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黄冈中学走向北大清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4年高考作文题总体特点    
    1.形式的一致性: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    
    2.取材的多样性:尽管都是话题作文,但在取材上各有不同,或寓言故事,或网络聊天,或采访对话,或调查材料,或人物和文学形象,或名人语录,这为话题作文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视野。    
    3. 主题的多元性:北京卷题目的人格修养,重庆卷题目的自我认识,天津卷题目的价值判断,湖南卷题目的家庭教育,广东卷题目的交流合作,浙江卷题目的人文素养等等。    
    4. 思维的辨证性:不论是全国卷作文题还是地方卷作文题,在立意上都鲜明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如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江苏卷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重庆卷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都是突出的例子。辩证思维有助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今后高考作文题命题倾向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关注社会,着眼现实,理性地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当代世界教育理念,值得充分重视和深入思考。    
    2.关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思考人生。丰富情感世界,把握价值判断,增强人格修养,提高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重视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创造性。学会辩证思维,提高思辨水平,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4.体现高考命题原则和中学课程改革思想的统一,关注人文素养,体现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意义,体现个性特长。    
    5.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稳”是前提,“变”是一种趋势,这是全国高考的一贯精神。可以这样说,全国卷将在“稳”中完善创新,地方卷则主要是在“稳”中探索提高。因此,这里的“变”可以是发展,也可以是调整。    
    6.话题作文可能是主流,其他形式的作文也会争得一定的空间。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都有存在的理由。    
    7.地方卷作文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逐渐呈现出地方特色,展示个性。    
    高考作文备考对策    
    1.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审题构思训练。    
    3.注意文体要求。议论文力求深刻,学会全面辩证看问题,在技巧上:一是明确观点,二是选好支点,三是联系热点,四是突出重点,五是增加亮点(语言上),六是展示态度。记叙文力求巧妙,要有点文学意味。    
    4.熟悉掌握一些快速作文的结构模式。    
    5.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注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有关的社会热点,注意从报纸新闻中收集作文素材。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谈。    
    一是要进行审题训练。现在高考作文加大了审题难度,考生往往拿到题目后抓耳挠腮,半天不能下笔;或瞎碰死套,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高考大部分作文试题结构目前大致定型为四个部分——背景语、启示语、限制语、强调语。审题要做到:    
    1.从背景语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好“怎么想”的问题。    
    2.从限制语入手,审清文章主旨——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    
    3.从启发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5.从强调语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对于可能出现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训练。    
    二是要建立题材库。一方面可以梳理教材(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古今文化知识、人物事迹、哲理名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搜集相关出版物(影视报刊、经典著作、名人传记、鲜活时文、睿智心语、文化散文)中的时政要闻、科技动态、热点话题等等,并在作文训练中应用。


第三章全国高考文综命题的变与不变(1)

