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靠自己去成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了,虽然没有结结巴巴,但才说几句,就停住,说“想不出什么好讲的”,使我觉得有必要教教你说话和作文的“思想方法”。
对的!那是“思想方法”,你会发现当你知道了方法,就什么主题都难不倒你了。
那方法不是由我发明,而是我在做电视记者时学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时、物”的重点。
好比今天《芭蕉》的题目。
“人”是你和爸爸。
“地”是窗前。
“事”是种芭蕉。
“时”是种的时间和不同的季节。
“物”是芭蕉。
于是,你可以说:
今年春天,爸爸在窗前种了一棵芭蕉,没几个月,就长得高过了窗子。大大的芭蕉叶,逆光看去,绿得像是翠玉;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叶子上,滴滴答答,疏疏密密,那节奏真美得像音乐。但是秋天,才冷几天,芭蕉的叶子就一一变黄,先是黄得艳,好像枫叶一般,接着则成了焦黑的颜色。爸爸说:“一叶生,一叶焦”,那枯了的叶子就像烧焦的一般,所以称为“蕉”……
我说芭蕉枯了怎么办呢?眼看这芭蕉就要死了。爸爸则指着树根说“别操心!你瞧,这下面不是已经有小苗长出来了吗!老的还没走,小的已经生了,这芭蕉就像人哪……”
回头看看这篇东西,不是把“人地事时物”全放进去了吗?再加上色彩和声音,画面就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好!现在让我们再以《大雁》为对象,把“人地事时物”和“声音”放下去,作个短文———
“人物”是我。
“地”是湖上。
“事”是大雁来了。
“时”是季节的变化。
“物”是大雁。
你几乎只要执照顺序,就能组合出一句话:
“我看到湖上飞来许多大雁,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想像和色彩,就能变得更丰富———
夜里听见窗外传来嘎嘎嘎嘎的叫声。早上推开窗,发现原来空空荡荡的湖面,一下子多了许多大雁,它们都是脸颊上有块黑的加拿大雁,夏天的时候到北方繁殖;夏天过去,小雁长大了,开也变寒了,就一起再飞往南方过冬。
这里的湖,是它们过境的地方,只会待上两三个礼拜,它们就要再一次地远行。所以每年我只要看湖上大雁的来来去去,就能知道春天来了、秋天到了。
我最爱看黄昏时雁群在天空练习飞翔,它们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彼此呼应着“要跟上哟!别飞丢了哟!”于是我猜,很可能是雁爸爸雁妈妈在叮嘱孩子,孩子又回答爸爸妈妈“放心!我会小心的。”
我更爱看夕阳中雁群降落,它们早早就开始不再振翅,慢慢向下滑翔,落到水面的刹那,又把翅膀高高抬起,啪啪猛拍。接着水上激起一片波纹,斜斜地映着晚霞,闪出点点金光……
不是简简单单,无论你用写的、用说的,都能引人入胜吗?
为什么?因为首先你没有忽略“人地事时物”,又用大雁的叫声、振翅、滑翔、波光和晚霞,使画面变得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难,人家叫你即席致词也不难,只要你依照那个思路思考下去,就能一气呵成。
好!让我再考你一个稀奇的题目吧———
《传真机》
请你以《传真机》为题,说一段话。
想想,“人”是谁?是“你”!是爸爸!是妈妈!
“地”是放的地方!传真的地方!
“事”是传真。
“时”是什么时候传!何时买的机器!
“物”是传真机!文件、图片!
现在,你先别往下看,想想自己能不能编出一段?
如果仍有困难,就让我举个例子———
我们家很早就有了传真机,爸爸说有传真机,许多事情都变得方便了,文件、图片,以前都要用寄的,现在即使隔着太平洋,也能一两分钟就传到手上。
传真机放在爸爸书房,因为跟我的房间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常可以听到传真机答答答答的声音。爸爸在台湾的时候,总在夜里传信件给我,我躺在床上,一听见传真机响,就会想“那不是传真,而是爸爸在说话”。就会想,明早醒来,又会有一封爸爸给我的信,躺在书桌上……
孩子!你说,不是非常冷门的题材,你也能应付了吗?
