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野中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渴望,知识如同我们手中的车辆,为我们的不断征服提供了另一种坚实工具。当我们利用所拥有的设备、知识和经验达到探索顶峰时,境界也就达到了极致。    
    与浩瀚的大自然相比,人的生命是异常脆弱的,我们在越野时必须考虑保护自己的肉体不受伤害。在美国,越野俱乐部组织各类活动都要进行周密的策划,有着严格的业内规范,使探险并不等同于单纯的冒险蛮干。    
    通过越野,我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越野并不是简单地企图战胜自然,而是要进一步加深人与自然的交流。我在旅途中,往往为大自然的奇伟瑰丽所感叹,为真切地拥抱自然而忘情。越野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是每一个越野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世界上的路有阳光大道也有羊肠小道,我宁愿选择后者。它不是什么人都能走,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走的。我总是喜欢尝试别人做不了的事,喜欢享受这个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开拓自己的视野。越野是为了征服,不仅是征服自然,更是要征服自我,征服已经融入我的每一寸骨骼、每一根血管。    
    (文/何宏龙)


越野者的故事第8章越野越生活

    姜红军    
    在外人看来,那些被改装过的古古怪怪的车的车主也一定会很另类,似乎不是很容易接近,但当与他们真正接触时,你才会知道他们其实很平和、亲切,并且他们还很懂得生活。    
    越野越生活    
    在一类人的眼中,开着自己心爱的越野车去野外驰骋一番与坐在音乐厅中听一场激扬的音乐会是同等的享受;在修理车间满手油污地拾掇自己的越野车和手握高尔夫球杆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击打高尔夫是同样的乐趣 ;驾驶着经过自己改装过、越野性能与外观都十分惹眼的爱车在一个悠闲的周末越过沟沟坎坎,到达一个轿车们所不能到达的“世外桃源”后扎下一顶帐篷,躺在里面尽情享受自然乡野带来的纯正气息,与驾驶着各种高档的轿车出没于各种高级会所是同样的境界。    
    在外人看来,那些被改装过的古古怪怪的车的车主也一定会很另类,似乎不是很容易接近,但当与他们真正接触时,你才会知道他们其实很平和、亲切,并且他们还很懂得生活。他们充满激情但是做事却不鲁莽,他们喜欢探险但是却不做无谓的冒险,他们之间素昧平生但是却情如兄弟,他们之间惟一的也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越野。    
    姜先生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姜先生的大名姜红军。如果单从姜先生的外表,你是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到他与越野运动忠实拥趸的关系。可事实的情况却与你想像的截然相反。当放下手头的工作,钻进他那辆后来专门为越野活动而购置的6缸切诺基后,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完全的越野者。而再与之谈起对越野运动的理解时,你就会更加惊奇地发现,他对越野的理解是如此有见地,以至于你不得不又重新审视一下面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    
    姜先生是一家通讯公司的老总,它的职业需求似乎也与越野车沾不上边,但是姜先生却有两辆切诺基,除了拥有一辆专门用于假日越野的6缸4驱切诺基外,还拥有一辆用于日常使用的4缸2驱切诺基,两辆车构成了姜先生越野生活的全部。工作的时候开4缸吉普,每天上百公里的城市道路,4缸毕竟比6缸的要节省不少。但是一旦到了周末休息的时候,6缸的吉普就真正派上了用途,跟随俱乐部的朋友们跋山涉水,载着自己的爱人寻觅城市钢筋水泥之外的原野乐土,6缸吉普出色的越野能力和动力储备就表现出了非凡的优势。两辆越野车构筑的生活在姜先生看来是非常好的配合。    
    但是,这并不是姜先生的终极目标。外表并不彪悍的姜先生在骨子里却十分渴望能够拥有一辆比现在驾驶的这辆6缸切诺基更加威猛的越野车。对于现在的这辆越野车,姜先生对它的动力性能十分满意,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性能就只能是差强人意了。“在国产的越野车中,能够以切诺基这样的价格享受这款6缸克莱斯勒电喷发动机的动力,可谓超值。在野外的驾驶中,你丝毫不用担心车的动力不足,这一点在越野运动中弥足珍贵。”从姜先生的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得出他对发动机的满意程度。但是,对于现在这辆车的其他方面,姜先生就颇有微词了,所以最终考虑到这些,姜先生还是决定了在恰当的时候换一辆车。    
    而在未来车型的选择上,姜先生首先排除的是新车,因为现在新车的电子化设备太多,自己能够动手的地方太少,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对于想在车上寻找乐趣的人来说缺少动手的乐趣。然后,它不会是一辆国产车。因为已经享受过了国产的6缸切诺基,剩下的国产越野车中已经没有了可选的余地。那么最后确定的就是一辆二手的进口越野车,为什么是二手的呢?因为二手车多半还是一个纯粹的机械产品,这样就可以改,而且它的配件便于寻找且便宜。但是车为什么要改呢?因为人都有个性的追求,都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现状,想用双手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去享受亲历亲为带来的快乐。    
