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木仁志的人际关系策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高兴的事情,因为被表扬就代表着别人认可他们是好孩子。
然而,如果家长缺少对他们的关心时,孩子们有时候就会故意想做个坏孩子,因为他们想引起家长的注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家长的认可,通过受到家长的关注,来获得安心的感觉,确认家长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这是多么勇敢的表现啊。和不受重视比起来,至少这样能使孩子们获得安心的感觉。
如果家长一直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关上了,据说这还会成为日后他们做出不正当行为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父母双方都上班的今天,不少家长很难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接触。所以,忽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就越来越多。
孩子们做了坏事,也只是想让家长能关注自己。这样的孩子日渐增多,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没有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家长只要认真地爱护他们,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好好听听孩子在想什么。”好多家长经常这么说。也许家长们有各自的原因,经济上的或者是别的,但是,请不要忽视孩子们正在以超出想像的速度成长着。如果孩子老在这种不被关心的状况下成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呢?
没有和孩子接触的“闲暇时间”,就意味着放弃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灵上的交流。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家长缺乏一种紧张感。我的孩子现在什么样?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这种想像力也会慢慢消失。只忙于自己的烦杂事务而不管孩子,作为家长来说就是利己主义的表现。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坏,其实是因为孩子们只能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而受不到应有的关爱。家长们光在口头上说“好好地去做”、“去学习”,这只会让孩子的心越关越紧。
3。孩子的坏习惯
也许也是受到技术进步的恩惠吧,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只要把从便利店买来的速冻食品放到微波炉中,摁一下按钮,连孩子都能简单地做饭。大街上到处都是非常便宜的快餐店,他们都拼命地压低价格来展开竞争,招揽顾客。以前被称做“饭屋”的食堂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盒饭倒是哪儿都能买到。
利用这些方便的设施,忙碌的母亲终于可以从做饭中解放出来。经常买快餐的母亲绝对不占少数。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坏影响。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其实他们很明白(2)
这些食品里含有防腐剂、着色剂以及添加物,它们被怀疑是造成现代病——特异反应性的原因。家长应该考虑,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要保持营养均衡。在哪儿都能很简单地解决吃饭问题,也会使孩子失去对食物的虔敬和感激。
如果在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呢?这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孩子们看到家长因为不用做饭很轻松,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老吃快餐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家长就是他们惟一可以依靠的,所以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方便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他们就会选择方便,而变得不太讲究。
夫妻之间的对话和相处方式以及价值观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对他人怀有尊敬和感怀的心,那么孩子就会在旁边看着,然后记在心中。爱和宽恕的心,孩子是看得出来的。
如果说家长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造就了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也绝不为过。在前面一章里说过,夫妻间的爱情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为了保持互相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做出的努力,孩子会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家长是否在努力构筑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所以请你一定要认识到日常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4。永远的孩子
也许是出于父母的本能,他们总是过度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老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很天真,就总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为孩子操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能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这对孩子的培养非常重要。
就像“能站立了就想让他爬,能爬了就想让他走的父母心”所说的那样,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家长总是有无限的感慨。甚至还有不少父母把孩子的照片放在月票夹或者笔记本里,寸步不离身。
在自己的优质世界里清楚地保留着孩子的形象不是一件坏事。然而,虽然孩子已经长大了,却还以为他仍处在天真可爱阶段的家长不是少数。因为虽然孩子在慢慢长大,但是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却还一直是存在于优质世界里的那个小孩。
这种家长的错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是老把自己看得比实际年龄小,对此,孩子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想要改变家长的这种错觉,是需要很大的力量的。因为孩子们要在家长面前扮演一个“已经长大了的孩子”的形象,这是一件很费精神和体力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很多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已经能分辨是非、理解一些事情了。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父母的责任(1)
二、父母的责任
1。错误非“罪”
我们片刻也不能忘记人是免不了要失败的。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大人,吃饭也还有饭菜掉到桌子上、把杯子弄倒的时候。因为在每天的生活中,经常会不知不觉就走了神。问题就在于,家长应该怎么来对待孩子的这种一时疏忽。可惜,家长们总是不断指责孩子们的失败。
假定你刚换了桌布,而且是你十分中意的,孩子不小心把果汁洒在了桌布上。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说:“你干什么了!”语气变得很粗暴。然后开始喋喋不休地唠叨“真是的,你怎么老是这样”。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不少家长还要进一步地斥责他们,“越是忙,你越是添乱”。这时候,谁成了整个事情的中心呢?对了,就是因为家长的利己主义,他们反倒成了中心。小孩,特别是幼儿,做什么事情都很笨拙,经常会失败,搞出很多错来,然而,这就是小孩的特权,他们正是通过不断的失败,才会慢慢变得做事情拿手起来。
家长们不是温和地注视着孩子的成长过程,而是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心情的好坏来做出反应,经常说责备的话,这种责备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语言的虐待”。孩子们会因此而觉得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都是一种“罪恶”。所以说,家长向孩子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孩子们常常不能体味真正的幼儿期和少儿期,每天都要心惊胆战地看父母的脸色。
