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继续探索写作的边界和自由的矛盾关系。    
    话题作文的出现只有几年时间,是新事物,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尤其在呼吁解放学生写作上存在尺度问题,所提供的话题与学生作文内容之间是何种关系?这是话题作文时代反复讨论的课题。近两年来,中学语文界逐渐取得共识,一致要求既解放学生又确定一定范围,不过这个范围相较以前外延更宽,话题只是提供一个显性的信息,所给出的信息一般是单个名词或形容词以及联合结构的短语,这些词语或短语往往没有限制语,因而能提供更多可能的信息,能体现语言的弹性和伸缩性,能辐射更大的意义域。    
    在坚持“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的基本原则下更加开放,考生尽可“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这个要求对考场作文而言,可谓已经达到了极致。多年的探索使人们终于明白了,考场作文的制约性和提倡创新思想总是存在矛盾的,只有作文尽可能地包容新思路、新方法,使创新思想在考场作文中得到体现,才能使长期困扰人们的“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状况得到比较理想的矫正。    
    三、高考语文作文仍然在两极上命题,一极是内省,一极是外察。    
    内省与外察是中国哲学最为常见的认知方式。内省强调个体结合生活实践通过内心的反省净化生活,提升人生境界,达到更高的层次,自然地获得人生艺术。这个传统在先秦诸子那里即开始形成,高考命题显然有意延续这个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上让学生传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外察强调人的事功,主张人应积极关注外在生活,关注外在世界,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极构成一个互补的体系,整体上显示出既积极进取注重事功又净化内心注重内省的外王内圣。    
    这样的哲学思维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内在要求,要求学生具备民族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深层次感知话题;要求学生自然真诚地修辞立意,反映自身的真实道德水平;要求学生能深入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生活表面,思考人生、家国、社会以及宇宙的一些普遍真理,能对这些真理有所领悟。    
    高考作文的教化作用在话题立意上是比较明显的,高考自我命题的内容范围在继续拓展。2004年高考作文题的“内容范围”的拓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正是当代人从人文关怀出发所关注的问题:如人的生存状态(如“忙”),人的心理调适(如“快乐幸福”“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人的持续发展(如人文素养),人的自我意识(如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人与人的关系(如“语言与沟通”)等。尽管考生可以写得有深有浅,但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导向或指向;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视野要与当代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的生活关注面趋同。    
    四、注重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2004年许多省市开始自主命题,这个命题局面是以前所没有的,说明教育机构在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时候改变了行政理念,不再推行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大一统的教育行政管理,而是充分尊重地方权利,尊重地方自身的实际情况,尊重地方本有的文化特色。    
    如上海卷的“忙”,上海是20余年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工业化程度最高,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受工业文明影响最深,农业或半工业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情调已经比较稀少,一个“忙”字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上海近几十年的变迁,也反映了工业化生活所带来的冲突,引发人们去思考新兴的文明体系。并且又与2003年的“杂”遥相呼应,反映了上海人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又如北京卷的“包容”,北京是中国古都,又是首都,自身厚重深沉的文化历史底蕴是无与比拟的,因而自然有包罗万象、囊括八方的帝王气象,“包容”一词就是对北京独特的文化优势的反映;北京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崭新变化,不同的思想或文化都被接纳,而且即将迎来2008年夏季奥运会,北京需要更广阔的胸襟,“包容”一词又在反映人们对未来北京的期望。    
    因而,可以说2004年高考作文倡导相对自由的争鸣风气,对地方特色的文化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鼓励地方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有利于本土化的命题。    
    五、强化个性意识,彰显独立人格。    
    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个话题,与往年相比,最深刻的变化就在于淡化了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教化的主观倾向,凸现了考生的精神体验,充分尊重了考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话可说,营造出和谐、宽松、民主、开放的作文环境。    
    2004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题也做了大胆、有益且较为成功的尝试。选择所列人物和文学形象做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题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作文的选材范围方面,将课内外拉拢沟通,给一般考生和在课外读得很多、极多的考生,提供了不同的、但都可施展的广阔天地;第二,在文体上,选择的自由度极大:人物评论、文学评论、杂文、故事新编、短剧等等,尽可展其所长;第三,这些人物,历来争论不一,也有历来骂声一片的人物(如曾国藩),还有历来称颂不已的人物(如鲁迅),或褒或贬,可翻千古之案、写一家之言,审美能力、批判精神、思想深度、思维品质尽可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三章高考作文:众里寻它千百度(2)

