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读卡斯特罗神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罄此糯邮伦ㄒ笛芯俊⒅榱⑺怠<改昵凹媸保顾土宋乙槐舅难踔鳌�


第二部分卡斯特罗的人格魅力(2)

    由于卡斯特罗以身作则,一身正气,他选拔、培养的干部都是廉洁奉公、德才兼备者。今年55岁的拉赫,是古巴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执行秘书。拉赫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平时总是穿件白衬衫。他夫人是当地有名的贤妻良母,家里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身居高位的拉赫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全家住在老母亲的旧宅子里。在古巴工作的时候,我夫人和拉赫夫人是朋友,曾到他家去过。家里家具陈旧、设备简陋。他家的住宅与老百姓连成一片,时刻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谁要是到他家跑官买官、行贿送礼,老百姓全都看得见。    
    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终生难忘:2000年10月,我为拉赫过生日,请他全家七口人到使馆做客。    
    吃过生日宴之后,我送他们到院内停车场上车。拉赫一家乘坐的是一辆旧拉达。我与他们全家一一握手道别之际,看到全家七口人都往这辆拉达车里挤。大儿子负责开车,拉赫母亲坐在司机旁边的位置上。后排挤的是二儿子、女儿、大儿子的女朋友和拉赫夫人。拉赫也猫着腰、低着头要往车后面钻。我一看这种情况,立刻拉住他:“你等一等,这么多人坐不下,我让使馆的司机送你。”    
    “没必要派车,我们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拉赫笑着摆了摆手。    
    “你不是说还要到总司令办公室开会吗,我先送你去革命宫。”    
    “开会还早,我先回家。”说着拉赫就钻进车里走了。    
    拉赫一家走了,我和使馆的同志们还久久地伫立着。我们都被这一场面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想:“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会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呢?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人民公仆。”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想,自从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就把这个近在咫尺的加勒比岛国视为眼中钉,对其使用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和平演变等手段,甚至不惜赤膊上阵,组织雇佣军妄图武装推翻社会主义的古巴,但为什么都没能得逞?在这一刻,问题有了答案,正如毛泽东同志说过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最近我听古巴驻华大使阿鲁菲说,拉赫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去当兵,而且是到最危险的关塔那摩营地。那里有美国的军事基地,过去经常发生枪击事件。    
    古巴外长佩雷斯也是卡斯特罗培养的新一代领导人。佩雷斯原来是大学联合会主席,曾给卡斯特罗当过七年秘书,被人们称为最能领会卡斯特罗思想的干部。他于2000年开始担任外长,当年只有34岁。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人称“小电脑”。他能说善辩,有高超的演说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他坚决执行卡斯特罗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他虽然年少得志,身居高位,但待人处事非常得体,深得古巴人民的爱戴。从2000年到现在,他已任外长四年多,但还没有自己的住房。至今,他和夫人、儿子、女儿都住在岳父母家。我曾去过他家。家里的陈设很简陋,有一对破旧的沙发。据说,过去他与女友谈恋爱时,有时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我曾问过佩雷斯:“你现在是外长,怎么不给自己分套房子?”    
    佩雷斯动情地回答说:“谁不想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但我们部里住房很紧张,僧多粥少呵!要是当头儿的先分到房子,你还怎么去做别人的工作,我还是往后拖一拖吧。”    
    2000年拉赫结束对中国和越南的访问后,途经巴黎返回古巴,拉赫的夫人和孩子得知消息后,赶到机场迎接。谁知佩雷斯外长早就等候在机场。这样,拉赫安全抵达后,只是与家人匆匆打了个招呼,便被佩雷斯直接接到卡斯特罗的办公室,汇报此次出国访问的情况,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钟。    
    看,这就是卡斯特罗亲自培养起来的年轻干部,他们个个不计个人得失,在忘我地为党工作!    
    世界公认解读卡斯特罗的最好版本——巴西作家克劳迪娅·福丽娅蒂所著《卡斯特罗传》一书的封底印着这样的语句:“有人说,古巴不可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然而它发生了。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古巴革命的生存是不可能的,然而它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存了42年!东欧社会主义政权和苏联解体了,卡斯特罗政府却生存了下来,而柏林墙已倒塌了12年。”    
    此话应当是发人深省的。