    这样,最终翻遍了越野车的族谱,姜先生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丰田陆地巡洋舰的75系列。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越野车在越野爱好者中拥有极好的口碑,其中尤其以丰田短轴70犹甚,这款车拥有出色的越野性能,接近角和离去角度都非常大,通过性非常好,而且底盘坚固,匹配了3。4L柴油、4。0L直六汽油、3。4L TURBO(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力也非常充沛,所以短轴70会经常性地活跃在一些极限越野的比赛中。但是对于姜先生而言,短轴70的舒适性实在是太差了,它似乎就是专门为极限的环境而生的,阿里的戈壁、马来的热带雨林是它的乐土,而将它放到北京的大马路上则有点虎落平阳的味道。姜先生要求的是一个既要有一定的越野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公路性能,这辆车是用来解决假日的生活,而不是专门的比赛,所以最终将目标确定在了丰田的75上,它比70有更长的轴距,舒适性能增加,但是越野能力依然上佳,正好满足要求。在丰田75之前,姜先生还考虑过铃木的JIMNY,这款越野车也是一个外形尺寸不是很大的“小型”越野车,但是同样有很好的越野能力,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幅很越野又很“生活”的样子,这正符合他选车的要求,难怪姜先生会看上它。    
    从姜先生对车的选择上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既热爱越野又热爱生活的人。这也是这些越野者们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越野的生活方式,越野越生活。走出城市茂密的钢铁水泥森林,走入城市以外的纯粹自然空间,面对自然的挑战,摆脱一切的虚浮心态,全身心地面对各种路况和不可预料的状况,体会征服过程中的成就感。    
    “我们大家虽然都喜欢越野,但是我们并不野。”姜先生经常会一本正经地这样说,“越野爱好者和那些‘街头飚车族’绝对不能等同,别看我们的车看起来很张扬,但这都是为了提高车辆的越野通过性能而做的改装,车辆的底盘升高了所以看起来有些怪,但是现在有人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是扮酷装酷,这实在是冤枉。我们这些经过特殊改进的车,在特殊的时候经常会派上特殊的用途,在别人遇到危险时,越野者们都十分愿意帮助别人,因为常在野外一起活动,这样的互相帮助太平常了。”    
    姜先生的话说得很实在,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就拿去年冬天的例子来说:因为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雪,路面经过一夜的碾压已经变得非常光滑,远远看去就像是镜子一样,所以为了预防不测,姜先生早晨上班特意开着他的4驱切诺基去上班。当走到立汤路的时候,果然发生了状况。因为路况不好,路面上出现了堵车现象,车辆行驶的路线也比较混乱,这时前面一辆由女司机驾驶的桑塔纳轿车为了避让对面的货车,因为经验不足踩了急刹车,只见车在光滑的路面上扭动了几下后便像失控一样一头栽进了路边的小河沟。所幸车内的司机没有受伤,但是车却几乎头朝下扎在了路基下,任凭她怎么努力都没法把它开出来,只好打电话找救援车,但是救援中心的救援车在这个时候也都已经外出了,最快的也要几个小时才能赶来。没办法女司机只好站在路边求援,而此时正值上班高峰,加之路况又非常不好,路面上的车都是自身难保,拦了半天都没有车肯帮忙,那个女司机急得都快哭了。这时姜先生的车也已经慢慢排队排到了这个出事的车旁边,看到这样的情况,姜先生二话没说,将车停在了桑塔纳后面的一块相对平坦的路面上后,拉出了平时在野外越野自救用的绞盘,将挂钩挂在了桑塔纳上,果然专用的器械发挥了它的作用,一会儿桑塔纳便被拉了出来。女司机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她显然误解了姜先生的行为,一番感谢的话语之后便要拿出了几百元要付给姜先生——他把姜先生当成了专业的救援人员。又是一番解释之后,姜先生指着车上的越野者标志说,“我们都是越野爱好者,我的车是经过了专门的改装后越野用的,在不好的路况下它要比其他车好用得多,当我们遇到别人的车陷入困境时都会伸手援助,这很平常,谁遇到都会这样做的。”像姜先生这样的越野爱好者在路上帮助别人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因为越野活动就是一个互相帮助的团队活动,在平时越野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中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越野活动的真正精髓也正是在这里。    
    喜欢越野的姜先生很爱帮助别人,喜欢越野的姜先生也很热爱生活,喜欢越野的姜先生更喜欢在生活中帮助别人陶冶自我。    
    越野越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喜欢越野的人是快乐的,能够把越野和生活结合起来的人是幸运的。    
    (文/张翼)


越野者的故事第9章采访踩进越野圈(1)

    黎明京    
    采访踩进越野圈    
    我是《汽车之友》的记者,因职业关系,我做了20年赛车采访,但只采访过两次越野赛,1992年的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越野赛和2004年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记得在2004年初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发出前,在法国圣路为多士德尼桑车队举行的大型欢送仪式上,当地的主持人向记者提问:你们知道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有多长时间了?    
