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煮酒论道-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啤渡焦羰隆贰
山涛控制力可以说是很过人的,就连喝酒这样的小事也不例外。据说山涛喝酒八斗以上就会醉,皇帝有意想看他喝醉的样子,就表面上说是只喝八斗酒,暗地里却偷偷地不断加多了酒,但山涛饮到八斗的时候,就坚决不喝了。正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山涛可当此誉也。
山涛深知急流勇退的道理,他曾多次上书要辞官。皇帝屡次加以挽留。山涛坚决推辞说:“臣闻德薄位高,力少任重,上有折足之凶,下有庙门之咎,愿陛下垂累世之恩,乞臣骸骨。”在哪个溅满鲜血、危机重重的乱世中,山涛辞官归家后,安度晚年而逝,终年七十九岁。在竹林七贤中应该是高寿的了。
向秀
向秀的知名度在竹林七贤中可以说是比较低的,正像他经常在打铁时默默地为嵇康搭下手一样,向秀的为人比较低调。但是向秀却是很有内秀的一个人,他十分喜欢老庄之说,少年时就想为《庄子》做注释。
当时已经有不少人给《庄子》作注了,嵇康也说《庄子》这本书是不需要作注的,注出来反而就没有意思了。但是向秀还是坚持自己的思想,把庄子精心加以注解。完成部分后,他首先拿给嵇康看,并问:“是不是还不错啊?”嵇康也不得不由衷地赞许。由于向秀,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读《庄子》热——“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欣悟,莫不自足一时也”,比之于现在刘心武谈红楼引起的红楼热恐怕犹有过之。
可惜的是,向秀花了毕生心血的庄子注解文章被郭象剽窃了。向秀只活了四十六岁就英年早逝,当时他还有《秋水》和《至乐》这两篇没有注完。向秀死后,他的两个孩子年岁尚小,书稿就零落于外。郭象得到后,就自已注了《秋水》和《至乐》这两篇,然后其他三十一篇都窃用了人家向秀的书稿。当时虽然未必有版税稿费什么的,但郭象欺世盗名,注庄的美名窃居了好久。《龙文鞭影》中的典故也是说:“郭象注庄”,没有提向秀的事。向秀的《庄子注》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庄子》这本书能在魏晋之时被发掘出来而重新认识,向秀是功不可没的。
向秀和嵇康是非常好的朋友,嵇康被杀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叫《思旧赋》,这篇赋很短,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到:“年轻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是啊,向秀有满腔的激愤,无法写,不敢写,不能写。所以他只好写了这样一篇言犹未尽的短赋。而我们读了这篇赋,心中却还是被篇中“日薄虞泉,寒冰凄然”的冷气所浸透,耳边也仿佛响起那让人无限惆怅的笛音。
后来,向秀虽然也当过散骑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但《晋书》说他“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做官只是他聊以安身的一个方式罢了,他虽然身在官场,但却像一只网在笼中的野鸟一般,心在山林。
王戎
竹林七贤中的最后一个人物王戎,倒也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他小时候就被视为“神童”,有“幼而颖悟,神采秀彻”之称。有人夸他两目“如岩下电”,王戎这双会放电的眼也不是盖的,著名的王戎识李的故事就是由他而来的。
王戎七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却没有人摘,这些李子必然是苦涩难吃的。”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然而,正像聪明太过的人往往学不会“左右互搏”这样的功夫一样,王戎虽然聪明过人,但对于道家思想领会的却远不如其他人多。
王戎为官多年,在宦海沉浮中练得周身是刀。王戎的族弟王敦很有名气,但王戎却总是推托自己有病而不见他,实际上是想和王敦划清界限。后来,王敦果然叛乱,王戎因素来与王敦疏远,故得以安然无事,没受到牵连。孙秀为琅邪郡吏时,王戎劝弟弟王衍不要得罪孙秀,后来孙秀得志,杀了一大批官吏,王戎、王衍则安然无恙。“八王之乱”中,王戎因为出错了主意,司马冏震怒,旁边的大臣也提出杀他,王戎假机要上厕所,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故意掉到茅坑里,弄得浑身屎尿,丑态百出。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倒就此罢休了。
