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写杂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巴金先生的一生与书有着不解的缘分,无论是作为
读者还是作家,在人生道路上,他的欲望和满足、爱和恨、理想和追求、事
业和成功都同书交织在一起。

巴金先生在童年时代就与书结缘。不管是什么书,见到就看,从书中明
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从母亲亲手抄录并讲解的《白香词谱》中懂得了怎样
去爱人,怎样去“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一次在姐姐房里看到
的插图本《烈女传》,深深刺痛了生活在爱的海洋中的巴金那颗幼小的心灵,
加之他与家中佣仆轿夫们的接触,使他的爱憎渐渐分明起来,开始愈来愈憎
恶封建大家庭的专制统治。

巴金先生称自己是“五四”的产儿,在“五四”运动时期,他遨游于书
的海洋,汲取着新思想、新文化的养料,懂得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
爱文学,找到了理想,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事业。光是读书已难以满足需求,
他要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宣泄出来,于是有了处女作《灭亡》的问世,这使他
放弃了当职业革命者的想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完成了人生道路的重要转
折。他的代表作《家》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书高举
反封建的大旗,影响了几代人,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心,使巴金的名字蜚声文
坛。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爱神悄悄地降临,一位19 岁的纯情少女,他忠实
的读者,走进了他的感情世界。长篇小说《寒夜》达到了他创作水平的高峰,
臻于更加成熟的境界。

全国解放后,巴金先生写出了许多歌颂新时代、新风尚的作品,同时还
将自己过去的作品编选成14 卷《巴金文集》。“文革”中,14 卷《巴金文
集》成了“邪书”,是巴金先生被打成“黑桃老K”的有力罪证。这使巴金
一度迷惘而不知所措,后来他终于在但丁的《神曲》中找到了自我。“这是
摆脱奴隶哲学的开端。没有向导,一个人在摸索,我咬紧牙关忍受一切折磨,
不再是为了赎罪,却是想弄清是非。”“但丁的诗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读读
地狱篇,想想造反派,我觉得日子好过多了。”他在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
随想》时,像赫尔岑咒骂沙皇制度那样诅咒“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迎来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巴金先生在总结读
书和写书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要知道,这句极
普通的话,是需要很大的胆识和勇气才能讲出来的。巴金先生不仅这样说了,
而且还将它付诸行动,5 卷40 多万字的《随想录》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是
一部反映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过程的伟大的“忏悔录”,它道出了巴金
先生积郁心头多年的真情实感,他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他再次
把自己的全部作品编辑成26 卷《巴金全集》,奉献给广大读者。

晚年,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巴金先生,将自己花费几十年心血积存下
来的藏书几万册,分别捐赠给了七八家文化单位,他希望这些书不要束之高
阁,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书所选的多是巴金先生谈书的文章,一部分是谈自己的作品,另一部
分是介绍他人的作品,此外,还有谈及他童年求学经历以及回忆师友的部分
篇章。谈及自己的作品,巴金先生非常严格,作品的得失、人物塑造的成功
与否都毫无顾忌地跃于纸上。然而谈到他人的作品,巴金先生则是以正面介
绍为主,不作过多的评判。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到巴金先生严于律己、宽厚待


人的品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主张独立思考、不要被某一本书牵着鼻子走
的观点。“能够看书的读者,他们在生活上、在精神上都已经有一些积累,
这些积累可以帮助他们在作品中‘各取所需’。任何一个读者的脑筋都不是
一张白纸,让人在它上面随意写字。”

今年是巴老文学生涯70 周年,谨以选编的这本小书作为薄礼,呈献给我
所敬慕的文学大师。
编者
1997 年元月于北京


总序

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
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
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
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
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
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
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变成了人以后,就
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
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
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
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
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
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
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
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
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
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
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
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及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
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
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
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
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
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
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
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
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
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
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
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
“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
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毫无


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现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一套《书海浮槎》,实在也是天下一件“好

事”。因此,我十分乐意为这一套书写这样一篇短序。

1997。4。8



求知篇

致《文学旬刊》

。。。。


我很希望《文学旬刊》能改出周刊,因为现在中国的文学刊物只有
《小说月报》、《创造》、《文学旬刊》三种。《创造》是季刊,每三
个月出版一次,时间太久了,并且还不能如期出版。《小说月报》要一
月才出版一次。《文学旬刊》虽然十天出一次,但每次只有一小张,登
了几篇文章就没有余地了,所以每回要目预告要登的文章总不能照样登
出。若改出周刊每月要多出一张(有时还多两张),要好多了。并且于
《学灯》也无什么损失。想来总能实行的。

近来《礼拜六》、《半月》、《快活》、《游戏世界》等等杂志很
发达,不能算是好现象。但是这也是应该的,因为中国现在的社会黑暗
到了极点,所以这种东西才能受人欢迎。西谛君说得好:“所以我觉得
我们现在的工作。。乃在于与这腐败的社会争斗,积极的把他们的那种
旧眼光变换过。”

