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章炳麟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势不能臣畜也。观《诗》有“彻田为粮”,“其军三单”,赋役车甲,悉能自为法令。(《文录》卷一《封建考》) 此言当时周国的情形,了如指掌。至于“单”字,《毛传》训袭,本甚明了,而许君不能用,郑君亦在疑眩之间;王肃以下,更无论已。其实三单者,言更番征调,以后至者充前人之缺,犹今时常备、后备、预备之制。有云: 其军三单。传曰:“三单相袭也。”单训为袭,是其本义。古文作 ,象其系联也。小篆为单,象古文变其形。《释文》:“太岁在卯曰单阏。”孙炎作蝉焉。《方言》:“蝉,联也。”《扬雄传》曰:“有周氏之蝉嫣。”蝉嫣训连,连续即相袭义,此借蝉为单也。孟子曰:“唐虞禅。”《汉书文帝纪》曰:“嬗天下。”禅本封禅,嬗本训谖,今以此为继位之义,亦借为单。禅位犹言袭位也。明此,则毛公训单为袭,斯为本义。其军三单者,更番征调,犹卒更、践更、过更之制,其事易明。说 为辰,经始多事矣。 如三辰,凭臆说为辰字,何不曰 象弹丸,本弹之古文耶?凡钩摭钟鼎、诡更正文者,其无征多此也。说文训大,乃奲之假借也。(《文录》卷一《与尤莹问答记》,并参阅同卷《毛公说字述》) 章先生于《左传》,早岁即著《春秋左传读》,未刊行。其《叙论》一篇,系专驳刘逢禄,晚年自饬为《春秋左传疑义答问》。(见《章氏丛书续编》)先生又谓“《说苑》、《新序》、《列女传》中所举左氏事义六七十条,其间一字偶易,正可见古文《左传》,不同今本,而子政古文,代以训诂,亦皆可睹”,乃著《刘子政左氏说》。兹录数条如下: 僖十九年传:“盍姑内省德乎。”《说苑》述此作“胡不退修德”。案《说文》:“彳旻,卻也。从彳日夕。一曰行迟。彳旻,彳旻或从内。 古文从 。”案从内者,内声也。此内字乃彳内之古文省借。子政识古文,退释内。《墨子·亲士》曰:“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俞先生曰:“内乃彳内坏字,与进对文。”今观此文,则内彳内固以声通矣。《释文》:“省,察也。”省德谓自察其德何如。作修德者,便文易之,非训诂也。寻上说文王云,退修教而复伐之,则此当以 劝宋公,寉然无疑义。(原注:上作,此作内者,古文不定一体,故彝器每有一字而前后异议者。)今人溺于内省不疚之文,皆以内为本字,由不知六书假借也。 《昭二十九年传》:“实有豕心。”《列女传》实作宕。按梁端以宕为买之误,未必然也。《说文》:“宕,过也。从宀砀省声。”此宕即砀。《淮南·本经训》:“玄玄至砀而哒铡!