但晚年的王戎的作为,却不能不让人摇头,晚年的王戎,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式葛朗台。王戎变得越来越吝啬,他平生好兴财利,广为收买园田及米水碓(以水为动力的舂具),周遍天下。王戎常常手持算盘亲自算账,不分日夜地劳心算计,一点也不嫌累得慌。王戎家中生产香甜的李子(看来王戎确实对李子有研究),惟恐他人得到种子,于是费尽心思,每次出售前都将李核钻坏,使他人没法用来种李。
王戎女儿嫁裴頠为妻,曾经向王戎贷款数万钱,一直没有奉还(这数万钱相对王戎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但王戎却耿耿于怀,女儿回娘家时,王戎的脸拉得比驴脸还长,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她女儿知道是因为欠钱没有还的事,急忙将所借的钱全还清,王戎的脸色马上就阴转晴。王戎的侄儿结婚,王戎送他一件单衣,婚后又责命他交了回来。王戎对亲生儿子王万也极为吝啬,王万小时候过于肥胖,王戎不给他请医生治病,而是让他吃糠。结果把儿子弄得早早地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小老婆生的孩子王兴,行为不端,忤逆难驯,王戎于是不认他为儿子。最后后继无人,竟然以其侄王愔继承后嗣。人们都讥笑王戎吝啬一生,到头来家业却给了侄儿。《世说新语•;俭啬》篇是写魏晋时的吝啬鬼的文章,一共9篇,王戎自个儿就占4篇,看来称其为魏晋第一吝啬鬼倒是名至实归。
竹林七贤这七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或者在行动上秉承了道家的思想,或是对道家思想加以研究注述。当然,这七个人各有特点,所体现的道家思想也各有侧重,就像《天龙八部》上的函谷八友一样,依据天性,各学得师父的其中一项技艺。竹林七贤也是这样,嵇康偏重于道家的高洁出尘,不流于俗的思想;而阮籍、阮咸、刘伶等人更侧重于放浪形骸、支离其德的作法;山涛则是游刃有余,知进知退;向秀恬淡沉默,不事张扬;而王戎未免走上了道家的邪派——杨朱一派的道路,成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实践者。
所以竹林七贤都应该算是道家人物,而嵇康、阮籍、向秀这几人更为符合老庄之说的精神,虽然他们的所为并非百分百地遵循道家的真义。
《煮酒论道》 第四部分
药丹老祖-葛仙翁(1)
药丹老祖----葛仙翁
药丹老祖
葛仙翁
松荫之下,竹炉汤沸,药气正浓。道人高卧青石之上,不知岁有甲子。这正是葛仙翁的形象。葛洪医术通神,为我们留下不少的神奇传说。
以前说过天庭里面的四大天师中的葛天师,就是指的西晋时期的葛洪,世人称为葛仙翁。在历史上还有一位“葛仙翁”,此人名叫葛玄,是葛洪的叔祖父,据说葛玄师承三国初年的左慈(就是《三国演义》中掷杯戏曹操的那个),从而练得一身异术,据说能喝醉酒后跳到水里,在水底睡上好几天再出来。这倒是个避暑的好方法。由此看来葛洪可以称得上是神仙世家,家学渊博自不待言。
不过葛洪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却非常不好,他父亲葛悌原来做过太守,按说生活是不错的,但是在葛洪13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当时又逢“八王之乱”,葛洪的家很快就败落下去。但葛洪却并没有像一般的破落子弟那样自甘堕落,而是勤奋上进。他上山打柴,得了钱就买笔墨纸张,为了节省,他练字的纸张正反面都写满了字,买不起书,就向人家借书抄读。据说曾跋涉上千里去借一本书。《晋书》说葛洪从小就“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意思是说葛洪的社交活动很少,如果在今天,就是那种既不会打“够级”,也不会打台球,玩的东西一窍不通的人。
葛洪虽然不是“玩家”,但却练就一身文武双全的本领,公元302年左右,石冰作乱,葛洪被任命为“将兵都尉”(都尉是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率军一举击溃了曾攻破江州,气焰十分嚣张的石冰贼军。
葛洪立了赫赫战功,本人又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按说仕途上当前途无量,但是葛洪志不在此,他对功赏的多少并不在意,到了洛阳,他根本不想去登门拜谒一些权贵们,反而到处寻求奇异的书籍,看来葛洪并非当官的料,而是“道根深种”的人。
葛洪深谙《道德经》中所说的“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的道理,提前预见了天下大乱的危机,于是决定避开,他动身到比较安定的南方去,在南方结识了当时任南海太守的鲍玄。