有一些人说中国现代的“新小说”(指《小说月报》等杂志所登的
创作品)不容易懂,所以一般没有高深学识的人看不懂这些才去看《礼
拜六》等杂志。其实《小说月报》的创作只要读的时候稍稍用点心,就
看懂了。无奈一些中国人总恨时间多,只是找消遣的事做,只是游玩、
闲耍,舍不得用一点心,所以才不喜欢看非消遣的小说。我以为现在最
好一面做建设的工作,一面做破坏的工作;双方齐进,那末就可得很大
的效果;将来中国文学便可立足于世界文学之间,并能大放光明。这就
是我的意见。

我很希望你们与我常通信教导我。
西谛君的《悲鸣之鸟》①何等沉痛呵!我读这篇时已陪了不少的眼泪

了。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

踏上了轮船的甲板以后,我便和中国的土地暂别了,心里自然装满
了悲哀和离愁。开船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望着船慢慢地往后退离开了
岸,一直到我看不见岸上高大的建筑物和黄浦江中的外国兵舰,我才掉
过头来。我的眼里装满了热泪,我低声说了一句:“再见罢,我不幸的
乡土哟!”①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这二十二年来你养育了我。我无日不在
你的怀抱中,我无日不受你的扶持。我的衣食取给于你。我的苦乐也是
你的赐与。我的亲人生长在这里,我的朋友也散布在这里。在幼年时代
你曾使我享受种种的幸福;可是在我有了知识以后你又成了我的痛苦的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2 年9 月11 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署名李芾甘。
① 《悲鸣之鸟》:发表于1922 年5 月1 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
① 这是一首叫做《断头台上》的歌子的第一句,这首歌在旧俄时代西伯利亚的监狱里流行过,据说是旧俄
政治犯米拉科夫所作。

源泉了。

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
代,在这里我身受了各种的痛苦。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
我带了遍体的鳞伤。我用了眼泪和叹息埋葬了我的一些亲人,他们是被
旧礼教杀了的。

这里有美丽的山水,肥沃的田畴,同时又有黑暗的监狱和刑场。在
这里坏人得志、好人受苦,正义受到摧残。在这里人们为了争取自由,
不得不从事残酷的斗争。在这里人们在吃他的同类的人。——那许多的
惨酷的景象,那许多的悲痛的回忆!

哟,雄伟的黄河,神秘的扬子江哟,你们的伟大的历史在哪里去了?

这样的国土!这样的人民!我的心怎么能够离开你们!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我又不得不爱你。


童年
我不是一个预言家,我不知道我的前途。
然而像一个做坟墓的工人那样,我已经埋葬了许多许多的东西了。
在江的彼岸,山的那边,我埋葬了我的童年。
童年不是黄金时代,它是萌芽的时期,在那时候绿叶正从一棵生命

树上生长出来。那些伴着春来到人间的嫩绿的新叶,我爱它,看见它们
一天天地发育成长,我就想到那茂盛繁荣的将来。

我自己就是这样地长成了,从一个小孩到现在这样的一个青年;也
许还要到将来的某某样的一个中年人和一个老头儿;或者说不定我明天
就不得不把生命交还给创造者。但是这一层我自己不知道,别的人也不
知道。

然而在这一棵生命树上,新绿的树叶并不曾到茂盛繁荣的时期就纷
纷飘落在地上了。我把它们堆在一起,我埋葬了它们,在江的彼岸,在
山的那边。从那时到现在我并没有淌过一滴眼泪。有人说或者我是把眼
泪淌在肚里了,这我却不知道。可是在我的生涯里就永不会有那茂盛繁
荣的前途了。

从那时候起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孤零零的一个身子,向着那大

海走去,向着那人间的海洋走去。许多年来我不曾有一次回过头去看江

的彼岸,山的那边,我埋葬童年的地方。我说我已经把它忘掉了。

没有眼泪,没有笑,没有安慰,一股火烧着我的干枯的心。我像一

个强硬汉子那样划着一只独木的小舟,游遍了人间的海,风浪并不曾淹

没了我。

是在寒冷的冬夜,暴风打击着我的脸,巨浪颠簸着我的独木舟,我
的疲倦的身子,我的疼痛的手不能够支持了。

把船泊在一个巨大的岩石的脚下,我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我抬头向

天空看,我看见天边现出光芒。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在江的彼岸,山

的那边,这时候正放射着光芒。

在那光芒中我看见了我的童年,就像一本书那样,它一页一页地,

翻开,每一篇书页上都印着一个曾经被我爱过的面庞,但是它们都已经

腐烂在坟墓里了。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3 年3 月1 日《创化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如今它们在我的眼前活起来。每一个面庞给我一个微笑,嘴里唤了
一声我做小孩时被人唤着的名字,于是许多活泼的人在我四周出现了,
他们包围着我,给我一些温暖,一些安慰,我仿佛又变做了一个小孩,
回到那广阔的大厦里,那美丽的花园里,听母亲底叮咛的嘱咐,伴着哥
哥姊姊们游戏,那时候我爱着人,而我也被人爱着。

每天晚上在我们临睡之前母亲总要把我和另一个哥哥唤到她面前,
叫我们摊开她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