弊ⅲ喉福笠病H辉蝈从絮剐恼撸笥絮剐囊病9盼恼诱炊铮坏梅匆越癖靖闹! ≌孪壬谥钭樱踔魏牵髑渲椋晕剑渭澳浴⒆埽嫒拿钗颉N┎汇苕菟窝В嗌形抟庥谑褪稀9燮渥允觯性疲骸 昵辏胨纹阶咏弧F阶尤岸练鹗椋脊邸赌鶚劇贰ⅰ段怠贰ⅰ镀鹦怕邸贰ⅰ痘稀贰ⅰ斗ɑ分钍椋ソ牛从兴ň病T饣鱿涤甲ǘ痢惰ょ焓Φ芈邸芳啊兑蛎髀邸贰ⅰ段ㄊ堵邸罚酥ょ煳豢杉印<榷稳毡荆岢母铮耸路倍啵鹃痢恫鼐贰S秩∥阂搿独阗ぁ芳啊睹苎稀匪兄我越档隆O舯鲒椋嫘判砦薰独阗ぁ贰ⅰ惰ょ臁氛摺I偎浜弥埽胫钭樱诶稀⒆吹猛骋W詈螅杖斩痢镀胛锫邸罚嘤敕ㄏ嘞嗌妫蟆⒊尚⒅罴蚁ず槿咧砸病<次镀胛锫凼汀罚埂蹲印肺迩а裕肿挚山狻H毡局钌趁乓喽嗄街J驶嵛洳鹨澹坝椋缴趁胖钭谌嗳耸艚卜鹧В幌ρ萜浯笠澹胧缆凵杂胁煌6饺瞬恍趴兆冢视诜ㄏ嗥哪芙彩堋6焯ā⒒稀⒕煌林罹拮樱勰巡灰眩の柰ㄖ鸵澹薏谎嵝摹S嘀畏ㄏ嘁晕砑豢筛母捣ǎ诮裼仁省嗉冉狻镀胛铩罚诶鲜弦嗄芡泼鳌7鸱ㄋ涓撸挥τ糜谡巍⑸缁幔嗽蛭┐稀⒆病H寮冶戎阊刹幌啻印H蛔源艘嗉嫘硭稳澹囊远涛疲┲臁⒙轿奕⊙伞6讨谛В涓羯醵啵闯⒉幌乱嗣裎铮我源魇希蛟谝摹⒒葜湟印V敛⑹乐畏鸬湔撸嘁晕氖沃罡嗔海ぐ恋辖辉蜈疲陆辉蚪荆嘁嗖挥胗铩ā蹲允鲅醮蔚凇罚 镀胛锫凼汀贰笆椋な汀⒗希瞥啵且徊刻感钠孀鳌!逼湫蛭挠性疲骸 ㄗ┮晕硬豢梢岳铮释斜Ч刂荒厦娌豢梢灾沟粒蚀浅嘀唬恢棺悴豢梢晕薮抒郎郑患姘豢梢砸酥冢式ㄗ匀≈纾怀5啦豢梢灾略叮蚀嬖煺髦浮N偎模湮跺幸!贰ⅰ镀胛铩范蚍鞘浪姿谱栽凇⑵降纫病L宸切纹鳎首栽诙薅裕焕砭裕势降榷淌省F胛镂闹迹钅阎N骸⒔韵拢庹咭嘀凇<壬僮酆酥茫硕嗨葡笾恰创舜笙螅煲噪脱裕濉⒛盍鳎扔猩倘叮蟆⑿《耍潭嗳⌒蛉灰逵邢嗾鳎歉祷岫灰病 ∨涌∽墩孪壬跏雎浴罚杂谙壬孕埽性疲骸 谑桥仿秸芾恚蠓骄担⒌明卸乐侵潦嵌轮裳В诤衔藜洌笥曳暝矗迫患幕荆フ苤腔饥佟7倒劬帕鳎纫忭鹬迹胗谝坏群笞鳌对馈贰ⅰ对贰ⅰ睹骷贰ⅰ侗嫘浴贰ⅰ兜辣尽贰ⅰ兜牢ⅰ贰ⅰ对分钇俅椿瘢迦宀荒艿榔淦浴F渌凳汲觯耪哒鹁淠芤住F洹镀胛锫凼汀芬黄苑鸾庾碓ㄔǎ叩柑椋阄昀慈濉⒛帕鹘馄浞庵础H羝渌稻压称^之文,然后知天钧两行之言,不同于园滑也;明尧伐三子之问,然后知天演进化之论,实多隐 也。胜义稠垒,员舆之上,诸老先生未有先言之者。 寥寥数言,于叙述先生玄学的深邃,上涉圣涯,下宜民物,可谓得其大概了。
第三章 国学大师的章先生第22节 对于中印文化沟通的期望
章先生对于中、印两国联合,期望甚殷,尝谓“东方文明之国,荦荦大者独吾与印度耳。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若辅车,不相互抱持而起,终无以屏蔽亚洲”。(《印度中兴之望》)旨哉斯言!返观历史,两国文化的交流,远起于汉代,海陆并进。由中国方面看来,实在是输入远过于输出。输入中最主要的,当然是佛教。大法东来,发展得异常伟大,我国士大夫及平民无不感受深刻。当初还不是直接的由印度译来,而是间接的得于西域。即如后汉的安世高,是译经的第一人,是中国佛教开山之祖,而其籍则为安息;西晋的佛图澄是中国北地佛教的开拓者,而其籍则为龟兹。这两个都是西域人。自是以后,我国的贤哲,渐渐不满于西域的间接输入,要直接求于印度,于是有西行求法之举。五百年间,高僧辈出,冒万险,历百艰,所产生的结果,能够大有造于文化界,法显和玄奘是其代表,译经既富。显师所著的《佛国记》,奘师所著的《西域记》,以及慧立所著的《慈恩三藏法师传》,不但佛学者奉为鸿宝,就是研究世界史者亦视为珍藏,欧洲诸国,均有译本。 我们对于印度文化,不但输入了教理,而且建设了诸宗。除此以外,还有科学、艺术、工业等很多。