“人地事时物”,这是记者写新闻稿时,必须列入的内容。一个粗心的记者很可能写了一大篇运动会的报导,记录了一堆得奖名单,却因为忘了写那运动会的地点,而成为败笔。
一个展览的新闻,把展品介绍得天花乱坠,但是如果忘了写展览日期和开放时间,也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
记住!
无论说话、写作、采访。先想“人地事时物”,再加上动态、声音或色彩,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有好的地基和建材,再加上漂亮的装潢设计。
听我说这么多,你还觉得即席演讲和写作有多困难吗?
谈精简
好好选书读,要知道读了一本坏书,也就浪费了能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你要知道,负一和正一的差距,不是一而是二。
正一与负一之间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美国的爱情电影,片名不记得了,但是对其中饰演记者的史宾塞·屈赛却印象深刻。
剧中史宾塞爱上一个新闻系的女教授,跑去旁听她的课。女教授考试,先把新闻重点告诉学生,再要学生写成新闻稿。
史宾塞没两下就完成了,交上去。
女教授笑笑,认为史宾塞一定是开玩笑,但是当她拿起来,看一眼,就怔住了。接着宣读那篇新闻稿给全班听。
才几句话,就念完了,但是在那不足百字的文稿当中,史宾塞已经把所有新闻元素都清清楚楚地传达出来。
我看电影时年岁还小,不懂,心想什么文章能让那女教授一眼就刮目相看,短短百字如何能表现出功力?一定是电影的夸张。
但是等我当了记者,每天写新闻稿之后,就愈来愈觉得要想把稿子写得精简,是门大学问。尤其因为我做电视记者,时间有限,加上广告,主编把每则新闻都限制在极短的时间里;常常跑完新闻,进办公室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只给你三十秒哟!今天已经满了!”
天哪!我可能花整个下午跑一条新闻,回来却只能写三十秒,那不过一百多字啊!
这时候就见真章了!
我说这番话,是因为今天要教你什么是“精简”。
让我先给你一篇东西——
“有个小男孩,他的爸爸在他六岁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毛,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只生了他一个孩子,他的妈妈一直没有再嫁,小男孩家里很穷,但是小男孩很要强,努力用功,成绩从小到大都很好,总拿班上第一名,小男孩后来得到美国大学研究所的奖学金,出了国,而且拿到生化博士,拿到博士时小男孩已经是个青年了,那时候他二十七岁。”
乍看,这篇文章还不坏,但是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里面说了好多废话,可以精简得多呢?譬如你可以写成:
“六岁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大毛,人穷志不穷,不但从小总是班上第一名,而且获得美国奖学金,二十七岁拿到生化博士。”
前后比一比!前面那篇文章一百五十八字,后面只有五十六字,虽然相差近三倍,内容不是一点也不少吗?
为什么?
因为简化——
单单“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大毛”这十一个字,已经告诉读者“那是个小男孩,他长在单亲家庭,他妈妈只有他一个小孩,他的妈妈一直没有再嫁……”
还有最后两句话——
“获得美国奖学金,二十七岁拿到生化博士。”
不是足以取代“小男孩后来得到美国大学研究所的奖学金,出了国,而且拿到生化博士,拿到博士时小男孩已经是个青年了,那时候他二十七岁……”吗?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简练是非常重要的。写文章要简练、说话要简练,做事更得简练。
记得我有一年去某国观光,离开时,到机场,发现排了两条长龙。
我照牌子上的指示先排一条队,等了好半天,才到柜台,原来是交机场税;接着又赶往另一条长龙,又排了近二十分钟才到柜台,原来是交都市特别捐。
当时听见许多观光客抱怨:
“为什么不一起交?不是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人力吗?”
我还记得以前在台湾出国,也要先排队交机场税,再在出关的时候,把收据交给机场人员,所幸经过许多人抗议,不久前终于简化,方法很简单——
买机票时就附加了机场税。
多么简单哪!这么小小一个改变,就不知省下旅客多少时间、省下机场人员多少劳力。
孩子!这世上可以简化的事太多了,只有那些懂得去芜存菁的人才能够创造好作品;只有那些知道精简人事的公司,能够有竞争力;只有懂得化繁为简的学生,才能够有过人的表现。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得好——
“好好选书读,要知道读了一本坏书,也就浪费了能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我要讲:
好好利用时间,你多写一个赘字,就少了一个使文章内容更丰富的机会;你多罗嗦一句话,就失去了说一句有意义的话的机会;你多浪费一分钟,就失去了把握这一分钟的机会。
而且你要知道,负一和正一的差异,不是只有一,而是二啊!
