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板不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大部分钞票都被放在了保证我们生存之外的地方,那些地方能让我们觉得生活得更有质量。    
    生存的底线对一个职场中人来说是完全可以被满足的,但是欲望却永远没有尽头。所以,一个好的员工,一个人格高尚、品质优秀的员工会一直坚守这样一条准则:非己勿取。在欲望与道德之间,他们严格遵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决不会为欲望所左右。因为他知道:    
    当一个人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时,没有人会嘲弄,没有人会鄙夷,甚至会有人主动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重新走向成功。但是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去追求满足。从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欲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但是当一个人追逐自己欲望的时候,哪怕超过一点点限度,都会招致非议甚至得到令人沮丧的消息。    
    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导致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员工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不去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甚至以牺牲部门或公司的利益为自己谋求私利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你挣的就是那份工资,也不能因为老板不在而使自己对公司有非分之想。    
    欲望可以让你充满动力地工作,也可以将你投入牢狱,那速度反正比赚钱快。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


七 别让利欲蒙蔽眼睛第35节 让自己远离贪婪

    不可否认,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换取薪水。但是,如果将换取薪水或金钱作为工作的唯一目的,你就会被利欲蒙蔽眼睛,并将很快陷入贪婪的深渊,。    
    欲望人人皆有,而一旦有了欲望就会带来人本性中的两个孪生兄弟:一个是积极向上的动力,另一个当然就是本性中的贪婪。如果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其实积极向上的动力也是本性的一种,与人们遇到困难后本能地躲避危险、主动求生是一个道理,贪婪也是一样,但贪婪总是出现在人们面对利益的时候。可见,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通过自己的正当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是理性的结果。贪婪则表现为追求超出以上限度的。    
    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总是在追求更多更大的利益,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满足欲望需要物质财富特别是金钱,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服务。追求财富本无可厚非,但是,当追求财富变成一种攫取,将手伸向别人的口袋或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时,那么你的人格将随之一落千丈,职业生涯也要结束了。    
    有许多人希望自己能像贵族一样的生活,尤其在精神上要求自己向贵族的习惯靠拢,以为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可是听两场音乐会、看毕加索巡回画展、过个欧洲的假期怎么就会让自己在精神上成了贵族呢,精神上的贵族是需要放弃很多既得利益的,如果你仍然念念不忘奖金的多少,惦记着股价是不是上升以便投机一把,那么你就无法面对利益引诱时不动心。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    
    主人公的父亲在一次晚餐时拿出了两张彩票,当晚的电视节目正在进行着摇奖程序。一家人眼看着父亲手中彩票的号码一个接一个地随着电视主持人的声音在屏幕上被打了出来,最终知道了那50万美元的大奖是属于他们一家而欢呼雀跃。这是个并不富裕的家庭,50万美元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就是可以改变终生命运的天文数字。三个妹妹可以上最好的学校,爸爸妈妈可以换一辆崭新的汽车,房子要更大一点……但是父亲却没有家人那么兴奋。他慢慢说出了原因:“邻居的麦先生曾经让我代他买一张奖券。”    
    孩子们急了:“你能确定哪一张奖券是我们的哪一张又是麦先生的呢?”    
    父亲面对孩子,脸涨的红红的,谁都知道他在作着最后的决定。“获奖的是麦先生的奖券,”父亲把奖券放在灯下,大家看见其中获奖的那张右下角不起眼地用铅笔写着一个花体字母M。“我们失去的仅仅是一次改变生活状态的机会,”父亲说“可是却获得了完整的人格!”    
    至此,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强大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当然,用道德或者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总还是显得勉强,但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善良、诚实、自尊却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必要要素,缺失了它们,你的人格就会受到损害。    
    真正能让你在公司以至社会挺胸昂首的不是你的存款,不是身边漂亮的女人,也不是你天才的独门技术,而是一个人高尚的人格。    
    一个优秀的员工把正常的欲望转化为催人奋进的积极的力量,一个失去自律、没有老板监督的员工则会因为贪婪在瞬间毁掉其良知和自尊,最终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光明磊落地生活,期望自己获得更大的、更高层面的成功,那么,请控制好你的欲望,无论何时都不要被它所左右。


七 别让利欲蒙蔽眼睛第36节 本性当借口

    我们在工作中总是在为逃避责任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而在这个宣扬相互理解的氛围里,最好的借口莫过于“本性使然”。那意思好像是说:“我是人,你也是人。只不过今天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哪天换成你不也是一样?”但是,有哪个老板会听你的这种解释呢?    
    乍一看,人类的欲望和贪婪都是无限的,所以有人经常用到贪欲这个词,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只有当一个层次的欲望被满足后才会有新的欲望产生,而自我实现是这五个层次中最高的境界。换句话说,人的正常欲望应该是比自己的能力稍稍提前些的,而贪婪的眼睛则完全掉到了天际线以外,甚至掉在了大家的能力里。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或是报纸上,看到那些人在利益面前卑躬屈膝出卖原则、触犯法律的样子,然后却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当时想都没想,就拿了,就做了,就……”他果真什么都没想么?鬼才信。    
    人应当是带些敬畏的心态来生活的,敬畏美丽、敬畏自然,敬畏造化。工作中的人也是一样,失去了敬畏心态的人是可怕的。于是不在乎道理,不尊重人性,不用理会别人的感受。而这一切只有一个借口:不是我不规规矩矩,而是我的本性使然。和朋友聊天是人的本性——只是用单位的电话总显得不合适;挑东西当然要挑好的,只是别把同事的苹果也一齐挑捡。    
    本性是什么呢?无非是大家都有的与生俱来的一些司空见惯的能力,你我他大家都有。倘若后天这么长时间你都没能改造改造自己的这些近乎贪婪的本性,谁还会对你的未来抱有多么强烈的信心呢,老板也不例外。    
    在工作的环境中,同样是由欲望带来的结果,如果多关注一下让人进取的动力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天性懒惰才使你对积极的本性漠然冷对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富商准备换上刚买的意大利皮鞋,不小心鞋子从窗口掉出去一只。周围的人都替这个人感到可惜。不料富商立即把已经套在脚上的另一只鞋子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让周围的人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富商对身边的旅客是这样解释的:“这双皮鞋花掉了我几千元,但现在对我而言,它已经没有意义了。可是,如果有谁在车下拾到这一双皮鞋,穿在他的脚上,不依然是很好的吗?!”    
    事实是,那些总是拿本性当借口的人往往是些理屈词穷的笨蛋,因为他找不到更有力的托词说服别人。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本性而放弃道德的约束,那么,最终抛弃你的决不仅仅是老板,而是整个社会。    
    在本性与良知的博弈过程中,你必须固守道德的家园,这是一个员工的发展之本,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七 别让利欲蒙蔽眼睛第37节 为自己的心加把锁

