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罗巴的苍穹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鏊睾团缛找共幌⒌赜苛髯牛坏两袢晕忻裉峁┥钪悖晌蘼斫滞芬坏阑钇玫木肮邸4死嗍渌篮透呒芤疟宦蘼砣斯惴旱卦擞茫绕涫窃诘酃衬谀切┑厥葡找床蛔愕木陆蛞右源罅啃藿ǎ渲凶钣忻囊蛔笔粑挥诜ü喜康摹板群锨拧保≒ontdu Gare)。当水道跨越迦合河的时候,长达249米的一段采用了上下三层共高达49米的重叠连拱。仅仅是为了这类单纯的使命就居然采用了如此浩然的美学和工程学手法,的确是叹为观止。相似的引水桥遗址遍布西南欧全境,一再佐证着罗马工程师的勤奋。
第二章 欲望豪筳——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罗马大道
罗马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全部地区,地中海于是变成了帝国的内湖。为了对如此广大的区域进行行政治理和军事控制,便捷有效的交通是必要前提,而罗马人在这一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早在共和国时期,他们就已经修建了纵贯意大利半岛的宽阔驰道。这些大道都是以罗马为起点的,这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俗语的来源。此后这些道路随着军事扩张延伸到帝国全境,形成各地交通系统的骨架。他们修筑公路的技艺高超,底层是埋在坚实泥土中的大石,中层填入砂砾,上层再铺上大石板,这样的构造能历久而不毁;同时路面被修得中间略为凸起,使雨水能有效地排入两侧沟渠而不至于泡坏路基。罗马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如阿尔卑斯山区这样的困难地段里也义无反顾地开凿隧洞、搭建桥梁,战天斗地的气概令人钦佩。他们还能修建非常壮观的拱桥,采用的工艺和引水桥如出一辙。这些交通建设完成得相当合理坚固,很多一直被使用到了中世纪,其中有些甚至到今天还仍然在发挥功能。在瑞士的峻岭中,笔者亲历过几座罗马人的粗拙石拱桥,它们如今依然是牧人和登山者的必经之途。
由这些出色的道路连缀的,是大大小小的精巧殖民城市。这些城市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远远不再局限于希腊式的注重精神和修养的“三位一体”,建筑类型更加丰富。其中宗教性建筑的地位和比重相对降低,而世俗性建筑出现整体的地位提升,其中尤以纪念性和消闲娱乐性建筑最为突出。这种建筑格局在帝国各个角落都得到了完整的贯彻,德国先廷(Xanten)的神庙、斗兽场和埋设有陶管的完善下水道系统,德法边境特里尔的罗马城门、竞技场和浴场遗址,以及法国尼姆的斗兽场都是有力的佐证。
古罗马城市景观最完整的范例保存在意大利的庞贝(Pompeii)。自公元79年毁于火山之后,这座小城被熔岩封存了千年,其中固然悲情无限,但是那一段历史的客观画面却也令人惊叹地保全了下来。今天我们可以直面“定格”的古罗马城市:从宏伟的宫殿和神庙,萧索的竞技场,奢华的浴场到卫生设施一应俱全的民居,直至布满深深辙痕的道路,庞贝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现了罗马生气勃勃的功能都市景观。
第二章 欲望豪筳——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帝国的倾覆
帝国的战功和繁荣将罗马推上了国势的峰巅。方当此际,雄心却转变为贪婪,豪迈更败坏为放纵,凯旋的号角声中隐隐已闻森冷丧钟。在这样一种痛饮幸福琼浆的热狂顶点,无道之君纷至沓来:
屋大维的重孙卡利古拉皇帝(Caligula,公元37~41年在位)就是其中最夺目的代表。他登基之后令举国欢庆,几个月时间内将国库挥霍一空,此后挖空心思大肆掠财,随意废除遗嘱侵夺遗产,又建立皇家妓院。他生活极端荒淫,在宫廷中大张旗鼓地性乱,用裸体少女充当马匹拖拉马车,更一度想乱伦迎娶亲妹。他行止张狂,用对待奴隶的方式折辱元老院长老;又将自己的画像挂在中东的犹太教堂里面以致引起了犹太人的暴动。一次观看斗兽,因为缺乏充当牺牲的罪犯,他就下令将场内的无辜观众赶下场去喂猛兽。此人已完全陷入疯狂,而罗马史家干脆呼其为怪物,最后的结局是毙命于自己卫队的剑下。
而尼禄也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卡利古拉的衣钵。除了演出过上面提过的焚城绝唱之外,最惊世骇俗的表现是他对大兴土木的热衷。他那巨大的“金殿”面积包含整个帕拉丁山和周围的山坡谷地,里面除了他的巨像之外,有三条长达1英里的门廊和一个广阔的人工湖;外围更有田庄、别墅、葡萄园和树林牧场,各类禽兽游息其间;其间建筑麟次,有些房屋通体涂金,并饰以贝壳和宝石;饮宴厅配有象牙的活动房顶,以便向其中抛洒鲜花和香料;浴池中灌注的是天然海水和硫磺温泉水;最显赫的房屋建成圆形,模拟地球日夜不停地转动。林林总总,简直就是一个罗马版的阿房宫。尼禄对这样的居所表示满意,说这样的房屋才配得上人居住。时人曾写诗讥刺他的用心是想把罗马居民全部赶出去,从而把罗马城变成自己一个人的府第。