    法国人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直到2003年,中国车手的身影才初次出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上。    
    我1984年参加工作,从第六届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开始报道。不过,由于当时资讯的问题,说实话,对这个比赛只了解一鳞半爪。    
    在我的理解中,像达喀尔这样的拉力赛,不仅要求速度和耐力,同时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    
    我真正了解越野拉力赛是源于1992年巴黎—莫斯科—北京的那次比赛。这次比赛是由日本三菱公司主办,同时还为中国组建了一支三菱拉力艺车队,赞助商是万宝路。我的采访经费是由万宝路赞助的。    
    由于采访这样的比赛耗资巨大,当时的报价在11 000法郎左右,还不包括北京到巴黎的机票。采访线路有三种选择:    
    第一,乘坐固定翼飞机;    
    第二,乘坐直升机;    
    第三,乘坐汽车。    
    第二条最贵,第三条最便宜。我们选择后者。    
    我感觉越野赛与其他赛事最大的不同的就是赛前的车检:赛车、车手、随队记者、工作车,参赛的所有车辆和人员都相聚在当地最大的会展中心,那简直就是一次越野专业车展。光是看这个“车展”对越野爱好者来说就已经大饱眼福了。    
    后来,组委会为了更加丰富越野赛的魅力,就在总部不远的地方安排一次表演力十足的开幕赛,后来,这样的开幕赛改为两车同时出发,这招儿也是从拉力世锦赛学来的。    
    采访这次巴黎—莫斯科—北京越野赛的只有两位中国记者,我和新华社的张千里。大赛前虽然有很多活动,但活动地点都非常远,我们两人又没有车,只是在出发前才与乘坐采访车的全体外国记者见面。乘坐汽车采访的记者共12人,分乘两部奔驰小巴。记者分别来自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日本、意大利。所有记者都很欢迎我们的加盟,因为到了中国境内,我们将成为最好的导游。但我心中说,实际上我与你们一样,也是第一次到新疆、甘肃、山西等这些中方线路。    
    乘坐汽车采访虽然辛苦,但乐趣很多。首先,那些西方记者确实是有备而来,带着很多沿途的旅游指南。每到一地,先是到当地的一个景点观光,然后再返回比赛线路。采访这样的比赛当然住酒店的机会不是很多。从莫斯科出来以后,我们就入住大会提供的宿营地,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军用机场。刚开始,睡觉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运送物资和第一班记者的飞机每天7点起飞,飞机要在凌晨5点发电,巨大的引擎声吵得无法入睡。不过三天之后,就是在帐篷旁边点一个炸弹,也照睡不误。后来我还注意到,有些人为了省事,帐篷也不搭,就睡在飞机下面,当然是在睡袋里。    
    出莫斯科没几天,卢宁军的赛车分动器就坏了。他的时速只有七八十公里。他因超时退出了比赛,由于还能继续前进,因此每天就与我们记者车同行,一起朝北京赶。我们一路上又多了一个聊天的伙伴。    
    这种长途越野赛是没有午餐的。早餐在宿营地用过,然后领一个餐包。听上去很美,但里面只有酸奶、糖果、饼干、葡萄干、干果,等等。除了少量能顶时候的食物外,糖果全都给了沿途的当地儿童。    
    就在距中国边境还有三天路程的时候,羡桐春的赛车失踪了!我知道越野赛上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但没有想到会落到首次参赛的中国人身上。我为小羡和领航小孙感到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