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安忆短篇小说和散文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很不一样,学养很厚的样子。这个复旦附中生是个比较母性的女生,很会照应人,
集体户的男生得她照顾已成习惯,就很依恋地往农机厂跑着。有的还正式在她这里
养病,吃住得十分安心。这些青年都热衷于政治和哲学,到了农村便积极进行社会
调查,然后起草“中国农村现状之分析”,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认识,
就是对自他们的传播。他们的话听来半懂不懂,但这些艰涩的名词和概念,却非常
有魅力。在它的字面后头隐藏的,是一种与它本意完全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
更接近文学,这是一个审美范畴内的东西。它的性质到了我们中间,发生了奇妙的
变化。这些概念完全不再是哲学的了,它成了一个艺术的符号。它们与我们日常使
用的词汇,语言,句式,那么不同,和现实相去甚远。这些从外来的概念生硬翻译
而成的名词,在我们这里,散发出唯美的光辉。它的不同寻常的字和字的组织,由
此生发的字形,音节,在我们的实用性语系之外,建立了另一套系统。它交流的是
一些不名所以,模棱两可的思想。这思想,或许称不上是思想,它只是一种茫无所
措,游离失所的思索的片断。它们很像是一个思考的不成形的胚胎,在寻找自己的
躯壳。又像是相反,是一些躯壳,在寻找思考的实质。这是一种虚无的游戏,我们
使用着空洞的美文,你一言,我一语,竟然能衔接得如此严密。紧凑,并且连篇累 
                  接近世纪初
          

  如我这样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世纪末正是悲观主义生长的中年,情绪难免是
低沉的,所以要以“接近世纪初”作题目,是为了激励自己,好去看见结束之后的
开始,破坏之后的建设。
  然而,目下是悲观的,不幸的感受总是更加尖锐,甚至盖住了希望。并且,悲
观的理由也都准备充分了。这是一个痛苦的认识阶段,有些像瓜熟蒂落的秋收季节,
摘下来的果实死亡了,枝叶藤蔓作了来年的肥料,留下荒凉的即将冬眠的土地。
  世纪末就在这时节来临了。
  于是,便看见了最为破碎的表情。这真是一个不幸的遭遇,不仅不能互添光色,
还互减了期望。
  一切都是明了的,理解的,却无法释然,唯一的出路就是陈述理由。当所有的
理由都陈述完毕,相反的理由或许能够绝处逢生,现在却是未可知的。这就像掘地,
穿过熟土,再穿过生土,底下是什么在等着我们呢?一个巨大的悬念,说悬念是太
轻松了。
  就像方才说的瓜熟蒂落,所有的理由都基于此。在这世纪的下半叶里,一些事
物飞快地成熟着,从开始走向终局。还有一些事物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之后,却在
这下半叶里突然加快了节奏,进入全速奔跑。似乎是,长距离和短距离的跋涉在这
一时期里,都接近了它们的目标,问题都有了答案。
  这是个生产力格外发达的世纪,也是在经过漫长的起跑以后进入全速的状态。
我说的生产力不仅指物质的生产力,还指思想的生产力。那是因为生产关系终于达
到了最合理和最协调,于是,性能良好地发动了,效率是惊人的。
  对了,这是个极有效率的世纪。当地里的庄稼都在催长素的刺激下飞快地成熟,
将自然的规律抛在一边,思想这样人性的产物,便也逃不脱催熟的命运了。思想就
像暖房里的蔬菜,缩短了季节。
  于是,物质和思想便堆积成山,人们只能以挥霍的方式享用它们,不至辜负它
们的生产者。消耗也是飞快的。消耗过后的垃圾便跟着堆积起来。
  我们已经走向了我们的目标,昔日里抽象的王国终于变为具体的景象。接下来
的是什么呢?就好像一个坚硬的核,被无坚不摧的二十世纪敲破,四散落地。
  事情是向人们的心愿接近,抵达之后则走上了背离的路途,似乎都是不由己的,
煞不住脚。创造力在完成任务之后,依着惯性变成了破坏的力量。而破坏是比创造
更见成效,更触目惊心。因力量已经度过了积累的阶段,量变到了质变。就这样,
我们看见了破坏。在我悲观主义的视野里,本世纪几乎是以破坏为结局的。这个破
坏是以取消为方式实现,取消差别和界限,科学和思想的武器都非常强大,攻无不
克,隔绝的藩篱拆除了,踩在脚下,余下的是什么呢?