因之中、印两国,就国际的关系说,就文化先后的关系说,实在是难兄难弟。我们做弟弟的,究竟有什么礼物回敬老哥呢?有是有的,不过微薄点罢了。我们试读《续高僧传》,有云:“奘奉敕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又云:“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可见玄奘的伟大,不仅阐扬大乘,建立新宗,而且是翻译中国名著的第一人,回译印度失传了的名论的第一人,这就是我们对于印度的贡献。总之,我们吸收印度文化,绝不是生吞活剥,而是融会贯通。由印度佛教而创造出“中国的佛教”,由印度艺术而创造出“中国的艺术”,由印度的像印,而发明出“中国的印刷术”。(敦煌发见的古物中有千佛像,就是用像印印成的。这种像印原于印度。)输入虽多,大有受用,不是模仿,而是创造,实在够得上称难弟! 中、印两国文化的关系,密切如此!可惜明代以后,两国隔绝,历数百年,固由明代不竞,而语言文字的障碍亦其枢纽。为今之计,亟宜相互讲习,以恢复旧时的睦谊。章先生居东京时,一面亲从印度学士研究梵文,又咨问彼土诸宗学说;一面撰著鸿文,以祝印度的中兴,如《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印度中兴之望》、《印度独立方法》等。(见《文录·别录》卷二)其《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缠绵悲壮,异常动人,摘录如下: 印度法学士钵逻罕自美利坚来,与其友保什走访余于东京。余固笃志于薄伽梵教,而甚亲印度人者也。平生未尝与其志士得衔杯酒之欢,亦末由知其名号。既见二君,欢相得也,已而悲至陨涕。二君道印度衰微之状,与其志士所经者,益凄怆不自胜。复问余支那近状。嗟呼!吾支那为异族陵轹,民失所庇,岂足为友邦君子道!顾念二国,旧肺腑也,当斟酌其长短,以相补苴。支那士人,喜言政治,而性嗜利,又怯懦畏死,于宗教倜然无所归宿,虽善应机,无坚确之操;印度重宗教,不苟求金钱储藏,亦轻生死,足以有为,独短于经国之术。二者相济,庶几其能国乎!昔我皇汉刘氏之衰,儒术堕废,民德日薄,赖佛教入而持世,民复挚醇,以启有唐之盛。讫宋世,佛教转微,人心亦日苟偷,为外族并兼,勿能脱。如印度所以顾复我诸夏者,其德岂有量耶?臭味相同,虽异族,有兄弟之好。迩来二国皆失其序,余辈虽苦心,不能成就一二,视我亲昵之国,沦陷失守,而鮆力不足以相扶持,其何以报旧德!今兹通请谒,复不得在故国,空借日本为瓯脱地,得造膝抒其衷情,相见握手,只益悲耳。 ……昔德意志哲学者索宾霍尔(按亦译作萧宾诃尔)有言,恻怛爱人之德,莫印度若。欧罗巴之伦理,则旃陀罗(原注:印度语,译言屠者)与蔑戾车(原注:印度语,译言多须之野人)之伦理耳。吾视印度诸圣哲,释迦固上仁, 拿法典与商羯罗之吠檀多教,亦哀隐人伦若赤子。回教素剽悍,既入印度,被其风,有宽容之德,与往世憎恶他教者异;载其清净,足以使民宁一。 