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现代文阅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答案'B

'分析'B项的推断正确。第3段说:“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那么,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光当然也要跟铷原子相互作用,其传播的速度当然也会降低。从1、2段可以看出,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要大于利用铷气,A项说反了。从原文4、5段可以看出,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至今只是设想,D项错。

七、高考仿真训练
'返回'

 (一)科学的美学价值

科学同艺术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征,但科学中也有着美学的因素。一项出色的科学理论、技术成功,往往具有美学上的价值。

科学美广泛地体现在科学创造和科学理论的建立之中。譬如,一种科学理论,如何能以最简洁的形式,完美地总结出自然界的某些规律,使人见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进而思之又宽联想翩翩,回味无穷,甚至拍案叫绝。许多著名的科学理论,都具有这种美的魅力。牛顿仅用了三大定律,就概括了宇宙间一切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被认为是自然图景的最美描述。麦克思韦方程组将法拉第电磁反应定律、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等分散的、孤立的电磁定律统一成一个整体,化成优美的数学形式,并出色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被誉为“神仙写出的公式”;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曾被爱因斯坦视为一种奇迹,称它为“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更被认为是“一切现有物理理论中最美的一个”,“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品”。

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特征的自然科学,之所以也饱含着美学的因素,是因为科学定理、理论、学说,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概括,而自然界是充满美的。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从生物的进化到生命的奥妙,自然万物运行有序,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科学美同自然美一样,也是自然美的一种反映。只不过艺术美是自然美在感性和形象上的把握和表现,而科学美是自然美在理性上的观照。因此,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智慧的美、理性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科学技术的形象美,已渗透、影响到人类的许多领域,包括建筑、造型、设计等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现代建筑、造型设计,采用几种几何图形;当代最新的混沌科学,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各种奇妙无比的混沌图形。科学技术的美学,正在广泛地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生活带来美的情趣。

1.本文共使用了哪几个例证,请逐一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线处应该有一个首括句。请根据文意,补写出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首句所谓“科学同艺术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征”,这个“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几个看法,与本文的内容不相符合的两项是()( )

A.建筑、设计等外在形式美,即外在美

B.现代建筑、造型设计等的几何图案,和现代图案设计,都反映了科技美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

C.科技形象美,影响到人们对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

D.人们对外在形式的审美观念,受到了科技形象美的影响

E.混沌图形,就是科学的形象美

(二)释“圆圈”

——《阿Q正传》新探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狱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其杂文中暗示了解读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乱一治”’,也就是原地不动地转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凸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的圆圈,把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用这把钥匙,也可以解决阿Q一名的争论。

不确定啊Q的姓名,在于增强其普遍性。用Q是因为它是一个拖着小辫的头,鲁迅所解剖的正是“国民的灵魂”。更重要的是,Q作为一个圆圈,正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不过,它已经不圆满了,因为有新的东西侵入,所以鲁迅选择了Q而不选择O。

1.“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树”一句中,“瓦砾”指什么?“修补老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解读《阿Q正传》”的“钥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段文字,明确而简要地概括画线句子的含意。(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鲁迅杂文所暗示的钥匙,解答了《阿Q正传》中的许多问题。从以下几项中,选出理解错误的两项( )( )

A.解答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根源

B.分析了阿 Q式“革命”的实质

C.解释了中国小说、戏曲为什么以“大团圆”作结

D.解释了阿Q命名的重要原因

E.批判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农民的严重错误

F.揭示了阿Q这一人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自然与雕琢

所谓自然之美,是指作品清新而无雕琢气。

汤惠休论谢灵运与颜延年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又《南史》载:“颜之问鲍照,已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延年终身病之。”

雕章琢句是六朝文学创作的普遍倾向,钟嵘针对时弊,提倡艺术表现上的“自然英旨”。钟嵘认为,当时创作违反“自然”的艺术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良倾向,一是用事用典,一是宫商声病。这里要谈的是个关于用事用典如何有损于自然美的问题。

刘宋直至齐、梁,写文章作诗盛行用典故,甚至发展到把一个人腹内装典故的多寡,视为学问深浅的标志。为了矫正时弊,钟嵘提出“直寻”的主张,要求诗人到生活中观察体会,摄取创作的资料营养。

“直寻”说出了艺术美的思想内容来自生活。“直寻”是诗人面向生活,从中汲取素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生活。就以颜延年来说,当他面向自然景物时,写出的诗句便有声有色,既真实又清新自然。陶渊明是一位在艺术上最有自然之美的诗人,比起谢灵运写景更高一筹,陶诗的自然之美,当然有作者天衣无缝的技巧,但何尝不得助于他对他田园生活的深刻体会?非“直寻”,依赖用事用典作诗,从根本上说是违反了文艺再现生活的原则。会源逐流,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怎会不轻者受拘束,有伤“真美”,重者“殆同书抄”呢!