  我想将这些仔细地看个明白。先从我们身边着眼,这是一桩小事情,也许证明
不了什么,那就是美国的可口可乐打遍了全世界。这种有着强烈气体的饮料穿透了
坚实森严的壁垒,无所不至。记得是1988年的秋天,有一次穿越莫斯科航线的经历。
作为一个成功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惊讶地品尝了莫斯科航空公司的饮
料,它们被封闭在质地粗陋的玻璃瓶里,从撬开的铁皮瓶盖下散发出奇异的气味。
这是一种离群索居的气味。在洪大的可口可乐的浪潮中,它孤立其中。它带着壁垒
的表情。现在,它还会在吗?我们在报上早已看见过莫斯科街头的麦当劳的照片,
有麦当劳就有可口可乐。麦当劳也打遍了全世界。
  还有肯德基大叔的笑脸。还有香格里拉,希尔顿,Holyday Inn,走进那里,
可以想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世界在这一刻走进了大同,变成一个地球村。写字楼
也是国际化的,英语成为世界语,而真正的世界语——这个语言的乌托邦,退向边
缘的边缘。
  奥林匹克成为世界的节日,奥斯卡成为世界的节日,诺贝尔也成为世界的节日。
当我们走通隔绝之后,就这样走到一起来了。差别仅在于谁走在前谁走在后,强者
总是在前弱者则在后。
  还有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也许依然不能证明什么,那只是发生在人类生活的
一个局部,就是拉美文学大爆炸。八十年代初,那位来自偏僻的哥伦比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来到了瑞典斯德哥尔摩,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于是,拉丁美洲
的文学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了它们隐士般的面目。
  如今回想起它带给我们的欣喜,悲哀油然而起。我们将它视作榜样,以为找到
了文学的方向,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语录:最民族的乃是最世界的。我们纯朴地说
出“世界”两个字,满心以为那真是“世界”的含义,于是虔诚地争取着世界的认
同。我们从各自的所在出发,又走到一起来了。土著人的舞蹈登上了国际舞台。谁
担任看客呢?
  而我们在尽情地歌舞。为使我们的声音被世界听见,就特别地突出差异。而差
异只存在于过去,前景是日益统一,面目一致。于是,我们只得掉过头去,往回走,
直走进原始的丛林。那前方的合唱已经声部齐全,效果圆满,多我们不多,少我们
不少。它将彻底吞没我们幼稚学舌的声音。
  当世界如我们愿成为一个地球村,谁是村落的酋长?
  再说一件本世纪的大事情,就是科学和民主。它们取消了人和自然的差异,也
取消了人和人的差异。事情的开头激动人心,有多少憧憬诞生,前途壮丽。它们成
为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理想和信念,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诗篇。
  开头也总是艰难的,布满风险,并且虚无。说它是理想,其实更接近空想。它
似乎只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催促着积极的行动。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永远
推石头上山,而石头一上山顶,便轰然而下,再开始又一轮的推石头。不料事情忽
然有了转机,二十世纪就是这样,时有转机,是力量积蓄的成果。科学和民主加快
了脚步,事情终有了结果。
  没有神的日子到了,没有英雄的日子也到了。众所周知,一个需要英雄的民族
是可悲的。大众的狂欢日来临了。倘若要用现成的场面来形容这个狂欢日,我想最
合适不过的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第一卷,在巴黎司法官上演流浪诗人的圣迹剧的
一幕。那样闹腾腾,热腾腾,乱七八糟且生气勃勃。市民、商贩、学生、诗人、亲
王、官员、教士、外交使节,聚于一堂,卑贱者和高贵者不分彼此,调笑和被调笑,
嘲弄和被嘲弄。这是十九世纪的雨果所怀想的1482年正月6日的情景,他身处革命和
复辟迭起的法国,进出于帝国王朝和共和体制的交替上演之中,于是便把这个大众
狂欢的节日推回到了四百年前。然而,雨果却还是在大众之上创造了俯瞰人间的神
——卡西莫多和艾思米拉达。是出于他浪漫的心,还是出于先知?他处身专制就已
经预感到了民主来临的、恐惧。
  这些我们无从推测。大众的狂欢节平均分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当然不那么
隆重和热烈,而是细水长流,从长计议。雨果笔下的戏剧场面化成了琐碎的情节。
而神是没有的。它们终被雨果关在巴黎圣母院的地牢里,风一吹,便化成了灰。灰
飞云散。