这还会成为一种精神性损伤,形成容易患上精神不稳定、忧郁、躲在家里不出来、吃得过多或者拒绝进食等病症的性格。所有这一切都是父母在无意识中造成的。孩子的疏忽、失败并不是罪恶。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得当、利利索索的,是需要时间的。指责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好好关注他们的成长才是必要的。
2。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不管怎么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别说写作文了,连字都写不好,音乐也不行,但是上体育课和吃饭的时候会很开心。学校里的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所以我觉得即使是这样也没关系。
但是,如果是孩子的家长,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的事,所以想法就会马上变得不一样。自己的孩子,不管是长还是短,所有的事情就都要认真地进行考虑。还经常会进行干涉,采取过分溺爱的行动。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就会不断地指责孩子。所有家长身上都有这种倾向。
说是帮助孩子做作业,其实最后都是家长给做了;家长给打好作文的草稿,让孩子重新抄一遍;除了辅导班,还请了家教;词典、参考书甚至是电脑都给孩子买。然而,孩子并不对这些感到满意。
因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遭到了家长的否定。想自己来做的事情,都被家长阻止了。就算是孩子,他们也知道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相应的练习。要想提高成绩,当然要更努力地学习,但有的东西是只有通过走弯路才能学会的。不管怎么样,孩子都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而且是独立完成既定的目标。
然而,家长们不是把满足孩子的成就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我满足放在了首位。在前面也说过,孩子们不能体味真正的幼儿期和少儿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从而引发了各种问题。过分的溺爱和过度的干涉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往往会想让孩子承担大人的责任,期待着他们能达到大人的水平。尤其是在学力和体育方面,家长特别重视孩子是不是能达到自己要求的水准。然而,通过孩子来实现家长的自我满足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孩子们不能实现超过他们水平的责任和期待,最后会让他们抱有自卑感。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来和孩子进行接触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孩子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坦率地与他们交往就可以了。
3。“真讨厌”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几个分界点,或者说是几次自我的觉醒。成长的速度因人而异,哪怕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兄弟姐妹都会不一样。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现象。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父母的责任(2)
一般来说,在培养第一个孩子,也就是长子或长女的时候,家长会比较神经质。因为家长还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所以过分溺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爷爷奶奶对待长孙也是充满爱意地百般宠爱。
在第二个儿子或女儿以后,因为知道养孩子是怎么回事了,家长就会从容得多。哪怕婴儿哭叫得很厉害,也不会惊慌失措了。因为知道孩子哭是因为要换尿布、喝奶,或者只是撒娇,所以家长就能很妥善地做出相应的处理。一般来说,第二个儿子或女儿开始,就会比较豁达。
自古就说,在把孩子养到10岁之前,家长都是要费一番周折的。你就扳着指头数到9岁、10岁以后,孩子在生活上才能逐渐自立,家长也就不用那么费心了。在幼年时期也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家长的喜悦或者担心的重点已经慢慢转移到乳牙长齐了、在幼儿园经历集体生活等方面上来了。
平均来说,差不多到10岁前后,孩子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女孩子体验第一次月经来潮也是在这个阶段。这时候,与家长的接触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不肯老老实实地听父母的话,这种态度显得尤为突出。
家长在听到孩子说“爸爸(妈妈)最讨厌了”这类话的时候,会感到很吃惊。但是,不能说类似“你这种反抗的态度算什么啊”来指责孩子。孩子说这样的话,只是反映了他们的心声,他们并不是讨厌自己的父母,他们讨厌的只是那种千方百计想要抑制孩子的权力。因为他们的自立心已经开始发芽了,所以他们不想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受到这样那样的命令。把这种成长中出现的现象叫做“反抗期”,你觉得这种命名合适吗?
4。装作听不见
在前面已经介绍了“使人不幸的7种致命习惯”,在这里有必要重新确认一下这些习惯带来的危害。因为这些都是应该被排斥在家庭之外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公司在雇佣形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以前一直认为“好的学校=好的公司=幸福的生活”这一构想也正在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我们身处的这个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要求的是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点。他们直到现在还抱着幻想,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入一个好的学校,他将来的生活一切就都有保障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一边认为自己并非是望子成龙的母亲,一边却只会强迫孩子学习。
当然了,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学习能获得什么呢?在那些无意识中望子成龙的母亲中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只占少数吧。其实,家长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个问题向孩子解释清楚,同时,还要好好考虑孩子的将来。
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很温柔,说话也很简练,孩子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孩子不听话,家长就条件反射似的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唠叨,拼命向孩子灌输不听话就是罪恶的意识。长期下去,孩子就会装作听不见来保护自己。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夸夸优点(1)
三、夸夸优点
1。留一点面子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家长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将来吧。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这也许就是家长对孩子最一般的期望吧。不过,大部分家长在表现这种心情的方法上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他们经常用这种期望来衡量孩子的表现,这样那样地加以干预。他们觉得批评和提醒是家长的义务,所以总是去注意孩子的缺点和不擅长的地方。当然哪个孩子都会受不了这样的家长。
家长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想帮助孩子,是想让孩子更具有责任感、更加自立。但是,有时候由于控制不了,而在别人面前满不在乎地批评孩子,哪怕那个人是对孩子而言很重要的人,或者是不想让自己的弱点被他发现的人,也一样批评。孩子对家长的提醒和批评本身没有一点反抗的心理,或者说,他们非常想改正被指出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他们也想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面子和虚荣心。
然而,家长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着那么优秀的人格。他们觉得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是让他们成长的动力,不坚持教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