从文艺表现形式说,自然之美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文艺既然不是生活的原始照搬,就存在着物化的技巧问题。尽管艺术家们都反对雕琢气,可是实际上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既雕且琢的,包括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包括“芙蓉出水”的谢灵运的诗篇,包括苏东坡“行云流水”似的文章,包括近人潘天寿盖上“不雅”印章的画,等等。我以为,古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雕琢之事概莫能外,只是高明者雕而无痕,拙逊者“雕绘满眼”。

作为自然之美,在表现上是一番创新,而非袭陈。陆机《文斌》云:“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说出了根本。前一句是务去陈言,后一句是独出心裁。试想哪篇脍炙人口的诗给读者以自然之美的享受而不是独出心裁的创造呢?没有。有人以艺术家的才气如何来划分,认为才气横溢的人如李白、苏轼,纵手成文,全无雕痕。这只能是一方面的因素。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晚年又精心研究诗律,可谓在艺术表现上一向用功的诗人。但他的诗予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样达到天衣无缝。从上述诸多诗人的创作中使我们看到,艺术美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创新。

1.“舍源逐流”的“源”和“流”分别指什么?

“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自然段“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杜甫为例在于证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主张的文艺创作要追求“自然美”,其主要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创造意境

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然是独创的艺术形象,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这种独特既来自内心世界的独特经验,又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它体现着作家充分发展的个性和个体意识,因而不雷同。

意境是作家对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创造,是在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自然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独特创造。王国维在强调“真景物,真感情”的同时,提出意境的描写必须做到“不隔”,他所谓的“不隔”,就是()()()()。

意境的构成离不开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因素,而情与景又是这两方面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因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不能脱离情感,情是意的内核,而景也并非指自然风景,而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活画面。

在意境中,情和景不是拼凑关系,而是交互相融,契合无间。离开了“情”,孤立自在的客观之物不能成为意境;离开了“景”,抽象的“意”和“情”也不能成为意境。所以,意境中的“景”,已不是客观自在之物,而是“人化”了的“景”。意境中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交融的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情与景交融的侧重点不同,由此产生“物境”“情境”和“中和之境”。

主客交融,以物为主,偏于客观,就产生了“物境”;以我为主,以情观物,就产生了“情境”;主客交融,心物平衡,物我一体,就产生了“中和之境”。“中和之境”的特点是,景非客观之景,情与景俱化,在若有若无之际。

情与景交融的色彩组合不同。可以用哀景写哀,乐景写乐,构成情境色彩正比关系的组合;也可以用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构成情境色彩反比关系的组合。

有虚有实,虚实结合,这是意境创造的又一规律。文学作品中的“实”即人物、事物、景物的具体描写;文学作品中的“虚”,即人的难以琢磨的思想意念。

虚实相生的意境创造规律,一方面是化“虚”为“实”,使生态物化,将无形的心理活动用有形的事物景象来表现;另一方面是化“实”为“虚”,托物见意,化景物为情思。

创造意境,必须形神兼备。所谓“形”,就是人和物的外在形貌;所谓“神”就是人和物的本质特点。

形神兼备,创造意境的方法有二:一是“形真神全”,所描写的全部细节是严格的真实的,从而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神似,这是走向形神兼备的现实主义途径;二是“离形得似”,即在某种程度上离开描写对象的原貌和形态,甚至运用夸张、虚幻或象征的“形”,来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特征。这是走向形神兼备的浪漫主义途径。

发扬民族的文学与美学传统,把对意境之美的追求融于今天的各种文艺创作之中,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这是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与美学理论家的共同任务。

1.在()处填写4个字,准确解释“不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处填写与上文文意吻合、句式相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本文所提出的意境创造的两条规律()()

A.情景交融                B.情景的色彩组合

C.物境、情境、中和之境    D.现实主义

E.虚实相生                F.浪漫主义

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