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艺术讲座-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人物被不成比例地拉长了,不仅高度相等,肩也一样宽,表情肃穆、威严,充满宗教气息。画面的色彩和明暗被提炼到最简洁的程度,不强调立体感,甚至有抽象意味。人物表情被统一在一种体现神性超越的神态中。作品把皇帝、主教、文武官员并列一起,象征中世纪的王权、教权、军权的高度统一。画面效果金碧辉煌,但形象十分呆板,这一点几乎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征。
《皇后提奥多纳和女官》描绘的是查士丁尼皇后引领一班女官参拜基督的情景。画中人物宁静端庄,身着锦绣绸缎,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加之镶嵌材料的闪光,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神秘感。这两幅镶嵌画都是在金黄色的底子上用各种彩色玻璃并间以金块制作而成的,工艺极其考究,呈现出金光闪闪、五彩斑斓、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拜占庭艺术中镶嵌画的典范之作。
公元6世纪起,圣母、椅子常常一起被画在高高的祭坛上方的屋顶上,给人一种基督从天国的边缘俯瞰下界的感觉。圣索菲亚教堂内《上帝的母亲》是以圣像画的形式出现的镶嵌画。另外,在雅典附近的达芙尼小修道院的教堂穹顶上,有一幅《万物之主的基督》镶嵌画,当教徒们站在教堂里时,有一种仿佛被基督俯视或拥抱的感觉,与上帝同在,这样把圣像画与建筑巧妙结合是拜占庭艺术的一项杰出创造。
7世纪,拜占庭帝国国势日衰。8~9世纪,由于教会与封建贵族的矛盾,也由于人民对教会专横行为的不满,从而激起了捣毁寺院,破坏圣像的运动,各种宗教美术活动在东正教都遭到了禁止。这场混乱直到867年以后才逐渐平息。9~11世纪,拜占庭艺术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继续大肆兴建教堂,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建筑是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图52)。圣马可教堂是一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平面呈四边等长的希腊十字型,每一边都覆盖着一个圆穹顶,十字中心还有一个大圆穹顶。圆顶为木结构,外包铜皮,再加上一个灯塔,更增添了教堂的高度和宏伟感,同时,灯塔也是航海者辨认方向的指示标志。
教堂内部装饰主要是镶嵌画,耶稣和圣母像总是画在最明亮最显著的地方,四周围绕教徒的形象。这些画已不再像早期作品那样以歌颂基督救世主的智慧和神迹为主,而是以表现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惨为主题,将人的感情因素同宗教题材结合起来(图53)。
破坏偶像运动以后,官方重申真正的崇拜仅属上帝,可视的形象是为了唤起教徒对上帝的敬仰,圣像是沟通天国与人间的纽带,是正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导致了拜占庭绘画的严格固定、刻板的程式化。11~12世纪拜占庭的木版圣像画也很著名,这些画大都用鸡蛋清调和颜料画成,光洁、透明,画法概括抽象,但保存下来的很少。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里,拜占庭成为欧洲古典文明的保护者和传播者。拜占庭美术并没有因国家的覆灭而消失,而是源远流长,对欧洲美术的延续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早期中世纪美术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尔曼人、汪达尔人、克尔特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西罗马帝国境内,经过连年的战乱,最终于公元476年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因为这些游牧民族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经济文化落后,而罗马帝国强大富足,于是罗马人轻蔑地称这些民族为“蛮族”或“野蛮人”。从此,西欧陷入战争、迁徙、封建割据的动荡局面,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日渐衰败至荒芜状态,所以有人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
在动荡的年月里,教会幸存了下来,罗马成为基督教的中心——“上帝之城”。蛮族部落纷纷皈依基督教,使古典文明在修道院、手抄经本以及手工艺品中得以残存下来。同时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衰败的罗马艺术注入了新的营养,使之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北方的民族有自己古老的艺术传统和本土杰出的手工艺匠,他们对鸟兽等动物形象特别感兴趣,早在铜器时代他们就开始仿造鸟兽形态制作手工艺品,风格独特,我们称之为“动物风格艺术”。