君王荒唐腐败,臣下离心离德,保护首都的禁卫军尤其飞扬跋扈,常常胁天子以令诸侯。从公元235~284年的24个皇帝中,只有一个尽天年得了善终。国本不固之后,边境不靖便是必然后果,西方行省遭到诸日耳曼部落的蹂躏,东方行省也受到重新崛起的波斯帝国的侵犯。值此多事之秋,戴克里先皇帝(公元284~305年)虽然颇有才略,仍深感力有不逮,于是将国家一分为二,由自己和新任命的共同皇帝分掌。等到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帝国分裂事实局面已成,而国家政治经济的重心也逐渐向东方移动。易守难攻、同时拥有优良战略和交通位置的君士坦丁堡的光芒开始盖过了故都罗马。公元395年帝国正式分为两个独立国家,分别定都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事实上,这种东进政策与其说是一种励精图治的努力,不如说是一种破罐破摔的逃避,保持着纵欲享乐路线的延续。皇帝们逃离危机四伏的罗马政坛和纷争扰攘的民主废墟,来到专制传统浓郁的东方,随心所欲地扮演人神合一的无上统治者。不过他们一旦割断祖脉,抛弃坚忍务实的民族气质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雄霸天下的帝国魂梦,只能扮演偏安一隅的偷欢小朝廷,更无力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了。
与此同时,被离弃的罗马城和西罗马帝国无可避免地迅速走向衰落。旧有的腐化奢靡之风既存,新的矛盾和危机又层出不穷。在奴隶制度下,一方面过剩的劳动力抑制着技术革新,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大田庄经济限制了贸易发展,其结果便是国家收入的萎缩和行政控制力的减弱。同时因为西部不具备东部那样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在政治重心转移后,更无法再指望继续依赖来自东部的物财支持,相对脆弱的政经体系很快便难以为继,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和国家行政力虚脱的困境。
汉武帝阻击匈奴通西域,为中国开创了泱泱帝国的昌荣局面,但是这一事件的连带负效应最后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波及到罗马,效果更是与开通丝绸之路的初衷大异其趣。正类似那亚马逊丛林中蝴蝶鼓动翅膀最后却能引起大洋上的飓风的说法,世界上的因果关系往往这样离奇到完全无法逆料。却说当年北匈奴骑兵不敌汉朝的战车军团,只好痛别北中国和西亚草原,一路西迁,一路怒气冲冲旋风般烧杀抢掠,走走停停便到达了多瑙河流域。东欧哥特人不是这些来去如电的神射手的对手,只得望风而逃。逃亡的各部族拖家带口滚雪球一般西进南进,传播着恐慌的气氛同时造成挤压效应,最后结果便是所谓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各蛮族南向迁入罗马帝国,以归顺为代价取得帝国保护。日后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开始充当帝国雇佣兵为生,而帝国的军权从而渐渐转移到佣军头领手中。日耳曼人对昏庸腐败的罗马当局塞责敷衍,对横行境内的同族侵略军网开一面,国境于是形同虚设。于是,日耳曼各部族如法兰克人、勃艮第人、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便如潮水一般涌来。鉴于危如累卵的罗马成为侵掠风暴的中心,神经衰弱的西罗马皇帝霍诺琉斯(Honorius)于是索性拱手让出罗马,在公元402年迁都至拉韦纳(Ravenna)。蛮族们自然毫不客气,遂于410年和455年两度洗劫罗马,并且在帝国境内建立自己的王国。富于传奇色彩的匈奴王阿提拉也曾经于452年兵临罗马城下,而病入膏肓的帝国对此也只能眼睁睁束手无策。476年,不可避免的一幕终于来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穆路斯•;奥古斯图卢斯(Romulus Augustulus)在日耳曼雇佣军军官匈奴人奥多亚塞(Odoaker)的逼迫下黯然退位,西罗马帝国遂亡,古典时代至此告一段落。何其富于戏剧性,罗马历史的开篇和终局间居然镌刻的是同一个名字“Romulus”,果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后意大利一蹶不振,公元6世纪末罗马居民减少到了9万人,到14世纪末竟只剩下17000人口了,帝国时代的光荣已变得那么遥远。
罗马的败亡虽然通常以此事件为标志,但是就此简单地说是日耳曼蛮族灭掉了罗马其实并不甚恰当,正如我们不能推演出罗马灭亡的罪魁是汉武帝一样,最多只能说罗马帝国是假日耳曼人之手被灭掉的。如果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其兴亡史,就会看到,罗马城其实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从罗马人选择了张扬无度的纵欲之路的那一刻,他们便已踏上了自我放逐、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