第二部分幽默风趣的领袖

    卡斯特罗留给人的深刻印象是高大魁梧、威风凛凛,处处透着威武大元帅的气度。他胸怀世界、叱咤风云,是铁骨铮铮的英雄、勇敢无畏的斗士。但他的另一面却是随和、幽默、风趣,喜爱说笑话、开玩笑。    
    2000年12月12日晚上8点30分,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我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之后,我邀请卡斯特罗到中国使馆与石广生部长共进晚餐。    
    我说:“今晚为总司令准备了您最爱吃的鱼翅汤和海参等菜,万望赏光。”    
    “好极了。”卡斯特罗说,“我有一段时间没来使馆吃饭了。不过,我告诉你,我可不能多吃。要是控制不住,吃得太多,吃坏了肚子,误了我明天接待普京总统访问,你大使可要负责啊!”    
    石部长在一旁插话说:“如果您真的吃坏了肚子,中国政府会立即把王大使调回去。”    
    那天,餐桌上摆放了两种酒,一种是茅台,另一种是桂花陈。因为卡斯特罗特别喜欢喝桂花陈,于是我首先端起了桂花陈给卡斯特罗敬酒。    
    卡斯特罗马上拿我开玩笑:“大使提议喝桂花酒,为什么不提议喝茅台呢?我知道,茅台酒比桂花酒价格贵,大使舍不得!”这个玩笑把大家都逗笑了。    
    我在祝酒辞里讲:“总司令光临我馆做客,真是蓬筚生辉。”卡斯特罗闻听此言,打断我的话说:“我生什么辉?你们看,餐桌上雕刻的金凤凰才是真正的生辉呢。”    
    到了半夜1点钟,卡斯特罗看了看表说:“中国饭实在好吃,我现在已经是酒足饭饱。革命宫里还有人在等着我开会呢!”    
    “这么说,甜食就不用上了?”我问。    
    “上!”卡斯特罗又吃了两个甜麻团。    
    “冰激凌就不上了吧?”我故意逗他。    
    “上。”卡斯特罗毫不犹豫地说。    
    “这冰激凌特别好吃,”卡斯特罗又开始开玩笑了,“是不是冰激凌也是从中国运来的?”    
    “冰激凌是地道的‘古巴制造’,难怪您这样喜欢吃。”我也以玩笑回敬他。卡斯特罗自己也笑了。    
    2000年5月29日晚8点,我在使馆宴请正在古巴访问的我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古巴信息产业部部长和卡斯特罗的老战友、电子集团总裁巴尔德斯司令(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内务部长)应邀出席。晚宴过后,晚10点,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吴基传部长和代表团成员。就是在这次会见中,卡斯特罗提出了进口100万台中国彩电的计划。    
    会见结束后,卡斯特罗问我:“你们晚饭喝茅台了吗?”    
    我回答说:“喝了,我同巴尔德斯司令干了十杯。”    
    “什么,十杯?”卡斯特罗装做很吃惊的样子,“难怪我看你们今晚犯困,原来是喝茅台喝的。”    
    卡斯特罗接着问我:“代表团明天几点离开古巴?”    
    我告诉他:“下午3点15分。”    
    卡斯特罗说:“明天中午我来请代表团吃饭。我这里的饭菜虽然没有使馆做得好,但我要尽力。有三文鱼、大虾、龙虾……喜欢吃什么呢?”    
    “烤乳猪是古巴的特色。”我建议说。    
    “好,那就烤乳猪。再配上豆饭怎么样?”    
    “很好!”    
    “我没有茅台酒怎么办?”卡斯特罗故意问道。    
    “我来带酒,四瓶够不够?”    
    “越多越好,喝不完留给我。”卡斯特罗笑着说。    
    第二天,也就是5月30日中午12点,卡斯特罗按时来到了国宾馆。他一见到我就问:“茅台酒带来了没有?”    
    “带来了。不过,糟糕得很,酒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忘了拿出来,司机回使馆吃饭去了。”我照实回答。    
    “不会是你忘了吧?”卡斯特罗故意将了我一军。    
    正说着,司机开车把酒送来了——原来,在回使馆的路上,他突然想起后备箱里的酒没有拿出来。    
    饭桌上,卡斯特罗十分高兴,吩咐服务员先倒茅台酒。古巴没有倒茅台酒的小酒杯,都是喝葡萄酒的大杯子。只见服务员像倒葡萄酒一样把大杯子倒满了茅台。我一看这种情况,就告诉服务员每个杯子里少斟点儿。    
    卡斯特罗又拿我开起玩笑来:“大家都看到了吧?大使怕服务员倒多了,他带的酒不够。”    
    “我是怕大家把酒都喝光了,就给您剩不下了。”我也调侃了一句。    
    午宴上气氛十分活跃。在谈到古巴与美国的抗争时,卡斯特罗说:“我们国家太小,而且离魔鬼又那么近,这是无法选择的。要是可以搬家的话,我们就搬走,搬得离中国近一点儿。当然,也不能离得太近。太近了,别变成台湾第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卡斯特罗接着说:“苏联人过去和我们关系很好。不过,他们总是喜欢命令别人。我们当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使苏联人尊重我们。苏联人没有幽默感,可不能同苏联人开玩笑,他们会当真的。要开玩笑,你必须事先声明:‘我要开玩笑了。’否则,他们会认真起来。”    
    卡斯特罗那天非常高兴,不时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卡斯特罗特别喜欢同我开玩笑。有一次,他在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时,对他说:“王大使是篮球运动员,如果派他到悉尼参加奥运会,我看可以拿奖牌。”    
    还有一次,卡斯特罗会见唐家璇外长的前一天夜里没有睡觉。那天会见时间又安排到夜间1点钟。唐家璇外长率领的代表团夜间航班飞抵古巴,第二天没有休息就开始了访问活动。双方都比较困。卡斯特罗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就拿坐在他身旁的我开起了玩笑:“怎么搞的,我有点儿犯困。这都是叫大使传染的。”大家都笑了起来,立马精神了,赶走了困意。其实,会见的双方都挺困,惟有我不困。