在“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品,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宝石、髹绘彩画等手法制成的日常用品。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萨胡顿发掘出土的钱包盖是出自盎格鲁—撒克森人之手的墓葬品。这个铜质的钱包盖上嵌有宝石、珐琅,工艺精致,色彩神秘,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侧伴有野兽与人、鹰鸟组合以及野兽相斗的线形交织纹样。这种图案流传了很久,其设计动机可以在古西亚和地中海区域找到根源。这件工艺品揭示出克尔特—日尔曼动物风格艺术的来源和迁移状况,在美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9世纪时,维金人把动物雕饰用在他们的海盗船上,如挪威奥斯伯格葬船上的兽头雕刻(图54)咧嘴瞪眼,写实的头形与鼻眼,面目狰狞,显得十分恐怖。其他部位罩上一层镂空的交织带状纹,像挣扎的蛇缠绕在一起,这似乎同英格兰萨胡顿的钱包盖表现手法相同。这件兽头雕刻可能是镇妖驱邪、保佑航海平安的保护神海龙的形象。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日尔曼民族在西欧先后建立了几个封建王国,其中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区,建立起加洛林王朝,成为继西罗马帝国覆灭后西欧第一个皇帝。查理曼在文化上竭力恢复罗马的传统,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亚琛收集整理古代书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历史上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是日尔曼精神与地中海文明相结合的文化运动,是欧洲近代文明史的转折点。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主要艺术成就体现在建筑和书籍插图方面。亚琛王宫(图55)是查理曼帝国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工程。王宫教堂的设计参照拉文纳圣维塔尔教堂,平面布局和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圣维塔尔教堂的特色,在内部的装饰上不像圣维塔尔教堂那样活泼、华丽,而是趋于整体统一和庄重严肃的风格。教堂运用了罗马建筑中的方形柱和拱门,在正西门的入口处有两座高塔,这种形式反映出查理曼帝国对古罗马的向往,后来成为罗马式教堂的基本形式。
爱尔兰僧侣的抄书热在加洛林王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手抄本插图是这时期的主要成就。《加冕福音书》(图56)中的“圣马太”插图,在风格上追求古代写实手法,人物形体结实,神情专注,在构图及描绘人物的神态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一幅《艾伯总主教福音书》(彩图四)中的“圣马太”插图是参照古罗马绘画,运用日尔曼民族的独特语言描绘而成的。马太穿着布满衣纹的长袍,手拿圣书坐在椅子上,睁大眼睛侧望着身后的宗教动物象征——带翼的狮子。人物的头部有效地运用阴影与强光而塑造出立体感,人物的表情是出神的狂喜之状。这说明中世纪的画家已开始表现个人的情感,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
查理曼去世以后,加洛林王朝也宣告结束,但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影响还在继续,德意志成为新的艺术中心。公元10世纪,德意志萨克森国王奥托一世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王朝继承了加洛林王朝的传统,发展了一种肃穆宏大的风格,自早期基督教以来受到禁止的纪念性雕刻开始恢复,出现了一些带有表现性的作品。科隆大教堂中的《杰罗的十字架》(图57)是这时期的代表作,雕像为木质,高2。3米,艺术家着重表现了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蒙受的肉体痛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奥托时代的手抄本插图不再是圣马太之类的单个形象,而是通过许多人物和特定姿势暗示《圣经》情节,具有戏剧效果,如《基督为使徒洗脚》(图58)。这一点在雕刻方面亦有所体现。
1015年,本沃德大主教为希尔德斯海姆教堂铸造了青铜门(图59),每扇门各有八幅取材于《圣经》的小浮雕。其艺术构思可能来自古罗马后期的木制门,另外吸收了奥托王朝的连环画手法,画面以垂直线安排,并用树作框把各个画面分隔开,这种模式说明它们属于奥托时代。
罗马式艺术
公元10世纪以后,西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封建制度逐渐稳固,这一切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世纪艺术开始进入真正的繁荣阶段。作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宗教势力进一步发展,教会成为富有和强有力的万能领导者以及权威机构,尤其是修道院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加上十字军东征和大规模的传教活动打开了西欧人的眼界,更加扩充了教会的势力和影响。他们开始关注东方,对圣人遗物的崇拜掀起了一股朝圣的热潮。顶礼膜拜,虔诚祈祷上帝是宗教信徒和贵族平民生活的主要内容。为适应这种形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被大量建造,层出不穷。教堂的构造不再是早期的“巴西里卡”式,规模变得更大,外观也更为宏伟。这时期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时代的券拱和梁柱结构体系,并大量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因此,史学家们把这个时代以建筑为主体的艺术统称为“罗马式艺术”,但它不是罗马美术的简单翻版,实际上意为“像罗马”。显然,“罗马式”艺术不是一种统一的艺术风格,而是11~12世纪与古罗马艺术有着联系的各种艺术的总称,它融合了多种文化。