谈作弊
有太多人,原来不作弊,只是看到别人不劳而获,心里不平,由心痒改手痒,最后也“上了船”。
孩子,我知道你不齿作弊,但不能不说,因为它可能让你受用一生。
心里有鬼的时候
“不公平!不公平!”
你今天一进门就喊,原来是体育课考“仰卧起坐”,由学生自己做、自己数,再报给老师登记。
“好多同学根本做得不标准,还没坐起来,已经躺下去;还没躺平,又坐起来,也算。”你嘟着嘴说:“报的时候还偷偷加几个。害我跟他们比起来,好像特别差的样子。”
接着你说了一堆同学作弊的例子,并且愈说愈气。
孩子!你有什么好气呢?随着年龄增长,你可能见到的作弊会更多。因为小时候,学的就那么一点点,大家很容易应付;上了高中,要学的东西愈来愈多,那些应付不了,又希望拿好成绩的人就可能作弊。
我学生时代,也见过不少作弊高手,说几个给你听吧!
我高中班上有个同学,每次国文科考默写,他都早早到校,先用钢笔在桌子上抄一遍。
他不止写哟,写完之后还站在桌子上踩,课桌上蒙了一层灰,免得老师看见下面的字。等到考试的时候,考哪一段,他就对着那段哈气;已经干了的钢笔字迹,一哈气,就显现出来。有一回他哈得太凶了,监考老师还跑过去问他是不是犯了气喘病,要送他上医院。
提到监考老师,让我想起大学联考,有一题———“中国最早的毛笔出现在什么时候?”
我有个朋友,不会,就用手捅前座的人,一边捅一边小声问:“笔,什么时候?”
那被捅的,先不作声,接着把一支钢笔隔肩递了过来,结果被监考老师看到,我这朋友只好装样子,打开递来的钢笔,硬挤几滴墨水在自己的笔里。
偏偏他的笔已经满了,几滴墨水全滴在了考卷上。
再说个更有趣的事给你听———
联考前,我有个同学作了个十分精致,不到四厘米宽,“旋风装”的小抄,上面用工笔小字,写得密密麻麻。
我当时叹为观止,请他考完之后送给我收藏。
只是,联考完了,他却迟迟没给我。有一天,我问他要。
“扔了!”他一摊手。
原来,当他走出考场的时候,看见地上有个小纸片,拾起来,吓一跳,是个小抄本子,居然比他的那个还精美得多。
他一气,就把要给我的小抄扔了。
好!爸爸的笑话说完了。
表面看起来,那些同学都很会作弊,但是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结果是:
占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
大学联考作小抄的同学,考了3次,好不容易进了一所学校,却在毕业前两个月,因为作弊,被勒令退学。
爸爸的这些同学,我至今都有联系,甚至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打电话给其中一位,问我能不能写。
他说可以。还半开玩笑地说了一段感性的话———
“其实何必作弊呢?作弊只是拿一时的分数,却没得到真正的学问。我后来想想,如果用作小抄的时间,好好念书,恐怕分数还会高些,因为作弊紧张,看小抄都看不清;又一心想着作弊,原来会的也不会了。”叹口气:“作弊真是害人不利己的事,如果我作弊得高分,让别人落榜,我是害了人;如果我作弊,不踏踏实实用功,后来学问不够,是害了自己。”
最后,我再讲两则新闻给你听———
第一个新闻:
美伊战争时,一个偷巴格达博物馆的男人被抓。
“我起先只看别人抢,别人偷,愈看愈觉得手痒,于是也跑了进去,进去才发现贵重的东西全没了,只好随便拿了两样,结果进去最晚,出来最慢,反而被抓。”那男人辩白。
东西虽不值钱,却被判了重刑!
第二个新闻:
几个就读台湾军校的学生考试作弊被抓。
“大家都作弊,为什么就我们倒霉?”那几个眉清目秀,甚至得过楷模奖的准毕业生,在亲友的陪同下开了记者会,请求理解。
但作弊就是作弊,他们还是被勒令退学。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讲这两个故事吗?
有太多人,原来不作弊,只是看别人不劳而获,心里不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