    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也不会被利欲蒙蔽眼睛,他将时刻用职业道德与高贵的人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保持德与行的一致性。当利益在前时,他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的心头有一把打不开的锁。    
    面对种种诱惑,包括利益放在面前需要做出取舍的那一刻,真的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自己的行为。只有德积累到一定厚重的时候,个人的行才会显得自然而不生硬;也只有德积累到一定程度,行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这也就是德与行的关系吧。    
    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德与行呢?我们认为,只有一以贯之养成地自觉才能做到这一点。于是,自觉就成了关于培养德行的重要问题。    
    有个寺院的住持收了很多和尚,其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入寺,老和尚抚养他长大。小和尚觉得寺院生活太枯燥总是不安心礼佛,大清早就从院墙角那里翻墙出去。    
    老和尚看到倒在墙下的梯子心下了然。半夜小和尚从原路返回,当他看见老和尚双手扶梯时,惊呆了!赶忙跪在师傅面前说,我实在对不起您的养育之恩。    
    老和尚说:“人各有志,为什么要用我的思想去束缚你的思想呢。天凉,速加衣去吧。”小和尚至此静心佛门,终成一代高僧。    
    这是一个典型的顿悟的例子。从心性活泼的小和尚到一代高僧,全赖师傅的一片慧心。    
    可是不管怎样,专注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状态,我们知道,一个专注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纯洁的心。因为谁都知道,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地做人。做事只关系到一事的成败,但做人则牵系着你的一生。    
    有一个老锁匠,手艺远近闻名,更让人敬重的却是他的人品。因为他每次为顾客配钥匙,总要告诉人家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家门是用钥匙打开的,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手艺失传,他决定在两个年轻的徒弟中选一个做自己的接班人。为此,他进行了一次考试。他准备了两个保险箱,分别放在两个房间,事先规定,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开,谁就有资格得到自己的真传。    
    大徒弟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箱,二徒弟却用了更多的时间。答案好像已经十分明显。可就在这时,老锁匠突然向大徒弟发问道:“保险箱里有什么?”    
    大徒弟连忙回答:“师傅,里面有很多钱。”    
    这个同样的问题又给了二徒弟,二徒弟支支吾吾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说:“师傅,我只是开锁,没注意里面。”    
    老锁匠点点头,把保险箱里的钱给了大徒弟,宣布二徒弟为自己的接班人。大徒弟不服气,在场的许多看热闹的人也都议论纷纷,很不理解。老锁匠说话了:“我培养接班人有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存私念和贪心,一旦把持不住,去登门入室或打开人家保险箱取钱都易如反掌,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啊。”    
    老锁匠说得好,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随随便便打开的锁,这就是德行。古人讲“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你心里怎么想是德的问题,平时怎样做就是行的问题了。怎样做?用通常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做一个好人。好人是不带着卑鄙目的做事的人,好人是抱有一种善良的心愿为人处世的人,好人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好人有多少种,但大家对好人一致的评价是“有好的德行”。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用高尚的道德和严格的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千万不要为外物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思考题:    
    1.你的理想薪酬是什么?你认为公司给你的薪酬与你的价值对等吗?    
    2.在薪酬与事业之间,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八 先做人后做事第38节 保持一颗水晶心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高尚的人格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下面是一个“水晶项链”的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有一个叫维尔特的年轻人,是小镇上专门做首饰的工匠,他不光手艺好,而且非常爱他的妻子。    
    不久前,他郑重地跟妻子说,在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那天,他将送给妻子一串精美的水晶项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之后的第二天,小镇上来了一个俄罗斯马戏团,或许人们的注意力被精彩的马戏表演吸引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维尔特的生意特别清淡。这样的结果是,在结婚纪念日来临的前一天,维尔特的手里才勉强有了380英镑。    
    这一天的上午,维尔特抽了个空,带上仅有的380英镑,来到镇上最有名的“黑蔷薇”珠宝店,希望能和珠宝店的老板商量商量,先赊欠120英镑,好把他早早相中的价值500英镑的一串水晶项链带回家。    
    听了维尔特吞吞吐吐的诉说,老板摇了摇头,说道:“维尔特先生,你知道我做生意有个规矩,从不赊账的。当然,我也理解您对您妻子的感情,这样吧,你看这串项链怎么样?”说着,老板从柜台的下边摸出一串款式一模一样的项链递给了维尔特。    
    维尔特接过来一看,是一条仿制品,但是制作工艺还不错,在外行人眼里是根本看不出真假的。    
    “它的价值是80英镑,如果你觉得不满意,等你攒够五百英镑后可以再将它转让他人,至少,你明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