罗马式建筑广泛分布在人们朝圣的路线上,不但数目比以前多,而且体量更大,装饰更豪华。它从“巴西里卡式”的长方形教堂演变而来,广泛采用了券拱结构,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并用石结构的屋顶替代过去的木结构屋顶。早期的教堂多为木结构,但常遭火灾。罗马式教堂艺术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手法等都不同于过去而有所创新和发展。到10世纪,建筑师们为了满足复杂的宗教仪式和容纳更多教徒的需要,扩大教堂内部空间,对“巴西里卡”式教堂加以改造,在长方形会堂一端增加了两侧的横翼,演变为“拉丁十字型”会堂。在封建割据的中世纪,罗马式教堂也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石墙很厚实坚固,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门上饰以雕刻,内外装饰简单,几乎看不到昔日拜占庭式的镶嵌画。教堂前后配有单个或多个碉堡状的塔楼,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的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四周筑有高大的围墙以防止敌人入侵。这是当时严重的封建割据和频繁的内外战争的时代特点在建筑上的反映。
罗马式建筑留存不少,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地均有,不过各地区的罗马式建筑不完全相同,有着各自的特点。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出现了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观念的建筑风格。法国南部图卢兹的圣赛尔宁教堂(图60)是一座朝圣路上给香客提供食宿的“朝圣教堂”,它建在通往西班牙圣地亚哥的路线上,规模稍小,保存完好,是“朝圣路”类型的罗马式教堂的典范。圣赛尔宁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在十字型平面交叉点上,矗立一座五层楼高的塔楼,外观上各种几何形体有机地组合在连续的圆拱结构中,十分和谐壮观。教堂内部墙体坚厚,高直的列柱把空间分隔成许多方形小单元。回廊和圆形小教堂成为朝圣教堂不可缺少的部分,回廊上有容纳朝圣者的走道,回廊把圣坛与后殿末端的小礼拜堂分开,小教堂内用来存放“圣物”、“圣骸”,并允许朝圣者在此祈祷,瞻仰圣物。
圣赛尔宁教堂只是罗马式风格的开始,真正罗马式风格的形成以英国杜勒姆教堂为标志。
杜勒姆教堂始建于1093年,到1130年才完成,它是英国第一座完全用石头盖顶的教堂。虽然它的设计较为简朴,但中堂体量却是圣赛尔宁教堂的三倍。中堂顶部每一开间运用了两个交叉肋拱,分割开间的是横向的尖拱。肋拱是稳定穹顶的骨架,肋拱间的天花板非常薄,减少了拱顶重量,同时,肋拱还可加强坚固性,这种肋拱的出现以杜勒姆教堂最早。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运用已经预示着新的哥特式风格的特点。另外,杜勒姆教堂中殿巨大的圆筒形窗间壁的装饰很有特色,与欧洲大陆的罗马式建筑显著不同。
在意大利罗马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托斯坎纳的比萨教堂建筑群(图61 )。它建于1063~1174年,包括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中世纪的意大利人习惯将教堂、洗礼堂、钟塔建成独立的建筑物。主教堂建于1063年,它是平面呈“巴西里卡式”长方形会堂,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在十字交叉点上有一圆盖加顶,整个教堂规模宏大,比例匀称,结构紧凑合理。教堂正面分为五层,上面四层重叠,结构清晰,每一层立面上装饰有纤细清秀的连券柱,给人一种轻松明快的节奏感。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墙面用红、白两色的大理石嵌板装饰,色调明快华丽。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平面呈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立面分为三层,上两层为连列券柱廊,圆顶上矗立着施洗礼者圣约翰铜像。钟塔即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外观呈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分为8层。中间6层围以连列券柱廊,底层在墙上作连续的券拱,最顶上一层是钟楼。由于地基原因,钟塔斜得很厉害,故有“斜塔”之称。这三座建筑的形体各异,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丰富的变化,但它们的构图手法十分统一,因为都应用了连列券柱廊作装饰且色彩统一。券柱廊造成的强烈的光影和虚实对比,使建筑群显得端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