    2001…2004年高考作文题比较    
    2001…2003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比较    
    年份 题目 取材 话题类型 内容指向 基本要求    
    2001年全国卷 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寓言故事 概念型 思想道德 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2002年全国卷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登山故事 概念型 思想道德 同上    
    2002年北京卷 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同学对话 概念型 思想认识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2年上海卷 以“面对大海”为话题作文 短语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000字左右    
    2003年全国卷 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 寓言故事 关系型 情感认知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003年北京卷 以“转折”为题,写一篇文章 词语 思想认识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3年上海卷 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词语 概念型 生活认识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000字左右    
    2004年各套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比较    
    地区 题目 取材 话题类型 内容指向 基本要求    
    全国卷Ⅰ 以“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名人语录 关系型 人生态度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Ⅱ 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某网站“聊天室”谈话 关系型 人生态度 同上    
    全国卷Ⅲ 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哲学家与富    
    人的对话 关系型 人生态度 同上全国卷Ⅳ 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某网站“聊    
    天室”谈话 关系型 人生态度 同上    
    湖北卷 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刘禹锡诗歌小引故事 比喻型 认识个人、国家、民族的态度 同上福建卷 选择所列人物或文学形象作话题,写一篇文章 人物和文学形象 概念型 文化和思想上    
    重庆卷 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登山运动员的故事 关系型 认识自我 同上    
    广东卷 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寓言故事 关系型 交流与合作 同上    
    辽宁卷 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采访对话 关系型 人生态度 同上    
    江苏卷 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描写性文字 比喻型 文化、人生、社会的思考同上    
    天津卷 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故事 关系型 人的价值判断 同上    
    浙江卷 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调查情况 关系型 人文素养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湖南卷 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情况 概念型 家庭教育 同上    
    上海卷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词语 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不要写成诗歌,1000字左右    
    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词语 概念型 人格修养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读】    
    从以上二表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题型稳定(话题作文),内容指向鲜明,由道德到情感(再到2004年的人生态度),尤其是2003年推出的关系型话题内涵比较丰富,思辨空间扩大,对2004年高考地方卷作文题影响巨大,如重庆卷、辽宁卷、天津卷、广东卷、浙江卷在形式上几乎是一脉相承。有的题立意上虽有些偏失,如平淡宽泛,但还是能体现高考命题的一贯精神。北京卷命题作文在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中暂无人响应,上海卷准话题作文也影响不大。全国卷作文题固然要不断改革、创新,而地方卷作文题真正要充分体现“两纲一标”的精神,发挥好“两个功能”(选拔和引导)的作用,真还任重道远。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十五道作文题除北京为命题作文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十四道作文题中,关系型九道,概念型三道,比喻型两道。关系型话题在2003年高考中由全国卷推出,2004年除全国卷本身外,有五省市沿用。概念型话题最先出现于2001年高考全国卷,2004年也有三省市沿用。可见,2004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在形式上几乎与近几年的题型保持一致,而地方卷试题几乎又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相对稳定,稳中求变的思想。但今年的十四道话题作文在命制形式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取材灵活多样,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如全国卷Ⅱ、Ⅲ取材于网络聊天,辽宁卷、天津卷则分别取材于采访对话和生活故事。二是“简洁式话题”的出现。这种话题在形式上既无情景设置,又无引导性语言,直接以某一感念(词语)作为话题亮出,如福建卷、上海卷的作文题。其意图或许是减少情景和引言对考生思维的干扰。三是文体要求上,今年有北京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四省市限制写诗歌。    
    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2004年全国高考中,北京卷作文题一支独秀,回归传统。冷静思考,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其实各有利弊。就从防止宿构来说,话题作文如果出得不好也容易宿构,如今年湖南卷作文题“家庭教育”就存在这一问题。命题作文出得好,一样可以防止宿构,一样可以给考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写作空间。实际上眼下有些话题作文很难说它与命题作文有何区别,难怪有了“准话题作文”这样一个名称的出现。    
    高考作文试题内容上、立意上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考的两个重要功能,即选拔功能和引导功能。“两纲一标”(“教纲”、“考纲”、“课标”)的精神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思想依据。2004年15道高考作文题,基本上能体现“两纲一标”的精神,注意联系生活,引导考生认识自我,关注社会,重思辨能力。大多数题目注意控制审题难度,不偏不怪,平和亲切。全国卷作文题积多年探索研究之经验,要显得沉稳厚重一些。如卷Ⅱ中“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一题,平中见奇,“遭遇挫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里把它跟“放大痛苦”连在一起,视角新颖,指向具体,引人深思。可见,好的作文题并不在所表现内容的新与旧、热与冷上,而在视角地巧妙选择、指向的鲜明具体上。也有些题目,或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或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题凑“热门”,乏新意,如“家庭教育”;有的题欲辟新境,反步后尘,如“买镜”(此题还有题目材料干扰多,审题难度大的缺点);有的题太大,如“人文素养与发展”;有的题太呆板,如“语言与沟通”。当然,有的题比较有魄力。江苏卷“山水”话题文化含量厚重,意境深远,写作素养好的考生能一展才华,但区分度不太理想;福建卷“人物”话题,既开放自由又指向明了,尝试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选拔功能与引导功能都不错。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可谓得全国卷话题作文之真诀,形神兼似。


第三章高考作文:众里寻它千百度(3)

    高考作文题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是比较明确的。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形式新意迭出:话题、命题、主题作文、大小作文并存。思辨性哲理类作文初登大雅之堂,如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命题作文主题作文小作文有了一席之地。北京卷的“包容”(上海卷“忙”的话题实际与命题无异),浙江卷设置了12分的小作文。这些都可以说是变。写作学的基本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历年来较少变化的。    
    对文体的要求没有变化。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几种常见文体是高考一贯的要求,在话题作文初始问世之时,考生经常写出“四不象”的文章,误解了命题人提出的“文体自选”,不硬性要求写作某种固定文体,并非暗示不讲文体,而是从解放文体上解放学生写作,应该说,对文体的要求更高,更合乎写作规律。    
    对优秀文章的定义没有变化。优秀的文章应该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的,是学生良好文学修养和人格修养的体现,是学生经过认真构思立意、精心谋篇布局、有意遣词造句的结晶。考纲对这些作了具体的说明。    
    2004年高考作文题总体特点    
    1.形式的一致性: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