    周益新,黄冈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特聘高考研究专家、湖北省黄冈中学文科综合课题研究组组长。    
    从1982年至今一直在黄冈中学任教,担任文科班主任,先后培养湖北省文科前十名达到12人,其中1996届一个班湖北省文科前十名占5人。    
    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教研论文数十篇,其中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专论《走出“3+X”误区》,《近三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的探讨》《高考命题,体现时代热点》三篇文章被数百家媒体转载。    
    毕业生在事业上显示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并不是高考高分的学生,而是那些具有乐观的心态、敏捷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高度责任感的公民道德品质的中等偏上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要尽可能运用考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能够感悟、体验的情景和材料,对考生思维品质、心态和公民道德品质进行测试。——周益新    
    高考文综命题的几个基本倾向    
    自2004年夏季开始,全国高考出现了分省命题的变化,在统一的考试范围和能力要求下,分省命题可能会出现多样化的形式。但是全国大多数省份仍然采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区域、分省命题仍然要执行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分析,稳定下列命题思路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更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一、从知识来看,不追求知识覆盖率,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在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由于每单一学科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减少,而对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就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    
    例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考查知识的范围集中密集在①地球基础知识和地图基础知识;②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③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和对水文、植被、农业生产的影响;④大气环境保护;⑤河流补给和河流水文特征;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⑦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类型;⑧工业区位因素和城市化;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知识都属于地理学科可再生知识,或考生终生必备的知识,或与大学继续学习衔接较紧的知识,或可以考查思维变化的知识。    
    二、从能力来看,突出考查组织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具备在学懂单科知识后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对社会现象进行学科性和跨学科性的描述与阐释。    
    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不论主观和客观试题,都非常重视情景的设置,来保证试题测试能力的可信度和区分度,突出考查学生在充分挖掘图文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例如2004年全国卷Ⅱ(湖北卷)第10、12题,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观测中星20号同步通信卫星,考生在考场解题的关键技巧点是要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绘出太阳、地球、卫星三个天体在宇宙中的运行示意图;运用月相形成原理分析为什么天津市一年之中只有6月22日太阳照射的影子面积最大;这两道题都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三、从选材的主题来看,倡导“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社会公正”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导向。    
    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在倡导“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社会公正”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导向方面的经典名题有:2002年“洞庭湖湖区产业结构”和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入手考查河南开封产业结构调整;2003年北京春招考题从“郑国渠和都江堰”入手考查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综合国力的作用;2004年北京春招题第38题“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等”。    
    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考查主题鲜明,涉及到人文关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科技发展,与我国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能源、交通、对外贸易、农业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此类关注人文素养、人文智慧、人文精神的题目的比重每年都在60%以上。如2004年夏季全国卷Ⅰ(浙江、福建卷)第38题“蓝色国土”海洋资源的保护,第39题“振兴东北”;全国卷Ⅱ(湖北、湖南卷)第38题“增加农民收入”,第39题“能源问题”。全国卷Ⅲ(新疆、青海区)第39题“拖欠工程款问题”,第40题“土地沙漠化的治理”等等。    
    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美育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如2004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奥运话题中涉及了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和奥运激发的民族精神;对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的“意境”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和丽江古城);儒家学说的兴衰与社会政治的发展关系;西部开发中涉及的地域民族特色等等。    
    四、从命题角度来看,重视年度重大时事政治问题,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对考试年度中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反映。如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实施“行政许可法”;反映修宪中的“人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内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政治领域中强调的“求真务实”;“禽流感”;“淮河治理”;农民工维权的劳动合同意识。    
    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突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如伊拉克问题涉及美国的单边主义,联合国的作用,战争的创伤,朝核问题则体现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形象等。    
    近两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题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当然,热点题并非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例如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和我国的人口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汉长城与明长城联系起来,再发散到大西北的开发以及民族关系问题上,并引申出长城作为民族精神的新内涵”,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对话。    
    近几年试题强调运用学生能够感悟、体验的微观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社会现象中的大道理和社会热门话题。例如从某市针对三轮摩托车营运影响市容常引发交通事故,从而修改相关法规并制定三轮车车主安置措施,重视民意,树立亲民形象,隐性介入体现十六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决策;第38题从黄山风景区采取了对“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等保护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既保持了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洞庭湖区农民退耕还湖”命题思路的连续性,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实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最近两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突出考查学生描述论证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针对现实问题的新材料,引进教材以外的时代语言组织答案。例如2003年夏季试题第37题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如果考生平时不了解“气象信息”、“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等时代语言,是无法作出确切回答的。    
    利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之成为考试内容中的重要内容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的重要特点,近几年从古文中阐发哲理的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古文新译,学生阅读理解不会太难,有利于减轻学生考场心理压力;②侧重考查关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古文经典,特别是那些和与时俱进有很大关系的古文经典,与我们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内容往往是命题的重点;③多侧重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的内容。


第三章全国高考文综命题的变与不变(2)

    今后高考文综命题有可能强化的几个方面    
    笔者在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地理、政治教学工作,送走了十几届高三毕业生,并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毕业生在事业上显示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并不是高考高分的学生,而是那些具有乐观的心态、敏捷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高度责任感的公民道德品质的中等偏上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不仅要强调以现实问题立意,以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事件作为切入点,测试考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尽可能运用考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能够感悟、体验的情景和材料,对考生思维品质、心态和公民道德品质进行测试。以下几个方面的命题思路有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得到强化:    
    一、针对独生子女的心态,设计人生价值观的辨题。    
    目前我国正处在独生子女进入高中、大学的高峰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特殊待遇”,在生活上未遇到任何困难,在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中突出以“我”为中心,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因而出现一些“营养发达,心态不健康”的中学生。动用高考指挥棒,开展对人生价值观的讨论能起到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省下来的数万元钱资助了40多名贫困考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学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考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仅人不露面,甚至连一封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本题是一道与现实联系极密切的辨题,考查了个人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