但是四百年的疏离,一百年的隔绝,五十年的对抗,尤其是两岸的不同制度让台湾和大陆的隔阂越来越深。
请各位同学、大陆的乡亲不要把台湾意识跟“台独”划上等号。台湾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脉络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认同台湾人跟地的一种情感,“台独”是要把台湾与中国大陆彻底割裂的一种企图。不可否认,台湾意识曾经被“台独”所操纵,但是这种政治挂帅的手法反而混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