鲍玄也是喜欢神仙道术的人,据说也造诣颇深,另外还精通医术。于是两人一见如故,鲍玄看葛洪越看越喜欢,就把自己的女儿鲍姑嫁给了葛洪,并将阴长生的授道诀、尸解法和《三皇文》等奇书异文传给葛洪,说来葛洪赚了不少啊。葛洪安了家后更加潜心学问,并兼修医术,见识更为不凡。
东晋开国后,晋元帝因葛洪有战功,赐爵关内侯,后来干宝(写《搜神记》那个,董永故事的编者)推荐他当“散骑常侍”——这是常伴随皇帝左右的近臣,权势很大,但是葛洪以年纪已老推辞了,而是向皇帝要求去交趾(现在的越南)当句漏令。皇帝一听,大为吃惊,当时像越南境内那样的偏僻之处,都是发配犯人或者获罪贬官时才到那种地方去,葛洪放着中央一级的高官不做,到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去当个芝麻小县令,莫非吃错药了?葛洪倒也对皇帝说了实话:“非欲为荣,以有丹耳。”——我到那儿去不是为了官职荣耀,而是因为那个地方富产丹砂,可以供我炼丹。皇帝这才明白了葛洪的用意,皇帝一想,葛爱卿如果真炼成了仙丹,到时候让他献上几粒尝尝倒是不错,于是就欣然答应了。
不过葛洪率领葛家一群子弟家属走到广州,就被广州刺史邓岳留下了,邓大人恐怕也想,葛仙翁如果炼成了仙丹,我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邓大人就说越南那边形势险恶,丹砂什么的,我派人去收购就是了。好说歹说留住了葛洪,于是葛洪就留在了罗浮山中,在此潜心炼丹著书。
药丹老祖-葛仙翁(2)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有这么一天,葛洪忽然写了封信给邓岳,说:“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自己要远去寻师,到时候就要走啦。邓岳看了信后,慌忙来道别。却看到葛洪已经死了。但据说葛洪的脸色像活人一样,身体也很柔软,抬尸入棺时,尸体很轻,像只有一身衣服一样,所以世上人都传他“尸解成仙”了。其实道教常编此类的故事,像张道陵之类就说是白日飞升了,而葛洪这样人们亲眼见到死去的,就说是尸解成仙。
说来葛仙翁一生追求的就是成仙,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中曾说:“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长夜罔极,始为蝼蚁之粮,终与尘壤合体,令人怛然心热,不觉咄嗟。”意思是说,如果不求仙长生,终不免要埋到地下,被蝼蚁们吃掉,想想就让人心里发急而感叹。所以葛洪劝世人要以修仙长生为第一急务:“若心有求生之志,何可不弃置不急之事,以修玄妙之业哉?”
葛仙翁相信炼丹服食可以成仙,他的理论是这样的:“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意思是说人们吃五谷杂粮就能长高长大而活命,不吃饭就要死掉——这是一般食品的功效,那么如果有“上品”的神药吃吃,滋养的效果不比五谷杂粮强上万倍,不就能让人长生不老了?其实这样的思想现在也不鲜见,像脑X金、XX口服液等都是夸耀自己的产品有如何如何的非凡神效,人们也信之无疑,趋之若鹜。
那什么是葛仙翁说的神药呢?葛洪这样认为:“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也就是说吃朱砂和黄金炼的丹药才是真的高人,而吃灵芝、练气功的,只是中等人,吃草药的就是下等人了。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吃朱砂的其实最危险,朱砂黄金都是有毒的东西,谁想早点见阎王爷就多吃那东西。
葛仙翁虽然说草木之药不堪大用,无助于长生之道。但葛洪本身却是一个医学家,对行医治病非常拿手,在中国医学史上颇有名气。依现在的眼光看,葛洪《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却是最为有价值的一部著作。葛洪在这本书的序文中,说:“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鉴于此,葛洪书中的药物多是“易得之药”,随处就可以采摘到的,就算是须购买的,也非常便宜。这种济世救贫的精神是很值得赞许的。葛洪还提倡用艾灸,也就是用点燃的艾烧灼穴位而不是用针刺穴位,因为针刺穴位需要有经验的医家才能办得到,而艾灸就方便多了,不大懂医的人也能自行治疗。据说这一手(灸术)还是葛洪从他的妻子鲍姑那儿学来的。
《肘后方》现存8卷,1一4卷讲内病,包括心腹病、伤寒、时气、中风、水病、发黄等急性病;5一6卷讲外发病,包括痈疽、疮疥、耳目等病;7卷讲的是“他犯病”,包括虫兽伤、中毒等病;第8卷则是介绍一些备急丸散和牲畜病。此书中,葛洪对于某些传染病的发病原因有独步当时的认识。古人对于大面积的传染病,常称为瘟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