第二部分卡斯特罗为中国使馆安装发电机

    古巴部长会议执行秘书拉赫在工作中对中国使馆支持很大。他与我志趣相投,也是我私人的好朋友。我曾与他多次合作,相得益彰。1999年10月16日是拉赫的生日。我早就与他商定,中午1点请他全家七口人到中国使馆吃饭,为拉赫庆贺生日。同时,也请了拉赫最好的朋友古巴外长费利佩一家三口人做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从10月14日开始,IRENE飓风疯狂袭击了古巴岛。当时,真是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田野里的农作物遭殃,城市里很多房屋倒塌,不少树木被连根拔起,大部分地区造成停水、停电。古巴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卡斯特罗亲自坐镇指挥部,指挥全国的抗灾工作,并派拉赫于16日到圣斯皮里图斯安排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转移,以避免水库决口,造成人员伤亡。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估计原定的宴请要么取消要么推迟。    
    16日上午,我接到古巴外长办公室的电话:“大使同志,现在拉赫同志正在外地指挥抗灾,中午赶不回来。他想把生日午宴改到晚上9点钟,请大使谅解。”    
    “请转告拉赫同志,现在抗灾是第一位的任务。我完全同意把活动推迟到晚上。”当时我心想,晚上也好,晚上比中午时间更充裕。    
    下午,古巴要人局保卫人员就开始到使馆查看,并安装了移动发电机和电话。出人意料的是,专门为卡斯特罗品尝食品的女官员也进驻了使馆。莫非卡斯特罗晚上也要来使馆?要知道,尽管拉赫是古巴政府中仅次于菲德尔和劳尔的第三号人物,但他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而且出门连警卫员都不带。    
    当晚9点钟,拉赫一家七口人如约来到使馆。我使馆参赞刘玉琴迎了上去。拉赫神秘地对刘玉琴说:“我还为你们请了另外一位客人,不知使馆是否欢迎?”刘玉琴早已心中有数,她会意地笑了:“只要是您请来的人,我们都热烈欢迎。”    
    “卡斯特罗总司令再过10分钟就到。”拉赫对迎面而来的我说。    
    “太好了,总司令的光临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也为您的生日增辉添色,我们双手欢迎。”我心情激动地说。    
    不一会儿,外长费利佩偕夫人一家三口到馆。    
    9点15分,卡斯特罗驾到。他先向我解释说:“因为飓风的原因,圣斯皮里图斯水库的水一直上涨,万一决口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派拉赫去那里指挥转移老百姓,也包括一些外国游客。这样他就难以赶回哈瓦那赴你的午宴,只好改成晚宴。我也沾点儿光,就不请自来了。”    
    我被卡斯特罗的幽默逗笑了。我连忙说:“中国使馆就是您的家,您想什么时间来,就什么时间来,我们都欢迎。您想吃什么菜,我们厨师就做什么菜。您的到来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宴会很快就开始了。席间,卡斯特罗兴致勃勃,谈笑风生,一会儿喝桂花陈,一会儿喝茅台酒。给他布多少菜,他就吃多少。每道菜都吃得精光,绝不浪费一点儿。    
    卡斯特罗赞扬说:“在古巴最好的中国餐馆就是大使馆。”    
    “还有中古合资的‘来来饭店’。”我补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