  精英也没有了。导师、智者、先知,所有能够在讲台上说教群众的人都没有了。
大众成长起来了,启蒙的时代已经过去,那是发生在世纪初的事情了。好了,上演
圣迹剧的狂欢是没有了,可是,我们至少可以一起喝酒和聊天。不再有精神的不平
等,存在的差异被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取消了。我们享用同一道精神的大餐。
  今天我们说的是:一切都事出有因,一切都能够理解。我们和你们都是一样的
人,谁也谈不上原谅谁。
  就像在二十年前的知识青年运动中,我们下放了我们的身体,如今,在平民意
识的大力倡导下,我们积极地下放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精神流人那些幽暗的污垢
的后巷,去贯注我们的同情。结果是同流合污。
  现在,灵魂工程师已经成为无数社会分工中的一种,三百六十行的一行。不再
有拯救和被拯救。灵魂之光普照人间。
  而艺术呢?像艺术这样具有虚无的精神特征的东西,到了强劲的本世纪,就更
加脆弱,不堪一击。
  艺术的理论就像人类开发自然的工具,有了工具,事情就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那就是艺术的产业大军蓬勃壮大起来了。艺术一代接一代的积累就像地底的矿藏,
遭到飞快的挖掘和消耗。于是,新的理论便像新的工具,接踵而至,劳动是不会中
止的。
  艺术的规则显见得束缚了生产力,然后就是,打破规则。
  音乐的调性已经殚精竭虑,再也不可能有新的他造,就像一块用尽了地力的老
土地,那么就取消高调性;小说的故事成了陈年旧话,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开始了第
二轮甚至第三轮的重复,取消故事也在所必然;戏剧的舞台也束住了手脚,那么就
走到观众席里,和观众共同演出,本来嘛,戏剧和人生就是一回事;还有京剧,程
式化的形式早已拒绝了大批的年轻的观众,而年轻人则代表着未来,因此,便证明
它进不了未来,革命的呼声更加高涨。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音乐,小说,戏剧又走进了繁荣,美术也走进繁荣,谁说它是静止的?它也可
以附着时间的流程,就像戏剧,有人的活动和行为。事情变得彼此都有些像来像去
的,小说像散文,京剧像歌曲和话剧,话剧则像联欢,像沙龙。无调性的音乐彼此
相像,因为一切都漫无边际,互相渗透。事情还没到头呢!
  再接着,更彻底的事情发生了。无声的音乐诞生了,白纸一张的图画诞生了,
总算,暂时的,无字的文学还在酝酿之中,尚未出壳。无人的戏剧也未出壳。但别
着急,更惊人的奇迹很快就会来临的。
  先捡那些最极端的作例子吧。让我推测一下它的动因。无声的音乐,空白的时
间在指挥棒下进行了十几个小节,人们屏息期待着,音乐厅里一片寂静。这就是音
乐要我们聆听和欣赏的吗?无声。中国的美学思想里有“大音稀声”之说,这就是
效果吗?好了,果然,我们什么也没听见。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还要音乐
作什么?
  还有,什么都没有的画,是不是同样的道理,中国人的哲学,无就是有的意境?
空白的意境?此空白就是彼空白?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图画展览会呢?
  在取消规则的限止之后,事情的存在已经没有必要的。艺术其实就是由这些限
止决定的,没有限止就没有艺术。限止就是艺术的形式。
  有时候,我特别想回到最初的写作的状态,那种慎重地拿起笔,铺开纸,字斟
句酌,写着写着,忽然迷失了方向,再掉过头寻觅足迹,重新出发。工作是困难得
多,劳动艰苦,可是到达目的地的快乐真是叫人心里踏实。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就好像农人收割去年种下的庄稼。种的是麦子,收的就是麦子。
  今天的情形是大不同了,四面都是方向,脚下就是路,真是随风而去,随处落
地开花。
  倘若将稿纸比作土地,我们的笔犁破了多少地啊!肥土变瘦土。哪里还有未开
垦的处女地?世界上的土地究竟是有限还是无限,人类的力量又究竟有没有止境?
还有自然,自然是否至高无上?
  我们是不是真是自己的掘墓人?我们奋力建造辉煌的宫殿,取土制砖,结果挖
空了地基,动摇了立身之本。
  也许一切都和世纪末无关,世纪末的说法,只是为自己的悲观情绪制造宽阔的
背景,好有所依赖,也是软弱,生怕孤寂的表现。悲哀就是悲哀,绝望就是绝望,
它发生在我们内心里,随着生命的周期按时出现,世纪末不过标明它发生的时间。

  只有事情本身是有意义,时间仅是时间。
  情绪低落的时分,最好是走出户外,再走远点,走出深街长巷,去到田野。那
里,能听见布谷乌的叫声,农人们平整了秧田,正在落谷。赤裸的脚插在黑肥的泥
水中,一步一步,谷种扬了满天又落了满地。架子上的葫芦青了,豆也绿了,南瓜
黄了,花却谢了。原来,自然依然在生生熟熟地运动,活力勃发。野草野花在庄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