近世欧人言支那即复振,其社会裁制,当为世界型范,夫体国经野之术,支那视印度,则昔人所谓礼先一饭者;至与万物相人偶,视若一体,卒勿能逮也。他日吾二国扶将而起,在使百姓得职,无以蹂躏他国相杀毁伤为事,使帝国主义之群盗,厚自惭悔,亦宽假其属地,赤黑诸族一切以等夷相视,是吾二国先觉之责已。斯事固久远,不可刻限;然世人多短算,谓支那衰敝,难复振起,印度则且终于沦替,何其局戚无远见耶?昔希腊、罗马,皆西方先进国,罗马亡且千四百年,希腊亡几二千年,近世额里什与意大利犹得光复。印度自被蒙古侵略,至今才六百岁,其亡国不如希腊,罗马之阔远,振其旧德,辅以近世政治,社会之法,谁谓印度不再兴者?余闻梵教有塞音氏,始建印度改革协会,穆卒昙娄继之,至于今未艾,而锡兰有须曼迦逻之徒,昭宣大乘,以统一佛教国民为臬,国之兴,当题芽于是。愿二君以此自状,余虽孱然若虮 蛾子哉,亦从而后也。 钵逻罕君之来,期薄,将西度支那,而保什君亦且诣美利坚。美利坚人之遇保什君,余不敢亿;抑吾支那之群有司,为满洲人台隶,惟强是从,岂念畴昔兄弟之好?钵逻罕君虽多学,且倜傥有大志。彼其相遇,或不能如君望。独自吴淞溯江而上,至于巴汉,北出宛平,以窥榆关之险,观其山渎之瑰奇、人物之蕃殖,而俯焉制于异族,以与师度相校,悲世之情,宜若波涛而起矣。(《文录·别录》卷二) 章先生以居士之身,承奘师之学,夙愿西游,冀以宣扬我文化,使中、印两国,重申旧好,相互扶持。民国五年三月,厄于北平,曾赐书寿裳,命为设法。因即就商于教育总长张一麟,托其进言,竟未有成,至今耿耿。其书录在下方: 季茀足下:数旬不觌,人事变幻,闻伯唐辈亦已蜚遁。今之政局,固非去秋所可喻。羁滞幽都,我生靡乐,而栋折裱崩,咎不在我;经纶草昧,特有异人:于此两端,无劳深论。若云师法段干,偃息藩魏,虽有其术,固无其时也。今兹一去,想当事又有遮碍,晓以实情,当能解其忧疑耶!梵土旧多同志,自在江户,已有西游之约,于时从事光复,未及践言。纪元以来,尚以中土可得振起,未欲远离也。迩者时会倾移,势在不救,旧时讲学,亦为当事所嫉。至于老、庄玄理、虽有纂述,而实未与学子深谈,以此土无可与语耳。必索解人,非远在大秦,则当近在印度,兼寻释迦·六师遗绪,则于印度尤宜。以维摩居士之身,效慈恩法师之事,质之当事,应无所疑。彼土旧游,如钵逻罕、匏什诸君,今尚无恙,士气腾上,愈于昔时远甚,此则仆所乐游也,兹事即难直陈当事,足下于彼,为求一纳牖者,容或有效,若以他事为疑,棋已终局,同归于尽可知矣,又安用疑人为,此间起居康健! 章炳麟白。二十三日。
同年,先生归自北平,遍游新加坡、南洋诸岛,为华侨讲宗国安危的情势,以坚其内向之忱。岁晚始归。而先生西游之志,终未得达。
第四章 先生晚年的志行第23节 对于甲骨文的始疑终信
甲骨文
甲骨文(或称殷契,亦称卜辞)的出土,是孔壁、汲冢以后最大的发现之一。距今不到五十年,研究者日多,已经蔚为一种新学问。章先生初甚怀疑,著《理惑论》(见《国故论衡》)以非难之。大意是说周礼有衅龟之典,未闻铭勒,其余见于龟策列传者亦刻画无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